這日午后,殷揚四人八騎換乘,一路徑向北行,終于來到了京城大都。[]</br>
其時,蒙古人的鐵騎所至,直到數萬里外。歷來名帝大國,若論幅員廣闊,無一能夠及其左右。元廷的大都,即為后代之北京,乃是蒙古帝皇居所,各邦各國各大部族的使臣貢員,往來不計其數。</br>
殷揚等一進城門,便見寬闊的街道上面來來往往,許多都是金碧眼、黃須藍眸之輩。</br>
上次因為紀曉芙的事情耽擱,殷揚這還是第一次遠來大都,一切都覺得很是新鮮。</br>
想那外界各地,盡是水深火熱、民不聊生的凄慘情景。唯有天鷹教悉心經營的江南一帶,仍舊保持著楊柳如詩,煙雨如畫。他未料知,元人的京都亦是這般興興向榮,文明頗盛的樣子……</br>
如斯情景,卻讓剛進城來的殷揚眼底,不易察覺的竄起一絲火苗。</br>
四人到得商賈云集、龍蛇混雜的西城,找了一家檔次中等、名為“有間”的客店投宿。</br>
殷揚公子打扮,本人年少多金,自然出手闊綽,裝作是富商大賈公子哥的模樣,為眾人要了四間上房。招待他的店小二眼見其人銀子亂扔,仿佛取之不盡,不由的前鞠后躬、奔走趨奉,服侍得甚為殷勤。</br>
裝作師爺管家的楊逍,抽空問起大都城里的名勝古跡。談得一會,又開始漫不經意的問起古廟寺院的消息。那個小二一經開口,便道出離這不遠處西城萬安寺的名頭:</br>
“這萬安寺真是好大一座叢林,寺里的三尊大銅佛,客官即便走遍天下,也找不出第四尊來,原該去見識見識。可客官們來得不巧,這半年來,寺中住了西番的佛爺,尋常人就不敢常去了。”</br>
楊逍與殷揚雙方早已共享情報資源,深知這萬安寺的嫌疑最大,聽這小二也如此說,不禁與殷揚三人對視一眼,又笑著問:“哦?住了番僧,那去瞧瞧也不礙事啊。”</br>
那店小二伸了伸舌頭,四下里那么一張望,形容相當猥瑣的壓低聲音,煞有介事的解釋道:“不是小的多嘴,客官您初來京城,說話還得留神一些。那些西番的佛爺們見了漢人,愛打便打,想殺就殺,見了標致點的娘兒們更是一把抓進寺內快活……這可是當今皇上下的圣旨,金口玉牙許下來的。又有誰敢老虎頭上拍蒼蠅,走佛爺的跟前去?”</br>
西域番僧本就是蒙古帝國的重要國教,百年以前忽必烈打下中原,他們立功不小,是以一直倚仗蒙古人的勢力,橫行霸道,欺壓良民。楊逍一眾知之已久,只是沒有想到就算在京城之中,他們竟也不知收斂,行事這樣肆無忌憚。</br>
當下,也不跟那猥瑣的店里,關起方門略微商量。晚飯之后,回自房中,明教四大高手各自閉目養神,直等到二更時分,勸下最不老實的周顛留守。殷揚、楊逍、韋一笑這三人,皆從自己房間的窗口躍出,前后向西尋去。</br>
那間萬安寺樓高達四層,寺后的一座十三級寶塔,更是老遠即可望見。</br>
殷揚、楊逍、韋一笑三人的輕功絕世有數,一展開來,僅僅片刻之間便已到達萬安寺前。</br>
三人一打手勢,繞到寺院左側,翻墻走壁,進入寺院。正想登上寶塔,好能居高臨下的觀察寺廟情勢。不料離塔二十余丈,已見塔上人影綽綽,燈火明亮,每一層中都有蒙古武人來回巡查,塔下更有二三十人嚴密,居然護衛森嚴。</br>
楊逍一見之下,當真又驚又喜,此塔守衛既然如此嚴密,少林、武當各派的人眾想必俱都囚禁在內,倒省下一番逐步探訪的工夫。不過敵方戒備至此,他們救人的行動反而極不容易。</br>
更何況,滅絕、空聞、空智、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巖、張翠山、關能等,哪一個不是身手卓越的武學高手,目前竟被敵人盡數遭擒。可想而知,對方能人之多,手段之厲害,簡直不言可喻。</br>
韋一笑也與他一般想法,見狀眉頭微皺。此二人卻不知曉,殷揚的心里其實早有打算。即使六派人馬生變出事,潛伏其中的暗子也不懼怕普通的事情變動。唯一顧慮者,反是如何以此“救命之恩”,最大限度的取得六大正派的感激與加入。</br>
三人觸以前,殷揚曾經說過,此次萬安寺之行,切記不可魯莽從事,這也是特意留下特能闖禍的周顛的原因所在。</br>
三人一見守備,當即悄悄退開。</br>
不想突然之間,第六層上的寶塔火光大亮,共有**個人,手執火把緩緩移動。這些火把先從第六層亮到第五層,又從第五層亮到第四層,一路轉圈下來,終于來到底層,從那寶塔的正門口逐一行出,繼而走往寺后方向。</br>
殷揚與楊逍二人相視一笑,揮一揮手,便從側面潛行欺近。</br>
萬安寺后院,一株株的栽植參天古樹,三人躲在樹后以為掩蔽,一聽有什風聲響動,便即奔上數丈,跳竄樹頂。三人輕功雖高,確都是內里謹慎,心思慎密的人物。</br>
為恐給人察覺,每次快移動,都是相機而動,故意乘著風動落葉之聲移步。如此走上五十多丈,已看清楚十余名黃袍男子,手中各執刀兵槍棍,正在押解著一個寬袖大袍的中年人。</br>
那人偶一轉頭,殷揚瞧得分明,正是昆侖派的掌門人,江湖人稱“鐵琴先生”的何太沖。殷揚見了好笑,倒有些感嘆這個人品不怎么樣,個性還有些懼內的昆侖掌門,實在有夠倒霉。</br>
就在殷揚憐憫老何的同時,前邊的一干人等,已進了萬安寺的后門。</br>
三人多等一會兒,果見四下確實無人暗樁,方才從后門簾中閃身而入。</br>
這里的寺院房舍眾多,規模之大,幾和少林寺相仿佛。中間一座大殿,長窗之內燈火通明,料想何太沖是被押到該處。殷揚閃身當前,到得殿外,伏于窗下,從長窗的縫隙當中朝向殿里張望。</br>
楊逍和韋一笑衣襟帶風,微聲隨后,分列殷揚左右把風,以防外人偷襲。他三人藝高人膽大,此刻深入龍潭虎穴,心下確不有所擔憂,俱想若憑他們三人之力,便是皇帝老子的后宮也可去得,哪怕是這小小的萬安一寺?</br>
長窗縫隙甚細,殷揚瞧不清楚,與楊、韋二人使個眼色,帶頭繞柱登梁,居高臨下的觀望屋內。</br>
這個位置高約五丈,可將窗后情景大略看進眼內,所站之處卻是有些醒目,倘若有人正巧向上仰望,一襲白衣、站得筆直的殷揚,特點太過鮮明,想是一覽無余。</br>
楊逍和韋一笑見到這位殷旗使還真是膽大包天,就連聽墻角的活也干得這么夸張,心頭亦被激起幾分豪氣,各自施展輕功,干凈利落的升至上頭,并肩而立。</br>
殷揚甫一站定,只聽屋內何太沖的聲音,氣沖沖道:“我既墮奸計,落入你們手中,要殺要剮,一言可決。你們想要逼我做朝廷鷹犬,那是萬萬不可能的,便是再說上三年五載,也是白費唇舌。”</br>
這何先生雖不是什么正人君子,甚至還有些小無恥,但此時大關頭上,卻能把持得定,不失為一派掌門的氣概。</br>
高調人家師父,也就是前代掌門白鹿字的昆侖派素敵楊逍,聽得暗暗點頭。反觀殷揚和韋一笑兩者,確是有點不以為然。殷揚是因為通曉人性,而韋一笑則是對這鐵琴先生先入為主,沒有絲毫好印象。</br>
但聽一個男子的聲音,冷冰冰道:“你既固執不化,主人也不勉強,這里的規矩你是知道的了?”</br>
殷揚聞言望去,看到一條大漢。</br>
何太沖道:“我便十根手指一齊斬斷,也絕不投降。”</br>
那大漢道:“何掌門說得好!我先再講一遍規矩,你若勝得過我們這里三人,立時放你出去。可若是敗了,便需斬下一根手指,囚禁半月,再問你降是不降。”</br>
何太沖道:“哼哼,我已斷了一根手指,便再斷上一根,又有何妨?廢話少說,拿劍來!”</br>
那漢子冷冷笑:“等你這十根指頭,全部斷齊之后,你堂堂的昆侖掌門便想再來投降,我們也不要你這等廢物了。拿劍給他!摩訶巴思,你跟他好好練練!”</br>
另一名粗壯番僧,踏前一步,大聲應道:“是!”</br>
殷揚暗運一陽指力,輕輕將一條材質頗硬的縫隙挖大一些,瞧見屋內的何太沖手持一柄木劍,長身而立。這把劍頭包裹著布,又軟又鈍,不能傷人。可對面的高大番僧,手中則拿著一柄青光閃閃的純鋼戒刀。</br>
兩人兵刃利鈍懸殊,幾乎不用比試,強弱便可初判。但那何太沖毫不氣餒,木劍一晃,道句:“請!”,刷的快遞一劍,去勢極為凌厲。韋一笑觀了也是暗道:昆侖劍法,果有獨到之秘,這套“雨打花飛劍法”倒算不錯……</br>
那個番僧摩訶巴思,如同尋常的蒙古武士一般,身材高大之極,行動確甚敏捷。一柄普普通通的戒刀使將開來,刀刀斬向何太沖的各處要害。楊逍二人只看了幾招,便即暗暗吃驚:怎地何太沖腳步虛浮,氣急敗壞,竟似內力全然失卻?</br>
又想到,不幾日前來大都的路上,殷揚曾跟他們簡略提過的那種毒藥,心頭同樣大為戒備。畢竟,若真被人廢去功力,即使他們所用的招式再怎么高明,也必定要吃大虧。</br>
就像眼下的何太沖那樣,他的劍法雖精,內力終和常人相去不遠。劍招上的凌厲威力,根本施展不出全部水準。若非番僧的武功,確實遜他兩籌,幾次猛攻向前,總被何太沖施以精妙招術反得先機,這場比斗真是打也不用打了。</br>
拆到第五十招,何太沖低喝一聲:“著!”</br>
一劍東來,疾劈西轉,再又斜回反前,這招使用出來,變化極端復雜。只聽“托”的一聲輕響,何太沖的木劍已戳在那名番僧的腋下。如果他手中持著的乃是自家昆侖佩劍,又或者他本人內力未失,劍鋒只怕早已透肌刺入,要了那番僧摩訶巴思的半條小命。”</br>
一旁觀戰的幾人當中,有一人見到己方落敗,眉頭微微一皺,寒著聲音說道:“摩訶巴思退!溫臥兒上!”</br>
殷揚聞聲辨位,隔窗斜眼瞥去,即見說話之人,臉上陰陰沉沉,如罩一層黑煙,一部稀稀朗朗的花白胡子,垂在尖削的下巴上,正是武當山頂,曾與自己有過一面之緣的玄冥二老鹿杖客。</br>
此刻他負手而立,一雙老目半睜半閉,貌似對面前的戰事漠不關心。殷揚仔細察言觀色,無論是中氣、還是面相,都未看出半點頹墮之態,已知這老家伙女人玩得雖多,功夫卻也不曾落下。早前楊逍帶給他的那點傷勢,恐怕早就完好。</br>
慢慢再向前看,只見一張鋪著錦緞的矮幾之上,虛踏著一雙小腳。腳上穿著一對鵝黃緞鞋,鞋頭上各綴一顆夜明珍珠。</br>
見這對腳,形狀纖美,踝骨渾圓,殷揚心中一動,倒有些后悔當日綠柳莊中,光顧著調戲人家,占人便宜,吃了豆腐,竟乎于忘了此事!</br>
轉瞬又想:</br>
不急,不急,無須多久,總有她還得時候。</br>
再說了,人家小姑娘不還欠著自己三個條件了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