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楊府第一機靈
</br>
</br>楊喜想了半天,覺得這些愛國主義的大字報不能白寫,這可都是完全的手工制作,不能浪費了一群小弟小妹的心血,得派上用場。
</br>
</br>楊府現在氣氛有些低迷,楊喜這兩天又是老老實實地寫字讀書,連帶的下面幾個小輩也都讀書習字的,大人的心思便也沒有過多的放到他們身上,倒也給了楊喜可乘之機。
</br>
</br>晚上趁著看守松懈的時候,楊喜偷偷背著一大包的大字報摸了出去,這些玩意兒,要是能趁機煽動煽動老百姓,主要是男百姓,自強一下也是好的,制造點兒輿論攻勢么,要是哪個能耐梗兒稍微受那么一丁點兒的感動,跳出來帶兵前去邊關,倒也給朝廷解圍了就。
</br>
</br>楊喜忙活了大半夜,倒也沒有親自去干那個滿大街拎漿糊筒子刷標語的力氣活兒,而是把胖兔子、牛三兒大鼻子小眼睛甚至小悟空都拜訪了一遍,每人分配了一摞標語,當然小悟空負責的相國寺一帶分配的比較少,怕小悟空累著。
</br>
</br>同樣的,每人也都劃分了負責區域,盡量不留死角,讓讓識字的大小爺們都看見,尤其有本事的老爺們,別以為裝不知道前線用人就算了,最起碼造成一種聲勢,誰想不知道也不容易。
</br>
</br>努力形成以熱愛大宋為榮,.以當縮頭烏龜為恥,以報效國家當兵殺敵為榮,貪圖安逸享受為恥,以男人當兵為榮,讓女人去打仗為恥的積極氛圍。
</br>
</br>當然,楊喜其實主要還是覺得這.些大字報不用浪費了,至于效果,盡人事聽天命吧,她就一小女子,不是對國家興亡負責的匹夫。
</br>
</br>一晚上跑了一圈,最后在相國.寺跟小悟空聊了小半天,現在小悟空已經在寺廟里混的不錯了,小頭頭當的也頗受尊敬??匆姉钕瞾砹?,主動拿出偷偷積攢的瓜果梨桃果子蜜餞點心的招待楊喜,不用楊喜自帶干糧了。
</br>
</br>而小悟空本就清秀的小臉蛋,如今越發的唇紅齒.溫潤如玉,讓楊喜對小悟空的生活很是放心了一把。
</br>
</br>本來么,寺廟就是富得流油的地方,盡管是素油,也.是油啊。
</br>
</br>依依不舍地辭別小悟空,楊喜耗子似的鉆回自.己的窩里,脫衣睡覺,反正現在府里有大事情,睡懶覺也沒人搭理,明天不用早起了。
</br>
</br>連著三天宮里.沒動靜,楊喜也被憋的鬧心,尤其看她姐那副無憂無慮的樣子,實在窩火,這要不要去打仗,你倒是早點兒給個信兒啊,官僚到這地步,也夠可以的了,難道邊關戰事不緊?
</br>
</br>楊喜閑著鬧心,又制作了一大批大字報發下去了。
</br>
</br>其實主要想去看看小悟空,相國寺的素齋點心,味道還是很贊的,有吃有喝又養眼,尤其重要的是,小悟空覺得楊喜發這種號召男子前去邊關抵御外辱的,很是贊賞,雖然對楊喜一再的叮囑貼大字報要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恨困惑。
</br>
</br>被小悟空夸獎,讓楊喜很是飄飄然。
</br>
</br>第四天早飯后,宮里終于傳旨來了。
</br>
</br>在經過這幾天朝廷戰和兩方勢力的博弈后,或者說忠奸兩方勢力的較量后,燒火丫頭楊排風仍舊作為正印先鋒帶一萬精兵前去三關,并副先鋒謝金武、楊宗保兩人,后日卯時三刻出發。
</br>
</br>至于隨后帶著大部隊的領兵元帥,卻只字未提,除了老太君和一眾夫人們,小輩的倒也沒想那么多,包括楊喜。
</br>
</br>楊喜就知道,喵的,她姐那個傻大姐兒啊,咋就沒改變這個沖鋒陷陣的宿命呢?
</br>
</br>大字不識幾個,騎馬也是剛學會,兵器都沒有正經的,這仗怎么打啊?
</br>
</br>或者說,打不過逃跑的時候,能逃出來不?
</br>
</br>除了楊喜和老太君并夫人們,楊府小輩們甚至丫鬟小廝,都艷羨地看著楊排風,至于大公子楊宗保,本來人家就是將門虎子,將來當將軍那是必然的,唯有楊排風。
</br>
</br>哎呀,楊府就是好,我們當丫頭的也有出頭的日子,可這么好的機會,怎么就讓傻丫頭楊排風遇上了呢?其實我比她厲害多了,一條雞毛撣子打遍楊府丫頭......
</br>
</br>這是包括丫頭蘭兒姐姐在內的楊府丫頭們的心聲。
</br>
</br>至于家丁們,包括楊安,則更多的是不服氣。別看楊排風平時挺厲害,打仗這兒活兒,厲害的還是得男人......我們平時打不過那丫頭,那是沒動真格的,唉,悔不是個丫頭身啊。
</br>
</br>老太君吩咐下去讓三夫人帶著楊排風先去弄全副的盔甲武器,自然去楊府收藏豐富的庫房去挑選。
</br>
</br>無知者無畏滿懷興奮的楊排風跟著她干娘她們走了。
</br>
</br>楊喜是唯一被老太君留下開家庭會議的小輩,連大公子都讓回去了。
</br>
</br>老太君看了眾媳婦一眼,最后目光落到楊喜身上:“朝廷下了旨意,卻是更改不得的,君無戲言。排風丫頭是個什么孩子,喜兒想來你也是知道的,她去了,實在讓人放心不下啊。尤其宗寶也是個沒出去見過世面的,至于那謝金武,又是潘太師那邊人,這三人,前途堪憂啊。很多朝廷上的事情喜兒你可能不知道,說起來也是錯綜復雜,但是有一點,孩子們都小,我不希望他們出事?!?br/>
</br>
</br>楊喜實在不知道說什么,看了看夫人們,夫人們也都有些詫異地看著老太君和楊喜,跟楊喜一樣,不明白老太太跟楊喜說這些所為何來。
</br>
</br>楊喜更是迷糊,聽話聽音兒,也知道老太君定是要她做什么事情了,遂道:“老太君有什么盡管說吧,喜兒也不希望他們出事,天下那么多男人,干嘛要我們府里丫頭和少年出去打仗啊,太沒天理了!”
</br>
</br>眾人......
</br>
</br>老太君畢竟見多識廣,清了清嗓子,繼續道:“我素日看我們府里,包括諸位媳婦也就是你諸位嬸子在內,恐怕都加起來,也沒你心思靈活計謀百出膽大心細的,所以......”
</br>
</br>第一個不服氣的就是九姑娘楊英了,忍不住出聲兒了:“娘你這是夸她呢還是怎么,這丫頭除了鬼主意多愛作弄人,哪里就那么聰明了?娘你要是想派人陪宗寶排風他們一起去,我和八姐還差不多!”
</br>
</br>九姑娘已經眼饞的不行了,深恨為什么那天沒跟幾個小的一起出去溜達順便捶潘龍幾拳踢他幾腳,然后自己帶兵去前線幫六哥打韃子呢?
</br>
</br>一邊平時穩重的八姐也點頭附和,她們十幾歲的時候又不是沒上過戰場,這些年都閑的快散架了。
</br>
</br>一時之間,媳婦之中幾個性子外向的,也都有些意動。
</br>
</br>老太君看了眾人一眼,把龍頭拐杖一磕地:“哼,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那點兒小心思,不行!”
</br>
</br>幾人頓時眼睛暗淡無光,只有八姐九妹還有些不服氣。
</br>
</br>老太君繼續道:“這次打仗倒是次要的,你們不用想了,去了十有八九也沒機會上戰場!實話給你們說吧,原本潘太師是極力反對增兵的,力主派使者和談,但是八王和寇大人不贊成,最后雖然派兵前去,潘太師又要把持先鋒的兵權,恐怕也是有些貓膩的,你們一個個的,玩這些個手段,哪個是人家的對手?”
</br>
</br>大家一時都不做聲兒了。
</br>
</br>老太君挨個掃了一眼:“如今我想讓喜兒扮作丫鬟跟著前去,她是個生面孔,人又機靈功夫也出眾,不會太引人注意,你們行么?”
</br>
</br>楊喜一聽,感情自己在老太君眼里,是個詭計多端的!
</br>
</br>冤枉啊,她自從做了楊三姐,已經很裝淑女了,嗚~
</br>
</br>還有,要不是有她那個傻姐姐,她真不想去跟著軍隊風餐露宿??!
</br>
</br>老太君說完兒女們,看向楊喜:“喜兒你意下如何?”
</br>
</br>楊喜點頭:“喜兒也不放心姐姐......和大公子,愿意跟著大家前去邊關......真的不會打仗啊,老太君?”
</br>
</br>九姑娘忍不住了:“你不去我去,不打仗有什么意思?膽小鬼,你當初陪我去潘府的時候,不是膽子挺大的么?”
</br>
</br>“那時候我不是不知道潘府原來是龍潭虎穴么......”一點兒沒有身為大宋公民覺悟的楊喜嘟囔。
</br>
</br>老太君忽然有些猶豫,讓這個丫頭去,到底對不對呢?
</br>
</br>不管怎么說,楊喜作為楊府里面功夫最好心眼兒最多最怕死最不愛去的一個,還是最后被敲定扮作楊排風的伺候丫鬟陪著去了。
</br>
</br>當天大夫人給楊喜找到一副小號的盔甲,楊喜伸手拿起頭盔就放下了,這頭盔,比炒勺都重!那堆鐵片子的鎖子甲,連試都沒試:“娘啊,有沒有輕便點兒的啊,這也太重了,喜兒穿上還不被壓不長個兒了?。 ?br/>
</br>
</br>穿上幾十公斤的重物,逃跑的時候,能快就怪了,這不是給小寶增加負擔么,咱要放下包袱解放思想輕裝上陣。
</br>
</br>沒仗打更好,也就更沒有必要穿這種叮叮當當的玩意兒了。
</br>
</br>至于有仗打,她是來保護她姐和大公子的,或者說看著那位謝金武別搞破壞的,不是跟人掄大刀片的。
</br>
</br>一想到當初一大刀砍掉野豬腦袋的感覺,那種金屬跟骨頭撞擊的聲音,至今寒毛直豎,牙根發酸。
</br>
</br>大夫人被楊喜磨的不行,最后又給她找出一套皮甲,但是提出盔甲必須讓人給捎帶著,不許不帶!
</br>
</br>不用她自己帶著,愛誰誰吧,楊喜當即同意了。
</br>
</br>東西是死的,倒還好說。不過,她顯然沒想到,到出發那天,需要她帶著的人,差點兒讓她發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