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青云看得出來,屠將軍并不擅長朝堂爭斗,更擅長帶兵打仗。</br> 所以,他更愿意讓屠將軍指揮邊境的五十萬大軍。</br> 在屠將軍看來,他能跟隨長公主來到邊境,已經是皇帝開恩。</br> 他的主要任務是保護長公主,從未奢望過,能指揮幾十萬大軍。</br> 但他沒想到,楚青云作為目前的大軍統帥,竟然對他如此看重。</br> 這絕對是知遇和提攜之恩!</br> “屠將軍有此決心,我便放心了。”</br> 楚青云笑著點了點頭,又問道:“長公主殿下呢?怎么不見她?”</br> 洪元吉微笑著解釋道:“長公主在齊征督統的護衛下,去巡查中軍大營了。”</br> “原來如此。”楚青云這才知道,陪同乾若蘭來前線的,不止有屠將軍,還有齊征。</br> 齊征是羽林衛督統,又是世代忠良,忠誠度無需質疑。</br> 由他跟隨并保護乾若蘭,皇帝才能放心。</br> 接下來,楚青云和屠將軍等人落座。</br> 洪元吉和全義翰都對楚青云的行動很感興趣,纏著他詢問,他這幾天都做了什么。</br> 楚青云正要回答,這時書房的門打開了。</br> 身著宮裝長裙、盤著高聳發髻的乾若蘭,帶著齊征踏進了書房。</br> 眾人連忙起身,紛紛行禮打招呼。</br> 乾若蘭看到楚青云十分開心,只覺得兩個月沒見,他不僅成長了許多,氣質也有微妙的變化。</br> 隨后,眾人在橢圓形的會議桌旁坐下,開始談起正事。</br> 乾若蘭的身份地位最高,又是帶著皇帝的尚方寶劍,來前線督戰的。</br> 所以,她坐在首位。</br> 楚青云目前是前線大軍的統帥,統轄猛虎峽、巨獅關和斷天嶺的六十萬大軍。</br> 于是,他便坐在乾若蘭的右手邊。</br> 至于乾若蘭左手邊的位置,要么屠將軍坐,要么齊征去坐。</br> 但齊征主動謙讓,讓年齡更大的屠將軍去坐下,楚青云對此也表示贊同。</br> 看到這一幕,乾若蘭美眸一轉,便猜到了楚青云的意思。</br> 于是,眾人正式開始議事。</br> 乾若蘭率先開口說道:“局勢已經發展到這一步,大家有目共睹,就不必我再多說什么了。</br> 烏誠和烏國皇帝謀劃多年,烏國大軍來勢洶洶,相信不久之后便會發起總攻。</br> 朝堂局勢尚未安定,皇兄還需坐鎮朝堂,署理朝政。</br> 所以,皇兄賜我尚方寶劍與生殺大權,特來前線督戰。</br> 但我并無行軍打仗的經驗,只能代表皇兄來到前線,表明與將士們并肩作戰的決心。</br> 真要領兵打仗、擊敗烏國大軍,還要仰仗諸位……</br> 小師弟,你來前線更早,而且四處活動,對烏國的情況更了解。</br> 而且,我方才聽說你干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能否給我們講講具體情況?”</br> 乾若蘭的美眸晶亮,滿臉期待地望著楚青云。</br> 不但是她,洪元吉和全義翰也是滿腔期待,一副急不可耐的模樣。</br> 就連齊征和屠將軍也很好奇,迫切想知道他究竟干了什么。</br> 被眾人注視著,楚青云露出一絲微笑,語氣平靜地道:“我之前聽洪將軍和全將軍說,烏誠招募很多民間高手,越過大雪山,前來摧毀我們的糧道,截殺我們的運糧車隊。</br> 于是,我便去巡查糧道,順便清剿了一些烏國高手……”</br> 他把之前所做的事,向眾人大致講述一遍。</br> 雖然他的言語盡量簡短,可還是用了整整兩刻鐘。</br> 眾人認真傾聽著,不斷發出驚嘆之聲,露出佩服的表情。</br> 尤其是,聽到他和閃電雕在一|夜之間,摧毀巨獅關大營的五座倉庫,將四十萬烏國大軍嚇破膽……</br> 眾人的情緒都很激動。</br> 待楚青云說完后,眾人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忍不住發出驚呼和贊嘆。</br> “楚大人,末將愿稱您為我們乾國年輕一代的第一天才、第一強者!”</br> “末將對楚大人的敬佩之情,實在無法言表!</br> 我想只有兩個字,才最適合您。</br> 那就是……戰神!”</br> 洪元吉和全義翰激動得熱血澎湃,對楚青云很是佩服和崇拜。</br> 就連屠將軍也捋著胡須,一臉贊嘆地道:“楚大人此舉,不僅重創烏國大軍的士氣,還能讓他們缺少糧草和物資。</br> 至少十天之內,巨獅關的四十萬大軍,將沒有任何作為!</br> 以楚大人的謀略、膽魄和手段,堪稱不戰而屈人之兵。</br> 哪怕我們犧牲好幾萬將士,都未必能達到這個效果。</br> 所以,楚大人當得起戰神之稱。”</br> 屠將軍打了半輩子的仗,本就戰功赫赫。</br> 所以,他這番中肯的評價,深受眾人認可。</br> 齊征露出欣賞的笑容,對楚青云點頭道:“兩個多月不見,楚大人變化巨大,真是令在下佩服。</br> 只憑楚大人一個,便抵得上三十萬大軍!”</br> 饒是楚青云的心志再堅毅,被眾人這樣一頓吹捧,也是有些汗顏。</br> “咳咳……諸位過譽了,什么戰神之稱,太夸張了。</br> 排兵布陣我不在行,只能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br> 能拖延烏國大軍十天,給我們爭取更多的時間,便是我想做的。</br> 真到了決戰之時,恐怕我也只能沖鋒陷陣,奮勇殺敵了。</br> 總之,我和大家一樣,都是為了守護乾國,守護我們身后的萬家燈火……”</br> 見楚青云不驕不躁,一如既往的謙遜、真誠,眾人都露出了善意的笑容。</br> 乾若蘭又開口說道:“之前我還擔心,烏國大軍氣勢洶洶,恐怕很快就會發起總攻。</br> 現在看來,這個問題已經被小師弟解決了。</br> 既然小師弟給我們爭取了更多的時間,那我們就要做好更加充足的準備。</br> 另外還有件事,我要在這里宣布。”</br> 說到這里,乾若蘭站了起來,從納戒里掏出一卷明黃的圣旨。</br> 眾人見到圣旨,立刻都站了起來,微微欠身,做聆聽狀。</br> 乾若蘭語氣肅然地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楚氏青云,年少英才,得之乃朕之幸,更是乾國萬民之幸。</br> 楚青云孤身蕩寇,誅滅秦王余黨……</br> 特賜凌江城為楚氏領地、世襲百年,賜風光門楣一座、朕親筆題寫牌匾一副、黃金萬兩、明珠千斛……</br> 敕封楚青云為護國大將軍,正一品,掛帥印、領虎符,節制三軍。</br> 另賜青云侯爵之位,賞莊園一座、山林百里,扈從千人,可佩劍入朝堂,面圣不跪……”</br> 很顯然,這道圣旨既贊揚了楚青云的功勞和能力,也賞賜了凌江城的楚家,并對他進行了破規格的封賞。</br> 這道圣旨一下,楚青云立刻就成了乾國最位高權重、最風光無限的大英雄。</br> 以他的權力和地位,堪稱皇帝左膀右臂般的存在。</br> 這不僅是犒賞他剿滅了秦王余黨,誅殺了世子乾陽。</br> 更是對他當初救駕、扳倒秦王的補償獎勵。</br> 念完圣旨后,乾若蘭收起圣旨,微笑著遞給了楚青云。</br> “小師弟,當初你離開王都之前,皇兄之所以沒有對你封賞。</br> 就是想等著你徹底解決此事后,一起論功行賞。</br> 你的表現,皇兄都看在眼里,對你非常欣賞和器重。</br> 這次的封賞,你可還滿意?”</br> 楚青云接下圣旨,微笑著點了點頭。</br> “多謝陛下,更要多謝四師姐。”</br> 他很清楚,皇帝對他未必有這么大方。</br> 之所以破格封賞,估計四師姐起了很大的作用。</br> 于是,他順口問道:“四師姐,我還年少,陛下便破格封賞我,官至一品大將軍,還封了侯爵……</br> 這恐怕會給陛下招來些許麻煩,被群臣們議論吧?”</br> 乾若蘭搖了搖頭,笑著道:“小師弟,這些都是你應得的獎勵,你為乾國做出那么多貢獻,誰敢有意見?</br> 前幾天,皇兄當朝頒布圣旨時,確實有些朝臣表示不妥,認為封賞太重,以后將賞無可賞。</br> 但皇兄一句話就把他們懟得啞口無言。”</br> 說到這里,乾若蘭學著皇帝當時的姿態,雙手負于身后,身姿傲然的昂著頭,語氣低沉地道:“楚青云立下大功,朕理當賞賜。</br> 否則,哪個少年英才還會為國效力?</br> 你們在這里非議他,殊不知,他早就進駐前線,對抗烏國大軍去了!</br> 誰若是不服,朕立刻派他去猛虎峽和巨獅關參戰。</br> 他若能立下更大的功勞,壓過楚青云,朕也破格封賞他!”</br> 說完后,乾若蘭對楚青云笑了笑。</br> “怎么樣?現在安心了吧?”</br> 楚青云笑著點點頭,語氣玩味地道:“陛下的變化確實不小。</br> 不過,正如那些老臣所說,陛下就不怕以后賞無可賞、封無可封?</br> 畢竟,我這里殺了那么多烏國強者和高手,不僅搗毀了巨獅關大營的倉庫,還殺了個道宮境的強者……</br> 剛才洪將軍和全將軍都記了下來,很快就會制成捷報,傳給陛下。</br> 估計啊,陛下馬上就要頭疼,該怎么獎賞我了。”</br> 乾若蘭露出一絲淺笑,語氣揶揄地道:“小師弟,你多慮了。</br> 以我對皇兄的了解,他暫時不會封賞你。</br> 肯定會看你的后續表現,等戰事徹底結束后,再一起封賞。”</br> “呃……”楚青云的笑容一滯,隨后變成了苦笑。</br> 齊征、屠將軍和洪元吉、全義翰等人,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來。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