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的乾國將士們,需要安排到后方大營休養。</br> 因傷致殘、無法再上戰場的將士們,也要離開前線,并派人送回乾國腹地。</br> 之前被攻破的巨型城墻也要修補,垮塌的懸崖也要修復。</br> 這一系列的善后事宜,都需要楚青云和乾若蘭來安排和指揮。</br> 兩人聽完幾位將軍匯報的各項事宜,與眾人稍作商議后,便迅速下達了一系列的命令。</br> 幾位將領分配好任務后,紛紛道了聲遵命,便迅速離去了。</br> 楚青云和乾若蘭執掌大權,處理政務和軍務時,從來不開沒有意義的會,也不會刻意拖延時間。</br> 簡單的問題絕不復雜化,復雜的問題也盡量簡化。</br> 如此一來,上行下效,前線守軍執行任務的效率極高。</br> 短短三天后,前線的善后事宜便完成了八成。</br> 剩下的未盡事宜,都不是短期內能完成的。</br> 就連猛虎峽兩側,垮塌了一半的雪崖,也在楚青云、齊征和屠北狼等人的掌控和幫助下,重新修復了。</br> 接下來,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需要楚青云和乾若蘭處理。</br> 那就是大戰中俘虜的烏軍。</br> 巨獅關那邊羈押了三萬多名俘虜,還有大量的軍械、輜重和戰馬等等。</br> 猛虎峽這邊沒有抓俘虜,但也繳獲了大量的戰利品。</br> 乾國守軍用得上的戰利品,全都被留下了。</br> 而守軍們用不上的東西,以及那三萬多名俘虜,就是乾國與烏國談判的籌碼。</br> 早在大戰結束的當天,乾若蘭就用傳訊玉簡,給皇帝發回一封傳訊,匯報前線大捷。</br> 第二天,楚青云親自寫下一封戰報,派閃電雕送回乾國的王都,交到皇帝的手中。</br> 這個時候,朝廷早就公布了前線大捷的消息,并傳遍整個乾國了。</br> 同理,烏軍大敗、血魂老祖和親王烏誠被殺的消息,也早就傳回了烏國的王城。</br> 消息傳開后,整個烏國一片哀嚎,皇宮更是被愁云慘霧籠罩著,哭聲不斷。</br> 烏國的百姓們十分沉痛,且人心惶惶,生怕乾國趁機反攻,侵占烏國的領土。</br> 當整個烏國陷入悲痛和慌亂之際,楚青云和乾若蘭親手簽署的書信,送到了烏國的王城,呈現在烏國皇帝的面前。</br> 書信的內容很簡單,也很直白。</br> 沒有耀武揚威,只是明確告訴烏國皇帝,讓烏國立刻派人來巨獅關談判,商定賠償事宜。</br> 楚青云只給烏國七天時間。</br> 若烏國不肯妥協,或是超過七天時間,楚青云就會率領乾國大軍,殺入烏國境內。</br> 屆時就不止是反攻那么簡單了,勢必會是一場滅國之戰!</br> 楚青云的態度很強硬,透露著絕對的自信和霸氣。</br> 不管乾若蘭、齊征和屠北狼,還是洪元吉、全義翰等人。</br> 甚至連乾國皇帝,都覺得楚青云在這件事上做得很好,話也說得很解氣。</br> 雖然乾國剛經歷了秦王叛亂,內部還有些不太穩定,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br> 但面對烏國的侵略,乾國必須強硬反擊,才能將烏國打痛、打怕,讓烏國不敢再有侵略乾國的想法。</br> 更何況,乾國已經取得了大捷,不僅給烏國造成慘痛的損失,還沉重打擊了烏國的士氣。</br> 楚青云有九成的把握,烏國皇帝就算再怎么憤怒、憋屈和不甘,也只能咬牙認輸,派人來和談。</br> 畢竟,血魂老祖死了,烏國的底氣和倚仗沒了。</br> 雖然院主會離開乾國,但那是半個月之后的事。</br> 這半個月內,只要院主愿意,可以做很多事,且無人能擋。</br> 最重要的是,即便院主離開乾國,乾國依然有信心和把握,碾壓烏國的強者、打垮烏國的大軍。</br> 果不其然。</br> 當楚青云待在巨獅關,默默閉關六天之后,烏國派來了和談的使團。</br> 使團共計四百多人,由兩百多名禁衛軍護送,其中有兩位道宮強者坐鎮。</br> 為首的談判代表,一個是烏國的王爺,另一個是烏國的樞密使。</br> 烏國的官職體系跟乾國不同,樞密使的權力和地位僅次于宰相。</br> 其掌管軍政大事,也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之一。</br> 使團派出使者,進入巨獅關遞上降表與求和書。</br> 乾若蘭親自收下降表和求和書,見烏國的措辭和態度還算誠懇,便決定第二天在巨獅關下談判。</br> 第二天清晨,巨獅關外的空地上,早就布置好了會場。</br> 寬闊的會場上旌旗飄揚,上千名鐵血肅殺的乾國將士,嚴陣以待。</br> 楚青云、乾若蘭作為乾國的代表,率領齊征、屠北狼和幾位守將,親自參與談判。</br> 烏國的王爺、樞密使和幾名將軍、文臣,在兩名道宮強者,眾多禁衛軍的護送下抵達會場。</br> 雙方都不浪費時間,簡單地打過招呼后,便相對落座,開始了談判。</br> 雖然,烏國在降表與求和書上的態度很誠懇。</br> 但真正到了談判時,王爺、樞密使和文臣武將們,還是據理力爭,與乾若蘭、屠北狼等人爭得面紅耳赤。</br> 畢竟,乾國要求烏國割地賠款,可謂是漫天要價、理直氣壯。</br> 而烏國使團則是見招拆招、就地還價,盡可能地減少烏國的損失。</br> 雙方從清晨開始談判,逐項商討和爭奪,定下十分詳細、繁復的條約。</br> 在此過程中,雙方爭吵不休,經常陷入拉鋸戰。</br> 不過,乾國一方由乾若蘭和屠北狼進行主要談判。</br> 楚青云雖是前線統帥,但更多是起到威懾作用。</br> 他并不會親自下場,與對方唇槍舌戰。</br> 正常情況下,他都是神色淡然的閉目養神。</br> 每當雙方爭吵的很激烈,有可能談崩、當場動手時,他才會睜開雙眼、發出聲音。</br> 往往他一個眼神,一股無形的氣勢,就能化解僵局,震懾住烏國使團。</br> 畢竟,烏國也通過那場大戰,了解到他的強大實力與手段。</br> 盡管他只是道宮境一重,但他能跟血魂老祖的分身較量,且不會落敗。</br> 這是很多道宮境七、八重強者,都做不到的事。</br> 就這樣,雙方在巨獅關外談判了整整兩天,才宣告結束。</br> 最終,雙方簽訂了厚厚幾十頁,長達十萬字的條約,史稱巨獅關條約。</br> 而這場戰爭和這次談判,也被載入乾國和烏國的史冊。</br> 自然,楚青云、乾若蘭、齊征和屠北狼等人,也會因此事流傳千古。</br> 至于院主,不管有沒有這件事,他都注定會載入乾國的史冊。</br> 憑他壓制境界六十年,守護乾國一甲子這件事,就已經能夠流芳百世了。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