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乾隆盛世的貧困,不僅僅體現在物質上,更主要的是體現在精神上。
到達浙江沿海后,因為不熟悉中國航線,英國人請求當地總兵幫他們找一個領航員??偙纯斓卮饝恕?/p>
英國人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偙霓k法是派出士兵,把所有從海路去過天津的百姓都找來。使團成員巴羅說:“他們派出的兵丁很快就帶回了一群人。他們是我平生所見神情最悲慘的家伙了,一個個雙膝跪地,接受詢問??他們徒勞地哀告道,離家遠行會壞了他們的生意,給妻子兒女和家庭帶來痛苦。總兵不為所動,命令他們一小時后準備妥當?!?/p>
這一幕在歐洲是不可想象的。英國人說:“總兵的專斷反映了該朝廷的法制或給予百姓的保護都不怎么美妙。迫使一個誠實而勤勞的公民、事業有成的商人拋家離子,從事于己有害無益的勞役,是不公正和暴虐的行為。”
這僅僅是英國人一連串吃驚的開始,比這更讓他們震驚的事還在后面。
在船只行駛于內河時,英國人注意到,官員們強征大批百姓來拉纖,拉一天“約有六便士的工資”,但是不給回家的路費。這顯然是不合算的,許多人并不想要這份工資,不斷有逃亡的情況發生?!盀榱苏业教媸?,官員們派手下的兵丁去附近的村莊,出其不意地把一些村民從床上拉起來加入船隊。兵丁鞭打試圖逃跑或以年老體弱為由要求免役的民夫的事,幾乎沒有一夜不發生??吹剿麄儺斨幸恍┤说谋瘧K狀況,真令人痛苦。他們明顯地缺衣少食,瘦弱不堪??他們還總是被兵丁或什么小官吏的隨從監督著。監工們手中的長鞭會毫不猶豫地抽向他們的身子,仿佛他們就是一隊馬匹似的。”
乾隆盛世的秩序原來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而同時代的歐洲,人權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一個人不管地位多高,都不能任意將另一個人置于腳下。
1747年,也就是乾隆十二年,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建了一座夏宮,叫無憂宮。沒想到這個無憂宮卻給他帶來了麻煩。原來他的這個王宮選在了一個平民百姓的風磨坊邊上。在修建期間,磨坊主向法院起訴國王,說新建的王宮擋了風,不利于風磨轉動。最后國王不得不屈尊讓步,同意對磨坊主賠償。
這個民間故事有助于我們理解英國人何以對乾隆年間中國老百姓的生存狀況如此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