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礪又找到李布衣,用那十兩黃金作酬,換得李布衣說出白發(fā)道士背后指點真相。
當晚楊礪依李布衣所言,二人一起,又找到白發(fā)老道,倒頭便跪。
李布衣見楊礪如此,也跟著跪下磕頭,但是心中納悶:我磕啥頭?
白發(fā)老道面色如玉,好似返璞歸真。見楊礪磕頭,便道:“流月四秀,不負貧道所望矣!”
又看看一邊磕頭的李布衣,道:“也罷,今日你頭也磕了,貧道就再送長機緣與你。他日若有性命之憂,切記錢財乃身外之物。”
李布衣茫然,但還是點點頭,心道:我得了十兩黃金,明日我就回老家,買田置地,再娶他個三妻四妾,盡享齊人之福,哪里又會有什么性命之憂?
楊礪道:“學生楊礪,拜見道長。道長術法通神,學生佩服。學生愿奉道長為師,習易術之道。”
白發(fā)老道撫著白發(fā)長須,說:“儒門好不容出了個苗子,貧道怎可奪人之美玉。但你我相遇,總歸是你的造化,這里有我對易術之學的一些見解,今日贈于你,望你能善用。”說著從道袍中拿出一本冊子來,遞給楊礪。
楊礪恭恭敬敬的接過,見冊子上寫著《龍圖序》,扉頁寫著:扶搖子著。再往下翻,上寫著:且夫龍馬始負圖,出于羲皇之代,在太古之先也。今存已合之序尚疑之,況更陳其未合之數(shù)耶!然則何以知之?……之后又是《先天圖篇》、《太極圖篇》、《河圖篇》《洛書篇》。
楊礪粗翻一遍,已沉迷其中。細看之下如獲至寶,直到李布衣也湊過來看書時,已不見了白發(fā)老道。
李布衣見楊礪目光四處搜尋,道:“不用找,這老道人早走了。”他見到扉頁“扶搖子”三字,大驚之下,結巴道:“是……是他!”
楊礪見李布衣似有懼意,問道:“他是誰?”
李布衣道:“完了完了,我近日一定會有不幸發(fā)生,這可如何是好?可憐我李布衣還未娶妻生子,不能延續(xù)香火!他是誰?他就是前知一百年,后知一百年道祖陳摶!道號扶搖子!”
千里馬聽到這里時,才意識到問題之嚴重,已出乎他二人意料之外。道門與圣門乃是死敵,道祖陳摶如今出現(xiàn)在這赤火境地,這是什么意思?
沒羽箭張清則不管這些,問李布衣道:“這與你口中說的‘魔門’又有什么關系?”
李布衣哭喪著臉,道:“要怪,就怪那楊礪,還要怪那老道。給什么不好,偏偏給這個。那楊礪得了《龍圖序》,術法大進。一路往南而行,一路那是風光無限。我不敢獨自回家,便跟著楊礪南行,順便撈點好處。就這樣過了一個月左右,楊礪突然翻出那王員外所求之卦,一番推算,大叫不好,便折返石首。”
沒羽箭奇道:“你們又回去了?”
李布衣不理他,道:“不是見他卜卦靈驗,有好處可撈,我才不會跟他回石首呢!這一去,人財兩空不說,差點兒連小命兒都沒了。”
沒羽箭煩道:“別賣關子了,快說!”
李布衣接著道:“我們回到王員外家,楊礪依卦象暗中調(diào)查蹊蹺之處。果然,那管家便是魔門之人,還以王員外全家性命做要挾,要楊礪赴約。”
那夜,楊礪舍下李布衣獨自赴約。李布衣暗暗跟在后面,慶幸沒有被發(fā)現(xiàn)。楊礪與管家碰面后,那管家說:“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闖進來。流月城的漏網(wǎng)之魚,上面已傳下消息,拿了你們其中任何一個,可是大大的有賞!”
楊礪恨恨道:“流月城已經(jīng)被你們毀了,現(xiàn)在連王員外你們都不放過嗎?你們魔門究竟有沒有人性?有沒有仁慈之心?”
管家哈哈大笑:“人性?仁慈?如今亂世,仁慈有什么用?人性又有什么用?你們這些臭讀書的,自以為讀了圣賢書,便來對我圣門指手畫腳,你也配?”
楊礪道:“我等雖手無縛雞之力,也一定會看到你們魔門滅亡的一天!”
管家竟然不加反駁,道:“真是夏蟲不可語冰,你根本不知道圣門到底有什么樣的信仰。”
楊礪道:“別啰嗦,動手罷!”
管家朝躲在暗處的李布衣看了一眼,似乎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他,道:“放心,上面說了,要抓活的,我不會殺了你的,但是弄傷弄殘可就說不定了!”而后突然暴起,如閃電般彈射到李布衣所在,如老鷹抓小雞般,一把將李布衣丟了出來,扔到楊礪腳下。
“但是,他可就不好說了!”管家森森然看著李布衣。
李布衣滾到楊礪腳下,拉著他的衣衫驚恐道:“楊兄,救我!”這時他才明白道祖陳摶所說的性命之憂。
管家一步步逼向李布衣,道:“要錢還是要命?”
李布衣慌亂不知所措,楊礪俯下身,在他懷里摸索一陣,摸出兩個錢袋,一個是裝那十兩黃金的,一個是藏大錢的,都丟給了管家。
管家隨手接過,打開一看,甚是滿意,道:“還算識相,還不快滾?”指著地上的李布衣喝道。
李布衣不僅黃金得而復失,連平日跟楊礪一起撈來的好處也失了,悲痛欲絕。但見管家兇神惡煞,只得飛快地逃了。
人財兩失,歷歷在目,如在作日。李布衣懊惱道:“當我逃走后,翻看身上最后的救命錢,不想在懷里翻到了這面幡旗。無奈我不敢往北走,只好一路南下,到這客棧盤桓至今。”
眾人見故事講完,隨后各自散去。
千里馬馬俊已細細看那幡旗,除了料子質(zhì)地不錯外,實無異樣。但馬俊只覺事關重大,不敢輕信李布衣,便對沒羽箭張清道:“兄弟我覺得此事非比尋常,需得實地查證是否屬實。還煩勞兄弟將這幡旗與李布衣帶著,先與上使匯合,我去去就來。”
沒羽箭張清道:“哥哥且放心去,兄弟我見了上使便來接應你。”
二人又約定聯(lián)絡暗號及一些緊急情況的處理方法,一南一北分頭行事。
沒羽箭張清許諾李布衣錢財,連哄帶騙且威逼利誘的將他帶去了長沙城。
這時商羽一行三人離長沙城只有半日路程。李重光少年好事,不愿與商羽共乘一騎,還時常縱馬躍到二人之前老遠,真似脫籠之鳥。
李重光奔得累了,又回到商羽龍秀嵐身邊。商羽問李重光道:“陛下皇子甚多,以六皇子萬金之軀,如何肯讓你隨我出使?”
李重光年紀雖小,但極為聰明,道:“以童子為使,南楚君臣定會輕看于我,認為我朝無人,不加防備時,探聽虛實豈不是更容易?”
龍秀嵐道:“人小鬼大,看來我們這次來楚國,有好戲看啦!”
商羽看這李重光,人不僅聰慧,見識不凡,而且膽色氣度無一不是上上之選,遂道:“可惜我無意收徒,不然六皇子你倒是個好材料。”
童子李重光學著商羽的口氣道:“可惜我無意學武功,不然商師傅一定是個好老師。”老氣橫秋,惹得龍秀嵐吃吃而笑。
如此這般,三人一路倒也快活。到長沙城時,商羽又查看了沒羽箭張清暗記,知他已到長沙,遂帶了龍秀嵐與李重光與張清匯合一處。
張清的聯(lián)絡地點是一處普通的院子,用來掩人耳目再合適不過。待張清將李布衣所說稟報商羽,商羽聽了,拿過“布衣神相“的幡旗,仔細翻看,嘆道:“這旗子,是我三弟學易小成時,我,大哥與四弟三人專門為他做的。三弟一介書生,絲毫不會武功,也不知他此時處境如何,真叫人擔心。”
李布衣不解問道:“那楊礪留下這幡旗到底有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