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畹進京謝恩, 小叔代為呈折, 因算是皇上的家事,故也不急在一時,雖楊紫青心下頗好奇, 但也沒立時宣召,因日前敏妃小產(chǎn), 雖皇嗣已是不少,然, 縱觀來看, 卻沒一個聰敏有加的,本來數(shù)月前,已有些厭了敏妃, 誰知竟傳出了喜訊, 敏妃雖有些小心機,但終究較后宮其他妃嬪要聰明機敏些, 因此當初才賜了她一個敏字。
想她所出之子, 應(yīng)出色一些才是,故又常去瞧她,誰知前日因御花園菊花盛放,敏妃去賞花,竟沖撞了皇后, 不知怎么滑了一跤,孩子竟沒了。楊紫青宮闈中長大,自是知道這里面還有齷齪, 但也懶得去料理,左右淺薄無知的女人罷了。
雖如此想,畢竟心里有些不爽,故有些懨懨的,不想理事,每日早朝畢,只在暖閣松散著看書,故張云昊呈的折子,也沒顧得理會。再說蕙畹得了楊紫安的主意,連夜繪制了一副妍麗虬須的工筆菊花,并在側(cè)面替了一首畫菊,遣人送去給楊紫安。
楊紫安拿到手展開一瞧不禁笑了,這丫頭竟然棄了一貫的赭石黃色,而用朱砂細細描摹了一株紅色的菊花,且空白處提了四句詩:
“誰人賦此東籬形? 北葉南枝皆有憑。 素面盈盈嬌向月,纖腰剪剪舞隨風”
真正高雅別致,遂細心的卷起來,遞給后面的小順子道:
“好了,走吧,今日先生的賞菊宴,我這為人弟子的,總不好去的太晚”
說著抬腳向府外行去,卻說洪先生雖有些孤僻,然,卻是極風雅之人,尤其愛菊成癡,故每年菊花盛放之時,總會搜羅了那名品菊花于自己院中,邀來幾個至交一起賞菊談詩,自是得趣的緊。蕙畹進京的轉(zhuǎn)天,正好是他今秋第二次的賞菊宴,楊紫安自是必到的,故想了這個法子,以畫做媒介,到也不知結(jié)果如何。
楊紫安到了學士府,見洪先生住的怡然居里面,廊下、院中皆已擺了百十來盆各色秋菊,花有正有從,紅白黃紫,其類不一,堆紅臥紫,一望迷目。卻也熱鬧非常,來的多是洪先生相熟的投契友人,還有幾個是翰林院的官員。
客人們并沒有在正廳奉茶,而是都在怡然居院中的八角亭中就坐。,人也不多不過十來位,見楊紫安到了,紛紛恭肅見禮,洪先生如今卻沒在亭中陪客,而是在廊檐下,正彎腰侍候一株難得的綠牡丹,手持花剪,細細剪去枯葉,甚是精心。
楊紫安不覺想起了蕙畹,看來師徒兩人,雖不見面,于這偏好上,倒有些相類似的。過了半響,洪先生才滿意了,將手里的家伙什遞給后面的下人,洗凈了手,回到亭子里。楊紫安當然不能托大,急忙微微躬身,以示尊崇。洪先生打量他幾眼笑道:
“原猜你今天來不了的,不成想倒得了空”
楊紫安笑道:
“因日前得了一副工筆菊,雖非名家所繪,到也有些趣味,故帶來送與先生湊趣”
洪先生一捋胡須道:
“哦!倒要一觀”
楊紫安微一招手,小順子急忙上前,將畫鋪陳在亭中的八仙桌上,眾人都湊過來瞧,若說奇特處不過逼真二字而,別的倒罷了,只這畫卻如那真的菊花一般無二,甚是難得。洪先生卻愣愣的看著空白處的四句題詩發(fā)呆,心里震驚不已。
若論畫卻也不算很稀奇,四句詩雖甚為精巧,但也不知于令自己震驚,卻是這四句詩的字體,雖成熟遒勁了一些,終還流露出了一些痕跡,竟和已經(jīng)夭折三年之久的博蕙,字體真真脫了個形,可是這怎么可能。
博蕙當初習字時憊懶,自己恐他一身才情耽于字體之上,故經(jīng)意磨練他幾年的功夫,也因著這個緣故,所以洪先生對他的字體異常熟悉,這四句詩真真就像是出自博蕙之手,可這又怎么說的通。
想到此,不禁抬頭看向楊紫安有些遲疑的道:
“這......是何人所繪,不知老夫可能見上一面嗎”
楊紫安目光一閃道:
“這......卻不好說,繪畫之人實乃故人,和先生也是頗有淵源的”
洪先生一愣,瞧楊紫安眼色,遂道:
“我們?nèi)考氄劇?br/>
兩人告便進了書房,眾人也知他們本是師徒,故也不以為意。書房里,洪先生道:
“你說這畫出自博蕙的雙生妹妹之手,就是皇上賜婚于你的那個張家小姐張蕙畹”
楊紫安微微點頭,洪先生拿著畫來回端詳了幾個過子,搖搖頭道:
“這怎么可能,這明明是博蕙的字啊,老夫親手教導,豈能認錯”
楊紫安見到了時候,遂開口道:
“不瞞先生,這蕙畹即是當年的博蕙,正所謂雄兔腳撲索,雌兔眼迷離,雙兔伴地走,焉能辯它是雄雌啊”
洪先生不禁大驚道:
“不,不可能,博蕙明明是男子,而這個張蕙畹怎么......可能......”
出口之言竟有些顛三倒四的,楊紫安于是細細把其中因由,說與了洪先生知曉,洪先生好半天才回過神來,慨然一嘆,靠做在紫檀雕花椅子上道:
“這么說博蕙其實并未夭折,而是用了金蟬脫殼之計換回她本來的女兒身”
楊紫安點點頭。怔楞一刻,洪先生搖搖頭道:
“老夫還是不大信服,博蕙如此聰明機敏,怎會是女子,那里有這樣有才情出眾的女子”
楊紫安不禁挑挑眉道:
“前朝有花木蘭從軍,民間有孟麗君救夫,何如我大燕就沒有個張蕙畹”
洪先生遲疑地道:
“這么說,博蕙真是個女子”
楊紫安點點頭肯定的道:
“真是女子”
洪先生倒突然大笑了起來,楊紫安嚇了一跳,洪先生卻道:
“這樣說來,老父的弟子還活著的,卻隱瞞老夫至今,真真該打,她自己為甚不來,還特特的派了你來作伐,還弄鬼似地,弄了這么幅畫來試探老夫,難道竟忘了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道理了嗎,看來我久不教導于她,那道理上倒是疏了不少,這字我瞧著倒進益了些,不過還需磨練才是。”
楊紫安不禁哭笑不得道:
“畹兒一是昨日剛進京,二也是怕先生氣惱,故沒敢親自前來請罪”
洪先生道:
“惱是一定的,你回去告訴她,讓她就早的親來見我,女兒、男子,不都是我的弟子嗎,再說,他既然扮作男子那么些年,如今再扮上,l又曉得雌雄,真真是個愚人。”
楊紫安眼一亮,心道是啊,自己竟傻了,以后讓蕙畹扮作男裝出來見面,豈不便利非常。洪先生一嘆道:
“不成想老夫最看好的弟子,竟是個女娃娃,真是時也!命也!半分不由人啊!也罷,和天人永隔相比,老夫不如知足者長樂吧!”
楊紫安笑了,洪先生看了看案幾上的畫,稀罕的道:
“記得當初博蕙于那繪畫樂理上甚是愚笨難教,如今繪畫竟有如此功底,真真出乎老夫的意料之外”
楊紫安微微寵溺的道:
“我們被她哄住了,想來那時她憊懶不愿用功,故應(yīng)付了事的,聽聞在杭州的一段日子,張大人延請名師,好好教導了兩年,才有如此進益的。”
洪先生點頭失笑,卻又正色道:
“張云卿瞧著穩(wěn)重,這件事卻有些險了,若是被人知道,恐有瑕疵”
楊紫安忙道:
“父王來信說,若將來有人翻出此事做伐,他自會向皇上來解釋緣由,說明當初這事他也是知道的,因蕙畹的確聰慧,故才有這一停事,總之國事化為家事,旁人也就無從參合也就是了”
洪先生笑著瞥了他一眼道:
“你父王好如意的算盤,這是計量著把老夫也算進去了,倒時老夫也是個保人,故才來告知老夫的,是也不是”
楊紫安臉色一窘道:
“先生說笑了”
洪先生道:
“說笑不說笑倒也無妨,即是老夫的弟子,勢必不會坐視不理的,你們放心好了,說起來也不是什么大事,如此才情的女子,圈困于閨閣之間,豈不暴殄天物,且知書明理也并無大錯。”
楊紫安暗暗佩服,雖說先生素日里頗為孤僻古板,誰知胸中卻有如此豁達。心下也大大松了口氣。遂蕙畹進京的第三日,親自來了學士府拜見恩師。
深秋時節(jié),雖有寒意,但可喜天高云淡,令人心胸開闊,怡然居其實是洪先生單辟出的清靜院落,與前宅后院雖相通,卻也各城體統(tǒng)。蕙畹以前也經(jīng)常進出,如今再來,心里卻滿含激動和愧悔的,原來先生雖是當代大儒,思想?yún)s不墨守陳規(guī),比起那些只論三綱五常的酸儒之輩,真真不可同日而語。
這是什么時代,蕙畹很清楚,這里不是男女平等,民主文明的現(xiàn)代,這里父權(quán)君權(quán)至上,男權(quán)不容褻瀆的封建社會,男人的主導地位已經(jīng)沿襲了幾千年,男尊女卑已成傳統(tǒng),可是洪先生卻毫不遲疑的接受了自己,雖然也許愛才之心在前,但,自己的運氣也不得不說,太好了些。
故雖楊紫安說讓她扮成男裝來見洪先生,蕙畹卻覺得不妥,好不容易恢復了女兒身,蕙畹不想因自己的一時的痛快,再去給家人惹來不必要的麻煩,于是斟酌再三,尋了一套秋桂的衣服穿了,扮成楊紫安身邊的丫頭,來見洪先生。
踏進怡然居,蕙畹不禁失笑,看來洪先生愛菊的性子,真是多年如一日。雖然有了準備,也接受了事實,然洪先生內(nèi)心深處仍有些微微不置信和十分好奇的,說實話,他實在很難想象,當年那個精靈萬分和自己斗志都法的聰明小子,會是個丫頭。
剛想到此,如意多福多壽的門簾打起,楊紫安一步跨了進來,他身后半步,卻是一個俏丫頭出現(xiàn)在面前,洪先生不禁一怔,蕙畹急忙上前深深一福,有些哽咽激動的道:
“師傅......”
話說蕙畹這一句師傅,卻把洪先生叫醒了,洪先生的三個記名弟子,皇上和楊紫安受尊貴的身份所限,只稱呼他一聲先生以作尊重,唯有當年的博惠,喜歡叫他師傅,清亮的聲音,每每令洪先生覺得窩心不已,如今聽這一聲師傅,洪先生竟覺得眼角有些濕潤,心里也酸澀難當,不管怎樣,至少博惠還活著,這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想到此,偷偷試了試眼角,才抬目仔細打量眼前的小丫頭,十多歲的年紀,尚有些青澀,穿著一件半舊的秋香色襖褲,頭上雙丫髻,耳畔明月珠,打扮的簡單非常,瞧著倒像個小丫頭,瞧了楊紫安一眼,頓時恍然,大約是為了掩人耳目,畢竟如今蕙畹也是頗有身份的小姐了。
五官雖和記憶中博惠頗像,然,又大不相同,就想無法把昔日的博惠想成女子一樣,眼前亭亭而立的俏丫頭,也很難看成男子,韻味以及周身的那種感覺,仿佛都變了,真不知這丫頭如何修煉的,只一雙眸子,依稀能辯出一些舊年的影子,不禁暗暗稱奇。
蕙畹愧疚的道:
“蒙師傅開蒙,且細心教導,實實的師恩難忘,卻不得已隱瞞師傅,本是弟子之錯,豈料師傅大度,竟然原諒了錯處,弟子心內(nèi)愧悔難當,這里再謝師傅不棄之恩”
說著竟是跪在地上,扣了幾個頭,洪先生站起來,親手扶起她道:
“這原也不是你的錯,何必如此,縱為師教導了你幾年,然,與你自己的天賦和努力也分不開的,雖是女子,不能科考報效國家,然,所謂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其實是排在第一位的,一位有智慧的女主人,老夫想也是必要的,故學問也不可就任意荒廢了去”
說到這里,眼中閃過一絲笑意道:
“至于你的隱瞞之過,為師可是要罰的”
楊紫安和蕙畹同時一怔,洪先生眨眨眼道:
“罰你每天寫兩片大字,若是不好加倍罰”
一句話令蕙畹和楊紫安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過去的青蔥歲月,不覺同時露出笑意。
洪先生這里輕松過關(guān),令眾人都送了口氣,過了兩日,皇上終得了空,下旨與午后未時召蕙畹覲見,這次卻不僅蕙畹,連楊紫安都有些心思不定,俗語說伴君如伴虎,雖知不大可能,也真怕當場識破,甚至小叔洪先生得了信,都有些坐立不安,畢竟此事真的可大可小,是福是禍端看皇上的態(tài)度了。
蕙畹望著鏡中的自己,眉眼雖未大變,卻和小時候差的有些遠了,和楊紫青不見面的時間更長些,五歲距離如今,已經(jīng)近六年時間,況楊紫青國事繁重,那里還記得那么久的事情,想到此,不禁定了定心神,隨小叔做了軟轎進宮,到了宮門,卻是大總管胡康親自在外迎候,張云昊急忙寒暄了幾句,蕙畹微微一幅道:
“胡公公安好”
胡總管卻急忙躬身道:
“這可是那里的禮兒,您可是未來的世子妃,那里能給老奴見禮,真真折殺雜家了”
張云昊笑道:
“尊老乃是正經(jīng),您老受她小孩子一禮,也沒什么的”
胡總管笑咪咪的道:
“如此雜家倒是造化了,今兒世子爺一早就來了,午時皇上留了飯,這時節(jié)還沒出宮呢,老奴猜度像是等著世子妃,在旁保駕的也未可知”
一句打趣的話,說的蕙畹頓時臉色緋紅。穿過一進進的宮門,這些年這里倒是沒甚變化,故蕙畹大約知道,這是去養(yǎng)心殿的路。到了養(yǎng)心殿東暖閣,蕙畹和張云昊在暖閣外的抱廈間內(nèi)候著,胡總管進去通傳,不一時,胡總管才笑容滿面的出來道:
“皇上今兒瞧著比前些天有興致的很,想張小姐是個有大福的,兩位請進吧”
張蕙畹暗暗吸了口氣,抬步邁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