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告示貼上的第二天開始,便陸陸續(xù)續(xù)有人上門。
以前只有三天時間,很多人來了也見不到將軍,索性便不來,派人送個禮表表心意也就完了。
今年這番動靜一下來,大家都明白了點什么不言而喻的東西,是以就在陽嶺城內(nèi)的,或是附近城池的趕忙帶了禮物便來拜訪。
關內(nèi)大大小小城池十幾座,還不說一些小的鄉(xiāng)鎮(zhèn),再加上商賈,會有多少人可想而知。
為了防止人太多府內(nèi)的下人們出現(xiàn)照顧不周的情況,衛(wèi)若衣一早吩咐下去,將前院的所有空院子全都收拾出來臨時當作客房。
又讓厲福全去外面重新招了些下人進來,專門來負責做粗使的活兒,至于府內(nèi)原本的下人們,則都被調(diào)到前院和膳房,負責接待來客。
從臘月二十一一早開始,將軍府的熱茶和火爐子就沒斷過。
衛(wèi)若衣在湖邊專門劈出一個臨水雅間在里面見客,如此從早忙到晚,往往是一個剛走,另一個便又來了。
若不是前些日子她一直好好調(diào)養(yǎng)著,憑幾個月前那一副嬌滴滴的小姐身子,恐怕還真的吃不消。
這些接見跟百姓們以為的那種接見其實有著天壤之別,趁機溜須拍馬的人當然有,但大家費這么大功夫跑來,主要可不是為了這個。
而且若年前接見會真成了溜須拍馬會,朝廷也不可能讓它一直延續(xù)下來。
接見會,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讓管轄地域內(nèi)東南西北,大大小小的管事們將一年的事務做一個總結,如果還有待解決的問題,也趁機上報,一并解決了。
官員們的政事都是直接匯報到厲鈺和厲衡那里的,衛(wèi)若衣這邊接待的更多的是關內(nèi)的商賈,或是一些村落的村長。
所以這幾日,衛(wèi)若衣每天聽到最多的,要么是些家長里短,雞毛蒜皮,要么就是生意上的汲汲營營。
折枝的哀傷日從這些人上門開始便被強行結束,每天跟著衛(wèi)若衣在雅間里聽人匯報,直聽得她一個腦袋兩個大。
但一看自家夫人,不僅不煩躁,還聽的十分起勁,
這起勁可不是在人前裝的,每晚會客之后,夫人匆匆吃點東西便拿著紙筆在書案上寫寫畫畫,折枝這些日子在下庠院學習也算有些成效,勉強可以看出她寫的都是白日里那些人說的。
雖然不知道衛(wèi)若衣為何要這樣做,但經(jīng)過之前那幾日,折枝也明白了一件事情,在聽雪的事情上,是聽雪率先背叛了夫人,所以才會招來殺身之禍,而且殺死她的還是她自己的同黨,所以在這件事上完全怪不得夫人。
最開始她只是不能接受,不能接受聽雪的背叛,也不能接受她的死,才有了前幾日的消沉。
她沒有夫人那么聰明,憑借蛛絲馬跡便可以看破一件事,那日她躲在屋外,很多話都聽得一知半解,卻也不妨礙她看出夫人其實一直在對聽雪手下留情,甚至最后,還大度的讓自己去送她最后一面。
她明白,夫人這么做都是怕她傷心,也怕她留遺憾。
何德何能,能遇到這樣的主子。
所以,從今往后,不管夫人做什么,她都會無條件的支持,永遠永遠,都不會背叛。
“想什么呢,這墨都磨到我紙上了。”眼見得折枝手里的墨條都快杵到宣旨上,衛(wèi)若衣不停不出聲提醒。
“啊,抱歉夫人,奴婢一時沒注意。”折枝有些慌亂的將手收了回來。
衛(wèi)若衣放下手里的筆,順手就是一個腦瓜崩:“再有下次,讓你來給我寫。”
“不敢了不敢了,夫人您饒了奴婢吧。”折枝立馬苦著臉告饒。
她可能天生不是讀書的料,雖然已經(jīng)很努力在學了,但成果一直十分喜人,真要讓她寫字,還是夫人會看的那種,想象都覺得有些羞恥。
“不敢了那就專心點。”衛(wèi)若衣也沒為難她,說了一句便拿起筆繼續(xù)寫起來。
這些天接見的人,讓她對臨郢關的了解深入了許多,她現(xiàn)在正在做的,是將見過的人都記錄下來,開春后那場戰(zhàn)役一直是她心頭的刺,偶爾午夜夢回,也會有臨郢關失守那日,所見之處一片血流成河的景象。
不愿回想,卻不得不回想。
她所能做的,就是在事情重演之前,將主動權掌握在厲家軍手中,阻止悲劇重演。
時間不多了,但要做的事情卻還很多,武器,糧草,藥材,最最重要的還是銀子,所以這幾天雖然累,但是她是真的樂在其中。
衛(wèi)若衣慢慢將最后一人的信息寫好,晾干之后將那張紙放進了其中一堆。
這幾天見過的人她都是這樣,將信息寫好,然后根據(jù)每個人的身份來進行分門別類。
來的人各行各業(yè)的都有,紙堆已經(jīng)分出了二十幾堆。
衛(wèi)若衣將糧商那一堆拿起來,現(xiàn)在蒼梧山那邊交給了折枝娘去負責,但那里的糧食對于一個軍隊來說,依然是杯水車薪。
且距離開春也只有不到三個月時間了,年后若有必要,這一堆人是要率先接觸的。
放下糧商這一堆,衛(wèi)若衣將剩下的紙堆打量了一圈,最后拿起了鹽商的一疊。
齊楚的鹽不受朝廷把控,民間商人是可以自由販鹽的,只是關系國計民生,朝廷對于鹽商的監(jiān)管一直比旁的行當來得嚴格。
不過就算再怎么嚴格,臨郢關這么大個關口,也不至于才兩三個鹽商吧。
況且,還都是些小鹽商。
衛(wèi)若衣心中覺得不對,如此耐著性子又等了三日,再過兩天就是尾牙宴了,除了最初那三個,竟然真的沒有旁的鹽商來將軍府拜見她。
就算是腳程再慢,這也說不過去了。
無奈衛(wèi)若衣對關內(nèi)的商賈們本身也說不上熟,只好讓折枝去找厲福全,讓他把鹽商們的資料找出來。
她初來乍到的,要人沒人,要東西沒東西,不過厲鈺的書房里卻是有的。
折枝找厲福全拿東西去了,衛(wèi)若衣也沒閑著。
尾牙宴兩日后就要開始,陸陸續(xù)續(xù)的已經(jīng)有些客人抵達陽嶺城,人是將軍府請來的,食宿也得給人一并全包了,且這次來的女眷也多,安全問題也是重中之重。
將軍府府內(nèi)空閑的廂房都已經(jīng)收拾出來,但還遠遠不夠,衛(wèi)若衣又讓厲管家到將軍府四周去包了幾間客棧,雖然不是什么大事兒,但雜事兒卻特別多。
尤其將軍府第一次辦尾牙宴,一來沒有經(jīng)驗,二來沒有人手,底下的人包括厲管家在內(nèi)對很多事兒都摸不著頭腦,衛(wèi)若衣雖也未曾辦過,但衛(wèi)府卻是年年都有的,跟他們比好歹也算是有經(jīng)驗,只好親歷親為的盯著。
自臘月二十一開始便如此日日兩頭忙活,身子終于還是吃不消了。
屋子里幾個丫鬟都被支了去各處做事,她翻完一本賬本,站起身來正想喊人,眼前卻突然一黑,整個人也不受控制的重重的往地上跌去。
意識漸失之際,恍惚間好像聽見了折枝的驚呼聲。
接著,整個人便跌入一個溫暖又熟悉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