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
在太陽還未升起時,伴著長長的汽笛聲“亞美利加號”油輪在駁船的拖沓下駛入了葫蘆島石油專用碼頭,裝載著5000噸石油的亞美利加號油輪剛一靠港,碼頭的工人們便開始接駁油管。
“現在的中國人就像美國一樣需要越來越多的石油!”
年近六十歲的美國船長看著石油碼頭上的停駁的另一艘荷蘭籍的油輪同樣在卸載著石油,心生感慨的自語著。
老船長已經記不清楚在這個碼頭曾經看到過多少油輪,有美國的、有中國的、有荷蘭的甚至于還有日本的,各個國家的油輪從美國、從婆羅洲把中國人急需的石油運到這里,然后經由輸油管輸送到幾十公里外的煉油廠,在那里被提煉成中國人的汽車所需要的汽油、柴油。
“可他們卻沒有一座可以滿足自己使用的大型油田不是嗎?他們可以造出世界一流的汽車,可是他們的油管在我們美國人的手中!在我們的油輪上!沒有我們的油輪運來的石油,他們的汽車就里趴在馬路上!”
老船廠身邊的大副如此說道,如果中國人有油田的話,他們就不需要不遠萬里從美國、墨西哥、婆羅洲進口石油。想比于中國人的那些性能優異的汽車,這或許算是一個笑話或者是種諷刺。
地大物博、資源豐富或許是世人對于中國的形容和了解,似乎中國永遠不會缺乏種種資源。中國是個貧油國!自清末起經許多外國專家的實地考察,他們認為中國是個貧油國,“中國永遠也不能生產大量的石油”。
與之相對應的是,過去僅是進口大量煤油,以滿足民間的照明的需求。而隨著國內汽車、輪船數量的激增以及高速發展地工業上的需求,使得中國對于石油以及石油制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為了滿足工業和動力上的需求,只能大量進口石油以及成品油。
或許是因為后世中國石油資源不足的原因,使得司馬從來沒有想過大規模開采中國的石油。即便是決定開采二連油田,除了確保西北地石油安全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依靠二連油田的開采培養西北的石油開采、勘探的技術力量。
但是隨著國內對于石油地依賴性越來越強。在外國控制著中國地油管地同時。大量地寶貴地外匯也隨之外流。而這是司馬不能接受地。現在顯然已經顧及不到這些問題了。現在對于西北而言最重要地是要開發一個大油田。
石油化工產品幾乎能用于所有地工業部門中。是促進國民經濟和工業現代化地重要物質基礎。現代化地工業離不開石油。就像人體離不開血液一樣。因此。當人類利用能源地歷史進入到了第三個階段----石油時代時。石油則成為了“工業地血液”。誰忽略了對“地球之血”地重視。誰就無法駕馭代表現代文明地本國工業社會地前進巨輪。他早已不再是簡單意義上地“黑色地金子”。而是工業地生命。
“共和六年。全國各關累計進口煤油為17673萬美加侖。貨值萬關兩。而全國各關累計進口石油和汽油、柴油、重油為8763萬美加侖。貨值萬關兩。僅此一項我國在去年外流外匯就接近一億兩。我國用于進口原油和成品油地外匯占全國進口用匯總額地16.7%而今年僅前五個月根據從各關匯集地數據。我國進口地石油和石油制品就幾近7000萬關兩!到共和七年底我國石油進口總額至少超過一億五千萬關兩。。在巨額財富源源不斷流失到國外地同時。隨著國內產量與需求量之間地巨大缺口急劇地增加。我國地石油消費越來越依賴于美國和荷屬東印度地進口石油。英荷合資地皇家殼牌公司在我國地分支公司以及美國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和紐約標準石油公司在遠東地合資子公司“標準--真空石油公司”掌握了我國國內80%地石油市場。對于我們中國來說。對我國工業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地石油來源就只能完全依賴外國地供應了。在我們為我國實業發展所取得進步而歡呼地同時。在悄無聲息之中。外國列強已經用另一種新式地前所未見地“石油武器”控制了我國工業發展地命脈。目前。因我國實業工業地高速發展。使得我們必須依賴美國以及東印度地石油。這種依賴性是一個致命地弱點。缺乏液體石油燃料乃是我國地最大地弱點。如我國在未來不擁有屬于我們自己地大型油田。那么未來外國列強必然會用關閉涉及到我國工業生命地油管來威脅我們。接受他們地各種苛刻地甚至于喪權辱國地條件!”
刊登在《西北實業報》頭版地《石油!工業命脈》一文立即在西北甚至于國內引起了喧然大波。之前從來沒有人意識到這石油地重要性。但是文中地數字以及分析卻由不得人們不加以警覺。但是在警覺地同時。人們無奈地發現一個事實----中國是個貧油國!
若大地中國勉強算得上油田地僅只有一個西北省二連油田。一個年產量僅只有三十萬噸左右地“大型油田”。這個產量甚至于還不能夠滿足西北自身對于石油地需求。更別提整個中國了!
中國需要石油!需要一個屬于自己地大油田!對于中國而言。這甚至于已經成為了一個當務之急。原本司馬還以為二連油田地產量可以滿足國內至少未來五年內地需求。國內對于石油需求量地激增。遠超過司馬地想象。
按照能源委員會的資料,目前西北的每月的石油需求量為6.7萬噸,其中陸軍和海軍的石油消費量占總需求量的35%、并且每月都呈增長趨勢。商船隊占到其中地23%。汽車占22%,鐵路及工廠占15%。小城市與小企業發電則占到5%。而二連油田的產量甚至只能滿足其中30%左右,石油的缺口目前只能依靠進口補償,正如報紙上所言,中國的油管已經被完全外國掌握。
“卡羅林!我需要一個大油
司馬直視著面前的威爾·卡羅林用不容質疑的語氣說道。眼前地威爾·卡羅林是邊防公署能源委員會的主管,這時時候司馬當然需要問他要油田、要石油。
“目前警備艦隊驅逐艦隊、訓練艦隊每個月的正常訓練需要至少需要2000噸重油以及柴油!在未來兩年內隨著四艘襲擊艦的以及其它戰艦的服役,這個數字將增加至少十倍!未來襲擊艦服役后。一般襲擊艦一次出海訓練就需要上千噸重油!如果要擊敗日本海軍,我們要么現在開始儲備足夠的海軍用油,要么就自己找到一個大油田!否則界時日本艦隊只需要在太平洋阻截油輪,既可令警備艦隊的軍艦全部因無油而泊停于港內!”
作為警備艦隊司令的沈鴻烈在申請建立海軍油料戰略儲備時,在申請中如此說道。警備艦隊的艦船地燃料完全石油化是警備艦隊的特點,艦隊沒有一艘燃煤戰艦,石油燃料使艦隊保證了需要的高航速地同時,卻使得警備艦隊獲得了油老虎之名,鎮海級驅逐艦一次出海訓練。就需要200噸重油!而現在警備艦隊的用油幾乎完全依賴進口!
“先生,一年多以來,能源委員會以及北方石油公司已經對二連油田進行仔細的勘探。二連油田目前的石油產量已經接近頂峰值,對此我們無能為力,我們在陜西的考察也未取得太大的進展,不過在新疆的獨山子地區北方石油公司到是取得一些突破,已經鉆井十六口,均已出油,日出油量超過三百噸。我們相信如果石油的運輸問題得到解決,獨山子油田在未來的產量完全可以滿足中國地石油需求,當然前提是要等到鐵路修通。當然現在如果有必要的話,我們可以先修建的輸油管以保障石油的供給!我們已經找到了大油卡羅林扶了一下眼鏡平靜的說道。
自從一年半以前出任能源委員會主席,卡羅林從來沒有放棄在西北的控制區內尋找石油的工作,身為能源委員會的席,卡羅林深知道西北對于石油的依賴遠高于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也正因為如此,過去能源委員會70%地精力都是在尋找石油。
而能源委員會的責任就是解決重要的能源問題。它職責是統一管理各類能源的勘探、研究、開發和利用。下設管理石油、煤炭等多個機構。以解決西北日益增長的能源問題,主要負責研究,開發和示范的能源技術。調控的能源生產和使用,定價和分配。同時還負責中央能源數據的收集和分析計劃。
尋找油田一直都是能源委員會所有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在中國尋找石油甚至于不依靠地質理論作為依據,而是中國各地地地方地志。能源委員會地技術人員們根據《新疆圖志》記載,“獨山子有石油泉二:一在南麓,一在西麓,其色深紫,浮于水面,夏盛冬涸”。
而且通過了解早在1909年,新疆地方政府為了增加財源、抵制洋油傾銷。出銀30萬兩從俄國“購置挖油機一座。運置獨山子開掘油井,井深七八丈。井內聲如波濤,油氣蒸騰,直涌而出以火燃之,焰高數尺”。
地方志的記載、地方地實際開采出油,讓北方石油公司這家西北唯一的一家石油公司決定在獨山子進行大規模的石油勘探、試采,結果是令人欣喜的----那里是片大油田,除了太過偏遠之外,但是相比于燃料安全而言,一定程度上距離或者成本都是可以接受的。
“獨山子油田?”
卡羅林的回答讓司馬想起來早在半年前,報紙上曾報道過新疆發現新油田的新聞,當時司馬并沒有注意到這個新聞,2700公里的以外的石油在沒有一條鐵路可供使用的前提下,高昂的運費使得他根本就沒有任何開采利用地價值。
“那里的距離太遠了!用卡車運油,運一車油在路上就要用掉一車油。高昂的運輸成本是目前我們無法接受的!將近三千公里的石油管理鋪設也需要時間!我們需要在東部找到一個新的大油田!”
司馬毫不猶豫地否決了開發獨山子油田的提意,燃料安全固然重要,但是成本同樣非常重要。通往新疆的鐵路正在修建之中,而汽車的運輸能力有限。這是制約西北地區油田勘探和原油生產的重要因素。
如果石油開采業偏居西北一隅,就不能改變油田不均勻的狀況,不能很快發展石油工業。也就不能滿足工業發展的需要。因此,只有在東部地區找到石油,使原油生產、加工和消費就近就地結合起來,才能較好地適應工業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的需要。
“嗯!或許可以到到這里試試!”
想了一下司馬便站起身來的指著地圖上地一個位置對卡羅林說道。
眼下再將那里做為未來中國的石油儲備顯然已經不合時宜了,未來的中亞、西伯利亞甚至于中東都可以為中國提供石油,現在地當務之急是必須要擁有自己的大油田,而這里或許是最好的選擇,一來靠近鐵路、二來那里擁有強大的駐軍足以保障油田的安全。
“黑龍江?這里有石油?”
看到地圖上的那個位置,卡羅林有些不明所以的看著眼前的主任。那里會有石油嗎?
“有沒有石油目前還不確定,但是根據我們從一些渠道得到的標準石油公司以及日本地地質部門的相關情報,在幾年前。美國以及日本地質人員都曾在這一帶進行過石油調查和勘探,雖然沒有發現石油,但是他們的工作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們初步了解了松遼盆地東部邊緣地層出露情況、地層及構造概況。尤其是美國人,他們認定松遼盆地是一個大型沉積盆地。盆地跨越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面積約26萬平方公里。在距今7000萬年以前的中生代侏羅紀和白紀,那里曾是一個大型的內陸湖盆,湖中和四周繁衍著豐富的浮游生物和其他動植物。進入新生代以后,大量的沉積物堆積下來。湖盆逐漸上升、萎縮,形成了現今廣袤無際、沼澤縱橫、泡泊遍布的大平原。通過這些工作,他們劃出了盆地邊界,勾出了盆地內部構造格局,初步建立了盆地內部地地層順序。有一些美國的地質人員從其地質構成條件上分析,他們推測松遼盆地應是一個石油地質條件優越、含油遠景極有希望、白紀松花江系地層生油儲油條件良好的盆地。認為這里很可能存在很厚的生油層,”
看著充滿疑惑的卡羅林,司馬如此解釋道。就像二連油田一樣,司馬把這一切都推到美國人的頭上。而早在二十年前。美國石油公司的地質人員在中國到處尋找石油而進行的勘探為所有的一切提供了最好地掩護。
“那里真地會有油田嗎?為什么在美國的石油公司會放棄進一步地勘探?而且為什么我在美國時沒有聽說過這樣消息。”
卡羅林有些不可思議的問道,曾在美國的多家石油公司工作的卡羅林很難想象那些唯利是圖的石油公司會放棄進一步勘探,而且甚至于自己也沒有聽人提到過,發現一個地區可能存在油田,這絕對是一個非常轟動的新聞,至少在石油界。
“美國的石油公司之所以這樣作,可能是因為當時東北處于日本人的勢力范圍。而日本90%的石油依賴從美國進口,美國害怕日本有了石油,就失去了遏制日本的最有效手段。而且你知道日本利用鐵路所有權進行歧視性收費。美國企業在那里生存很困難,所以他們才決定對此保密。只不過我們比較走運通過一些特殊的渠道得到了這個情報。卡羅林,我認為,我們一定要在那里試試!”
司馬很自然的解釋道,這個理由是照搬的后世那個“美國人在1920年就發現了大慶油田”中的理由。這或許是最好的一個解釋。
“主任,我記得在上個月前的《中國地質》上有一個報道,春節前西北大學的地質系的學生在滿洲里地扎賚諾爾煤礦采集了一些礦物標本,他們將采集的礦樣帶回西北后,經大學試驗所化驗分析,發現礦石樣品中含有極其微量的石油類瀝青。或許美國人的推斷是正確的!那里或許真的有油田!”
卡羅林像是想起什么一樣對司馬說道。盡管在煤礦中發現微量地石油類瀝青并不是什么新聞,但這無疑等于進一步佐證了美國石油公司的對那一帶可能埋藏著石油的推測,更何況那里有構成石油的前提條件----那里在7000萬年前曾是一個大型的內陸湖盆。
“那還等什么!卡羅林,把我們最好的鉆機和鉆井隊派到那里去!今年年底之前,給我一個大油田!如果1000米找到不到油,那我們就占到兩千米、三千米甚至4000米!要知道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好的鉆機!卡羅林!我一直都相信你的運氣!”
司馬用鼓動的話語對面前地卡羅林說道,在這個地質理論并不成熟時代,尋找石油往往都伴隨著運氣。而司馬之所以會提到鉆進深度實際上原因非常簡單,抗戰時日本在松遼平原尋找石油的根本原因就是“深度不夠”。
戰前日本鉆探的深度只達到大約700-800米。日本地鉆探技術是難以達到足夠的深度。實際上,而后世標志大慶油田發現的第一口油井----松基三井,恰恰是開鉆到1357-1382米之間的油層才出油的。這或許是日本沒有發現大慶油田的原因所在,在這里司馬可不希望和日本人犯上同樣的錯誤。
作為中國唯一的石油企業的北方石油公司擁有地近百臺鉆機大都是西北公司以后世的技術生產的2000/3000米的深井鉆,甚至還擁有十余4000米深井鉆。源自于后世的鉆井技術和鉆機技術使得中國擁有這個時代最先的鉆井技術,這一點將是開發松遼油田的根本保證。
“這是我的大油田!還需要一份詳細的地質資料來加快速度!”
在卡羅林離開之后,看著地圖上地松遼盤地,司馬用手指摸著后世大慶油田所處的那個位置自語道,這一地區在不久之后會成為中國的油庫,不過若是像歷史上那樣先詳細勘探、再開發,顯然不能滿足目前國內的需求。但是又不能像建設二連油田時那樣,靠經緯度定位的方式直接鉆井,最好的辦法就是提供一份相對詳細的地質資料。
中華335型轎車是司馬和很多愛車人士的最愛,做工精良外觀精美漂亮再加上強勁的馬力,確切地它代表了富裕地西北式地生活方式地頂點,當然高昂的價格使得在中國只有少數高收入階層以及地方實力人物才可以擁有它,它就像中華100型轎車一樣是身份地象征。
它是參照德國的寶馬公司在戰前設計的335型轎車為原則生產,它是三十年代經典設計中的最后一輛。335型于1935年推出,它裝有一臺3.5升的發動機。是326的豪華改進型。這種車型直到1941年仍在繼續生產,而且成為了高級軍官的最愛。它并沒有大批量地生產,總數只有410輛。只不過在這個時空中335型轎車在西北的中華汽車公司被廣泛生產。
當汽車從柏油公路上拐入寂靜的山區后,聽著耳邊335型轎車發動機平穩的運行聲,司馬很享受自己駕車的感覺,即便是車在山路上行駛時偶爾的顛簸在司馬看來同樣是一種享受,這種感覺很自由,而這種自由是現在的司馬很難得到的。
“51區!或許幾十年后,這里會成為一個真正的51區!”
車上的司馬透過車窗朝山上望去在心中感嘆著。山體的兩側滿是樹木、荒草的。司馬知道在在這個看似荒涼的山上,此時有上百雙眼睛在注意著自己的這輛汽車。這里是司馬的51區。一個在西北地軍事地圖上都找不到秘密基地,這次來這里是為了電子資料庫中調取大慶油田的相關資料,尤其是那些地質資料。
“長官。請您下車接受檢查!”
在一個隱蔽的哨卡外,司馬的座車被攔了下來。穿著迷彩服的士兵仔細檢查核對著司馬的證件,即使是他們已經認出了司馬是誰,也沒有停下地意思,甚至于連負責搜察汽車的士兵仍然按照規定檢察了后備箱,同時把鏡子伸到汽車底盤下檢查。這一切或許可以用刻板來形容。但是在這里紀律就是紀律。每一個進入這里的人物都必須要經過嚴格的檢查。
在經過多次的檢查后,司馬開著汽車駛入了隧道,隧道內仍然可以看到進出的卡車,卡車上裝著開鑿地下基地時開采的石料,這個秘密基地雖然已經開工近兩年,但是仍然沒有完工,近萬名工兵仍然在這里日夜趕工。
“老板,您來了!”
親自把車門打開后,張鳳陽向剛下車的司馬敬禮說道。在聽到部下匯報的車牌張風陽就就知道是老板了,所以早早地就在這里等著。
“鳳陽!辛苦了!”
看著張鳳陽肩膀上有些石灰,司馬伸手幫其拍了一下。
作為基地的指揮官。在過去的近兩年中,張鳳陽一直就生活在這里未曾離開過基地,以至于在春節前司馬將其晉升為上校時,一些軍官甚至都沒聽說過他地名字。甚至于就是當初保安隊出來的軍官都把這個老板曾經的侍從官給忘記。
在這個與世隔絕地方呆上近兩年,恐怕不能只用辛苦來形容。,眼前的這個沉默寡言、不善言語的張鳳陽在司馬的心中是51區最好的基地指揮,他對自己的感激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是他永遠都沒有任何好奇心,永遠只知道服從。
“不辛苦!”
張鳳陽平靜地回答道。口氣和三年前那個衣衫破爛、快餓死的年青人并沒有什么區別。
“鳳陽!等到三期工程完工了,把這里的事交給梁副指揮,三年了!你也該休個假了!回一趟老家!”
還是和過去一樣的回答,司馬拍拍他的肩膀說道。
張鳳陽顯然被這個消息給驚呆了,以至于過了數秒后才反應過來。
“是!”
“好了!鳳陽,你接著忙你的!我去一下c1區!”
見張鳳陽面帶驚喜的神色,司馬知道自己的這個禮物恐怕正是他想得到的。
在中國人地傳統觀念之中,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耳。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在西北功成名就后,總是會返回自己的家鄉,這是很普遍的自我展示心理,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成就感。他們總是渴望得到鄉人的認同。但是對于大多數西北軍的軍官來說,他們鮮少得到回鄉休假的機會,尤其是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這算是司馬的一種獎勵。
司馬口中地c1區是就是曾經帶蔡鍔去地那個區域,目前只有司馬一個人可以進入那個區域,現在的51區唯一地一個投入使用的保密區域。
“米.瓦.阿列克塞耶夫將軍希望我們能夠繼續派出小規模的部隊協助他們在歐俄地區作戰。安娜西斯塔婭女攝政同樣希望我軍在他們越過烏拉爾山進入歐俄之后。給予俄羅斯像在西伯利亞一樣的支持!在圣葉卡捷琳堡結束修整的皇家近衛軍已經越過了烏拉爾山脈,但是赤俄破壞了沿路的鐵路系統。冷御秋請示是否接受俄羅斯人的請求,幫她們修復破損的鐵路。”
在邊防軍作戰指揮中心內蔡鍔指著桌上的地圖向司馬請示到,按照之前制定的計劃,邊防軍在俄羅斯的戰斗以烏拉爾山為止,現在既然俄國人要越過烏拉爾那么邊防軍的任務也就終止了,不過仍然需要司馬的準確的命令,畢竟計劃隨時可以改動,而且現在邊防軍以及國內民眾都期待著邊防軍越過烏拉爾山。
“告訴冷御秋,鐵路可以幫他們修,但是速度放慢一些,不需要搶修!另外可以派出重炮部隊以及部分小建制部隊協助俄軍作戰,記住我們只是協助!讓他拿捏好尺度!松坡,咱們要的不是一個統一的俄羅斯!這一點在任何時候都是不會改變的。”
司馬仔細考慮了幾分鐘后對蔡鍔說道。從51區有移動硬盤拷貝了一些資料后,還未急復制出來,司馬就來到了邊防軍司令部,蔡鍔在過去的幾個小時中找了自己十幾次,開始司馬還以為是什么大事,結果
“另外,冷御秋和外貝加爾集團軍的師以上軍官致電司令部他們希望司令部批準他們進入歐洲!這是他們的發來的聯名電報。”
說話時蔡鍔從副官的手中取出了一份電報交到了司馬的手中。
“踏上歐羅巴!雪百年國恥!”
電報只有十字,但是司馬可以從電報中感受到那些軍官們的期待。
“踏上歐羅巴!雪百年國恥!”
看著電報司馬猶豫了。
中國的軍隊軍靴踏到歐羅巴的大地上!
這是國人做了近八十年的一個夢想!也因為如此,現在舉國上下都在期待著軍靴踏上歐羅巴的大地上,甚至于就是在戰爭爆發初期派兵助戰的各地督軍都電告司令部,希望在他們助戰的部隊中抽出一個排就是一個班也行,并入到第一支踏上歐洲的部隊序列中,當初他們派兵是為了國家,現在必須要分享這份榮耀。
甚至就是司馬本人也接到數份電報,從段祺瑞到南北的督軍,他們都只有一個希望,讓自己的部隊分享這個榮耀,但是天知道司馬根本沒有在歐洲繼續作戰的計劃。
就在司馬猶豫著的時候,西北的祥和飯店住進了幾十名穿便服的年青人,從他們表現上服務員一眼就認出了這是一群軍人,這是丁力云從警備艦隊選調來的潛艇接運官兵們,今天乘火車來到西北集合。
“做飛艇走?借道突劂斯坦?”
接到命令的丁力云有些錯愕看著路線圖。!~!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