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司馬再次出現在高傳良、史道姆、劉季元等人的面前時,并沒有引起大家的驚奇。對于這次司馬的一出數日沒有音信,眾人對此早已習慣。更何況這次司馬可是去給公司添置卷煙機,以在口外建立卷煙廠生產卷煙。只是對司馬腦袋上的傷口有些好奇。
“季元,你看一下,這是煙葉發酵房的圖紙,你仔細研究一下。然后抓緊時間把它蓋起來,咱們可全指著它了。”
一安頓好一切,司馬就開始安排起活起來,雖說要制這卷煙,煙葉只能通過洋行進口美國或土耳其、印度煙葉。
但是先建成這發酵房,總是不會錯的,等明年在把司馬從未來弄的適合北方地區環境的煙種,包種給百姓收獲后才能開始慢慢用土產煙葉取代進口煙葉。
“少爺,按你的吩咐,在你一起我們就托關系從一家土耳其洋行那里買了一千桶土耳其煙葉,又收了一千多擔北地的土煙,果然像史道姆說的那樣,這土煙的香味、煙質都比不土耳其煙葉。”
沒等司馬開話問,高傳良就先把司馬準備問的事說了出來,司馬對高傳良辦事,著實是再放心不過,很多時候只需要把事情稍交待一下,他就會盡心盡力的辦好,
有時候司馬都覺得自己和高傳良的結識是不是上天早就安排好了,就像是自己發現時空異常點一樣,為什么之前就沒有人發現呢?
“那個技術員的事,辦的怎么樣了?”
這個技術員才是司馬最關心的,雖然司馬買卷煙機的時候,就拿著了像弗吉尼亞煙、土耳其煙、哈瓦那雪茄煙還有幾種煙用香精的配方,還有其它的一些必須的技術資料。
但是這些死資料,肯定比不上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必竟除了一個史道姆,這個曾在英美煙草當過機械師的德國人之外,其它人跟本就沒接觸過煙草。
“司,這件事我來說一下,那怕就是在英美煙草公司生產卷煙的工藝管理,為了保密主要掌握在少數外籍人員手中,是不會輕易外傳的,一般中國人根本接觸不到什么,你們自己的卷煙企業大多缺乏專業技術人才,只是憑經驗操作,一直缺乏一套全面系統的工藝技術規程。所以就算是從別的工人挖人,也不會有什么合適的人選。”
曾在英美煙草公司做過一些日子的史道姆,顯然只有他對于這一行的內情比較了解,更何況最初也是他見意司馬開辦卷煙廠。
“那你的意思是,除非我們找的是那些在英美煙草的技術人員,否則我們只能像其它廠一樣自己摸索?”
從史道姆的話里,司馬才知道原來還有這么一個前提,本來以為只要有了機器,再從其它廠里挖幾個技術員,自己的卷煙機就能沒日沒夜的轉著,然后銀子就能嘩嘩的過來,誰曾想很多事并沒有想象的簡單。
但是現在機器已經買回來了,就是后悔也晚了,南洋兄弟那樣的民族企業能自己摸出來工藝流程,那么在這里也能自己摸出來。
更何況相比于這些國內其它煙草企業,司馬還比他們多出了幾項優勢,就是自己手里有充足的煙用香料以及煙用香料配方。
這幾十種煙用香料配方,如果在二十一世紀興許算不成什么,必竟像弗吉尼亞煙用香精、土耳其煙用香精之類的配方,早都是大路貨了,只要愿意隨便上網搜索一下就能得到這些煙用香精的配方,當然這僅只限于二十一世紀。
在這個煙用香精不過剛開始使用普及的時代,這些煙用香精的配方無疑就是司馬手里的一筆巨大財富和優勢。
“這些資料是我在英美煙草公司時,和他們的工藝管理人員在一起聊天時知道的,這些天我回憶了一下,都寫在這里上面了,我已經讓劉先生譯成了中文,你可以看一下。”
史道姆遞過薄薄的幾頁紙說到,雖然只是幾頁紙,但是總比什么都不知道、不了解要強上不少。
“謝謝你,史道姆。”
接過史道姆遞來的資料后,司馬由衷的說到,剛才想了一會,司馬就覺得其實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大不了一步一步摸索就是了,無非就是少掙點銀子,僅此而已。
司馬接過史道姆按回憶記錄的一些資料,只是一些簡單的資料,雖然司馬是一個外行人,但是也知道這份資料中雖然有很多外行人的揣測,但是卻是一份非常詳細的生產分工流程,從制絲階段的分工、驗收、檢查到煙箱打包出廠階段列書的十分詳細。
在卷煙制做過程中,其中煙葉的品種良劣,雖然是最重要的主要環節,但是如果在制絲階段出了什么意外,那怕再好的原料也不可能做出好煙。
煙葉制絲工藝一般簡單的分成配葉、去梗、切絲、烘絲4道主要工序,但是如果要細化的話,至少分成分為解包(或開桶)、篩砂回潮、配葉、蒸葉、扯莖、軋莖、加香、切葉、葉絲回潮、蒸梗、梗絲回潮等十一道工序。
當煙絲制好后,就是裝入卷煙機,開始進入下一個環節,生產卷煙。在這個時代,大多數國內的民族企業,他們大都是使用一種小型木制手推卷煙機,將煙絲放在卷煙盤紙上卷成紙煙,這種半手工卷制的香煙,品質一般、成本較高,而且是容易脫絲。
機制卷煙雖然沒有手工卷煙的這些問題,但是同樣他自己的一些問題,像煙支中含梗塊、梗簽的問題,就是一直困擾著機制卷煙,但是這個問題也僅只限于老式的落絲式式卷煙機,而司馬所購進的則是先進許多的吸入式卷煙機。
這種吸入式卷煙機,那怕就是在歐美本土,也不過僅僅剛出現而已。更重要一點是用這種吸入式卷煙最大的好處是,在保證煙絲不脫落的前提下,每支煙的重量只有0。8克左右,比起這個時代的每支煙普遍1。2克的重量,煙絲用量一下減少了30%左右。僅此一項就把成本降底許多。
左右比較,司馬發現雖然自己現在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是相比之下,自己的優勢也極為明顯,第一是自己的原料耗費少成本底、第二是機器好產量大。
但是僅僅只有這些,顯然只能何證讓司馬開設的卷煙廠在未來的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如果想和英美煙草公司競爭,顯然只有這些是不夠的。
“如果說我們要進入卷煙市場,那么毫無疑問,英美煙草公司就是我們的頭號敵人,至于像南洋兄弟這樣的國內企業,我們不需要考慮。只要能擊敗英美煙草公司,我們就能占有卷煙市場。”
雖然過去在現代從沒有管理過企業,但是司馬還是感覺,要么不做,即然做了那就應該努力去做到最好,而擊敗英美煙草無疑就是做到最好的最佳證明。
“我們要是想在牌子或是其它方面和英美煙草競爭,是肯定不行的,現在全中國那個城市沒有英美煙草的煙,光牌子就有上百個。高中低檔品種齊全。想和這些外國人對著干,只能另外再想其它辦法。”
在高傳良看來,雖然少爺這一上來就要和洋人對著干著實不智,但是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著少爺的志氣。但是他那里會知道做為一個后世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司馬佩服這個時代的商人遠勝于未來的商人。
這個時代的商人雖然謀利,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他們都是站在國家、民族的角度上去做生意,就像卷煙一樣,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的的創辦人,雖然辦廠是為謀利,但是初使卻是因為看到每年數以百萬甚至千萬計的白銀白白流入各列強在華煙草企業有腰包,才下定決心作國人自己的卷煙,與之對抗。
而這種氣概恰恰是后世的商人所缺少的,后世的商人在更多的時候,他們所選擇的卻是另外一條路挾洋以自重,以低價出賣公司股權為代價,換取所謂合資企業或外資企業的外皮。以期取得政策上的優惠。
從19世紀末中國人圖強以來,一批批中國的企業家茁壯成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享譽中外的中國企業。這些企業家們以實業救國為己任,以服務社會為宗旨,以奮發圖強為動力,司馬每每讀起他們的傳記,讓人感到蕩氣回腸。反觀那些個生長在21世紀那些新興企業家,總覺得骨子里比那些商業老祖宗們缺少些什么。
至于少了什么,作為一個外行人司馬還真說不上來。好像是那些人身上的那份自信、那份驕傲、那份誠實、那份努力吧!或許又是其它
“其實這個辦法再簡單不過,你們看一下這幾根煙有什么區別?”
分別從幾包不同品牌的香煙中各自抽出一根,把香煙擺放在桌子上以后司馬問到。
“除了牌子不太一樣之外,好像沒有什么不一樣。”
從來不吸卷煙,而只吸旱煙的高傳良看了一下說到。在高傳良的眼中的確就是這樣除了牌子沒什么差別。
“好像粗細有點不同。不過不細看的話,根本看不出來。”
把煙從桌上拿起來以后,劉季元在眼前仔細比較了一下這幾根香煙后說到。而這會史道姆則在一旁笑著,作為一個資深的煙民,史道姆當然知道這幾根有什么不同。
“史道姆,看來你的表情,想必你一定知道了。”
看著史道姆的微笑,司馬這才想起來自己眼前的這個德國人可是一個資深的煙民,恐怕在做的這些都還沒見過卷煙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抽卷煙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