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爾哈朗在草原上找了三天三夜,硬是沒有找到楊嗣昌的影子,這家伙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
這種狀態實在太不爽了,你好不容易卯足了力氣,打算把人摁在地上爆錘一頓,結果丫的提著錘子找了三天沒找到人。
這時候,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把力量都榨干了一樣。
濟爾哈朗敏銳地意識到,要停止這種無頭蒼蠅一樣的行為了,先安營扎寨,全軍歇息。
等稍作調整,再做行動。
他相信,自己這三萬人,要打楊嗣昌和馬祥麟的明軍,簡直是易如反掌,和殺雞殺鴨沒有什么區別。
事實也確實如此,八旗在皇太極時代,戰斗力達到最強,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整個東亞最強的野戰騎兵。
這也是崇禎為什么給楊嗣昌密信,讓他盡量不要和敵人正面沖鋒的原因。
還沒到時候。
而此時的元上都城呢?
已經做好了全副武裝的準備,五月初八。
鄂爾多斯部、土默特部和內喀爾喀部的援軍已經推進到宣府以北。
支援信都已經擺在了固魯思齊布的桌子上,這下元上都城士氣大振。
五月初九,崇禎的圣諭也發到了元上都城固魯思齊布那里。
崇禎承諾會派出十萬大軍支援喀喇沁部。
一時間元上都城奔走相告。
當天,固魯思齊布就在元上都城召集所有高級將領,發表了站前動員講話。
當天,永謝布部和阿蘇特部各自一萬騎兵也已經抵達元上都城外。
蒙古人始終是看不起建奴的,在過去,建奴不過是建州的一個奴兒,就算現在實力變強了,但蒙古人是驕傲的。
蒙古人的先祖曾經征服世界,后來被朱元璋摁在地上摩擦,和明朝拉鋸的這兩百多年,他們唯一認可的對手是明朝。
皇太極調動空前規模的兵力來征服草原,他們當然要反抗。
而且已經和大明在互市中嘗到甜頭的蒙古人,已經不想在過草原上那種生活了。
現在,除了科爾沁部和察哈爾敖漢、奈曼部還站皇太極一邊,漠南主要的蒙古部族都已經站崇禎了。
宣府北部的草原戰云密布,戰馬嘶鳴,一望無際,手里拿著戰刀的勇士們在怒吼,他們體內的鮮血仿佛沸騰。
五月初十,在距離元上都城百里之外做了休整的八旗軍,突然發動開始狂飆。
鑒于色棱被殺,情況有變,皇太極做了戰前戰術的調整,他派遣出阿濟格分兵一萬,開始在周圍掃蕩蒙古人的牧民。
宗旨就是:見到男人就殺,搶奪食物和女人。
而皇太極自己則領四萬大軍,南下。
半個時辰后,皇太極得到了一個讓他有些意外的消息:“明朝的北庭都護府是空的,人都已經撤走。”
剛得到這個消息,又得到一個讓他更加意外的消息:“三路明軍在八天前已經從宣府出關,北上草原!”
“范先生,你認為狗皇帝現在發出三路騎兵,是何用意?”
范文臣道:“大汗,奴才認為,明軍不足為慮,若是他們守城,我們還無可奈何,但若是打野戰,他們是自尋死路!”
皇太極道:“本汗擔心他們突然從后方襲擊我們。”
現在的戰局皇太極有些看不懂了。
因為戰局變化得太快,先是色棱死了,喀喇沁部局勢大變,后的北庭都護府撤走,現在三路明軍就在草原上。
他有理由相信那些明軍離自己不愿,如果自己是崇禎,必然會安排這三路騎兵對敵人進行突襲。
例如突襲側翼、后方。
要知道,行軍的時候,被敵人從側翼或者后方突襲,是最要命的。
尤其是大規模軍隊,連綿數里。
你中軍在前,幾里之外發生了殺,根本就不知道,甚至中間的隊伍也不知道。
而后方的軍隊還在往前走,屁股被捅了,大家當然都反應不過來。
很快,皇太極又接到了一個消息,右翼蒙古的軍隊已經全部抵達,加上朵顏各部,現在蒙古人真實的兵力就達到了十萬!
再加上崇禎已經向所有人發布圣諭,要再加十萬,也就是說,宣府到元上都這一片,即將集結20萬大軍!
這個局面完全出乎皇太極的意料之外。
頓時增加了皇太極的心理壓力。
在五十里之外停頓了片刻,皇太極絕對玩陰的了。
什么陰的?
再次臨時調整戰術!
立刻分兵!
留一萬在這里!
另外三萬,再分三路,分別往西,一路攻擊內喀爾喀部的老巢,一路攻擊順義王的歸化城,一路向鄂爾多斯沖去。
至于為什么要留一萬在這里?
掩人耳目,不讓蒙古人發現自己已經調頭走了!
“崇禎,你能布局,本汗也不是吃素的,既然他們都到元上都了,本汗就去抄他們的老巢!”
范文臣在一邊拍馬屁道:“大汗英明神武,奴才佩服!”
“哈哈哈,阿敏,你去找喀爾喀部的老巢,找到全殺,女人和食物虜回去!”
“嗻!”
“莽古爾泰,你隨本汗一起去歸化城,把土默特部的歸化城拿下來!”
“嗻!”
“阿敏,你去攻打鄂爾多斯部!”
“嗻!”
皇太極的八旗兵開始分兵,最后留下代善在這里迷惑敵人。
為什么皇太極要把代善留在這里呢?
這也就是有講究的,代善是八大貝勒中的老大,威望其實是最高的,甚至高過皇太極。
皇太極讓代善留在這里,讓他獨自抗,一旦被敵人發現,肯定是扛不住的。
要么打,打肯定打不過,要么跑,跑的話就有罪名可以降了。
這樣無論如何,都可以再次打擊代善的威信。
怎么說皇太極是個政治天才呢?
就體現在這里。
歷史上,八大貝勒執政的局面,硬生生被他改過來,后來成立了與中原王朝一樣的六部制。
五月十二日,一騎飛快到了宣府的長城口。
拿人大聲吼道:“重要軍情!快放我進去!我要面見天子!”
很快,這人就被引進了宣府衙門。
崇禎一看這消息,立刻站起來:“皇太極分兵了!”
“好好好!駱養性,快,傳令下去,整頓兩萬兵馬,朕要出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