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覺遠神色大驚,天子圣諭在此,憲兵司的人親自來了,他便知道賣糧食的事情可能暴露了。
后面的張德正全身早就開始冒冷汗。
見李覺遠被黃得功嚇得有些不知所措,張德正大喝一聲:“李帥,他們是假的!”
李覺遠這才回過神來,顯然這是準備鋌而走險了。
他大喝一聲:“他們是建奴,假冒天子親軍,是想潛入大明,殺掉他們!”
黃得功怒喝一聲:“大膽!李覺遠私通建奴,倒賣軍糧,本官奉天子圣諭前來拿人,其他無關人等速速退下去,本官既往不咎!”
他這么一說,周圍人又有遲疑。
李覺遠道:“本官乃是趙總兵麾下大將,累有軍功,你休要信口雌黃,顛倒黑白!”
李覺遠是一個非常狡詐的人,既然事情暴露了,就一不做二不休,趁著趙率教出去檢閱邊防,他就鼓動人把這些憲兵殺掉,然后帶著人一路出關投奔皇太極。
可黃得功是歷史上崇禎朝鼎鼎大名的猛將,這么好欺負的?
要不然崇禎怎么可能把憲兵司如此重要的衙署給他掌管?
李覺遠話音剛落,來不及反應,黃得功一步欺身上前,下一刻,刀子已經夾在了李覺遠的脖子上。
“再敢亂動一下,本官現在就把你的腦袋砍下來!”
李覺遠面色一怔:“你大膽!我是山海關游擊將軍,你敢在這里造次!”
黃得功一把將他擒住道:“老子管你是誰,你敢賣軍糧給建奴,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也得跟老子回去見天子!”
眾人見李覺遠被抓,都面色大驚。
張德正心思急轉,不能因為李覺遠,然后自己跟著一起死,反正都暴露了,一不做二不休!
他道:“大膽賊人,敢拿李將軍性命要挾我們,兒郎們,殺了他們!”
李覺遠心中真是一萬只草泥馬呼嘯而過,這逼現在明顯是要自保啊。
“張德正,你大膽!本將待你不薄!”
“李將軍,朝廷會表彰你的!”
李覺遠怒道:“別他媽的的別過來!誰敢亂動老子弄死誰!”
不得不說李覺遠還是很有威信的,他連忙小聲對黃得功道:“大人,您看要不這樣,我給您十萬兩現銀,買我這顆項上人頭。”
“這話你還是跟天子去說吧!”
黃得功抓著李覺遠就要走。
張德正像是要發瘋了一樣:“千萬不能放他們跑了!”
雖然不敢貿然進攻,但將去路還是圍得水泄不通的。
一時間,憲兵們也出不去,就這樣對峙。
趙率教本來在檢閱邊防,聽說城樓下發生了這種事,連忙帶著人飛奔而回。
到的時候,見到這樣的場景,頓時臉色都青了。
眾人一見趙率教來了,才讓開一條路。
趙率教見到黃得功,微微一驚:“閣下這是?”
他并未見過黃得功,自然是不認識的。
“你是何人?”
一邊的張德正連忙搶過話來:“趙帥,此人是建奴冒充,擅自闖入,還脅迫了李將軍!”
“你就是趙率教?”黃得功道,“很好,本官乃是憲兵司指揮使黃得功,攜天子圣諭前來拿人!”
“拿誰?”
“李覺遠!”
“憑什么?”趙率教面色鐵青,“現在前線大戰,袁巡撫與遼東將士正困守廣寧,朝廷現在要寒人心,不怕影響戰局!”
“大膽!趙率教,你麾下李覺遠私賣糧草給建奴,一個半月前,朝廷的十幾萬石糧食,***被他賣走了,袁巡撫的廣寧現在已經快要斷糧!你身為總兵,渾然不知,還敢質疑朝廷!”
他此話一出,趙率教神色大驚,頓時目光憤怒盯著李覺遠:“可有此事?”
“末將是冤枉的!”
“證據確鑿,你還敢狡辯!”黃得功冷笑道,“趙總兵,你自己問問這些人,他們是要把這些糧食送到哪里去?”
趙率教陰沉著一張臉,冷聲道:“張德正,說!”
“大人,卑職是冤枉……冤枉……”張德正額頭冷汗如瀑,已經嚇得是語無倫次了,“都是李覺遠干的,都是李覺遠,卑職只是奉命行事!”
趙率教氣得三兩步走過去一巴掌抽在張德正臉上,抽得他半邊臉都腫起來了。
“你們膽子也太大了!”
黃得功道:“既然如此,這兩個人都押回京師!”
趙率教沉聲道:“黃大人請自便!”
黃得功將人帶走之后,山海關眾將心中多有不服,突然來了一個憲兵司對邊軍指手畫腳,他們當然不服。
而黃得功心中也是覺得這些邊軍竟然已經跋扈腐爛到這般地步,他趙率教也算是大明朝的名將,麾下竟然也有人私自走私軍糧。
第三天,李覺遠和張德正兩人都被投入了憲兵司的監獄里。
憲兵司的人大多數都是錦衣衛調過去的,你說他們審犯人是不是專家?
他們說第一,沒人敢說第二。
很快,一份份供書就擺在了皇帝的御案前。
崇禎仔仔細細看完,怒拍桌案:“豈有此理!豈有此理!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王承恩,去把軍委會大臣給朕叫來。”
“是!”
王承恩立刻出去,不多時,孫承宗、李邦華、閻鳴泰、黃得功、張維賢等人全部來了。
“臣等參見陛下!”
崇禎將那份供書遞過去,王承恩先給張維賢看,張維賢看完,眼珠子都差點凸出來。
其他人傳閱看完,深吸了一口涼氣。
尤其是閻鳴泰,他出列,跪在地上,顫抖道:“陛下,臣有罪。”
崇禎也不做聲,就讓閻鳴泰跪著。
但其實這件事要怪也怪不到閻鳴泰頭上,如果一定要責怪,吏部、兵科、都察院的責任更大。
一個人事部門,兩個檢察部門,居然都沒有揪出來。
這問題又回到了開封知府與吏部勾結的問題上了,也是人事和檢察出了問題。
這兩塊一旦出問題,那就是大問題。
“堂堂兵部侍郎!朕的部院大臣!竟然敢私下賣糧食給建奴!”崇禎已經按捺不住,目光鋒利,聲震如雷,“膽子也太大了!”
黃得功趁機將在山海關的經歷跟崇禎詳細說了一遍。
這下崇禎是真的觸動了崇禎敏感的神經。
“狂妄!”
李邦華趁機出列道:“陛下,臣有一言。”
“講!”
“袁巡撫立有大功,此次當重賞,孫閣老年事已高,可讓袁巡撫任遼東督師,但遼東乃是我朝戰略要地,臣以為可同時任命劉策為薊遼總督,協助管轄,又需在每一處軍鎮駐守有憲兵司,以正軍紀。”
李邦華一言就說到了崇禎的心坎兒上了。
這大明朝的邊軍已經爛到根了,且不說遼東軍,遼東軍在袁崇煥的管制下,還算是不錯的,其他地方,完全是亂七八糟!
崇禎道:“孫愛卿,你意下如何?”
“老臣以為可行。”
“英國公。”
“老臣以為可行。”
“好,既然諸位都認為可行,就這樣來去辦!”
“陛下英明!”
你看看,軍委會的成立,將軍政從兵部剝離后,文臣的廷議也無法再干涉軍政大事了,這就避免了太多扯皮。
以前的大明朝,就是在扯皮中對前線胡亂干涉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