穰縣,三日前全城上下轟動,百姓奔走相告,簞食壺漿,夾道而立,無論男女老少,都擊鼓鳴鑼,一片歡騰。
他們迎來了南陽人的驕傲,漢丞相諸葛亮,作為從隆中走出的智者,如今三分天下,占據(jù)半壁江山之后,凱旋歸來,穰縣百姓無不臉上放光,興奮莫名。
數(shù)日前,姜維領(lǐng)大軍出城而去,留下關(guān)鳳守衛(wèi)城池,一名女將守城,百姓們議論紛紛,要不是關(guān)鳳的身份和那頭神奇的白虎,恐怕民心不穩(wěn)。
不料姜維前腳剛走,諸葛亮便領(lǐng)兵到來,看到關(guān)鳳等人出城相迎,消息靈通的百姓們奔走相告,都來迎接,好不熱鬧。
自從美思來到穰縣之后,和關(guān)鳳二人簡直形影不離,甚至連霍戈都被冷落,兩人每日帶著白虎在穰縣巡邏,身后跟著三百女兵,颯爽英姿,威武非凡。
巡視一陣之后,便去軍營訓(xùn)練,巾幗營和其他軍營都相隔較遠,但整個穰縣還是能聽到女兵的嬌喝之聲,令人遐想不已。
府衙之中,諸葛亮和諸葛喬相對而坐,案幾上擺著一盤棋,棋子白多黑少,黑色棋子被割裂開來,雖然集中,但互相之間已經(jīng)被白棋切斷。
右下角的位置,許多白棋星羅棋布,對此地形成了包圍之勢,但就差最后一顆棋便能將其合圍的時候,黑旗卻先落子,又向左延伸,一直到靠近邊緣的地方,黑子增多。
諸葛喬手執(zhí)白子,望著左方那一片空白的地域,久久卻無法落下,沉吟好一陣,頹然放手,笑道,“黑子雖入絕境,但要將其蠶食,卻余力不足,只恐有反擊之勢。”
諸葛亮輕輕揮動著羽扇,掃了一眼黑子的位置,笑道:“既知此處黑子不可動,何不先取他處?”
諸葛喬目光微動,這才看向被星羅棋布散落各處的白子隔開的許多黑子,那些地方都勢單力薄,下子之處倒有不少。
“我懂了!”諸葛喬點點頭,有了明悟之色,將一顆白子落在了右上角的位置,重新布局。
“世事如棋局!”諸葛亮拂須而笑,看著棋盤,慨然道,“然棋局可料,人心難料,司馬懿困于筑陽,吾卻不知他會如何脫困。”
諸葛喬想起剛才諸葛亮說過的話,言道:“筑陽現(xiàn)有近六萬精兵,強攻必定損兵折將,但城中糧草不足,各處要道已經(jīng)被切斷,不出半月,其兵自亂。”“以司馬懿之智,絕不會束手就擒,”諸葛亮目光精亮,清澈如水,眉頭卻微微蹙起,“當(dāng)機立斷離開樊城,便出吾意料之外,若非王平圍攻筑陽,幾乎叫其逃脫,如今雖困城中,卻無把握一舉拿下,半月時
間,世事難料啊!”諸葛喬知道諸葛亮將司馬懿視為平生大敵,到了南陽之后,每次布局更是比先前謹慎許多,出兵前后都要再三思索衡量,如果能將其抓住,除掉這個勁敵,也是為振興漢室鏟平道路,看似毫不在意,實則
一直在苦思良策。
“伯約和關(guān)將軍合取涅陽,料想無礙,又有長安兵馬從順陽、析縣去取宛城,到時候四路兵馬會合,就算宛城堅固,料也抵擋不住,”
諸葛喬想著這幾日各路兵馬的調(diào)動,分析著眼下的局勢,抬頭說道:“若宛城能半月之內(nèi)拿下,筑陽便軍心瓦解,司馬懿總有通天之能,也難逃脫了。”
諸葛亮微微點頭,吩咐道:“馬上派人告知王平將軍和季常,叫他們小心關(guān)注筑陽動靜,切莫輕舉妄動,以不變應(yīng)萬變,以防中計。”
“是!”諸葛喬答應(yīng)著,收了棋局,轉(zhuǎn)身離去。
“美思郡主!”諸葛喬出門的時候,看到美思快步走進來,躬身行禮。
“伯松哥哥好!”美思笑著,眉眼彎成了月牙,“丞相可在?”
“正在里面!”諸葛喬點點頭,示意美思進門,先行告退。
“丞相,哦,諸葛叔叔,”美思走進來,看到諸葛亮正頷首而笑,急忙改了口,這是前幾日諸葛亮特別要求的,要她和關(guān)鳳一般,不在軍中的時候,便以叔父相稱,更顯親切。
“兵馬訓(xùn)練完了?”諸葛亮笑著,眼眸里全是親切和羨慕之色,這些年輕人,總給他一直充滿活力的感覺,不自覺會使人精神爽朗。
“嗯,”美思點點頭,“鳳姐今天說要練槍,便由她訓(xùn)練,我來學(xué)習(xí)兵法!”
“也好,我正有空閑!”諸葛亮爽朗一笑,羽扇點了點美思,示意她坐下,問道,“前幾日伯約教你行軍之法,可曾記熟了?”
“嗯,都記住了!”美思螓首連點,微微揚起白皙的下巴,又自得之意,她的武藝不如關(guān)鳳,但在兵法方面,卻要比關(guān)鳳進步快得多,所以也就在這方面更下功夫。
“好,你且說來聽聽!”諸葛亮微微頷首,閉上了眼睛,“先從丘陵山地行軍開始吧!”
自從魏軍退守筑陽,毀掉浮橋之后,王平便奉命繼續(xù)在涉都駐兵,臨河與魏軍對峙,上一次吃了敗仗之后,更不敢輕舉妄動,不過馬良重回軍中,倒讓他放心不少。
這幾日監(jiān)視筑陽動靜,但司馬懿來到城中之后,一不見發(fā)兵,而不見調(diào)將,實在讓人難以猜測,就連馬良,也不知道司馬懿意欲何為,派往丹水的斥候,達到了三百多人,上下游三十里外都在嚴密監(jiān)視。
一連五日過去,忽然探馬來報,筑陽魏軍兵分三路,一路往涅陽而去,一路沿丹水駐防,另一路順丹水往北,應(yīng)該是去攻打陰縣。
陰縣和距離穰縣并不遠,先前姜維便是從陰縣取了穰縣,看魏軍動向,應(yīng)該是想沖破這一道防線,與北方宛城兵馬連接一處。
王平和馬良計議一番,都覺得事不宜遲,不能讓魏軍如此輕松就撤兵,正該尾隨追擊,也馬上連夜發(fā)兵,等到了筑陽,才發(fā)現(xiàn)是一座空城。王平再派兵打探消息,卻發(fā)現(xiàn)前往陰縣的這一路兵馬失去了蹤跡,仿佛憑空消失了一般,心中驚疑不定,命趙統(tǒng)領(lǐng)兵繼續(xù)追擊前往涅陽的魏軍,趕緊派人向諸葛亮報信,以求應(yīng)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