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見蘇麻喇嬤嬤如此感懷,嵐琪心里隱隱不踏實,但之后也好好伺候太皇太后用了晚膳,散了步又說會兒話,直到侍奉安寢才退出慈寧宮,可走出不久,嵐琪又折回來,遠(yuǎn)遠(yuǎn)瞧見嬤嬤叮囑宮女們好好值夜,待要回自己的屋子去,卻看到嵐琪還在門前,訝異地來問:“常在怎么還不回去,再晚些各門都要落鎖,路上遇見什么人就不好了。”
“嬤嬤,讓我伺候您安寢吧。”嵐琪欣然笑,推著嬤嬤往屋子里去,蘇麻喇嬤嬤連聲推辭,“您又頑皮了,奴婢怎么好讓您伺候?”
可老嬤嬤哪兒拗得過活潑的小常在,硬是被伺候著拆了發(fā)髻梳了頭,甚至打來了熱水,嵐琪坐在小矮凳上給她洗腳,蘇麻喇嬤嬤起先死活都不肯,結(jié)果人家就膩歪著說不洗腳她今晚就不走了,鬧了半天水都冷了,嬤嬤知道今晚不妥協(xié)她是真不打算走,才又讓換了新的熱水,嬤嬤看著小常在細(xì)心地蹲坐在那里,小心翼翼地侍奉自己,心里說不出的滋味。
她知道自己在這宮里的地位,是連太后都不敢輕視的存在,年輕的妃嬪們也多是尊敬有加,可哪怕太后還是妃嬪,她們心里總還有一份主仆之別,再怎么客氣和敬重自己,也做不到這樣子,嬤嬤想,常在若是真心實意將自己敬為長輩,便是她的福氣,但若只是想討好自己,她也不怪,能放得下尊貴的人,才能有來日登臨高位時的冷靜。
不多久,嵐琪拿干凈柔軟的棉布給嬤嬤擦干了腳,套上襪套,有宮女來撤走了水盆,她自己去洗了手,又有人奉來嬤嬤每日睡前飲的羊乳,她小心翼翼端來給嬤嬤喝,等嬤嬤撂下了茶碗,又遞過來手巾讓她擦嘴,嬤嬤笑悠悠說:“平日里那些小丫頭也不見您這樣伺候奴婢的,可再沒有下回了,您不能讓奴婢折壽呀。”
嵐琪親熱地纏著她,給捏捏肩膀松快筋骨,終于開口問:“嬤嬤,伺候太皇太后晚膳那會兒,您怎么掉眼淚了?”
“原來常在是有話要問奴婢,才這樣殷勤?”嬤嬤嗔笑一句,身后的人便膩歪地纏上來問,“下回我什么也不問,還照樣伺候您好不好?”
蘇麻喇嬤嬤心里暖暖的,被嵐琪抱著輕輕晃動,說起晚膳時太皇太后那些話,感慨道:“先帝爺當(dāng)年盛寵孝獻(xiàn)皇后,引六宮側(cè)目,甚至鬧得先帝廢了元后,若非太皇太后從中周旋又立現(xiàn)在的太后為后,和蒙古部多少年的關(guān)系就岌岌可危了。可到頭來,孝獻(xiàn)皇后沒福氣命不長,先帝自此失意,憂郁成疾,也英年早逝了,這是主子一輩子的痛。”
瞧見嬤嬤眼角又有淚花,嵐琪拿手巾遞給她,嬤嬤苦笑一下,斂去悲傷,慢慢道:“奴婢本不該對您說這些話,可奴婢喜歡您,這么多年在宮里見過無數(shù)年輕的妃嬪,只有看著您,會想當(dāng)自己的孩子那樣疼愛。”
嵐琪嬌然笑:“那我以后還來伺候您。”
“使不得使不得,您再這樣奴婢可要不喜歡了。”嬤嬤心情好了些,玩笑幾句后,便挽著嵐琪的手說,“先帝走后的那幾天,主子時常一個人呆在佛像前,有一天她對奴婢說,她后悔沒有替先帝守護(hù)心愛的女人,她一味覺得孝獻(xiàn)皇后獨(dú)寵擾亂宮廷,但皇上寵愛喜歡的女人沒錯,被寵愛的孝獻(xiàn)皇后更沒錯,錯的本是那些嫉妒生惡惹是生非的妃嬪們,她卻把錯都怪罪在孝獻(xiàn)皇后一人身上,不僅不幫先帝壓制后宮的亂,更最終鬧得母子不和,鬧得孝獻(xiàn)皇后忌憚婆婆,終日惶恐不安,最終釀成了雙雙早逝的悲劇,主子一直覺得,比起那些嫉妒生事的妃嬪,她這個額娘這個婆婆才更冷酷無情。”
嵐琪搖頭不信:“可是太皇太后對我那么好。”
嬤嬤嘆:“所以到了咱們皇上這兒,主子對皇上教導(dǎo)雖嚴(yán)苛,可他喜歡什么人不喜歡什么人,主子一點也不強(qiáng)求,一切隨遇而安,隨遇而安著,就遇見您了呀。”
嵐琪睜大了眼睛,卻被嬤嬤捧著臉說:“您不會是太宗的宸妃,也不會是先帝的孝獻(xiàn)皇后,主子和奴婢都看不到你將來會如何,可就盼著您能好好地陪在皇上身邊,陪他一輩子。不論將來天下朝廷是什么光景,不論皇上還會遇到什么人什么事,您都好好地陪在他身邊。太皇太后選了十幾年,選了您啊。”
嵐琪心頭暖融融,渾身似有熱血涌動,被嬤嬤看得很不好意思,垂下眼簾說:“那我一定要健健康康的才好。”
“是了,一定要健健康康的。”嬤嬤很高興,松口氣似的說,“奴婢這些話,您愿意記住的就記一些,不想記住的就忘記吧。您有您自己的人生,別人的榮辱沉浮和您沒多大關(guān)系,太過拘泥也會讓自己迷失了心。”
嵐琪軟軟地伏在嬤嬤肩頭,儼然家中祖母和孫女的親昵,笑著說:“嬤嬤和太皇太后也要健健康康的,好在我迷失的時候,把我拉回來。”
這一晚,烏常在很晚才從慈寧宮回來,蘇麻喇嬤嬤怕路上有人為難,特地讓她坐了自己的轎子,如此不論遇見誰,見是慈寧宮的轎子都不會多事,順利回宮,嵐琪窩在床上反反復(fù)復(fù)想太皇太后和嬤嬤說的話,迷茫的心,壓制不住的各種情緒都漸漸被馴服。
她總是暗暗惶恐,惶恐玄燁對自己的喜愛,惶恐太皇太后對自己的器重,她烏雅嵐琪何德何能有此福分,今晚卻豁然開朗,不論她何德何能,既然玄燁喜歡,既然太皇太后看中,她就好好地承受這份恩德,讓自己變得足夠好足夠強(qiáng)大,才不辜負(fù)他們對自己的心意。
此刻,她再不會覺得對覺禪氏說出“我第一個不放過你”的烏拉嵐琪是變得狠毒了,因為從今往后,她也有她要守護(hù)的人和事,還有自己。
春色漸退,夏日來臨,五月里赫舍里皇后忌辰,皇帝親領(lǐng)太子祭奠,也是頭一回六宮皆隨行,昭貴妃以后宮之首隨皇帝左右拈香行禮,此舉也不啻昭告天下,皇帝冊立新后的意向,久傳的帝妃不和,以及皇帝對鈕祜祿一族有打壓之心的謠言,也不攻自破。
而時光流轉(zhuǎn),漸漸三阿哥歿了的悲傷也在宮中散盡,三阿哥斷七那天嵐琪去看過榮貴人,兩人說了幾句知心的話,彼此間并沒有留下芥蒂溝壑,榮貴人最審時度勢,她知道鐘粹宮里這個小常在的將來,絕不止于此。
之后的日子,直到大選之前,皇帝多寵烏常在,但不似昔日圣眷獨(dú)寵,而今尚有佟妃、宜貴人等平分春色,昭貴妃又一人獨(dú)尊,后宮看似祥和安寧,斗轉(zhuǎn)星移八月時,新人入宮,封后大典如期舉行。
中秋前夕,皇帝奉太皇太后、太后懿旨,冊封昭貴妃鈕祜祿氏為后,此外大封六宮,晉佟貴妃、惠嬪、宜嬪、榮嬪、端嬪、布貴人,那拉常在等諸人,另有新人入宮,以皇后之妹小鈕祜祿氏為尊封妃居咸福宮,其余不過在貴人、常在諸位散居。
而此次大封,獨(dú)烏常在一人得封號“德”,是為德貴人,傳說是太皇太后親自授意皇帝,親自選了這一個字賜給烏雅氏,德字之重,圣恩之重,直引人生羨。
但德貴人為人低調(diào)溫婉,縱然一身隆寵,對上恭敬有加,對下寬仁慈和,早年傳昭貴妃與之不和,然自貴妃主中宮,常與德貴人往來,親授其六宮之道,外人看著雖不解,但后妃和睦,皇帝喜歡,太皇太后安樂,亦是朝廷天下之福。
九月過了重陽,赫舍里皇后陵寢竣工,玄燁帶著鈕祜祿皇后和太子親往視察,數(shù)日方歸,但不知是路上顛簸辛苦,還是鈕祜祿皇后久勞成疾,這一次隨扈歸來,皇后大病,纏綿病榻數(shù)日不愈,六宮皆未用炭時,坤寧宮的地龍已暖暖地?zé)饋怼?br/>
轉(zhuǎn)眼入了冬,這日京城初雪,嵐琪一早從鐘粹宮出來,昨晚在慈寧宮侍奉時,太皇太后親點她去坤寧宮侍疾,雖然外頭傳說皇后對德貴人親和有加,可兩人之間到底怎樣的關(guān)系,她們彼此最清楚,但太皇太后都開口了,她不能推辭,她明白太皇太后是在往自己身上貼金。
步行至坤寧宮,門前恰有暖轎落下,轎簾掀起,清秀柔婉的小鈕祜祿氏從暖轎上下來,因其閨名有個溫字,封妃雖無封號,宮里人都以溫妃娘娘稱呼,嵐琪亦不例外,迎上前屈膝行禮。
溫妃性子和靜,不與妃嬪多往來,除了侍奉太后和皇帝,每日只跟在姐姐身邊,而今皇后染疾,她更是天天來侍奉,此刻見到嵐琪,竟是有些陌生,分不清是哪一位。
“娘娘,這位是鐘粹宮的德貴人。”身旁宮女笑著提醒,溫妃頷首,輕聲道,“就是皇上很喜歡的那位德貴人?”轉(zhuǎn)而對嵐琪說,“你總在太皇太后和皇上身邊,我們不常相見,本宮不認(rèn)得你,還請德貴人勿怪。”
嵐琪欣然笑:“本該臣妾多往咸福宮請安才是。”
溫妃也不與她多客氣,直言:“如今不是你我閑話的時候,本宮還要去侍奉皇后娘娘,德貴人自便。”
嵐琪略略有些尷尬,躬身道:“臣妾奉太皇太后懿旨,即日起侍奉皇后娘娘養(yǎng)病,直至娘娘痊愈。”
此時坤寧宮的門打開,冬云從里頭出來,瞧見兩人站在風(fēng)雪里說話,忙笑著迎進(jìn)門,不論是對溫妃還是對德貴人都十分客氣,待兩人到了寢殿,只見皇后歪在暖炕上,隔著窗紙朦朧地看外頭雪花飄舞,轉(zhuǎn)首見兩人到面前,只淡淡一笑:“來了?”
嵐琪猶記得封后大典那一天雍容華貴光芒萬丈的皇后,此刻入目,卻只見她滿面病入沉疴的憔悴,不禁心疼,緩緩屈膝行下大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