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名門嫡秀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揚州巡鹽御史葉霖,為官清廉,政績斐然,實乃國之棟梁,今欽點為戶部尚書,從一品官職,于端午后即刻進(jìn)京赴任,欽此!”
葉霖大喜,忙叩首,“臣領(lǐng)旨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錦瀾也趕緊隨著眾人一同恭恭敬敬的磕了個頭,心里卻是大大的松了口氣,臉上頓時露出明艷的笑容。
好在這會兒每個人均是笑容滿面,倒也不顯得突兀。
叩頭謝恩后,眾人才站起身,葉霖上前雙手接過那張以黑犀牛角為軸,繡著祥云瑞鶴,兩側(cè)還各綴有一條翻飛銀龍的黃帛,笑容滿面的伸手一引,“還請公公進(jìn)屋用茶。”
那內(nèi)侍臉上掛著疏離的淺笑,“用茶就不必了,咱家還得趕回京城給皇上復(fù)命,耽擱不起?!?br/>
葉老太太讓品月端了個托盤出來,里頭整整齊齊擺著十錠百兩紋銀,“公公是皇上跟前的能人,自然不像老身這等閑人,這些銀子還望公公收下,權(quán)當(dāng)一路上的盤纏。”
看到托盤中明晃晃的銀子,內(nèi)侍的臉上終于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拱手道:“如此,咱家就卻之不恭了。”早聽說江南巡鹽御史是個肥缺,否則他也不會費盡心機來搶這趟差事,果然是沒有白來。
送走了傳旨內(nèi)侍,葉霖親自將圣旨請入家祠供奉,然后便匆匆去了大書房,又招了幾名平日里信得過的心腹幕僚,不知商議著什么。
其余人自然是返回各自的院子,不過葉老太太出了聲,說是今兒個晚膳都在嘉裕堂用,看起來是想好好熱鬧這番。
自打韶姨娘死后,葉府仿佛籠罩了一層濃厚的陰霾,這道圣旨就好似一道明媚的陽光,瞬間驅(qū)散了眾人心頭的霾霧,無論是主子還是奴仆,幾乎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發(fā)自肺腑的歡喜。
錦瀾陪著沈氏一同回了水榭軒,待沈氏將身上厚重的誥命服飾換下后,錦瀾才走過去仔細(xì)端詳沈氏。
看著沈氏平靜的面容,她心里驀然一動,“母親似乎并不是很歡喜?!?br/>
“你父親仕途升遷,我自然是歡喜。”沈氏抬起眼笑了笑,可笑意卻未傳到眼底,“不過,這樣一來,只怕過了端午就得舉家上京了?!?br/>
自從得知本家的老祖宗對錦瀾起了那樣的心思,她心里就沒有一天舒坦過,這會兒還好,遠(yuǎn)在千里之外的揚州,即便老祖宗有什么想法,也暫時騰不開手腳。
可若是進(jìn)了京,便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想掙扎,恐怕就沒那么容易了。
錦瀾一怔,原來母親是擔(dān)心上京的事。
其實這一天她早早便思量過了,前世即便沒有圣旨,葉霖上京續(xù)職也會留任京城,成為京畿戶部侍郎,那是三品官職,皇上對葉家的態(tài)度是明聲暗降。如今一切均已改變,不但免去了進(jìn)京續(xù)職的過程,皇上還直接下旨認(rèn)命葉霖為戶部尚書。
雖然她不清楚這其中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皇上為何會做出如此大的改變,但縱是如此,前世對葉家來說最為至關(guān)重要的一點,還是沒變,那便是進(jìn)京。
錦瀾不是沒想過改變這一切,但她實在無能為力,且不說她根本無法左右當(dāng)今天子的決策,就是連葉老太太都說服不了,就更別提一心期待青云直上的葉霖了。
當(dāng)年老太爺遷到揚州時,京里的宅子就沒處理掉,一直保留到如今,看守宅子的家仆亦是悉心照料,心心念念要重返京城繁華之的老太太幾乎年年派人進(jìn)京查看,前世隨著葉霖赴任上京,葉家住的仍舊是那座宅子。
錦瀾暗暗嘆了口氣,望著沈氏黯淡的眼眸,心里的話脫口而出:“若是我和母親能留在揚州就好了。”
沈氏聽了雙眼微微一亮,但很快又黯下來,“莫要胡說,若是讓老太太知道了,又該同你置氣了?!?br/>
她早已不是云英未嫁的姑娘家,身為葉家的主母,又豈能撂下?lián)釉趽P州躲清閑?即便老太太心里樂意,可落在外人眼里也著實不像話,為了不讓葉家遭到他人病垢,老太太是不會松嘴的。
錦瀾也知道這不過是自己的幻想,為了不讓沈氏再憂思下去,她干脆作出一副向往的樣子,“說起來京城比揚州繁華瑰麗,聽說還能看見胡人,上回進(jìn)京匆匆忙忙的,也沒好好看看京城里的風(fēng)光。這下好了,到時候進(jìn)了京,母親得空了帶我出去看看可好?”
說話間她還挽著沈氏的手腕輕輕晃悠了兩下,一雙明眸眨巴眨巴的望著,好似饞嘴的貓兒。
沈氏被錦瀾的摸樣逗得噗嗤一聲笑了起來,伸手點了點她的額頭,“就曉得貪玩,仔細(xì)將來尋不到好婆家?!?br/>
錦瀾撅起小嘴,眼中卻是無謂,“瀾兒才不要嫁人,瀾兒要一輩子陪著母親!”
沈氏唬著臉,“胡鬧!哪有女兒家不嫁人的?”
錦瀾笑得一臉明媚,并沒有和沈氏糾纏這個問題,“母親,再過半個月便是端午了?!?br/>
“是啊,圣旨上讓你父親過了端午即刻赴任,恐怕從明兒開始就得忙著準(zhǔn)備了。”沈氏嘆了口氣,葉家在揚州生根多年,幾乎所有的營生都在揚州,這一時間匆匆忙忙的,怕是不好處置。
還有上京的話,瀾兒十有八九又會身陷險境,她思量來思量去,始終想不出什么好法子。
看著女兒那張越長越精致的小臉,沈氏暗自決定,孟家那件事得抓緊時間了。
傍晚時分,沈氏帶著錦瀾前往嘉裕堂,老太太特地將晚膳擺在偏廳里,菜肴自然也比平日里豐盛許多,除了兩位姨娘站著服侍布菜外,包括葉昱在內(nèi)的一干人全都落座。
許是知道這次家宴的重要性,無論是寧姨娘還是葉錦薇都收起了小心思,規(guī)規(guī)矩矩的陪著老太太用膳。
這或許是葉家多年來,唯一一次氣氛和諧融洽的家宴。
******
葉霖升遷之事在揚州官場上揚起軒然大波,原本成傅山已經(jīng)暗中動了手腳,絕對要叫葉霖吃不了兜著走,可這道突如其來的圣旨,不但打亂了他的計劃,也讓二皇子重新審視出葉霖的價值,當(dāng)即便讓人發(fā)了密信,無論如何都要交好葉霖!
不過,自從接旨后又和幕僚徹夜長談的葉霖突然做出了閉門謝客的決定,各府送禮和拜帖的小廝奴仆絡(luò)繹不絕,但葉家只收了禮,拜帖之類的通通婉拒,無一例外。
雖然遭到拒絕,但各府均是松了口氣,至少葉家并非油鹽不進(jìn),否則就得另尋他法了,畢竟葉霖在揚州為官多年,一些見不得光的隱秘多少知道幾分,萬一傳到皇上耳中,恐怕?lián)P州官場便會血流成河。
葉霖自然也是清楚這一點,因此才會收下各家送上來的禮品,這是在給眾人一顆定心丸。
比起葉霖的小心謹(jǐn)慎,沈氏則是忙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
葉家除了這座祖宅和祭田外,其余的莊子鋪面,進(jìn)項大的就留下繼續(xù)經(jīng)營,生意不好甚至是一般的統(tǒng)統(tǒng)轉(zhuǎn)手,畢竟上京后處處都得用銀子,葉家底蘊雖后,但大多是作為傳家寶流傳下來的古董字畫和金銀器物,公中的現(xiàn)銀并未多少,除去打賞給傳旨內(nèi)侍的那一千兩銀子外,賬面上統(tǒng)共只余下不足二萬兩。
一連好幾天,沈氏都是捧著賬本盤算到深夜,讓錦瀾看得直心疼,只好磨在沈氏身旁,想法子搭把手。
沈氏見女兒似乎對管家事宜頗有天賦,加之實在騰不開手,便將自己的私庫交由她盤點,里頭均是沈氏的嫁妝,只需對著單子查看就成。
錦瀾進(jìn)了私庫后,頭一回發(fā)現(xiàn)原來母親的身家竟這般豐厚,除去那些價值連城的古董字畫不多,各種金銀器物,珠寶首飾私庫里竟然也放不了少,更別提單子上那千頃良田和好幾個物產(chǎn)豐富的莊子!
怪不得前世她曾聽韶姨娘提過,母親當(dāng)年出嫁簡直就是十里紅妝,嫁妝險些堆滿整個揚州碼頭。
看著錦瀾目瞪口呆的樣子,祝嬤嬤抹了把濕潤的眼角,驕傲的道:“姑娘,太太當(dāng)年出嫁的風(fēng)光,至今揚州城內(nèi)都有人提及。”
錦瀾的目光自那一箱箱珍玩珠寶上掃過,心里也不禁感慨:是啊!作為沈家的嫡長女,母親當(dāng)年是何等的豐姿冶麗,若非嫁給葉霖這個負(fù)心漢,恐怕也不至于憔悴致斯。
這些年沈氏雖臥病在床,但這個私庫仍緊緊的攥在手里,沒有讓韶姨娘算計分毫,因此錦瀾點得格外輕松,除了一些舊了的錦帛綢緞外,幾乎所有東西都保存完好。
日子一天天過去,雖著外頭的莊子店鋪逐漸處理完畢,沈氏也慢慢空閑了下來,眼瞅著再過兩天便是端午,她除了準(zhǔn)備節(jié)禮和布置府中過節(jié)的事宜外,終于提筆給秦氏送了帖子。
第二日大早,秦氏獨自一人應(yīng)邀來到葉府,沈氏早就候著了,她一來便被迎進(jìn)沈氏屋里。
兩人坐下來閑聊了幾句,沈氏就迫不及待要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