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點鐘,在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的喧鬧聲中,兩千多名師生和社會各界的民主進步人士涌入了學校的大操場,參加西北聯大的開學典禮。
統帥首先代表邊區政府對西北聯大的師生們表達了熱烈的歡迎,并對全體師生發表了名為《你們是早上九點鐘的太陽,未來是你們的》的講話,對殷殷學子們寄寓了無限的希望,贏得了師生們的熱烈掌聲。
隨后文化界著名學者、民主進步人士、前北京大學校長、現任西北聯大校長馬敘侖先生作為學校代表發表了講話,同樣贏得了大批掌聲。
最后,張城作為西北聯大的發起者、倡議者以及抗日英雄被趕鴨子上架,要求為西北聯大的師生講幾句話。
“啪啪啪啪……”
張城剛一站上講臺,師生們便熱烈地鼓起掌來了,其原因只要有兩個,一個是張城的賣相不錯,顏值非常高,第二個便是他作為抗日英雄的巨大光環。
“各位領導、來賓、師生們,上午好!說句老實話,此時我站在這個講臺上對大家講話,其實內心是非常忐忑的,我只是一名軍人,并沒有太多的學識教給你們,你們大部分人的文化水平也在我張城之上,不過大家都要求我講兩句,我也只能趕鴨子上架,前來賣弄一下嘴皮子了……”
張城的講話和別人不同,別人的講話要么慷慨激昂,要么引經據典,要么雄文滔滔,而張城的講話卻詼諧有趣,仿佛是學生們的鄰家哥哥一樣,讓人倍感親切。這樣的講話非常新奇,讓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熱烈的掌聲不時響起。
“……關于教育,身為軍人的我并不太懂,不過我卻有一則關于我黨周副統帥的小故事和大家分享。
在12歲那年,周翔宇離開了家鄉,來到了東北。當時的東北,是帝國主義列強在華爭奪的焦點。他在沈陽下了車,前來接他的伯父指著一片繁華、熱鬧的地方,對他說:‘沒事可不要到那個地方去玩??!’
‘為什么?’周翔宇不解地問。
‘那是外國租界地,惹出麻煩來可就糟了,沒處說理去!’
‘那又是為什么呢?’周翔宇打破砂鍋問到底。
‘為什么?中華不振??!’伯父嘆了口氣,沒有再說什么。
不久,周翔宇進了東關模范學校讀書。他始終忘不了大伯接他時說的話,經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樣的?為什么中國人不能去那兒,而外國人卻可以住在那里?這不是中國的土地嗎……’一連串的問題使周翔宇迷惑不解,好奇心驅使著他,一定要親自去看個究竟。
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周翔宇背著大伯,約了一個要好的同學闖進了租界。嘿!這一帶果真和別處大不相同:一條條街道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街道兩旁行走的大多是黃頭發、白皮膚、大鼻子的外國人和耀武揚威的巡警。
正當周翔宇和同學左顧右盼時,忽然發現巡警局門前圍著一群人,正大聲吵嚷著什么。他們急忙奔了過去,只見人群中有個衣衫襤褸的婦女正在哭訴著什么,一個大個子洋人則得意揚揚地站在一旁。
一問才知道,這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局能給她撐腰,懲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著拳頭。但是,在外國租界地里,誰又敢怎么樣呢?只能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這時周翔宇才真正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
從租界地回來以后,同學們常??吹街芟栌钜粋€人在沉思,誰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課上,聽了周翔宇的發言才解開了這個謎。
那天修身課上,魏校長向同學們提出一個問題:‘請問諸生為什么而讀書?’
同學們踴躍回答。有的說:‘為名利而讀書?!械恼f:‘為做官而讀書?!灿械恼f:‘為掙錢而讀書。’‘為吃飯而讀書’……
周翔宇一直靜靜地坐在那里,沒有搶著發言。魏校長注意到了,打手勢讓大家靜下來,點名讓他回答。他站了起來,清晰而堅定的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當張城嘴巴里吐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九個大字時,全體師生們頓時沸騰了起來,這九個大字仿佛有魔力一般,震耳發聵,強烈地沖擊著人們的心靈。
統帥聽到這則小故事也是一楞,作為周副統帥工作配合得極為默契的老搭檔,統帥還是首次了解到在周副統帥隱忍克制的外表下竟然隱藏著火山一樣的激情,同時對這位老搭檔的所作所為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
作為被趕鴨子走上前臺的張城也沒有想到關于周副統帥的這則小故事會引發師生們的熱烈反響,他只是照搬了在后世他讀過的一篇小學課文罷了,卻沒想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話,對當代的師生形成如此強烈的共鳴。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中國工農黨萬歲!”
“毛統帥萬歲!”
西北聯大的開學典禮很快便隨著師生們的一連串口號聲而結束了,張城那則關于周副統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小故事不徑而走,打動了無數少年的愛國心,使得他們懷著讀書救國的高尚情操投入到緊張的文化學習中。
結束了開學典禮之后,張城便和統帥、馬敘侖校長一起,在校長辦公室里商量如何辦好這所西北聯大。
張城趁機提出西北聯大應多開些關于物理化之類的專業課,把西北聯大建設成為一座集文、數、理、化、法、工、商、農、醫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學。
他的理由便是等學生們成長起來之后,工農黨到時應該差不多趕走鬼子統一全國了,建設國家需要更多專業性的人才,所以西北聯大應該開設更多的專業,如果師資力量不夠的話,可由政府出資邀請國外專家前來講學。
經過綜合考慮后,統帥和馬敘侖校長同意了張城的意見,后來西北聯大成為建國后我國首屈一指的綜合性大學,張城提出的這番建議被認為是首倡之功。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