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朱元璋和其他皇帝最大的區別,那便是在如今的朱元璋身邊,并沒有非常親近的大臣。</br> 曾經的劉伯溫,胡惟庸,湯和等等時常跟隨在朱元璋身邊出謀劃策的臣子們,</br> 一個個病死,老死,或者被朱元璋弄死。</br> =</br> 能夠勸慰陛下的馬皇后,太子殿下也不在了。。。</br> 洪武二十五年的朱元璋,沒有任何疑意的乾坤獨斷。</br> 早朝上,當朱元璋提出建立農,匠,火器三大學堂時,群臣哪有反對和質疑的道理。</br> 或許他們連其中的詳細都沒有清楚,唯有贊成。</br> 在洪武的文臣只有服從,誰還敢質疑,莫不是最近這段時間,陛下沒有殺人,</br> 就以為刀不快了?</br> 沒有誰這么想,即便最有骨氣的御史,也不敢在政策上指手畫腳,能搞的事情,就是指責陛下自個不遵守禮法。</br> 不過朱元璋真要犟起來,御史也只有讓步的份,否則也不會到了現在,朱元璋還在自稱‘咱,而不是‘朕。</br> 在確定成立三大學堂后,朱元璋的諭旨也通過驛站開始傳告天下。</br> “咱成立了三個學堂,天下所有人都可以過來入試,農學堂是琢磨大米,小麥的事,匠學堂是鑄造兵器,打造工具。”</br> “火器學堂是搞火銃,火炮的活。此番入試進入學堂者,最低每月俸祿二十石,寶鈔二十貫,中外悉知。”</br> 朱元璋諭旨大白話,是所有人都熟悉的事情,甚至連斷句都有,為的就是能夠讓百姓了解。</br> 這番話的意思很清楚,就是大明京師成立了三個學堂,現在向天下召集能人異士。</br> 只要能夠通過入試的,最低都有不菲的俸祿。</br> 這是一個總綱,當然與其配套的還有關于三大學堂的介紹詳細,以及要求。</br> 這些所屬的相關諭旨及告示,將會傳達至大明一千四百二十七個縣城內。</br> 凡是能夠通過縣城初試著,便可進入府城進行中試,而后全國十三布政司,也就是十三個省城里進行終試最后便是送到京師進行面試。</br>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幾乎跟科舉沒有太大的區別了,內在的含義完全相同,</br> 都是國家招收有用之才。</br> 要知道哪怕是從九品的官員,也不過是月俸大米六十石,寶鈔三十貫。</br> 明眼人都知道,三大學堂初開,擇選的條件自然不會太高,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br> 蝴蝶扇動翅膀,風暴終將出現。</br> 這道諭旨的出現,也就意味著整個大明改革的開端。</br> 朱英的到來,開始真正意義上的改變整個大明皇朝往后的走向。</br> “殿下,我等再沒有機會可言了,如今的局面怕是虞王殿下,已經完全得到陛下的信任。”</br> 春和殿內,黃子澄苦澀的對著朱允炆說道。</br> 這般選舉能人的事情,實則已經是跳開了大部分的文人階級,很多文臣心中是不滿的。</br> 曾經只要熟讀四書五經,或是科舉從官,或是舉薦從官,但此法一開,往后選取就不局限在文人圈子里了。</br> 朝廷上的文臣,哪能不明白這個道理,但不滿歸不滿,相互間面面相覷,卻無一人敢提出任何意見。</br> 縱觀古今歷史,從未發生過這等事情,但是在朱元璋的統治下,切切實實的發生了。</br> 即便是文臣,也不敢去反對陛下,爭取自身屬于文人的利益。</br> 一旦開口,不僅意味著頭頂烏沙不保,甚至連帶家里的遺書都能派得上用場了。</br> 大家都能看到,站在百官前面的五位尚書安靜的低著頭,沒有任何異動。</br> 只因這一次,陛下并非是以商議的行事來討論這個問題,是直接下達的諭旨,</br> 也就表明在此事上,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br> 膽敢反對者,那便是和陛下作對。</br> 聽到黃子澄的話,朱允炆卻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失落,反而顯得比較從容。</br> “我雖還未見過大哥,但是大哥的才能我已經感受到了,三大學堂的建立,這也就意味著大哥本身的能力遠超于我。”</br> “非但如此,我所料不差的話,這三大學堂將會由大哥親自領導,所有學堂出來的人,將會變成大哥的親信所在。“</br> 朱允炆淡淡的說道,自從和娘親開始交流如今的局勢后,朱允炆就像是一塊海綿般,迅速的吸收娘親傳遞的,有關于儒學之外的學問。</br> 黃子澄本來還有憂愁,聽到殿下這番話,眼神中帶著詫異。</br> 所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朱允給黃子澄了一種截然不同的感受</br> “我已經像皇爺爺提出,取消即將冊封我的太孫之為,如今大哥回來了,自然太孫位當由大哥擔任。”</br> “先生,明日便隨我出宮吧,我將去拜會大哥。”</br> 朱允炆繼續說道,眼神中較為平靜,對于大哥的事情,仿若是完全接受。</br> 聽到這里,黃子澄微微一嘆,而后向朱允炆作揖道:“臣遵令。”</br> 朱英看著手里的虎符哭笑不得。</br> 就在剛才他召集劉勝,李秀才談話的時候,司禮監太監劉和過來,將虎符交給朱英。</br> 這是天子十二衛的虎符,當朱英將這虎符拿到手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如今的朱英,將掌控整個包含錦衣衛在內的天子十二衛的統轄權。</br> 天子十二衛為皇帝直屬,五軍都督府,兵部對其都沒有任何指揮權。</br> 相當于朱元璋將所有的安保力量,全部都交給了大孫。</br> 這充分的證明了朱元璋對大孫的信任。</br> 哪怕是太子朱標,也從來沒有得到過十二衛的統轄權,可見朱元璋對于朱英是多么的溺愛和支持。</br> 當然促使這件事情的出現,信任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朱元璋對于在朱英軍營中,不過十二天就操練出來的將士。</br> 朱元璋實在是太羨慕了,但直接將大孫手下的將士搶奪過來,好像也不太好。</br> 畢竟是大孫日夜陪同操練,這才能操練出如此令行禁止的將士。</br> 所幸就將十二衛都交給大孫訓練,司禮監掌印太監劉和小聲說道:</br> “陛下的意思是,操練禁衛的這段時間,希望殿下可以住在大內。“</br> 聽到這話,朱英笑著回道:“你跟爺爺回一句,這里我還需兩天的時間,便就去大內操練禁衛。”</br> “臣遵令。”劉和躬身回道。</br> 劉勝此刻和李秀才對視一眼,心下大定。</br> 待劉和走后,朱英說道:“這次辛苦二位了。”</br> “老師的事情,便就是弟子的份內之事,哪有辛苦可言。”劉勝恭敬回道。</br> 他可不傻,怎么會依照李秀才的話私下稱呼改成殿下。</br> “能夠為東家效勞,是草民的福分。”李秀才也連忙說道,頗有些不倫不類,</br> 口稱東家,卻又自稱草民。</br> 朱英不再多言,對二人說道:“路途遙遠,既然到了京師,正好我這邊也缺人手,便不用再回西域了。”</br> “這邊你們就留下來幫襯一二,西域那邊傳個信過去,我列份名冊,將人都召過來。”</br> “今時不同往日,群英城那邊當向京師進行轉移。”</br> 聽到朱英的吩咐,劉勝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還清老師恕罪,弟子不知老師在京師情況,自作主張召集了眾多人員過來京師。”</br> 這是先前劉勝的安排,加上傳訊的時間,怕是已經有數千人潛伏到了京師周邊。</br> 朱英聞言頓了一下,而后失笑道:“老劉你這也算是歪打正著了,通知過去,</br> 將人員全部召集過來。”</br> 隨后朱英將張伯叫了進來,現在葉月清沒有在朱英身邊,而是遵照朱英的吩咐,在火藥司統籌火繩槍的有關事宜。</br> 囑咐張伯對接西域,大漠,草原陸續過來的人員后,張伯也再次告知一個消息:</br> “東家,從安南過來的人員,如今已經抵達天界寺多日,東家看如何安排。”</br> 安南趙飛所假扮的安南使臣隊伍,抵達京師后就堂而皇之的住進了天界寺內。</br> 只是朱英這段時間操練玄甲衛,也就顧不上這些聽到張伯的話,朱英隨口道:“讓他們直接過來吧,將士們便先安置在玄甲衛的軍營里。”</br> 葉月清和趙香熙剛走,朱英沒成想趙飛又把安南那邊公主給送來了。</br> 還真是,不錯呢。</br> 不過現在的朱英也沒太多的時間,他目前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忙人,學堂的統籌,禁衛的操練,番薯等作物的種植。</br> 連之前提出,跟翰林院共同編撰新的科舉書籍這事,都還沒顧上。</br> 更別提現在的朱英,后續還有一攬子計劃。</br> 此時的朱英,已然開始感受到,越發變得忙碌起來。</br> 不管身在何地,老爺子總是會隨時安排太監,準時的送來奏章批閱。</br> 現在的朱英,除了早起,晚上也睡得比較晚了。</br> 只有當真正接觸國事的安排后,朱英才明白作為一個皇帝,是真的很忙。</br> 若是想要負責,每天要處理的事情,簡直是太多了。</br> 最為關鍵的是在朱英心中,目前是處于改革的狀態,很多事情無法假手于人,</br> 必須親自參與方可落實下去。</br> 現在朱英正準備趕去郊外軍營附近,查看昨日安排番薯種植的事情。</br> 便就在準備出發的時候,張伯又進來匯報道:“東家,曹國公求見。”</br> 朱英先是愣了一下,而后才反應過來是李景隆。</br> 對于此人,朱英有些興趣,不過現在要趕時間去城郊,微微沉吟過后,便就直接說道:</br> "讓他同我到馬車上聊吧。”</br> 便是李景隆已經聽說過多次,虞王長孫殿下和太子殿下長得多么想象,但真正見到的時候依然感受到了震撼。</br> 這不僅僅是長相,連氣質都一般無二。</br> 同時李景隆也沒想到,第一次和朱英詳談,會是在馬車上。</br> “臣李景隆,見過殿下。”</br> 在朱英的面前,李景隆可沒有膽子自稱表哥攀親戚這些,雖然他確實是表哥。</br> 確實很帥,都可以跟我相提并論了。</br> 看到李景隆的第一眼,朱英心中就冒出了這個想法。</br> 這是真正的帥哥,哪怕是以后世的目光來看,都是真正意義上的英俊瀟灑,氣質非凡。</br> 不是那種奶油小生的感覺,而是雍容氣度,五官長相都沒有可以挑剔的地方。</br>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這樣的話,用在李景隆身上毫無為過。</br> 親眼看到李景隆,朱英也有些理解,為何朱允對其這般信賴,只因李景隆的外表,真的太具有欺騙性了。</br> "我聽道衍大師說,你曾經過來尋過我,為何這次又來過呢,還是說找我有什么事情。”</br> 朱英并沒有很客氣,也沒去稱呼表哥之類的。</br> 雖然對李景隆第一印象很好,朱英可是知道,這家伙算是朱棣的暗子。</br> 對于朱棣,朱英目前也沒什么壓力可言,但這并不代表他需要給李景隆好臉色看。</br> 李景隆聞言有些尷尬,他沒想到自己顏值光環在朱英面前完全沒了作用。</br> 要知道不管是誰,去了哪里,憑借這幅長相,李景隆一直都很吃得開。</br> 今日卻是碰壁了。</br> “我聽說,你在西番負責的茶馬互市。”朱英也不等李景隆開口,直接問道,</br> 語氣帶著少許的壓迫感。</br> 李景隆聞言一顫,而后才道:“自去年十月至今,臣受陛下諭旨,確實一直在負責茶馬互市的有關事宜。“</br> 話語比較謹慎,但此刻李景隆的內心,可不是像面容上那般平靜,反而掀起了滔天大浪。</br> 道衍法師可是已經投效了面前的虞王殿下,自己和燕王的暗中交易,就是道衍法師負責。</br> 被詢問到這件事上,李景隆怎能不緊張。</br> “不知曹國公,給我四叔這些時日以來,總共送了多少匹優良戰馬呢。”朱英也不藏著,直接開口問道。</br> 李景隆一抖,此刻他心中極為懊悔,自己明知道道行法師都投效了,怎么還傻乎乎的送上門來。</br> 面對朱英的詢問,李景降也知道沒有狡的余地了,硬著頭皮咬牙說道:“各類戰馬共計五干七百八十六匹。”</br> 朱英聞言,似笑非笑的看向李景隆。</br> 姚廣孝可沒跟他說過具體數值,這般隨便詐一詐,李景隆自個就老實交代了。</br> 其實在看到李景隆的第一眼,朱英對李景隆的氣質形象感嘆過后,腦海里就有了一個突發靈感的想法。</br> 古代人對于顏值,實際上遠比后世還要更為夸張。</br> 像是李景隆這般逆天顏值,哪怕是普通百姓,也極為容易被官員看上提拔,更何況他本身學問還不低。</br> 李景隆雖然在后世背負了草包的名頭,實際上才能還是有的。</br> 拋開朱棣暗子,在靖難之役上有故意防水的成分,各方面的能力算優秀級別朱英頓時就想到,像李景隆這樣的人,擔任對海外諸國,大明的形象大使,是非常具有戰略意義的。</br> ******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