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宮的除夕夜,非常熱鬧。</br> 那些能夠在奉天廣場上臺的戲班子,也是極為賣力。</br> 對于現在大明的藝人來說,能夠登上奉天廣場這樣的舞臺,哪怕是一個個小小的學徒,在后臺搬動些道具,也是值得吹噓一輩子的榮耀。</br> 因為誰也不知道,明年的正旦,是否還會有這樣的安排。</br> 為了這次的演出,這些被選中的知名戲班,早就有無數次的演練,任何一絲絲差錯,都不能被允許。</br> 其中嚴格程度,但凡在演練中出現任何錯誤,都會被取消資格。</br> 畢竟這是在戲班子這個行業內,最高的舞臺了。</br> 因為備選的人員太多了。</br> 并不是單單一個戲班能接下的,而是整個戲班子行業圈內的融合,所有的角,都是最出色的交接融合在一起。</br> 如此盛況,當屬業內第一。</br> 節目很多,一直到凌晨十二點才算是結束。</br> 中間每次換班,便有人報出某某家族祝賀陛下萬歲,大明千秋萬代之類的吉利話。</br> 每次聽到這話的時候,朱元璋坐在前面,便會笑哈哈。</br> 他知道,每一段祝賀,那都是一沓沓大明寶鈔入了內帑。</br> 這個時候,他總是會下意識的看向大孫。</br> 而在差不多的壓軸的時候,有一段說書。</br> 講述的是,倭寇入侵沿海的一些情況。</br> 類似于單口相聲的感覺,聽起來有些搞笑,而在大笑后,更容易讓人陷入沉思。</br> 因為那些被倭寇侵犯的百姓,個中凄慘,單單想象一下都感覺難以接受。</br> 這樣的節目并不喜氣,雖以笑話的形式講述,但其中滿滿的悲涼感,不符合現在的氣氛。</br> 而這個節目,是朱英一力定下,不容改變的。</br> 為什么要在這樣的日子,講述這樣的事情。</br> 因為,這里是南京呀。</br> 南京的稱謂,便是坐在朱英旁邊的這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所制定下來的名稱。</br> 現在的南京,可謂是整個歷史上的巔峰所在,是天下之中心,世界之國都。</br> 在這舞臺下,不僅僅是大明官員,更有萬國使臣。</br> 卻只有朱英的心中,彌漫著濃郁的悲傷。</br> 因為就是這座城市,在后世繁華落盡,經歷過太多的創傷。</br> 在南京城內,皇宮的奉天廣場,講述倭寇的罪行。</br> 是朱英很久前,就想要做的。</br> 舞臺上在講述沿海倭寇的罪行時,朱英的眼眸中倒影著的是前世紀念館,所看到的一幕幕滔天大罪。</br> 還有南京數十萬同胞的哀嚎。</br> 牙關緊咬,恨意漫天。</br> 所有一切的侵犯,當在今生今世,盡皆扼殺在搖籃之中。</br> 要這南京生靈,再無哀嚎。</br> 朱元璋似有驚訝,在講述倭寇的時候,他很明顯的感覺到了大孫狀態不對,煞氣滿身,似要擇人而噬。</br> 不過想起大孫對于倭寇的痛恨,雖然有些不知根源。</br> 但作為爺爺的,自然是要大力支持。</br> 在除夕這天,安排這樣的節目,朱元璋也很清楚,這是為開春征伐倭國作準備,調動官員們的情緒。</br> 是以在這節目結束后,朱元璋招來劉和,輕聲吩咐幾句。</br> 立即劉和上臺朗聲大喊:“陛下有旨,賞寶鈔百貫!!!”</br> 說書人磕頭不止,高呼萬歲。</br> 諸多官員也明白了陛下的意思。</br> 朱英的眼中,流露出一絲感激。</br> 其實這段單口相聲,真要論起并無前面的節目出彩,老爺子這番,是表達對自己的支持。</br> 壓軸的節目,是一段歌舞奏樂。</br> 算是把氣氛重新調和回來,怎么說都是除夕,朱英也不能只考慮自己的情緒。</br> 而在歌舞結束的那一刻,恰好是凌晨十二點,即轉夜。</br> 突然間,整個皇宮爆出無數巨大聲響,大多數人沒反應過來,嚇得一抖。</br> 下一刻,只見宮廷各處,無數煙花沖向天際。</br> 轟!!!</br> 無數雷鳴般的聲音,在整個南京的天空響起,百萬人眾紛紛抬頭。</br> 只見那原本漆黑的天空,被瞬間的點亮,五彩斑斕的煙花,好似孔雀開屏,又似天女散花。</br> 亮麗的花瓣,如雨般在天空傾瀉。</br> 夜如白晝,照亮整個南京。</br> 在屋里的百姓,紛紛出門,看向這今生,最為美麗的夜空。</br> 這是他們見過最美的事物了。</br> 無數人嘴唇張開,即便是再有文采的才子,都被眼前這一幕震撼得嘴唇張開,腦海中一片空白。</br> 當真是:</br> 天花無數月中開,五采祥云繞絳臺。</br> 墮地忽驚星彩散,飛空旋作雨聲來。</br> 不是沒有人見過煙花,早在唐朝的時候,煙花爆竹就已經開始流行起來。</br> 而是從沒有人,見過將一座城市都籠罩的煙花。</br> 在奉天廣場的外臣中,皮兒馬黑麻震驚之余,流露出不可掩飾的深深忌憚。</br> 對于火藥這塊,他的爺爺帖木兒也非常的重視,所以皮兒馬黑麻從小就接觸得比較多。</br> 能夠將一個城市的上空籠罩煙花,也就意味著大明有足夠的能力,將一個城市籠罩火藥。</br> 毀滅一城之力。</br> 只需一刻之間。</br> 因為這南京上空的煙花,足足持續了一刻鐘。</br> 皮兒馬黑麻確實沒猜錯,為了這場盛大的煙花,朱英準備良久,其中花費的寶鈔,更是一個天文數字。</br> 反正朱英是沒打算告訴老爺子的,怕老爺子知道了這個價錢,過于心疼了。</br> 大半個月前,火藥司就在全力準備這場煙花所需。</br> 而今夜,朱英更是調集了大小將軍炮足足五千多門。</br> 四舍五入下,這也能叫做萬炮齊發了。</br> 目前,也只有大明皇室,才能夠有實力,展現出這樣的煙花效果來。</br> 這其中寶鈔是真的花費多,但對萬國使臣的震懾,也是相當足夠的。</br> 不自覺的,所有外臣的腰子,都要微微下彎了許多。</br> 他們非常的清楚,如果大明的軍隊,帶著這樣的煙花放在自家的城池中,根本沒有抵擋的可能性。</br> 乖乖投降,才是唯一的王道。</br> 尤其是那些名義上稱臣,暗地里心懷不軌的蒙古大貴族。</br> 這場煙花,也讓朱元璋連喝三杯,心情舒暢。</br> 不過后果嘛,便是朱英攙扶著,到乾清宮寢宮直接躺下了。</br> “好美的煙花。”</br> “你若喜歡,往后每年今日,這京師的夜空,都將盛開。”</br> “謝謝殿下。”</br> 人群散去,葉月清陪伴在朱英的身邊,一直到安置好老爺子,兩人便在這宮廷中慢慢散步,不知方向。</br> 懂事的郭忠,早就帶著官宦消失在視野里,遠遠跟著。</br> 皎潔的月光,灑在葉月清白皙的臉上,讓朱英的心升起波瀾。</br> 許多年未曾出現過的悸動,在此刻怦然心動。</br> 無言中,兩人的身影,也越發的靠近起來。</br> 一直以來,朱英對于男女之事,看得很淡。</br> 或許是因為太過容易得到,或許是因為前世隱藏的心事,心門從未打開過。</br> 直到今日,那種奇妙的感覺,突然出現,打了朱英一個措手不及。</br> 坤寧宮側門前,兩人分開。</br> 郭忠也適時出現。</br> 這里是大明,并非后世。</br> 沒有明媒正娶,對于一個女子來說,是傷害也是侮辱。</br> 朱英雖可強行要求,但他不至于如此猴急。</br> 今夜,注定是兩個人的輾轉反側。</br> 而朱元璋,睡得香甜。</br> ......</br> 正月初一,一年之首。</br> 對于皇宮而言,極為重要。</br> 尤其是大朝會的召開。</br> 大朝會的主要,就是在于一個大字。</br> 這是是朝廷最高規模的朝儀,參加的官員甚至多達萬人,地處偏遠的要提前數月出發。</br> 琉球、安南、真臘、暹羅、占城、迤北、瓦刺、川員義王、哈密、吐魯番、火州、烏斯藏等六十余個地區都得來給大明朱元璋拜年。</br> 這場盛大的儀式一定得做好充足的準備,且威武而不失優雅,優雅而不失大氣,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同時這么多人也得做好安保工作。</br> 所有的部門都必須忙碌起來,安全是第一位。</br> 大朝會負責儀仗和護衛的主要是金吾衛和錦衣衛,錦衣衛首先就得搜集情報把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而且錦衣衛一直都是管皇帝儀仗和侍衛的。</br> 禮部和鴻臚寺也是不能置身事外,</br> “凡國家大典禮、郊廟、祭祀、朝會、宴饗、經筵、冊判、進歷、進春、傳制、奏捷,各供其事。”</br> 上朝跪在哪里,從哪個門進都有規定,聽禮部的話就行了,他們會安排清晰。</br> 光祿寺負責宴會,人家千里迢迢地給皇帝拜年,皇帝總不會小氣的也不留人吃頓飯吧,所以“大朝會”結束之后就是“大宴儀”。</br> 今年的大宴儀更值得期待,畢竟昨日的煙花表明,今年的一切大概率并不相同了。</br> 朱元璋以往提倡節儉,加上內帑的窘迫,自然不可能有太多昂貴的食材。</br> 而今年的大宴儀,幾乎相當于一次大明全國的廚藝大比了。</br> 奉天殿不可能容納得了那么多人的,所以自奉天門到奉天廣場,密密麻麻全是人,可謂是真正的人山人海。</br> 能夠入得奉天門的,在這個年頭,可謂均是有權有勢,亦或有著大的名聲。</br> 這樣的忙碌,除了在吃食上有些變動外,和以往的安排并無太大的不同。</br> 朱英也沒必要去做一些特殊的改變。</br> 無聊歸無聊,但這事關皇家威嚴,容不得半點疏忽。</br> 一直到下午申時晚宴結束,才算過去。</br> 接下來就是拜年的時候了。</br> 朱英給老爺子拜年,喜得一大紅包。</br> 而朱英也準備了不少紅包,給朱允熥,朱明月,朱允炆這些弟妹們。</br> 皇家子孫內部的宴會,就安排在正旦初二了。</br> 燕王府中。</br> 徐儀華正在給朱棣按肩。</br> “今年的正旦,有了太孫的安排,真的大有不同,尤其那煙花,太美了。”</br> 徐儀華笑著說道。</br> 她也是個女子,對于美好的事物,一樣極為喜歡。</br> 聽說許多文人,就這次的煙花盛景,詩詞不斷。</br> 朱棣聽著,有些不高興的冷哼一聲,道:“不知花費了多少錢財,如此多量的火藥,怕是足夠數場大戰所需了,就這般看個一刻鐘,當真是奢靡至極。”</br> 徐儀華卻有不同的想法,辯駁道:“徇爛煙花,可比十次朝貢,震懾外臣,至少能避免十次大戰。”</br> “自古兵書有云,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策。”</br> “這不比戰場廝殺,生靈涂炭要來得更為有效嗎。”</br> 朱棣有些懵。</br> 他沒想到自家妻子會因為這煙花而反駁自己,以至于半晌沒說出話來。</br> 這是他小看了煙花之美,對于女子之心的征服。</br> 這樣唯美的事物,女人根本是沒法抵抗的。</br> 無奈下,朱棣也只有不再糾結這個話題。</br> “明日就是大宴了,昨日寧妃娘娘可有跟你說了什么沒,我看你們聊得挺歡樂的。”</br> 朱棣轉開話題問道。</br> 徐儀華輕輕搖頭道:“寧妃娘娘口風很緊,在那個關口,我也不好多問什么,不過既然娘娘答應了,應當問題不大,按照之前定好的來便是。”</br> “這個中的關鍵,妾身覺得還是要落在熾兒身上。”</br> 朱棣皺眉道:“熾兒還沒回來嗎。”</br> 徐儀華回道;“無須過早回來,現在大概正是他們兄弟一起,為太孫殿下祝賀,培養感情。”</br> “熾兒這邊,若是能讓太孫殿下有所松動,比之寧妃娘娘更加有效。”</br> “當初在北平,也就屬熾兒關系跟太孫最過于要好了。”</br> 朱棣點點頭,心里頭卻有不爽。</br> 他沒想到,到頭來自己要需要靠這個平日最不喜歡的兒子來幫忙。</br> 不過就現在的情況,只能是這樣。</br> 老二跟老三,別說朱英了,連父皇都不喜愛,自己早些年提出的冊封世子,都被駁回訓斥。</br> 徐儀華稍稍遲疑后說道:“這次從北平帶來的那匹汗血寶馬,到時候便送給太孫殿下吧。”</br> 朱棣聞言,有些不舍。</br> 那匹汗血寶馬,可是極品中的極品,是他好不容易才搞到手的,現在卻要送出去。</br> 不過思來想去,他也沒什么好東西能拿出手,也只能是如此了。</br> 朱棣端起茶杯,狠狠的喝了一大口。</br> 只要這次能夠定奪下來,緩和關系,一切都是值得的。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