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詩作畫,勾欄聽曲現在已經是成了朱英最為常見的項目了。</br> 前幾天在京師閑逛的時候,他偶然發現了一個好地方,教坊司。</br> 原本對于教坊司朱英并沒有多大的興趣,不過在娶了多個妃子之后,便也就感興趣了。</br> 當然,他每次去教坊司,主要還是聽聽小曲,還沒有過進一步深入的了解。</br> 于后院之中,便就陪著徐妙錦一起作畫。</br> 因為小文承太粘人,這就導致朱英都沒什么時間去‘接近’葉月清。</br> “殿下,我可能是懷上了。”徐妙錦的面色帶著幾分羞澀。</br> 得益于朱英最近的辛苦耕耘,以朱英目前的這個二十出頭的年歲,自然是夜夜笙歌。</br> 作為太孫,不可能說有什么保護措施,本就是全部都奔著懷孕去的。</br> 聽到這話,朱英輕輕的親了一下徐妙錦的臉頰:“待會我便讓太醫過來給你瞧瞧。”</br> 徐妙錦微微點頭。</br> 此時有宦官來報:“啟稟殿下,大殿蔣瓛指揮使求見。”</br> 朱英看了看未畫完的花草道:“我先去瞧瞧是怎么回事。”</br> 隨后便就起身吩咐宦官喚來張太醫給徐妙錦瞧瞧身子,再行前往坤寧宮正殿。</br> 蔣瓛恭敬的在這里等候著:“臣拜見太孫殿下。”</br> 朱英點點頭道:“免禮,蔣指揮使過來是爺爺那邊有什么事情嗎。”</br> 和老爺子自稱咱一般,朱英從來沒有叫過皇爺爺,一直都跟民家稱呼般叫爺爺。</br> 這一點先前其實有言官彈劾過,說是要太孫殿下遵循皇家禮儀,注意自己的稱呼。</br> 不過那言官的彈劾奏章根本沒有到老爺子的桌案上,且第二天就突發急癥去世了,當真是可惜。</br> 要知道西域那塊,多的是亂七八糟的鬼魅伎倆,而大明的醫師絕大多數根本未曾了解,自然也無從知曉。</br> 對于一些小角色,朱英從來不會慣著。</br> 當然,之所以要弄死他,主要是因為在查探其情況的時候,發現這言官竟然有參與人販子交易的舉動,只是手腳干凈,沒什么證據。</br> 只是朱英這邊也不需要什么證據,亦是算給個體面了。</br> 蔣瓛聽到太孫的詢問,便就把京師城里現在萬人血書的情況稟告了上來。</br> 朱英聽完之后,也是有些懵。</br> 他沒想到自己只是想要出使一趟倭國,竟然會有這么多人來勸解。</br> 不過很快就想到,這里頭或許經過了有心人的推動,倒不是說有什么暗害的心思,大概是想要暗中拍拍馬屁啥的,只是沒想到會鬧出這么大的事情來。</br> “那些血書現在是如何處理的。”</br> 朱英的心里有些感動,其實站在朱英的角度來看,他自己并沒有說為百姓們真正去做太多的事情。</br> 很多事情的出現,只是他前世的一些經歷使然。</br> 主要是生活在當今這個世道的百姓實在是太苦了,順手幫上一幫也是很自然,畢竟他本身就有這個能力。</br> 在維護百姓利益的時候,其實朱英并沒有去想過得什么民心之類的,更多的是考慮到整個大明整體實力的加強。</br> 有心插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br> 無形之中朱英的名氣于整個大明已經是徹底的響亮起來。</br> “這是一個盛況,百姓皆以真心待我,自我不能辜負他們。”</br> “不過出使倭國的事情已經定下,當不可朝令夕改。”</br> “爺爺那邊怎么說。”</br> 在京師里待了四年多,這次去倭國一來是形勢使然,二來朱英也想去走一走,看看自己的大好河山,也看看即將成為大明屬地的倭國。</br> 蔣瓛回道:“陛下的意思是讓殿下自己做主即可。”</br> 朱英微微點頭,沉吟一會之后有了想法。</br> “這些萬人血書是代表著大明百姓對朝廷,對我的希冀和認可,如此浪費亦是不妥。”</br> “蔣指揮使再跑一趟,傳告邸報司,在明日的篇幅中加上一段介紹,朝廷將修建一座萬民館,屆時所有的萬人血書都將展示于萬民館中,天下百姓皆可入館游覽。”</br> 這是一個非常好收攏民心的機會,萬民館建立之后,通過邸報的宣傳,自然會有大量的人去觀看。</br> 這些血書上的名字,會成為京師百姓們的驕傲,也是他們往后對于大明忠誠的根源。</br> 這些忠誠,會傳承給他們的子女,乃至于后輩。</br> “臣立即就去將此事稟告陛下。”蔣瓛眼神一動,語氣中帶著驚喜回道。</br> 他沒料到太孫殿下會有如此想法,簡直是神來之筆。</br> 明眼之中皆是可以看出其中的關鍵所在。</br> 本來就已經厚實無比的太孫基礎,將會變得更加的牢固,于皇位的傳承之上能夠形成無縫連接。</br> 萬民館的事情傳到朱元璋這里的時候,也是讓朱元璋眼神發亮。</br> 不僅僅是萬民館,他突然意識到可以通過多多修建這樣的館祀來對百姓的民心進行收攏。</br> “果然是咱大孫,總是有一些出乎意料的奇思妙想。”</br> ......</br> 待朱英回到坤寧宮后院的時候,張太醫已經給徐妙錦把脈過了。</br> “恭喜殿下,錦妃有喜了。”</br> 聽到這肯定的回答,朱英自然很是開心。</br> 從情感上的角度上來說,在眾多的妃子里,不包括葉月清在內,唯獨是徐妙錦這塊還算是自由戀愛的感覺。</br> 那時朱英只是個商人就得到徐妙錦的青睞。</br> 要知道在那個時候,商人身份的朱英是沒有迎娶徐妙錦的資格。</br> 可在徐妙錦的心中,已經是非君不嫁,常常通過朱高熾來聯系朱英。</br> 只是家教較嚴,難以有多次機會隨同朱英游玩。</br> 再便是朱英入宮,突然搖身一變就成了大明太孫,轉過頭來為大明最為尊貴之人了,徐妙錦這塊就不存在配不配得上,而是朱英要不要了。</br> 以至于徐妙錦有些患得患失。</br> 現在終于不僅是成為了朱英的妃子,更是懷上了孩子。</br> 摸了摸平坦的小腹,徐妙錦的臉上流露出幸福的微笑。</br> 只是,既是已經懷孕,晚上便就不能同房了。</br> 晚間,朱英讓奶媽給小文承睡著后抱走。</br> 已經半年多了,葉月清的身體已經恢復,自然可以再生二個。</br> 次日。</br> 京師邸報上關于萬民館的事情再次引發熱潮。</br> 一想到自己的名字將會出現在萬民館里,幾乎所有參與的百姓都更加的興奮了。</br> 甚至有不少人去打聽萬民館會修建在哪里,又是什么時候開始修建。</br> 關于出使倭國的事情,明面上很是沸騰,而在陰暗的角落里,亦是暗潮涌動。</br> 畢竟還是有很多人,尤其是萬國使臣中,并不是太想看到大明崛起。</br> 如果能去掉大明太孫,那么死再多人都是值得的。</br> 可惜,隨行的二十萬大軍將會把他們的心思擊成粉碎。</br> 兵部的調令迅速傳遞至每個衛所。</br> 畢竟二十萬大軍的集合還有后勤準備都不是什么小事。</br> 朱英這塊也不是說出去就能出去的,至少要一個多月的準備時間才行。</br> 也是在今年,朱允熥就要滿十七歲了。</br> “姐,你說大兄會不會跟二哥一樣,給我一塊藩地呢。”朱允熥帶著幾分盼切的目光問道。</br> 他去年就從大明軍事學院結業了,按照大明的規矩,十六歲的朱允熥已經算是及冠。</br> 朱允炆去占城的消息,很是讓朱允熥羨慕了一番。</br> 在他這個年紀,和曾經的諸多皇子般,自然是想著去更大的世界去看一看。</br> 從出生到現在,朱允熥幾乎所有的生活軌跡,都是在皇宮里頭,即便是京師城里,去的次數都不算多。</br> “你也想去當海外藩王嗎,可是海外可沒有京師這么繁榮。”</br> 朱明月有些好奇的說道。</br> 其實朱明月也到了嫁人的年紀,尤其是身邊的小姐妹個個都成家了。</br> 當然,她已經有了中意的如意郎君,便是長興候長子耿璇。</br> 只是一個女孩子家家的,也不好主動去開口。</br> 朱允熥有些垂頭喪氣的說道:“姐姐,你是不知道,我現在不在學府里上課了,軍事學院那邊又已經是結業,目前整天無所事事。”</br> “我就是想找點事情做做,像是二哥去了占城,我聽人說那里也是很好玩的,還有大海呢。”</br> 說到大海,朱允熥眼睛就發亮了。</br> 他還從來沒有見過大海是什么樣子的。</br> 不僅是朱允熥,就是朱明月的眼里也帶著幾分憧憬,她也想看看那些只存在于畫作詩句里的大海是什么樣的。</br> “要不你直接去找大哥問問。”朱明月提議說道。</br> 朱允熥卻是臉上帶著擔憂:“可是我怕大兄不同意。”</br> “其實大兄先前就有說過,想讓我擔任官職,只是我對當官沒什么興趣。”</br> 朱明月想了想道:“我覺得你還是跟大兄直接說比較好,大兄肯定會給你一塊藩地的。”</br> “到時候我也能去你藩地玩玩。”</br> 朱允熥面色帶著幾分掙扎,最終還是點頭道:“行吧。”</br> 兩小原本是住在坤寧宮的。</br> 不過在朱允炆和呂氏離開東宮之后,就搬回到東宮這里來居住了。</br> 現在后宮住著的都是朱元璋的妃子,坤寧宮這邊就顯得緊張了一點。</br> 只是住習慣了,朱英也沒有要搬到東宮去。</br> 朱元璋也不立皇后了,每天就想見到自己的大孫和曾孫,自然也不會說要求朱英搬到東宮去住。</br> 晚膳時,朱允熥就來到了坤寧宮。</br> “你這是聞著味來的吧,今日正是做了你最喜歡的燒鵝,烤鴨。”朱英笑著招呼朱允熥入座就膳。</br> 朱允熥本也有蹭飯的意思,當然不會拒絕。</br> 飯后,朱允熥神情有些扭捏。</br> 朱英笑著問道:“說罷,無事不登三寶殿,今日過來是有什么事情跟大兄說。”</br> 朱允熥當即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大兄,最近總是待在宮里頭太悶了,我想出去看看。”</br> 話到了嘴邊,朱允熥還是沒有說藩地的事情。</br> 朱英也沒聯想到藩地這塊去。</br> 因為在一年多前,朱英就曾經問過朱允熥,是想待在京師,還是想在外成為海外藩王。</br> 不管是哪個方面,朱英對于自己這個親生弟弟都會選擇支持。</br> 而當時的朱允熥很是肯定的回答,就是要留在京師里。</br> 只是在經過大明軍事學院的培訓后,這個想法就有點變了。</br> 在大明軍事學院里,朱允熥去的那個班自然都是最為優異者。</br> 里頭不僅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舉人,更是有軍隊中的精英。</br> 在這其中,有個從大明水師過來上學的跟朱允熥性格比較合得來。</br> 朱允熥去大明軍事學院的時候,是不準被傳告身份的,而在軍事學院里有一條規定,于上學期間,禁止任何人宣揚自己的身份。m.</br> 這也是為了防止一些人趁此機會拉幫結派。</br> 當然,說完全的禁止是不可能,但也能讓許多人有所顧忌,至少不能仗著自己的身份作威作福。</br> 有那作威作福的,一旦知曉便會被直接辭退。</br> 從大明軍事學院被辭退,其后果可想而知。</br> 是以每個人都會是小心翼翼的。</br> 也是因為那同窗好友讓朱允熥開了眼界,對外面的世界開始向往起來也很正常。</br> 再者是從小相依為命的姐姐朱明月,也是快要嫁人了。</br> 朱明月在嫁人之后,朱允熥在皇宮里因為早些年間的關系,好友也不多。</br> 有數的幾個好友都是藩王子嗣,現在也都不在學府上課。</br> 偌大的皇宮讓朱允熥多了幾分陌生。</br> 今年大明軍事學院結業的這一批學員里,包括了朱允熥和他那同窗好友。</br> 通過關系打聽到,好友是去了水師里當了總旗官,這讓朱允熥很是羨慕。</br> 因為按照現在朝廷對水師的規劃,作為總旗官的好友未來可以駐扎海外。</br> 直到現在,朱允熥的身份那位好友也是不知。</br> 不過朱允熥倒是知曉,那好友并非是什么勛貴之子,父親只是小官,能夠進入大明軍事學院很大程度是憑借自己的努力。</br> 結業前的那天晚上,朱允熥聽著好友講述著自己未來航海世界的夢想,不由是失眠了。</br> 這才有了今日來到大兄朱英這里求封藩的事情。</br> 朱英笑著說道:“正好明日休早朝,今晚我帶你去好好看看咱大明不夜城。”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