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臺,文臺受苦了。不想董卓如此卑鄙,竟然派大軍來襲。不過文臺放心,有我袁術在,定能為文臺報得此仇也。”袁術見到孫堅,就向他拍胸保證道。</br></br>孫堅現在猶如喪家之犬,部將與士兵死傷慘重,自然不會去沖撞袁術,向袁術拜道:“末將就多謝袁大人了。”</br></br>“我與文臺有聯盟之宜。董卓如此作為,袁某又怎會放過他焉?孫將軍還是與我一起等待各位豪杰的到來。”</br></br>“文臺安敢不從命!”兩人的眼中俱是閃過一絲別樣的目光。</br></br>袁術的是笑意,今后在荊州少了一個競爭對手。</br></br>孫堅的是陰狠之色,今日的罪魁禍首雖然是董卓不假,但若是你袁術不叫我先來,我孫堅又怎會弄得如此田地!</br></br>其實孫堅還得謝謝袁術,若不是袁術的到來,龐德決定會將他完全的消滅在野外。只是孫堅不知而已。</br></br>另外袁術的到來并未偶然。他乃是矯詔的發起者,自然需要先來一步,并好好的安排一下眾位豪杰的住扎地點等等。</br></br>曹操接著袁術,來到了棗田之地。曹操在陳留之時,招到將士萬余,此次大戰只帶了8000人馬,還有三千將士屯與陳留,以便自己有翻身的機會!</br></br>袁術見曹操兵少,且又是自己的敵人袁紹的好友,自然只是客套了數句,沒有多說什么話。</br></br>曹操部下四人中,屬曹洪性子最是兇烈,曹洪憤然道:“我等亦是為大義而來,袁術仗著兵多,竟然如此小看主公!氣煞我也!”</br></br>曹操雙眼一瞇,眼中寒光一閃,心道:袁術今日小看于我,我必定會讓其付出代價的!</br></br>不過曹操表面上還是寬慰道:“我等俱是為了大義而來,子廉怎可如此言語?”</br></br>夏侯淵性子也很是剛烈,將手中長槍重重的cha在土里,喝道:“我就是看不慣,袁術那囂張跋扈的樣子!”</br></br>夏侯淳淡淡的說道:“主公,今日一見袁術的性子。元讓只是有些擔心,此次討伐董卓之戰···想勝,實為不易也。”</br></br>曹仁也是說道:“主公有所不知,袁術手下除了孫堅與紀靈之外,皆是一些浮夸之輩。孫堅人稱‘江東猛虎’,只怕武藝也只與子孝、元讓、妙才等相當,子廉之武藝也可與紀靈相比。加上其軍多為新兵,怎敵董卓虎狼之師也?”</br></br>曹仁一言,說得曹洪低下了頭。他們之間早就比較過武藝了,他是其中最差的。</br></br>天要我曹操成事,送這等猛將與我也!曹操此刻恨不得仰天長嘯!但是內心的謹慎還是告誡他,不得肆意胡為。</br></br>孫堅的武勇他可很是了解的。當年黃巾一戰,曹操可是親眼見過他的勇武,真是一個驍勇之將也。而自己手下卻有三個能和他比拼的將領,自己怎能不心潮澎湃?</br></br>曹操鎮了鎮內心的喜悅,說道:“據我所知,孫堅并不是袁術的部將,只是明面上稱是袁術的部將而已。他也有自己的將士與地盤。”</br></br>曹操頓了頓,說道:“正如眾將所言,曹某也不看好此戰。袁術的本事是一個原因,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董卓此人,曹某亦是琢磨不透。”</br></br>夏侯淳說道:“聽聞董卓此人勇力非凡,一柄長錘無敵于天下。數次大戰,皆全勝之。”</br></br>曹操嘆道:“這只是董卓迷惑天下人的把戲而已。董卓確實神勇不假,但是曹某在其府中之時,從未見他練習過武藝。不僅如此,他還知謀略,通音律,平時亦是喜怒無常,實在讓人捉摸不透。”</br></br>“此次偷襲孫堅之戰,定又是出于董卓與其謀士之手。如你等所見,孫堅現在還剩下什么?”</br></br>曹操的眾將都陷入了沉思。</br></br>曹洪怒道:“如主公所言,董卓此戰豈非必勝?”</br></br>曹操笑道:“非也,非也···你等皆為曹某心腹,曹某就不再隱瞞,將心中所想全盤托出。”</br></br>曹操雙眼正視著他們,見他們眼中并沒有慌亂之色,心中大為滿意。說道:“此戰或許贏不得董卓,但亦是消耗了董卓的力量。不論此戰是勝是敗,都會變成群雄逐鹿的混戰。到時我等趁勢而起,自可稱霸一方也。”</br></br>四人大喜拜之:“愿為主公效死力也。”</br></br>曹操喝道:“有諸公相助,如虎添翼也!”</br></br>眾路諸侯皆陸續趕到,各自安營下寨,連接二百余里。</br></br>袁術忙命人宰牛殺馬,大會各路豪杰。</br></br>大帳之內,各路人馬匯聚一堂。呂布背后的郝萌、侯成,(魏續還要掌控兵馬)曹操背后的曹仁、夏侯惇,公孫瓚背后的劉、關、張,馬騰背后的馬超、馬岱,袁術背后的孫堅,紀靈。其余俱是一些儒學之士,如孔伷、袁遺等人。</br></br>袁術舉杯向眾位豪杰笑道:“眾位俱是英雄之士,不是才華出眾,就是武藝高強。今日能與眾豪杰相聚,真乃人生一大快事!”</br></br>渤海郡太守王匡說道:“袁大人,我等俱是為了大義而來,無需如此客套。還是商討如何對付董卓為好。”</br></br>“正如王太守所言,今日我等相聚乃是為了消滅董卓,然眾位豪杰人數眾多,將士不一。若是不聽指揮,難以擊敗董卓也。”袁術看向眾人,說道:“今番進兵,必須立一盟主,然后方可進兵也。”</br></br>盟主!呂布與馬騰眼中各閃過異色。他們俱是武將出身,這些文人是絕對不會選他們的。</br></br>曹操雙眼一瞇,瞬間就知道了袁術的意思,說道:“袁術,袁公路乃是四世三公之后,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漢朝名將之裔,可為盟主也。”</br></br>袁術眼中滿是笑意,心中暗道:這個曹操還算識時務,知道現在來討好我,看來雙方的關系還可以改善一下的。</br></br>除呂布與馬騰外,其余眾人一致推舉袁術為盟主,袁術也沒有絲毫的推辭,直接就接下了盟主之位。</br></br>正當袁術欣喜之時,“慢······”一聲巨吼從身旁傳來,驚得袁術一顫。袁術聞言大喝道:“是誰!”</br></br>一人站了起來,此人正是虎背熊腰的呂布。只聽呂布說道:“你當你的盟主,但是你卻管不得我。”</br></br>袁術大怒,他呂布只是區區一個武夫,敢跟四世三公的自己相抗?暴喝道:“我即為盟主,眾人應當聽好號令。你區區一個武夫,手下不過數萬將士,也敢與四世三公后裔,擁有二十萬將士的我相抗焉?”</br></br>曹操心中一緊,擔心事情的結局。因為董卓是他最大的強敵,只有消滅的董卓,自己才有表現的機會!不過事情還是向他不愿想的方向發展······</br></br>呂布是何人?呂布只是一介武夫不假,但是他卻是一個自尊心極強的絕世強者!</br></br>當年就是因為出身平民,被丁原看不起,只做了一個主簿。自從拖離了丁原,自領一郡之后,自己獨領軍權,就立志做人上之人!于是大刀闊斧的征軍,并且訓練將士。如今手中實力強大,又何懼他袁術?</br></br>呂布的殺氣環繞在自己的身旁,待勢未發,就形成了一股磅礴的氣勢!呂布冷笑道:“四世三公又如何?二十萬將士又如何?袁家還不是被董卓滅了。”關羽、曹仁等強者俱是心中一震,呂布的殺氣,竟然可以自由的控制!世上竟然有這樣的強者,太過驚人了!</br></br>袁術叔父袁魁的死,可戳了袁術的痛處。袁術憤怒異常,手指著呂布,大聲吼道:“來人,將他給我拿下!立馬拉出去斬了!”</br></br>袁魁可是袁遺的父親,袁遺大怒道:“呂布,你乃是一介武夫,有何能力評價我等士族之士也?”</br></br>侯成與郝萌俱是拔出腰間的兵器,遙指著袁術。袁術帳下的紀靈也是大環刀在手。戰斗一觸即發!</br></br>其余的儒家大師,滿手是汗,但都沒有什么辦法。但是眾人都沒有發現,公孫瓚身后的劉備在冷眼相看·····</br></br>呂布仍是筆直坐在座位之上,但是他的雙眼已滿是殺機,全身殺氣驟然向袁術襲去。</br></br>袁術只感覺自己置身與餓狼群中,有無數綠幽幽的眼睛盯著自己,而自己卻是一只無助的羊羔,等待著他們的無情的撕咬、啃食!</br></br>“喝!”袁術身旁的紀靈發出了自己全身的殺氣,與呂布的殺氣相抗衡。</br></br>袁術仿佛剛剛拖離一場生死之戰。此時心中驚魂未定,大口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紀靈的臉上已經留下了冷汗,他的實力與呂布相較,相差實在太遠。</br></br>但是呂布見目的已經達到,也就放過了紀靈。手持方天畫戟站立而起,先前邁了一步,虎目橫掃一下眾位豪杰之士,卻只有寥寥數人敢與其相視。</br></br>呂布冷哼道:“董卓的武藝不再我之下,加上手下戰將武藝出眾,你等還需拼盡全力也。”你等的含義,只有數人明白其中的含義。</br></br>關羽雙眼一瞇,看著呂布,戰意高昂!馬超緊緊握著手中的銀槍,眼中滿是戰意!張飛、夏侯淳、孫堅······其中只有孫堅最明白呂布的意思,董卓軍中的厲害的戰將,實在是太多了!</br></br>呂布走出營帳之前,回頭說道:“若是我覺得有必要,自然不會卻戰的。”呂布與身后的郝萌、侯成三人慢慢的離開了營帳。</br></br>馬超示意他的父親,他也不同意袁術當這個盟主。但是沉穩的馬騰卻搖了搖頭。呂布如此作為,無疑是和袁術為敵。袁術手下有二十萬將士,雖然離自己較遠,但也沒必要招惹這么一個強敵。</br></br>一場大會就這么無聲的結束了······!~!</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