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三不由笑道:“好啊,咱們李家村成立也有百年了,都不好過啊,如果你可以帶著村子里的人人賺錢,那就再好不過了。”</br> 李清泉點點頭道:“好,等播種完畢,咱們去和大爺爺說說。”</br> 大爺爺是村子里的人村長,和李老三是親兄弟,關系也算不錯。</br> 其實整個李家村祖上都是一家子,后來慢慢的分成了三十多戶,人口也達到了近三百人。</br> 北方大部分都是山地,看著地里刨食吃肯定會餓死,必須要有賺錢的方法才行。</br> 晚上,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吃了頓飯,日子有了奔頭。</br> 次日清晨,李清泉沒有出去,在家里讀書,李老三,李懷義,李懷孝還有李清河,熊氏,蘇氏都下地去了。</br> 李家地不是很多,總共也就十畝,一家子種起來也算輕松。</br> 這個時代,每年收割麥子后,都要上交人頭稅,也可以用銀子代替。</br> 說實在的,李家每年收割的麥子就有一半用來交稅了,剩下的根本養(yǎng)活不了一家子。</br> 這不只是李家,其他人家基本上也是這樣,因此日子過得都苦啊。</br> 播種用的時間不長,十畝地五天就播種完畢了。</br> 五天后,李清泉帶著一家人上山采藥了,現在正是藥材正好的日子。</br> 有了李老三三個有生力量的加入,每天采集的藥材也多了起來。</br> 現在每天的收入穩(wěn)穩(wěn)的在百文以上,這樣算來,每個月差不多可以賺三兩多銀子。</br> 家里越來越有奔頭了,李清泉租書的錢家里從來不會吝嗇。</br> 每次書租回來以后,李清泉就會在短時間內抄一遍,然后讓熊氏用針線裝訂起來。</br> 就這樣,李家的書籍越來越多了,四本啟蒙讀物,還有四書全部,五經也差不多要開始了。</br> 李清河學習還算不錯,就是喜歡死讀書,以后考個秀才綽綽有余,想要更進一步也是可以的。</br> 李清龍李清虎正是愛玩的年紀,雖然很聰明,但是不怎么喜歡學習,希望長大點就好了。</br> 李清雪還小,等大點了教她學習識字。</br> 畢竟這個世界女子的地位可不低,雖然不能當官,但是女夫子比比皆是,還是道官也有不少女子。</br> 兩個月后,李家的情況越來越好,只可惜因為冬季的到來,李家人停止了采藥。</br> 這個時候,王氏也快要生了,李家也要多出一個小生命了。</br> 這天下午,眾人坐在家里,總結著這段時間的收入和花銷,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br> 蘇氏笑道:“今年有二孫兒帶咱們采藥,收入還算不錯,除去花銷,還有五兩銀子的盈余。”</br> “我是這樣想的,前幾年也存了點銀子,加起來估摸著有十兩,準備買頭牛犢子,你們覺得怎么樣?”</br> 村子里種地都需要耕牛,朝廷也不允許私宰耕牛,買了耕牛,人也就輕松很多了。</br> 李懷義問道:“娘,你是說,等牛養(yǎng)大以后,咱們開荒?”</br> 開荒地前三年是不收稅的,三年后地養(yǎng)肥了就開始交稅了。</br> 李家三個漢子,再加上李清河,有耕牛的話,絕對可以養(yǎng)的起二三十畝耕地,日子也有奔頭。</br> 蘇氏笑道:“是啊,咱們十畝地每年交稅一半,開辟荒地以后,每畝地可以有八成的收獲,這也是一大筆銀子啊。”</br> 李清泉暗自計算了下,這個時代,一升小麥等于兩斤,一升的價格是十文錢。</br> 一畝地差不多產三石左右的小麥,剛剛開墾的荒地出產并不多。</br> 這樣算下來,如果再開辟十畝荒地,再加上自家的十畝地,差不多每年能夠收獲十多兩銀子。</br> 可情況并不是這樣的,各種雜七雜八的稅下來,能夠有十兩銀子的收入都算不錯。</br> 李家有十一張嘴要吃飯,開銷也很大,就算開荒二十畝,每年能存下來的銀子也不錯四五兩銀子。</br> 對于普通家庭來說,每年能夠存四五兩銀子已經很不錯了,但是李清泉要讀書,家里的幾個孩子也同樣要讀書。</br> 雖然李清泉不需要別人教授,也能教自己的哥哥弟弟們讀書,可買筆墨紙硯依舊需要花費大量的銀錢。</br> 想到這里,李清泉開口說道:“奶,我知道一種好吃的的做法,咱們可以去鎮(zhèn)子上賣的話。”</br> 這樣說是有原因的,因為采藥的時候讓他發(fā)現了不少調料,又在藥鋪找到了幾種藥材,可以制作茶葉蛋。</br> 蘇氏看了過來,驚訝的問道:“二孫,你說的是真的?”</br> 其他人也看了過來,緊緊的盯著李清泉,看的李清泉頭皮發(fā)麻。</br> 連忙點點頭道:”是真的,奶,爺,要不,咱們先拿出半兩銀子試試?如果不行就算了。”</br> 蘇氏笑著說道:“既然是乖孫說出來的,那肯定要試試的,這樣吧,奶出一兩銀子,咱們試試。”</br> 李清泉眼睛一亮,趕緊飛快的點點頭道:“奶,放心吧,一定可以賺大錢的。”</br> 李老三問道:“該怎么做?快說說看。”</br> 李清泉問道:“奶,咱們家有雞蛋嗎?外面的雞蛋怎么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