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鎮長郭紅梅的一次表現,讓王國鼎對她有了很好的看法。
    本來郭紅梅是縣委組織部長王天虎點名提拔的,又是一個黃毛丫頭,王國鼎一開始并不看好她。
    一天下午,王國鼎剛走出鎮政府大院,就聽到大街上不少人在指指點點,一些群眾還在哈哈大笑。
    王國鼎上前一看,原來是副鎮長郭紅梅正撒開大步在追一個大肚子婦女。顯然,那個大肚子婦女是一個計劃生育專政對象。
    大肚子的腿腳到底不太利索,追出了大概有半里地,郭紅梅就一把抓住了這個大肚子。
    王國鼎想,這個郭紅梅,干工作能撲下身子,不錯。
    眼下的計劃生育工作依然是嗷嗷叫,弄得王國鼎很是頭疼。
    王國鼎知道,最早提出中國要搞計劃生育的是北京大學校長馬寅初先生。這個活了一百歲的老學者,據說有大小兩個老婆,一個叫張團妹,一個叫王仲貞,兩個女人為他一共生了五個女兒、兩個兒子。快六十歲的老人馬寅初,可能痛感孩子多了,是一種拖累,再加上走遍美國,學識淵博,憂國憂民,是耶魯大學經濟學碩士和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對“馬爾薩斯的人口論”,以及人口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理解深刻。
    他早在1958年就提出中國要搞計劃生育,誰知與偉人毛澤.東的理念相差甚遠,于是挨了大批判,被打趴下了幾十年。“批了一個人,多生好幾億”。王國鼎想,他們十八寨,家家戶戶都是多子女的大家庭,估計比剛解放那一年的人口要膨脹了五六倍。
    當然了,像王愛民他們兄弟姐妹12個的家庭也是一個特例。
    王國鼎知道,生育觀念的轉變的需要一個長期的努力,眼下沒有好的辦法,那只能是“一環二扎三罰”。
    多年來,多子雖然沒有多福,但老百姓們依然在傳宗接代上,有著不懈的追求和旺盛的精力,對于生育后代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山里本來土地資源缺乏,人口劇烈增加,吃穿都成了大問題,反正依靠的是大集體,勞力多了,當然掙的工分也多,沒有人肯替國家分憂。
    實際上,毛主席在世時,已經意識到人口問題的嚴重性,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提倡計劃生育。當時,一些領導講話時,幽默地動員上上下下,干部職工群眾,“男的要戴套,女的要戴環,領導干部要帶頭”,喊了近十年,效用不太大,該生的照樣生,人口增長的速度并沒有明顯地降下來。
    治亂要用重典。這一年上級規定:“一對夫婦只準生兩個孩子,超生的一律結扎。”控制生育的指標數字層層下達,采取的措施一級比一級嚴厲。k省,歷來好刮風,各級都把計劃生育工作列在首位,采取綏靖政策,大打一場節制生育的攻堅戰。
    這兩年,和別的鄉鎮一樣,十八寨的機關人員和村組干部全部編成了“小分隊”,主要任務是催糧催款,刮宮引產。工作的重點放在計劃生育上,一年四季不停地抓“大肚”。
    白草灣支書白向陽的兒媳婦,也就是白東風的老婆紅景天,是村里的計生專干。她這個女人在沒有過門時,就是她娘家那里的婦聯主任。嫁給白東風以后,一直沒有當什么大隊干部,大隊安排她學習了接生技術,她在大隊衛生所當接生婆。
    到了抓計劃生育的時候,得到了提拔重用,成為計生專干。有了領導職務,這女人的積極性爆發出來,工作就像“瞎子打娃子——抓住不丟”,在她的肚子里,有全村育齡婦女的一本賬,誰家的女人肚子只要鼓起來,都逃不過她的火眼金睛,領著小分隊,抓了這個抓那個。白草灣的婦女們恨死了她,看見她就急忙躲起來,說她是“催命鬼”,沒有少罵她的祖宗八代。這更讓紅景天覺得自己的工作神圣,沒明沒夜地跟著小分隊抓“大肚”。
    王愛民的老婆小翠懷上了第四胎,聽到春季計劃生育大突擊的風聲,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里,跑了個無影無蹤。就連王愛民也一同跑了。
    村里只得先禮而后兵,動員王愛民的父親王向上說出兒媳婦的下落。
    王向上說:“我們早就分門另住,扎鞭纏脖子,各自顧各自,你們把她殺了我也不管!你們早干什么去了?王愛民他們兄弟姐妹12個,為這個娶媳婦,為那個蓋房子,把我的腰都累折了。你們早點來搞計劃生育,我也不會受窮罪!”
    沒想到王向上還倒打一耙子,可把紅景天給氣壞了。小分隊當即就把王向上請到了鄉里,把他關時了黑屋里反省。
    但關了王向上,王愛民夫婦毫無動靜,根本就沒有投案自首的蛛絲馬跡。
    小分隊一計不成又生二計,在紅景天的提示下,去山里龍頭村把王愛民媳婦的娘家媽,帶到鄉計生辦審問。
    老太婆問小分隊,憑什么抓我?
    計生辦的人說,就憑你是王愛民的老丈母。說吧,把你的女兒藏到哪里去了?
    老太婆說,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是個螃蟹都有“家”(夾),我為什么要藏她?
    計生辦的人員無論怎么勸,王愛民的老丈母就是不肯承認知道女兒的下落。
    計生辦的人也不著急,把她關到了鄉禮堂里受罪。禮堂里關滿了老太太,王愛民的丈母娘一打聽,原來這些都是丈母娘。凡是能夠得到解脫的,是已經見到成效的。只要“大肚”不露面,這個丈母娘一直在這里喝稀飯,別想出去。
    這樣的招數真是靈驗,每天都有一批丈母娘放出去。王愛民的小舅子給他媽來送飯時,丈母娘對兒子說,孩子,不要管我,讓你姐堅持住。這一次說啥也不能叫他們引產。
    生育本來是一種光彩而又羞于出口的事情。自古至今,人們光明正大而又偷偷摸摸地干著這個延續種族的偉大事業。許多閨房里的隱秘事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言傳出來,肯定是男人們的笑談。到了這個年代,大氣候使然,人們沒有什么可避諱的了。一家老少,大閨女、小媳婦在一起討論起結扎、上環來,沒有絲毫羞怯的成分。Xιèωèи.CoM
    盡管撒下了計劃生育的天羅地網,只要是網,就有漏網之魚。
    王愛民的大妹妹王秀民已經嫁到外村,一口氣生了兩個孩子,被小分隊抓去,年紀輕輕的做了結扎手術。
    小妹子王麗民剛生下頭胎,是個閨女。眼看風聲太緊,王麗民兩口子就穿破羅網,逃向了地曠人稀的內蒙古。這一去就是九年,終于有一天,王麗民從那遙遠的地方,帶回了大大小小七個孩子。當然,這是后話了。
    王愛民雖然沒有遠走高飛,卻帶著老婆在鳳凰山上打游擊。用王愛民的話說,他們這支超生游擊隊,硬是沖破了鄉計生突擊隊的五次圍剿,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勝利的標志就是老婆小翠給他生出一個期待多年的兒子。
    雖然這個起名叫鐵牛的兒子,因為先天營養不良,出生時只有3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