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半仙覺得上級機關就是比下級強得多,異想天開,天真地要和那個科員建立朋友關系,那個科員鄙夷地笑笑說:“這又何必呢,我們本來就是人民的朋友,專門給人民群眾解決問題的。”
李半仙頭點得像雞子叨麥子一樣,連連說:“對,對,當官不給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碰上你這個領導,我算是碰上包青天了。回去后,我等候消息。若解決不了問題,我還會來找你。”
那時候,就整個西山縣來講,隨著承包的推行,一家一戶的單干,村級的集體經濟全面弱化,全縣三分之一的村班子處于癱瘓狀態。縣里領導對此十分重視,成立了后進村“治理整頓辦公室”,讓每個鄉鎮報上來三至五個行政村,進行治理整頓。縣整頓辦公室從縣直抽調人員,組成工作隊,派到這些地方。
十八寨與別的鄉鎮相比,村這一級還是比較有戰斗力的。但縣里讓報后進村,何天明就找王國鼎匯報說,王書記,縣里讓報三到五個后進村,接下來進行整頓。我覺得我們十八寨的28個村都不錯,你說說,縣里這是啥政策?這不是一刀切嗎?讓咱們報哪幾個村呢?
王國鼎想了想說,一個不報吧,說不過去,顯得咱們真的就那么先進,這不合適。報的多了也不行,打擊村支書的積極性。這樣吧,把我的老家白草灣村報上去吧。我隨后給白向陽解釋。
何天明想,報白草灣村是王國鼎的策略,其實也是一種戰術。
這樣,十八寨就把白草灣給報了上去。
這年頭,各種名目的工作隊,像“扶貧”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啦等,年年都要下派。這些工作隊煞有介事,工作方案條理清晰,領導講話頭頭是道,匯報工作扎扎實實,實際效果卻微乎其微。
因為大家都在埋頭干自己的營生,對政治似乎不太關心,除非帶著錢物下來,老百姓們并不歡迎他們。明智的工作隊,“老公雞屙屎——頭橛子硬”,在開始務虛的一段,還能夠住在村里大呼隆一陣子,應付上邊檢查,后來就蜻蜓點水,每次下來,到村干部家里吃一頓飯,喝一場酒,拔腿就走了。
沒想到,這次派到白草灣的工作隊卻不是這樣,工作非常認真。帶隊的是縣林業局一個退二線的老副局長,姓馬,是一個黨性原則非常強的老同志。
本來,這老頭對自己退了下來,不能發揮余熱,經常牢騷滿腹。這一次,局里抽調人員時,人手不足,就請他出山。老馬得到重用后,革命熱情像火山一樣噴發出來。到了村里,無論白向陽怎么請,也不到支書家里吃飯,堅持自己做飯吃,在其他隊員肚子里罵他“大傻帽兒”,不識時務時,老馬不為所動,嚴格地按照上級規劃的步驟開展工作。沒有幾天就把白向陽惹火了,和他吵了一架,說他:“老母狗坐花轎——不識抬舉!”
然后白陽向又跑到鎮上找領導大鬧一場,揚言要驅逐這個“雞.巴工作隊”。
白向陽在支書的位置上,干了將近30年了,在十八寨是資格最老的一個支部書記,歷屆領導都很尊重他。但王國鼎總是以工作為重,并不太給他面子,這讓白向陽的心里不好受。鎮上部署的工作任務,只要不合白向陽的心意,他就帶頭硬頂。王國鼎其實打心眼里也討厭他倚老賣老,上一次“改人”的時候,就想把他捋下來。
這一次,借助這股東風,從清財入手,挖出了不少問題。當然,李半仙那3畝耕地也被重新調整回來。工作隊隊長老馬把問題集中上來以后,鎮黨委經過研究,撤銷了白向陽的職務。十八寨這個地方的工作則暫由村小學校長、村文書王愛民主持。
王愛民的妻子小翠說,咱們家養魚,錢花不完,你還攬這個“泔水缸”活兒干啥?
王愛民笑笑說,這是民愿啊!也就是民心所向啊!
這一切內幕,李半仙并不知道。自從工作隊進村的那一天起,他就以為是他那5張稿紙起了作用。把白向陽扳倒后,李半仙在自己門前放了一掛很長的鞭炮,慶賀自己上訪告狀的勝利。
有一天,李半仙到王愛民家,對王愛民說:“王校長,我終于扳倒了白向陽!”話里邊很有點表功的意味兒。
王愛民卻不吃這一套,虎著臉說:“半仙啊,以后再不能當二流子賴漢了,你要是再聚眾賭博,看相算命,看我不收拾你!”
李半仙一聽這話,腦門子躥火。
李半仙想,你王愛民不就是靠養魚弄了幾個臭錢嗎?你那水平我還不知道?當赤腳醫生的時候,往病號屁股上打針卻戳到了自己的手指頭上。當年考大學的時候,六門課程加在一起也不到60分。就你這水平,老子還不稀罕和你來往呢?老子雖然無職無權也無錢,但老子那是有真才實學啊。老子可是能看懂《易經》啊!你呢,你大概還沒有聽說過《易經》吧!
李半仙越想越氣,就再一次走上了上訪的道路。
俗話說,行行出狀元。一個人無論干什么事情,只要潛心鉆研,就能夠鉆出名堂來。李半仙自從迷上上訪以后,再也沒有工夫參與賭博,也不給人家看墳地了,只是偶爾手中沒有了吃飯錢,就到車站附近翻“黑環兒”,糊弄幾個錢花花。他把主要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告狀上面,訪了幾年以后,頗有收獲,頗有心得。
一開始,他從翻案的角度出發,為自己鳴冤叫屈。他對信訪部門和糾正冤假錯案辦公室的領導反映,自己給人看過幾次手相,只能算是人民內部矛盾,不應當判他坐牢。要求上級為他平反,補償他入獄期間的損失。有關部門認真審查了他的檔案材料,知道他劣跡斑斑。一直認為當年在嚴打期間判了他5年還算是輕的。M.XζéwéN.℃ōΜ
后來,李半仙發現,其他的告狀人,都是以揭露腐敗為主要內容,往往成效不小。他本來就對王愛民越來越不滿,于是,不再糾纏自己的陳年舊賬,開始把斗爭的矛頭對準了鄉、村兩級政府和干部。頭一個自然是王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