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外婆是誰
要研究中國文化,孔子所編的《禮記》是不能不看的。它是我國傳統文化初期包羅萬象的著作。以現代學術來講,包括了哲學、政治、軍事、經濟、衛生、醫學等各方面的學問。當然,是原則,不像現在分得那么細。所以《禮記》這部書,并不是只講禮貌,我們的禮節禮貌,只是禮的一種表現而已。
中國文化的“禮”字,拿西方文化來講,就是哲學。哲學大致可分兩個范圍,以中國道理來講,一個是形而上的,一個是形而下的。所謂形而下的,是宇宙萬有一切學問,都包括在內;形而上的,在中國人叫作“道”,在儒家思想叫作“天”,“天道”也就是“本體論”。形而下的,在西方哲學,就是“知識論”“人生的價值論”。西方哲學大概是這樣分類的?!靶味稀边@個名稱,來自《易經》,日本人翻譯希臘哲學時,借用了《易經》上孔子所說的這個名詞——“形而上者謂之道”。
什么是“形而上”?就是宇宙來源的問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先有男或是先有女?究竟這個宇宙萬有是誰創造的?宗教家說是一位主宰創造的。哲學家就問這個主宰是哪里來的?創造主宰的又是誰?假使創造主宰的是主宰的媽媽,那么主宰的外婆又是誰?哲學家是一路追到底的。討論這形而上的道,就是“本體論”?!靶味隆笔侵v宇宙萬有形成以后的各種現象和各種知識。西方“本體論”的探討,最早發源于希臘,也已經兩三千年了。當時大概又分作兩派,一派是唯物思想,一派是唯心思想。這個唯心與中國固有文化所講的唯心,又不相同。講到哲學,這個基本上的思想來源問題,首先要認識清楚,以免混淆。
后來哲學家認為,人為什么會知道宇宙的來源?是靠知識來的,靠思想來的,那么,思想的本身是不是靠得?。烤拖纫芯苛?。于是產生了知識論。假使思想的本身都靠不住,那么用思想所了解的“宇宙的本來”,也是不完整的。這就是哲學的范圍了。一直經歷了上下幾千年的這一學術,中國人根據日本人的翻譯,叫它為“哲學”。
另外一部分是“人生哲學”——研究人的價值問題。
在西方哲學家看來,中國人沒有哲學,至少過去中國沒有像西方人一樣,追究宇宙的本體。像我們現在看到的,西方文化這個系統是很嚴謹的,他們的哲學思想最初是宗教,宗教只教人信,而且是專制強權,絕不容許你懷疑。你想知道上帝怎么來的,但是你不能問,只要“信”就得救。哲學家說,你要我信可以,不過你要把那個幕拉開給我看看,我看到了以后,絕對信!這是哲學精神。
后來,因為哲學的發展,又形成了科學,科學家更進一步說,光看一下還是不行,我要摸到以后,我才相信的確有這個東西。所以由宗教而哲學,而科學,是今日西方文化發展的步驟。
中國人真的沒有哲學嗎?有!所有哲學是“人生哲學”。只講做人倫理的道德,講做人應該怎樣。西方人認為我們沒有哲學,過去我國的一些學者也跟著人家這樣講,是不對的。事實上,中國哲學思想,都包括在《禮記》《易經》等書里面,而且最多了,不過需要大家努力整理。我國學者,在這幾十年來,所整理出來的哲學思想,還是不夠的,太不夠了!而且有所偏。這還要我們自己溫故知新,多向這方面努力。
現在,我們講的重點:“禮”不光是禮貌、禮節,而且包括了形而上的哲學,和形而下人生上的一切運用。因此,下面就接到這一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