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爺點點頭,“我與楊建棠也打過幾回交道,此人行事雖齷齪,卻也不是隨意得罪人的性子。有正良的面子在,想來他也不會故意與我這個老頭子作對……”</br> 說來這楊建棠也是可笑,分明是買了幼女回去糟蹋,卻非要掩耳盜鈴地拿他那傻兒子做筏子。這些年楊家少爺換庚帖的次數,怕是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br> 沉吟片刻后又道,“先找他說明情由,若能安安生生地要回庚帖,也不會影響大丫的名聲。若是不能……再想別的法子。”</br> 蘇老爺點了頭,陳村長便喚來自家大兒子,</br> “濤子,你跟正德置辦些土產,再帶上二十個青壯去楊家,看能不能把庚帖要回來。至于蘇正宗……綁也要給我綁回村里!”</br> 陳濤領了命就拉著蘇正德下去找人了。</br> 蘇老爺這才回頭看向蘇老頭一家,</br> “回去好好待著,鎮上的人回來前不許出門!診費呢?”</br> 在后頭膽戰心驚等了半天的趙氏這才走出來,從錢袋里數出兩百文錢,不情不愿地遞給張大夫。</br> 張大夫看她摳摳索索的樣子,冷笑一聲接過銅板,吩咐了大丫跟著去抓藥,便提著藥箱走了。</br> 鬧了這么久,已經到了晚飯時分,村民們也各自準備散去了。</br> 這事兒眼下還完不了呢,雖與自家并無太大關系,但平靜已久的村子里鬧出這么一場風波,路上三三兩兩的也自有一番討論。</br> 蘇老頭今日丟盡了臉,又擔心長子回來后自家還會面臨更嚴重的處罰,也灰溜溜地回了房,連蘇老爺都忘了招呼一聲。</br> 當然,誰都沒想起來這場鬧劇的起因只是兩顆鳥蛋。</br> 周氏跟兩個女兒正圍著蘇惟生噓寒問暖,后者眼尖,見蘇老爺已行至院門口,忙小跑著追上去道了聲謝。</br> 他自不會在這時候再提分家的事——得先等鎮上的消息。</br> 蘇老爺細細打量了蘇惟生兩眼,見他雖然面色蒼白,臉上還有些腫,精神倒還好,板正的臉上也露出一絲笑意,</br> “小長生,可愿送老夫一程?”</br> 這明顯是有話要說,蘇惟生自然無有不應,向周氏母女打了聲招呼,便扶著蘇老爺朝村東的蘇家大宅走去。</br> 一路上老爺子卻沉默良久,蘇惟生心下明白這是故意晾著自己,面上便配合地露出幾分忐忑——五歲小兒剛算計完人,面對威嚴的長輩豈有不懼的道理?表現得太過無畏,只會讓人心生戒備。</br> “這下知道怕了?”蘇老爺嗤笑道,“小小年紀心計倒是不少,全村人都被你玩弄于股掌之間!”</br> 他活了這么多年,自然早看出今日之事的不對勁,蘇信雖偏心又混賬,卻鮮少對孫輩動手,怎會突然變得如此沖動?</br> 錢氏母女之事或許只是意外,但接下來先激得蘇信下狠手,再以自身為餌,勾起村民同情,將輿論、蘇正德夫妻全引到自己一邊。</br> 隨后找來自己這個“嫉惡如仇”的名聲響徹全鎮的族長,再借機點出大丫的事。又口齒伶俐地將家中私事映射到全村的風氣與利益,激起眾人義憤,逼得他與村長不得不親口發話,處理大丫進楊家的事。</br> 環環相扣,借力打力,對人心的利用實在讓人驚心啊!</br> 當然,其中也不是毫無錯漏。“若我這個族長為了闔族聲譽,或者看重智哥兒的資質不肯為你作主,你又待如何?”</br> “晚輩聽說過一樁舊事。”</br> 據陳婆子說,十年前蘇三老爺家出了位神童,年僅十八便中了舉人,前途不可限量。</br> 不想在那之后不久,便看上了鄰村葛家的女兒,想納為妾室。葛家不愿女兒做小,不肯攀高枝,便拒了這門親事。</br> 豈料蘇舉人心高氣傲,深以為恥,又色欲熏心,轉頭便尋機將那姑娘奸污,還將人送還給了葛家。那女子當夜便投繯自盡了。</br> 葛家父母告到官府,當時的縣令大人與族伯蘇正良有舊交,見被告是蘇家炙手可熱的舉人,原想按下此事,讓蘇舉人賠點銀子了事。</br> 正是面前這位蘇老爺,親自上門要求嚴懲,最后那位姓蘇的舉人被奪去功名除了族,前途盡毀。</br> 見蘇老爺面沉如水,蘇惟生又道,“蘇惟智資質再好,比之當日的蘇舉人又如何?族長爺爺嫉惡如仇,剛正不阿,連外村的人都肯賜還公道,又怎會不為晚輩一家作主呢?”</br> 說到最后,還小小地拍了一記馬屁。</br> 老爺子見他這諂媚樣反而繃不住了,嘆了口氣,</br> “世人只贊我大公無私,卻又如何知道我的為難?你正良大伯在外獨木難支,我何嘗不想族中多有幾個出息的子弟,也好給他幫把手?可蘇正賢剛中舉人就敢為禍鄉里,這樣的人若進了官場,全身都是把柄,稍有不慎就會連累全族,我又如何敢冒險?蘇家雖不算名門望族,卻素來看重人品勝過才學,這一點,你也要謹記。”</br> 看到眼前小兒稚嫩的臉龐,蘇老爺心下激賞之余又浮上幾縷擔憂,目中透出嚴厲,</br> “你為了保全親姐性命才出此下策,老夫自然不會怪你。但謀算人心有失磊落,豈能長久?老夫看你有幾分聰明,但切不可因此便目中無人。需知一山還有一山高,再精于算計總有百密一疏的時候。我不知將來你會做什么,可不管種地、從商還是為官,驕傲自滿都是大忌。老夫不想見你浪費了這份機靈,更怕你因此而吃大虧。”</br> 老人語氣嚴肅,話中的教導之意卻不是作假。</br> 自己如今不過是個旁支小童,蘇老爺卻并未輕視,反而字字關切,厚意拳拳,蘇惟生也只能感嘆老爺子厚道仁慈了。</br> 晚間趙氏依舊罵罵咧咧,錢氏躺在床上哼哼,連飯食都是讓大丫端進去的。</br> 蘇惟智一回家就被族長叫人送去了祠堂,蘇老頭全程一言不發,但蘇惟生沒有錯過他目中的怨毒之色。</br> 蘇正德亥時才到家,二房的人惦記庚帖的事,也都還沒睡。</br> 一進門周氏便急急問道,“怎么樣了!”()官居一品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網最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