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郡
浮石村。
趙煦站在田壟上,在他身邊是府衙官員和村里的里正,保長。
北狄秋狩以失敗后,燕郡恢復了寧靜。
眼看馬上就要秋收,這日他便來田間看看。
畢竟民以食為天,亂世之中如果自己做不到糧食自給會非常危險。
同時,他這次也是為了散散心,排解煩惱。樂文小說網(wǎng)
這些日子,楊賀反應不少商賈哭訴經(jīng)過范陽境內(nèi)的時候遭受匪徒的劫掠。
似乎一夜間,范陽的盜匪從地里面長出來了一般。
他們向范陽官府報案,但是得到的只是一句,“等。”
這種劫掠在這段時間頻繁發(fā)生,導致商賈們損失慘重。
一些商賈嗅出其中暗藏的貓膩,干脆放棄了燕郡的生意。
還有一些商賈則讓王府將貨物直接運到目的地。
他們不愿再承受運輸?shù)娘L險。
對這點,他自然清楚發(fā)生了什么。
袁立和他玩陰的了。
當然,他還不敢公然做手腳。
但這種骯臟手段卻是他的看家本領。
畢竟,他可是能拿百姓人頭當北狄人頭來冒功的無恥這輩。
總的來說。
由于燕州各郡區(qū)域的劃分,燕郡的人想要前往南方,必須經(jīng)過范陽。
現(xiàn)在,他的貿(mào)易路線遭受了威脅。
思緒從這件糟心事中抽出。
他望向金色的稻海。
在微風的吹拂下,低垂的稻穗輕輕搖晃。
這讓他的心情愉悅不少。
幸好北狄秋狩提前了。
那時的稻子還青悠悠的,火都點不著。
若是現(xiàn)在過來,再打上些時日,北狄人一定會放火燒田,那他可就損失慘重了。
畢竟沒有收成之前的百姓,吃的糧食都是王府以前從豪族手中購買的,或是查抄張黃杜三家的。
再收不上來糧食,這些存糧就要吃完了。
“殿下,這稻子個個顆粒飽滿,秋收之后,看來不必再從南方購糧了。”劉福下到田間,摘下一顆稻穗打量。
“趁著天晴的好,趕緊讓鄉(xiāng)民把稻子割了,說不準北狄還會再來。”趙煦對馮正說道。
他是浮石村的里正,秋收這件事在他的職責之內(nèi)。
“殿下,這事鄉(xiāng)民們都不用催,一個個都記掛著呢。”馮正笑了起來。
稻子熟了,鄉(xiāng)民比誰都高興。
趙煦點了點頭,現(xiàn)在燕郡施行的田制基本上和當代的包產(chǎn)到戶差不多了。
百姓以戶為單位和王府簽訂契約,約定了他們的耕種年限。
如此一來,他們在自家的田上勞動的多,收獲的便多,最大激發(fā)了他們積極性。
同時,府衙將管轄伸到了村里面。
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皇權不下鄉(xiāng),讓豪紳管理鄉(xiāng)間,造成鄉(xiāng)里管理的混亂和無序。
通過府衙下達政令,里正和保長必須依令而行,否則就要面對懲處。
“百姓自耕是一面,同時你們里正和保長也要及時催督,為鄉(xiāng)民提供便利,有什么難題找府衙。”趙煦接過劉福遞過來的稻米。
這些稻米個個豐厚飽滿,見之可喜。
范正點點頭,燕王到來后,鄉(xiāng)間的變化他這個里正感受最為深切。
以前的官老爺,可不敢再像以前那樣鼻孔朝天了。
而是真真正正在給百姓做事。
這樣的風氣在,他這個里正和鄉(xiāng)里的保長自然不敢懈怠,也是有什么說什么。
面對燕王也如是。
于是他道:“殿下,村里倒是有個問題,說大,其實也不大。”
頓了一下,他道:“鄉(xiāng)民們的農(nóng)具有的多年沒有更換,很難再用了,這會影響秋收,同時,秋收過后馬上就要播種,種冬麥,村里也沒有足夠的耕牛耕地,只憑人力,怕會耽誤播種的時日,來年麥子長得就不好了。”
劉福聞言說道:“殿下,這是整個燕郡當前的問題,下官見兵仗司的鋼很好,能否用這些鋼鍛造農(nóng)具賣給鄉(xiāng)民們?”
“前段時間兵仗司全力造盔甲武器,自身的鋼鐵產(chǎn)量僅僅夠用,現(xiàn)在估計能挪出一些來。”趙煦沉吟了聲。
軍事歸軍事,生產(chǎn)歸生產(chǎn),這兩樣都重要,一個不能拉下。
畢竟沒有軍事就保護不了生產(chǎn),沒有生產(chǎn)就無法為軍事提供物資。
不過,燕郡百姓眾多,若讓兵仗司來打造農(nóng)具就太浪費資源了。
因為接下來兵仗司還有更重要的事。
所以,鍛造農(nóng)具的事只能放到鄉(xiāng)間去。
—————
“這樣,府衙在各個城池挑些鐵匠出來,兵仗司向他們提供鋼錠,讓他們用鋼錠打造農(nóng)具。”趙煦說道。
他見過鄉(xiāng)民的農(nóng)具,用的大都是生鐵,質(zhì)量很差。
如果用上好鋼打造農(nóng)具,燕郡百姓的生產(chǎn)力便會得到提升。
劉福和范正聽了,俱都一喜。
“至于耕牛的事,本王有個想法。”趙煦說道。
燕郡的百姓因基本都在給豪族做佃戶,手里自然是沒有耕牛的。
而剿滅張黃杜三家,收繳的耕牛都在王府手里。
同時還有其他豪族失地后,他也讓府衙把耕牛買下了。
所以,現(xiàn)在燕郡的耕牛基本掌握在王府手中。
這段時間也成了王府的負擔,因牛是需要人放牧的。
趁著這次秋收,他本就想解決這個問題。
“請殿下明示。”劉福也一直在愁這件事。
但是把耕牛賣給百姓吧,百姓又是窮的褲子都沒有,哪有錢買牛。
“想要耕牛的百姓可以向府衙尋購。”趙煦說道。
劉福嘆了口氣,他還以為燕王有新奇的想法。
趙煦不理會劉福,繼續(xù)道:“本王知道百姓們沒有銀子,所以百姓們現(xiàn)在不必一次性把銀子交了,可先把耕牛帶回家,和府衙簽訂一份契約,比如一只耕牛十兩銀子,他們可以每年還一兩,十年內(nèi)還清買牛的銀子,如果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三年五年的也可以。”
馮正和保長的眼睛頓時亮了,喜得抓耳撓腮的。
王府收租十取其一。
每戶六畝田,每畝收糧兩石,這就是二百四十斤。
當下燕郡一石糧食一兩銀子,這一季扣除租子就有十兩多的收入。
再扣下一家人半年的口糧,花銷,至少能結余二兩銀子。
這還是半年的,一年甚至結余四兩。
不用十年,他們兩三年就還清了。
“殿下,小的想買兩頭牛。”馮正豎起兩個指頭。
“做夢,每戶限購一只。”趙煦翻了翻白眼,他防著這一條呢。
一行人正說著,只見常威帶著一隊騎兵過來。
下了馬,常威滿臉怒色,“殿下,袁立這王八蛋派人潛入元陽縣南邊,燒了不少南面的稻子。”
趙煦聞言,本就因為商貿(mào)被阻押著的火氣頓時上來了。
“帶上兵馬去元陽縣,他燒了本王多少稻子,本王就讓他吐多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