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爺府里,八爺給郭絡羅氏說:“給曹家送些銀子過去吧。”
郭絡羅氏都要笑了:“爺,曹家那是躺在銀子堆上睡覺的,咱們還給他送銀子?”
“今時不同往日了。”八爺笑道,“曹家進京全家只帶了幾十口箱子,女眷們連個像樣的鐲子都沒有。隋赫德真是把曹家骨頭縫里那點血肉都給吸干凈了啊。”
曹颙于任上身死,四爺就沒窮追猛打,還是給曹家留了幾分面子,讓他們全家進京來養老,是‘榮歸’。但事實上曹家留在江南的產業是全都被前去‘奔喪’并護送曹家進京的隋赫德給抄了個干干凈凈。
郭絡羅氏道:“爺既這么說,那我就聽爺的,給他包上兩千兩讓人送過去?”
八爺想了想道:“湊個整,送五千吧?;噬腺p了他們宅子,但里頭聽說下人家什要什么什么沒有,曹家女眷現在都是自己動手洗衣燒飯。咱們家也不必跟他們打長久交道,頭次送重點,日后也沒第二回了?!?br/>
郭絡羅氏痛快道:“就聽爺的。”
等八爺走后,郭絡羅氏讓人把她的嫁妝賬冊拿過來。奶娘問:“姑娘是打算當幾樣東西應應急?”
郭絡羅氏嘆道:“不然怎么辦?爺的東西都有宮里的印記,拿出去太惹人顯眼,自然是當我的方便點兒?!?br/>
奶娘心疼她,一面幫著她翻賬冊,一面道:“曹家那邊還有個平郡王福晉呢,那位可會做人了,有她關照娘家,曹家也不至于就慘到那個地步?!碑斈瓴芗壹夼?,陪送了多少啊。如今這位平郡王福晉從手指縫里漏一點也夠娘家吃喝不愁了。
郭絡羅氏對曹佳氏的觀感不錯,八爺從康熙朝到雍正朝,有起有落,旁人在八爺風光時就湊過來,落魄時就恨不得避出八丈遠。
曹佳氏倒是一如既往,當年不見如何奉承她,如今也沒有如何看不起她,什么時候她過去都是大開中門,親自相迎。
她就道:“到底是出嫁的女兒,管不了娘家太多事。何況嬤嬤也知道,這世上爬上去的,就總不愿意再掉下來。曹家以前也就是內務府包衣出身的奴才秧子,他們家的老太太孫氏不就是在宮里當差,侍候了先帝爺才帶來這場富貴的?可你瞧現在,連八爺都說他們家的女眷親手洗衣燒飯,這就委屈上了。”
奶娘也笑了,當年的安親王,如今的安郡王府不也是一樣?老把祖宗的威名掛在嘴邊上。是,老王爺當過大將軍,掌過宗人府。可看看老王爺當年,現在的郡王府里有一個能上朝的沒?就這還抱著當年的威風勁天天說個沒完。
郭絡羅氏道:“嬤嬤只管瞧,這幾千兩銀子送過去,看曹家是先買下人丫頭,還是先買地,就知道這家人是什么樣的了。爺說的也是,要真是知道上進的,拉一把也無所謂。要是只會坐吃山空的,這五千兩就當是以了以往的人情了?!?br/>
怡親王府里,兆佳氏拿著這個月府里的賬冊瞧,指著一筆一千兩的銀子問嬤嬤:“給曹家的銀子送去了嗎?”
嬤嬤忙道:“送去了,跟王妃說得似的,悄悄送去的,沒叫人注意?!?br/>
兆佳氏點點頭,記上一筆,囑咐嬤嬤道:“日后記著送,就當平時走禮了,讓賬房自己記著,到時一齊報上來就行,不用回回都等我吩咐?!?br/>
嬤嬤夸道:“這世上像王爺和王妃這么厚道的人可不多見了呢,曹家現在誰敢去呢?都躲著呢?!?br/>
兆佳氏笑了下,讓嬤嬤下去了。
這還是王爺跟她說的,以前拿了曹家多少銀子的人情,現在都還給他們家就是了。畢竟他們別的也幫不了,只能給銀子了。
承恩公府,李四兒興沖沖的進了書房,奪了隆科多手里的書道:“爺,我給你說件好事!”
隆科多笑道:“什么好事???我的乖乖?!?br/>
李四兒坐到他懷里,伏耳跟他悄悄說:“曹家托人求事呢,想給曹家死的了那個立個嗣子,看能不能再從皇上手里挖點好處下來?!?br/>
隆科多一聽就挑起了眉,笑道:“曹家還打著這個主意呢?他們就真以為先帝的人情還能使到雍正朝來?”
李四兒打了他一下,“爺,這可不是白干的。曹家有好東西存在李家呢,別看他們只帶了十幾箱子上京,聽說大件的都留在當鋪,記成當票了。我讓人去瞧過了,是真的?!?br/>
隆科多呵了聲:“真是想不到啊,曹家還是這份本事?”他起身在屋里打起了轉。
這事,萬歲爺肯定不知道。隋赫德這差事可辦得不怎么樣,還叫曹家藏了東西。李家也敢在萬歲眼皮子底下弄鬼,正好萬歲爺正愁沒辦法動李家呢。
江南曹、孫、李三家,現在也只倒下個曹家而已。
隆科多越想越樂,拂掌大笑,轉頭摟著李四兒道:“我的乖乖,好好的跟曹家要東西吧,那都是他們家貪的,可勁要!”
李四兒得了他的話,像是得了尚方寶劍!轉頭就老實不客氣的跟曹家提了。
曹家在京的宅子是順治朝那會兒的老宅,房舍雖多,但多數屋子都年久失修。后來就分給了幾家六部官員住著,因為賜給了曹家,原來住著的人家都搬出來了。
因為大多數的屋子幾乎都需要重新換瓦,門檻窗戶也都要換新的,至少也要再上遍漆除蟲。家具擺設也大多都不能用,墻角花園也都要找找看有沒有老鼠洞或狗洞。
幾乎是多年都未曾回京了,曹家第三代更是連京里街道都認不清楚,出門就轉向。剛進宅老太太、太太和姑娘們都有因水土不服病倒的,請醫開方子抓藥,采買人手,拜訪舊友親朋,還要進宮謝恩,等等瑣事讓曹家人幾乎是焦頭爛額。
最麻煩的還是現在京里的人家幾乎一聽是曹家人上門,連名帖都不肯接的??蜌恻c的還會說‘家主人不在,怠慢’,不客氣的就直接大門一關,賞人閉門羹了。
曹荃是曹颙死后曹家的領頭人了,可他現在也拿不準主意。
曹家其他各房的人聚在一處,商量著要不要給曹颙過繼個兒子好繼香火。
有的道:“該過繼,不能叫連生在地下連碗飯都吃不上?!?br/>
曹荃道:“過繼是應該的,就是……這法子真的有用?咱們不是打聽過了嗎?安郡王府的世子就是過繼的,當今都把立世子的折子給打回去了?!?br/>
他們給曹颙過繼兒子,最重要的還是想借借曹颙留下的人情,好給曹家掙出一條出路來。
可過繼了就真的能在萬歲那里求下人情來?
最后還是一個曹家的老人拍了板,他道:“咱們也沒別的辦法。過繼了可能有用,就是沒用,連生也算留了條根。但不過繼,那就什么指望也沒有了?!?br/>
“再有,曹家犯的是大罪,當今能看在先帝的面上,饒我們全家性命已經是開恩了。按說當奴才該認命了,可這一大家子,老的老,小的小,我們一閉眼沒了,剩下這群婦孺怎么辦?”他對曹荃道。
“若要辦,就盡快。先帝的孝期可是快過了,過了今年就算咱們報上去,當今也未必買賬了。”
人情不用,過期作廢。
在先帝孝期未過的這三年里,雍正爺怎么著都要給先帝老臣幾份體面的。
曹荃就咬牙道:“那就遞折子。”
養心殿,四爺看著十三爺遞上來的折子,并不去接。
十三爺知道萬歲不喜歡曹家,也煩他老為曹家說項,不過現在外面說的話很難聽。先是蔣陳錫那事,萬歲不顧山東學子的請命硬是把蔣陳錫給砍了。再有曹家,先帝孝期未過,侍候了先帝一輩子的曹家就遭了秧。
外面現在說什么的都有。連曹颙其實是先帝派人賜鳩酒毒死,暗殺的都有。
這可話十三不敢跟萬歲爺說,他怕說了,萬歲更擰起來,更不愿意給曹家加恩了。
他道:“萬歲,曹家這是想給曹颙找個嗣子承繼香火?!?br/>
四爺道:“他們家要真是只想給曹颙找個繼子,就不會給朕上折子,還托你遞上來了。”
他到一旁坐下,十三亦步亦趨的跟過來,手上還拿著那封折子。
“坐。”四爺道。
王以誠送上兩盞茶。四爺端起一盞,嘆道:“十三,你重情這點很好,可也要看那人值不值得。曹家,”他冷笑,“那就是一群不知足的。他們進京這么長時間,四下串聯,朕看京里的所有的府門都讓他們給敲遍了?!?br/>
他指指十三:“你幫他們一回,他們就會粘上你,不知釅足。”
十三這下遲疑了,萬歲說到這份上,他再說就是不食好歹,有逼迫萬歲之嫌了。
四爺晾了十三半盞茶的功夫,最后才把折子接過來,對他道:“朕看在你的面子上,再容曹家這一回?!?br/>
然后翻開折子,仔細看過一遍后,批了一個‘可’字。
十三拿回折子已經后悔了,道:“臣弟知錯了,日后當不會再管曹家的事了?!?br/>
四爺這才滿意了,拍著他的肩道:“你明白朕的苦心就行啊。留下陪朕用個膳,正好貴妃使人做出了一種雞蛋醬(沙拉醬),拌菜吃很好,朕讓人賜你一些,拿回府去嘗嘗?!?br/>
十三正覺得剛才跟萬歲之間的氣氛很糟糕,馬上順著四爺的話道:“臣弟一聽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記得以前在宮里時,最愛吃額娘宮里的茶葉蛋?!?br/>
在阿哥所里吃東西都要聽管事太監和嬤嬤的,也就是去章佳氏的宮里時,有額娘護著能趁機加個餐。
章佳氏也知道兒子這個年紀容易餓,點心這東西也吃不飽,就總從自己的份例里省出一碟包子半碗羹的專門留給他。
提起當年還在宮里時的事,四爺也不免懷念。
晚上回來他就跟李薇說起了十三當年的事。
她都不知道,四爺居然記得那么多十三爺早年在宮里的情景。不過常常都是夸一句十三,罵一句十四。
他沉浸在好哥哥的光環里,她就只負責應聲。
突然,他冒出來一句:“十三心里還是記著他額娘的?!?br/>
李薇應道:“大概是因為敏皇貴妃沒享過兒孫福,十三爺還沒來得及孝順她就走了,所以十三爺才一直這么掂記著。子欲養而親不待,大概就是這個道理了。”
她正想把話題往寧壽宮轉一轉,最近四爺有些忙,已經好幾天沒去寧壽宮了。
四爺念了兩遍‘子欲養而親不待’,坐起身嘆道:“是這個道理啊。”
李薇趕緊趁機提起了寧壽宮,說太后娘娘也覺得雞蛋醬好,寧壽宮的御膳房還把這醬包進餑餑里,太后吃得直說萬歲也一定喜歡呢。
四爺你了不?這是太后想請你吃飯啊。
四爺表示很了。他第二天就去找太后用晚膳了。
寧壽宮的御膳房果然送上了填沙拉醬的餑餑,她吃著覺得很像大號的奶黃包。
就是一吃老往下滴,所以只能先咬個口子吸里面的汁。
一頓飯用得賓主盡歡,太后和四爺互相讓菜,因為大家都是各人面前一張小桌,沒坐一張大桌圍著吃,所以都是太后吃著個好的了,道‘也讓萬歲嘗嘗’。四爺吃著這個好,就說‘還是皇額娘這里的廚子好,賞他’。
李薇和皇后坐在下首陪著。
等用過膳,上茶大家坐著消食時,四爺特別認真的跟太后商量要把敏皇貴妃,十三爺的親額娘,給送到康熙爺的身邊去躺著。
屋里一時靜的嚇人。
李薇幾乎以為自己的耳朵聽錯了:我的四爺不可能這么二!
但四爺真的就是這么想的,他還在太后面前抒發了一大串他對十三是多么的愛重,多么的信賴,所以十三的額娘就是他的額娘(不是這個意思),他就像敬重自己的額娘(如太后)一般敬重敏皇貴妃。
就見太后嘴角的笑越來越小,越來越小,最后小到看不見了。
她放下茶碗,方姑姑一臉緊張的站在她身后。
太后輕輕點點頭,道:“萬歲說的是。唉,一眨眼章佳妹妹都已經離開這么久了???”
太后順著四爺的話也回憶了一會兒章佳氏當年的音容笑貌,表達了她對四爺這個決定的支持和肯定,然后就說‘太晚了,萬歲明天還要忙正事,我就不留你們了’。
把他們仨給掃地出門了。
回了養心殿后,四爺還沉浸在‘他是個絕世好哥哥’的光環中不能自拔。李薇炯炯有神的陪著他洗漱更衣直到上床,卻實在找不出該在此時說的話。
她想提醒他一下,太后生氣了,不快了。
可他現在正高興呢,打擊他合適嗎?
而且,他知道太后生氣了,會照正常人反應去給太后賠罪還是起逆反心理,這都說不準啊。她總覺得后者的可能性更高。
她在這邊輾轉反側,斟酌該怎么開口。
另一邊,四爺也在想。眼見就要除服了,如今除了十三之外,余下的兄弟中沒一個肯跟朕親近。老三,老七也是朕先俯就。老八一冒頭就給朕添堵。余下的,老九不去說他,朕也看不上。
老十一向跟老九好的穿一條褲子,十二為人溫吞,不肯出頭。
可是老五呢?
他與朕少年相交,該知道朕是個什么樣的人。何況宜太妃就在宮里,朕不可能讓老九養太妃,就等著他跟朕提這個事,可他怎么一直沒動靜?
朕對一個十三都能如此厚待,他們難道還信不過?
四爺心里深深的嘆了口氣,他不知道這一切到底是怎么了。
登基已經兩年了,可仍然感覺束手束腳。臣子如蔣陳錫,兄弟中如老五,十四等人,宗室間裕親王等人仿佛也在觀望著什么,外戚還有隆科多這樣的‘舅舅’。
他好像明白了什么,卻有更多的謎團讓他不解、困惑。
他還記得先帝,仿佛永遠游刃有余,不管是當時這些兒子還是裕親王等宗室,先帝哪怕只是一個眼神,一個神情都能讓人心驚膽膽。
他徐徐的舒了口氣。
——路還長,他還要一步步的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