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婷婷是縣電視臺的臺柱子,是每天晚上一百多萬清溪人觀看“清溪新聞”時最留意的人之一,在清溪縣,她的知名度和縣委書記胡民、縣長劉建差不多。有些人甚至不知道現在清溪縣縣委書記是誰,縣長是誰,但是說起呂婷婷,絕對知道她是誰。
為什么?因為在縣電視臺做一個節目主持人,尤其是每天晚上的新聞節目,知名度太高了。一個女人,長相又那么漂亮,天天有出鏡的機會,用不了多久,知名度就上去了。
清溪縣就這么大,要想找到一個長相出色、播音標準的主持人,并非易事。因為縣級電視臺,待遇一般,優秀的人才根本不會在你這里長期呆下去。外面的天地廣闊得很,條件好的,誰愿意長期在一個縣城里呢!
所以前幾年剛到清溪縣擔任縣委書記的時候,胡民對縣電視臺主持新聞節目的播音員非常不滿意。一個男的,一個女的,普通話說得還馬馬虎虎過得去,就是長相,簡直是太普通了,尤其是那個女主持人,在胡民看來,真的拿出手啊。
胡民很在意自己的形象,每天晚上只要在清溪縣里,清溪新聞是他必看的節目,他規定,只要是他的活動,都要放在頭條。
縣電視臺的楊臺長到他辦公室里匯報工作,他明確表示,你們電視臺的主持人該找個條件好一些的了,這個水平,真的拿不出手啊。
楊臺長說:“胡書記,我們縣電視臺工資收入低啊,就現在這個水平,一個月兩千多塊,吸引不過來優秀的人才啊!”
胡民說:“在這個方面,可以特事特辦,提高待遇,可以參照市里的標準,給予特殊人才專項津貼,按照年薪制,每年的收入可以提高到八萬元、十萬元,我們這么大一個縣,養一個兩個主持人,這個錢還是出得起的吧!”
楊臺長一下子就開悟了,說:“沒問題,沒問題的。”
此后,清溪縣電視臺就在國內的幾家報紙上發布了公開選聘優秀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啟示,承諾給予特別優秀的主持人以年薪制,待遇面談。
呂婷婷那個時候正在省里的藝術學院播音專業讀大學四年級,她是清溪縣城關鎮人,父親在縣水利局當副局長,母親在縣一中當副校長。
呂婷婷的姑姑叫呂燕,在清溪縣當縣委常委、宣傳部長。
呂婷婷在省城里一時半會兒還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她想去省電視臺或者東州市電視臺工作,做個節目主持人,參加了幾輪面試,但到最后都不了了之。她一打聽,想進省里的電視臺非同小可,沒有過硬的關系,有副省長以上的大人物為你說話,一般的人你根本進不去。要想到東州市電視臺工作,沒有市里的領導打招呼,也是不可能的。現在長相優秀的女孩子,想從事播音主持工作的人,多了去了。
萬般無奈,她只好給姑姑呂燕打電話,表示只要待遇可以,愿意在清溪縣電視臺里工作。
呂燕一聽,說:“既然這樣,你在外面工作也沒有著落,還是回來吧,我們正在研究為優秀的主持人提高待遇,你參加招聘考試吧,你那個條件,到我們縣里,肯定是臺柱子。”
呂婷婷個人條件肯定是沒說的,又有關系,姑姑是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分管電視臺的工作。各方面的機緣巧合,導致她到縣電視臺工作的事情,很快就辦成了。
經過協商,縣電視臺根據特殊人才政策,給予她特殊崗位上的津貼,她拿的是年薪制,每年八萬八千塊。合同一簽三年,三年后待遇由雙方重新協商。
呂婷婷到電視臺試鏡后,大家覺得很滿意,是縣電視臺開播以來綜合水平最高的主持人了。
胡民看了呂婷婷播出的新聞節目,一見之下,就對這個呂婷婷非常滿意,打聽了一下,知道她是呂燕的侄女,心里頓時涼了半截。
要是一般人家的孩子,胡民看上了,你要想在清溪縣干下去,還不得乖乖地聽我的。我讓你干什么,你就要干什么。
而呂婷婷不一樣,她后面站著呂燕這個女強人。
呂燕是清溪縣土生土長的干部,出身于干部家庭,呂燕的父親呂偉,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參加工作,做過清溪縣漕河鄉的鄉長,縣水利局局長,十年動亂中被打倒,下放農村老家勞動。**結束后,恢復工作,做了縣委農村工作部的部長,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縣委副書記,東州市農業局長,九十年代中期退休。
呂偉六個孩子,都在縣城里參加了工作,其中二姑娘呂燕是最優秀的。
呂燕八十年代從東州師范學院中文系畢業后,一開始在清溪縣一中當語文教師,后來當了縣一中的團委書記。在父親呂偉的安排下,調進了團縣委,當了辦公室主任,算是從了政。后來的二十多年,在官場上逐漸升遷,做了團縣委副書記、書記,城關鎮鎮長,鎮黨委書記,副縣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呂燕作風潑辣,有女漢子的氣質,今年四十六歲,在縣委領導中,屬于是本地干部中比較杰出的代表。
有這樣一個比較強勢的姑姑做后盾,自然呂婷婷在清溪縣工作的這三年多,順風順水的。知名度高,工資收入高,事業編制也解決了,在縣城里屬于是比較風光的一個人。唯一的缺憾就是,清溪縣畢竟是小地方,像她這樣的條件,找男朋友似乎不好找,條件合適的男人不多。高不成低不就的,一直單身到現在。
胡民雖然想過打呂婷婷的主意,但忌憚呂燕的存在,才一直沒有對呂婷婷下手。
呂燕多次提醒呂婷婷,不要和胡民有單獨相處的機會,離開胡民遠一些。
呂婷婷問:“為什么?”
呂燕說:“你一個大姑娘家,剛走出校門,不知道社會上的深深淺淺。那些男人的花花腸子,你不懂,要小心提放為好。”
車子一路上走走停停,張青云只顧觀看窗外的風景,只是和旁邊的蔣海說了幾句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覃健坐在張青云的后面,兩個人的目光交匯了幾次,但張青云感覺到,這個覃健臉上的表情是不冷不熱的,似乎對自己有些意見。
張青云記得,在昨天中午的歡迎宴會上,覃健也沒有主動站起來,向他敬過酒,一個人不聲不響地坐在那里喝悶酒,好像心里有滿腹的心事似的。
此前,張青云和覃健從來沒有直接的接觸,兩個人根本就不認識,張青云想,素昧平生,我張青云和你覃健難道前世是冤家對頭,你對我這樣不感冒。
想到覃健的表情,張青云的心緒頓時壞了許多。原來這清溪縣里,果然是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啊!自己剛到一天,就在不知不覺中和一些不相干的人結下了梁子。估計都是因為自己這個縣委副書記的位子引起的,自己以正處級的身份,霸占了這個有利位子,擺明了是要接任縣長或者縣委書記的,這就引起了不少人的嫉妒或者眼紅,估計這個覃健就是一個。
覃健是東州市人,沒有到清溪縣擔任副縣長之前,一直在東州市發改委工作,當過副科長,辦公室主任,市發改委副主任,四年前被交流到清溪縣,擔任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覃健在副處級的崗位上,已經打轉轉七年多了,還一直升不上去,心里自然是很焦慮的,畢竟年紀不小了,四十六了,再這樣耽誤下去,這一輩子就完了,只能在副處級的崗位上混一輩子了。
馮名揚調走后,清溪縣縣委副書記的位子空置了幾個月,大家紛紛猜測,如果不從外面選派干部,就從目前清溪縣領導班子里產生,在所有的縣委常委里面,覃健應該說是最接近縣委副書記這個位子的。
覃健一開始也以為,市委領導會首先考慮由他接任馮名揚留下的縣委副書記的位子,自己也滿懷信心地到東州市,找領導說情,打探消息。
他帶著禮物親自到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趙軍政家拜訪,順便探一探趙軍政的口風。
覃健和趙軍政早就認識。他在發改委做辦公室主任的時候,趙軍政還是東州市政府的副秘書長。兩個人都在一棟市政府大樓里辦公,經常見面。
后來趙軍政下派,到了東州市的城北區當了區委副書記、區長,過了幾年,又交流到東州市城中區當區委書記。去年剛剛提拔,做了市委常委、組織部長。他從正處級干部,一下子就被安排為東州市的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這個安排還是相當不錯的,當然,在關鍵環節上還是省長王天成為他說話了。這些年,趙軍政一直是王天成比較信任的部下之一,他從區長升任區委書記,當時就是王天成拍板的。按照淵源,他也屬于是王天成這條線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