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志·異人》引《何圖玉版》云:“龍伯國人長三十丈,生萬八千歲而死?!?br/>
——————
姒伯陽低聲自語:“防風氏,龍伯巨人!”
姒伯陽知道,伊摯所言沒有絲毫夸大,防風巨兵確實有這般威力。
這支地煞神兵若能煉成,凝聚上古神形,再現上古防風氏的風采,天神地祇面對這等力量,都要瑟瑟發抖。
哪怕防風氏不是龍伯嫡系,可是防風氏力量驚人,底蘊深厚,非等閑可以小覷。
畢竟,坐擁龍伯巨人遺澤,血脈力量極其強大的防風氏,只要成年就能擁有抗衡正神的神力,其中佼佼者可以抗衡古神。
這是一個生來,就站在萬族之巔的強力神族。
需知道,龍伯巨人與龍族不同,龍性本淫,所以有龍生九子,九子不成龍的說法。
而龍伯巨人的血脈,無論旁支,還是嫡系,總共就那么幾條,純度極高。血脈上繼承的力量,確實非同小可。
那可是神話傳說中,才存在的龍伯巨人,能與這般存在扯上關系的存在,無一不是強大、無敵、恐怖的代名詞。
《列子·湯問》有言,龍伯巨人舉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鰲,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焉。
這里的五山,指的是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等五座神山。六鰲有背負五座神山之能,實力之強大可想而知。
但如此強大的神鰲,在龍伯巨人們的眼中,就是六只普普通通的鰲獸,不僅用魚竿釣鰲,還將釣到的鰲獸做成占卜龜甲。
由此可知,龍伯巨人的強大。龍伯巨人不愧是上古神話生命中,僅次于幾大先天種族的存在。
只是一點血脈,一樣能攪動風云。
姒伯陽道:“如此,那我就給你遴選兵員之權,四十萬會稽男兒,任你挑選,我還就不信,集不齊一支防風巨兵?!?br/>
伊摯躬身,應道:“上君放心,臣必為上君,練出一支能戰、敢戰的道兵?!?br/>
姒伯陽道:“煉就道兵,非一朝一夕之功。先生可以先囤兵關外,這樣可以一邊煉兵,一邊分神注意一下鑒湖。”
“我在鑒湖之畔,修建天壇,祭祀上蒼,用以開國立業之用。那處天壇對我極其重要,你可對那里多關注一二?!?br/>
伊摯抱拳,道:“臣知道上君之意,上君寬心就是,我就在臨近鑒湖之地囤兵,一有風吹草動,臣當即就能趕到?!?br/>
姒伯陽笑道:“好,那……就有勞先生費心了……”
這對伊摯而言,只是一件小事,順手而為。
畢竟,要想練成一支地煞神兵,注定需要耗費漫長的精力、時間。
與此同時,再照看一下修建天壇,也不無不可。天壇承接會稽氣運,對于伊摯練兵大有好處。
要是能沾染一絲開國之運,絕對有利于防風巨兵的成型。
說實話,伊摯手中雖有防風氏神骸精華,能借此溝通某位防風氏之英靈,練成地煞神兵防風巨兵。
可這不代表伊摯,就能立即練出道兵。
不說凝聚防風氏神形的難度,只是適合承載防風氏神力的人,就少之又少。
人間精銳之師的入門門檻,是神血大成。鎮國精銳之師的入門門檻,則是神骨大成。
而鎮國精銳之上,能讓四方天神畏懼,號稱天兵之師的地煞神兵,最低都是神魂大成。
這可是神魂大成,在會稽氏族中都能擔任大將,但在地煞神兵中,只能淪為普通的士卒。
如此兵鋒,只要想想,就感到頭皮發麻。成千上萬神魂級數的高手,就是沒有軍陣的加持,也不是地祇高手能壓得住的。
只是,當前的山陰氏,地祇級數的強者,只有上陽仲一位??缮窕昙墧蹈呤蛛m多,卻也沒有奢侈到,讓神魂為兵的地步。
但,世事本就沒有一簇而就的。
地煞神兵再強,也不可能直接就是道兵,一樣需要經過人間精銳、鎮國精銳這兩個層次,最后成為天兵之師。
這注定將會是一個以百年計的時間跨度,這還要算上姒伯陽不惜一切代價的供給資源。
以及伊摯這位掌兵之人從旁輔佐,有著防風氏的神骸精粹,才有可能成功。
換做一個普通諸侯方國,不得其門,不得其法。莫說是傾盡一國之力,就是用整個封國來換,都換不到地煞神兵。
——————
嗚!嗚!嗚!
鑒湖之畔,數以十萬計的甲士,站定四方,結陣呼嘯。
湖面生波,乍然蕩起層層漣漪,一位身披青袍的老者,神色淡然,懷抱著一柄鋼鞭。鋼鞭周匝,隱隱約約浮現龍吟之聲。
上陽仲呢喃自語:“吉時已到,該是起壇的時候了!
他手執神鞭,手指劃過青銅鞭身,一聲悠長的龍吟聲,在天地之間響起,帶起陣陣雷聲轟鳴。
這口神鞭是上陽仲新煉的本命法寶,是他收集那口四方游龍锏的殘片,又用文武心火,一點點淬煉而成的。
一點也不比當初的四方游龍锏差上分毫!
作為現今山陰氏,除姒伯陽之外的最強者。上陽仲本該閉關,夯實自身道基。
可是天壇開壇,關乎國運,委實太過重要。必須要有一個足夠分量的人物出面,才能完成開壇事宜。
但,姒伯陽為君,自然不能親自主持開壇,身為人君,豈能事事親為。
可是,姒伯陽一眼望去,在山陰氏眾臣之中,唯一拿得出手的,只有上陽仲一人。
其他人修為太低,不入姒伯陽的眼。應該說神魂,也就在會稽氏族,能爬上宗老之高位。
在會稽之外,九州天下列國,神魂人物不能說是弱,可要說是強者,卻還遠遠算不上。
真正算得上強者,還要是在踏入地祇之道后。不死地祇呼風喚雨,移山填海,神力滔天,有種種能為,強大之極。
正是因為上陽仲證入地祇之道,在姒伯陽看來,已是能獨當一面,所以才暫時接手開壇之事。
等其開壇之后,上陽仲就可以安心閉關,直到姒伯陽天壇祭天再出面。
錚——
神力涌動,青袍獵獵,上陽仲面色沉凝,手中鋼鞭指著鑒湖。
“開壇,”
上陽仲不疾不徐的開口,這一聲恍若炸雷,在天地間不斷悶響。
“開壇,”
蹇渠等山陰氏重臣,一個個手執令旗,玄黑令旗之上,顯化一道道神篆真言。
“開壇,”
數以十萬計的甲士,轟然高呼,一重重聲浪,夾雜著血氣剛陽,似火海一般熾烈,空氣間熱浪滾滾。
轟隆?。?!
數十萬人氣血轟鳴,壓的虛空嗡鳴不止。眾軍分化八卦,各有氣象,浩浩蕩蕩。
上陽仲道:“伏以,壇樹八極,按八卦以立壇界?!?br/>
“都爐焚香,下令宣召,乾天坤地,離火坎水巽風艮山震雷兌澤八卦,再運真香虔誠奉請天德,原有開壇符命,謹當告下?!?br/>
“謹當告下!”
上陽仲神色肅然,一字一頓,極具力量,砸在虛空,回聲不絕。
“謹當告下——”
數以十萬計的甲兵,齊聲咆哮,這一聲咆哮之下,風聲乍然而止,仿佛時空凝滯。
“謹當告下——”
轟隆?。。?br/>
須臾間,風云變色,天昏地暗,云海翻騰,方圓數百里,狂風驟起,呼嘯聲刺耳。
“上陽仲領君命,行開壇之禮,請上蒼天意示下?。 ?br/>
上陽仲面沉如水,仰望蒼穹,手中神鞭閃爍靈光,似在牽引冥冥之力,引動風雷之威。
修行臻達地祇者,已有靈感上蒼之能,一言一行,皆有靈驗。若非如此,姒伯陽也不會讓上陽仲主持開壇。
須知,開壇乃是祭天的初步準備工作,需要的是主持開壇之人,以莫大法力,與這一方天地的天意溝通,以期天意顯化。
不入地祇之道,無法開壇。強行開壇,只是自取其辱,冥冥天意高懸,可不會理會那些地祇層次之下的凡夫。
某種意義上,天意最是公正不過,要想引起祂的注意,必要達到一定的層次。
只有踏破神血、神骨、神魂三關,成為在世神魔的人物,生命層次不同,才有可能被天意關注。
地祇之下,在蒼茫天意面前,連一粒塵埃都算不上。只要踏入地祇,在上蒼天意之下,才勉強有一絲存在感。
當然,只有一絲存在感,等閑時候,也別想引動天意。
哪怕上陽仲引動的,只是會稽大地,這一片地區局部的天意,不是九州天意。
須知,上陽仲之所以能讓上蒼天意立即顯現,不僅是因為上陽仲的地祇業位,還是因為數以十萬眾的念頭,匯聚到他身上。
數十萬念頭寄于一人之身,在蒼茫天意之下,上陽仲已非一??捎锌蔁o的浮塵,其存在感被放大了無數倍。
因此,上陽仲才能在話音剛落之際,引得天象大變,風雷之勢轟然而起。
上陽仲站在鑒湖之畔,拱手向天,道:“請,上蒼示下!”
轟隆隆——
天色漸漸陰沉,一道道雷蛇,在云層深處盤桓,隱隱間發出噼里啪啦的爆響。
滾滾云海之中,走出一道道虛影,每一道虛影,都有著非凡之氣度,祂們顧盼之間,凜然生威,帶著一股煌煌神意。
這是一位位精神烙印于這片大地之上,在會稽大地留下足跡的神魔虛影,
上陽仲氣機感應天地,天地自然生出的異象。
天意莫測,以有限的人心,去測量莫測的天地,自然有著非凡之氣象,竟是驚動了這些先人的精神烙印。
這還是因為上陽仲修行尚淺,自身又是臣子,無法將數十萬念頭收為己用,不然絕對有更大恢弘的氣象生成。
就如上古之世那些大圣賢、大神圣一般,身寄億萬之念,動輒就有三千里紫氣橫空,亦或是日月其輝,天河沉浮等異象。
這是因為祂們身上,除了有莫大功德、福德、道德、圣德、陰德之外,還有著萬民之念寄托于一身。
天下萬民念誦其名,就為其增添一份真實不虛的力量。與那些大圣大賢敵對,就是與天下萬民地對一般。
除非是一念之間,辟地開天,重煉地火風的大能之士。視天地為芻狗,萬民為螻蟻,有著無視一切的大神通。
誰敢攔在其面前,反手之間,就能將之碾碎。
其他修行人,與這等身負萬民之念的人物交手,未戰就已輸了三分。
這也是為何連上陽仲,這般長生久視的修行人,還看不開名利,甘愿對姒伯陽俯首稱臣的原因。
這絕非是因為姒伯陽道業更高,有助上陽仲成道的恩德。
實在是名利在某些人眼中,同樣是真切無比的力量,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讓這些人割舍不得。
就像一句俗語所說的,六扇門里好修行。有著一國之力,如山似海的支持,就是一頭野豬,都能修成頂尖大妖。
——————
有鄮關內,姒伯陽坐鎮官邸,陸地神仙級數的氣機神芒,如通天徹地的神柱,散發著駭人的氣息。
“已經開始了!”
姒伯陽視線透過虛空,遙遙的望著開壇的上陽仲,嘴角浮起一絲笑意,低聲道:“好,”
“好啊!”
話音一頓,其強悍的氣息,已然沖破重重云海,以摧枯拉朽之勢,震蕩著云波。
姒伯陽悠悠道:“眾多先賢的精神烙印,都被上陽仲引了出來,我的時機來了?!?br/>
“我的時機,來了!!”
姒伯陽撫掌而嘆,頂門之上,云光流轉,一尊玉鼎沉浮不定,似有還無之間,鼎身浮現三千道文,大道之音盤桓。
轟——
玉鼎震動,化作一道流光,飛入云層深處。玉鼎之中吞吐神光,絲絲縷縷的神光,垂落之間,自有著一股浩大之力。
姒伯陽心念寄托于玉鼎之中,一念橫跨虛空,神威無量。
這一尊玉鼎,作為姒伯陽的證道之器,自煉成之日后,一直被姒伯陽以元神溫養。
在姒伯陽證就陸地神仙之后,這一尊證道之器,更是與之一起蛻變,隱約中晉升后天靈寶的勢頭。
只要姒伯陽日后,踏入陽神天仙之列。這一尊玉鼎,就能借著姒伯陽精氣神反哺之機,順勢成為后天靈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