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陰氏,
句余小城,
雨霧朦朧,籠罩山城,
“哈哈,上吉,否極泰來,”
內室之中,香爐青煙裊裊,看著案幾上,銅錢呈現的卦象,姒伯陽撫掌大笑,道:“看來,姒飛虎已經與姒梓滿匯合了?!?br/>
他打量著卦象,呢喃道:“不然,絕不會有此卦象,上吉卦,地雷復……雖非上上卦,卻也是吉卦,妙哉,妙哉??!”
“哈哈,”
姒伯陽笑著搖了搖頭,將案幾上的銅錢收入袖中。
幾枚銅錢經過姒伯陽精心溫養,早已脫去本來俗氣,銅錢上靈光閃爍,成了一宗易道之寶。
這對他的占卜大有用處,尤其是姒伯陽以此,推演《易經》六十四卦時,這幾枚銅錢也會愈發神異,甚至還會有某種加持。
需知道,《易經》六十四卦,除坤艮謙卦、山火賁卦、火地晉卦、火天大有卦四大上上卦以外。
其他卦象變換莫測,有時吉兇禍福,都是同一種卦象。故而通《易經》,卜算精準的人,可是奇妙無比。
而姒伯陽在《天子望氣術》與《文王八卦圖》上,有很深的造詣。正是憑著這二者觸類旁通,他才敢自稱是通曉《易經》。
“姒梓滿上虞一行,有驚無險,”
姒伯陽慢悠悠的起身,站在內室的門前,看著門外雨霧繚繞的景象。
“山陰氏與上虞氏聯姻后,有上虞氏掣肘呂諸,就能安心的消化有鄮。那可是數百上千里疆土,足以成為我統一會稽之基?!?br/>
“那可是……統一會稽啊!”姒伯陽眸光如水,映襯著江山如畫。
“統一會稽之后,我必能證就陸地神仙,陽神天仙之路,也能就此踏出半步?!?br/>
“如此修為,應該足以讓我,做一些我自己一直想要做,卻又沒有做的事?!?br/>
或是成仙之后,心性有了變化,姒伯陽已不愿束縛在這里。他想跳出山陰,見識一下這方無垠天地的真貌。
山陰氏秘藏的古籍中,有一些關于大荒的只言片語。對于大荒天地的精彩,姒伯陽早就心有向往。
無論是東海之上的龍伯國,還是長生不壞的不死國,亦或是三首國、三身國、巫咸國、軒轅國等只在傳說中存在的神國。
這些神國,姒伯陽都想去見識一下,去看看神國們的偉大。
畢竟,他雖知道神國們往昔的輝煌,更從古籍中窺見這些神國的冰山一角,可是終究不如置身其中,來的動人心魄。
捫心自問,若非姒象重當年突然逝世,山陰氏內憂外患,危機重重。姒伯陽沒有選擇,不得不登上首領之位,穩定各方。
姒伯陽此時的修為,或許沒有這么高,但他身上的負擔,絕對要比現在要輕許多,至少不用殫精竭慮的處理繁多的事務。
可世事沒有如果,在姒重象的病榻前,姒伯陽被擁立以后,他就失去了肆意灑脫的權利,轉而成為一位一心開拓的主君。
雖憑著浩然圣德,姒伯陽一躍臻入仙道之境。但成也圣德,壞也圣德,把他也與山陰氏牢牢的綁在了一起。
“所謂仙者,一人一山,自在逍遙,”
姒伯陽目光悠悠,看著雨霧中的山城,道:“現在的我,雖有大法力,卻被俗務纏身,沒了自在??!”
“主君,”
就在姒伯陽思緒恍惚時,中行堰身披蓑衣,神色匆忙,疾步而入,一下將姒伯陽驚醒。
“嗯?”
姒伯陽見中行堰臉色凝重,忙把中行堰迎入正室,問道:“中行,到底出了何事,讓你這般行色匆匆?!?br/>
中行堰躬身道:“主君,出大事了,諸暨氏首領呂諸,白馬原上再會烏傷,余暨,有剡,句章,有鄞,永寧,候官諸氏?!?br/>
“上祭古越八劍中的驚鯢、滅魂、卻邪、真剛四劍,引得會稽龍脈顯化,被各氏族公推為會稽君,不日就要建國了?!?br/>
“什么。會稽君?”
姒伯陽愕然,見中行堰面上的驚慌,啞然失笑道:“他好大的臉,整個會稽不服他的大有人在,這就敢稱君建國。”
“不過,也算是有自知之明,沒有直接稱伯稱侯,反而是稱君。”
“只是沒想到,他有四把越劍在手,氣數正盛,難怪能讓這么多氏族依附。”
姒伯陽若有所思,道:“嘖嘖,會稽君……會稽君……”
雖然各大氏族首領,有時候關起門來,也被家臣們稱為君上,不被其他氏族承認,屬于自娛自樂。
不似呂諸一般,他那才是建國稱君,將各大氏族化為一國,這等氣魄委實可怖。
中行堰道:“主君,呂諸稱君之后,八大氏族聯合,實力堪比一方諸侯?!?br/>
“烏傷,余暨,有剡,句章,有鄞,永寧,候官,這些可都是公認的大氏族,得到這些大氏族的擁護,呂諸勢不可擋??!”
“這要是再被他得到虞天子的認可,賜予玉璧鼎器,那就更是如虎添翼了。”
此時的中行堰話音都在顫抖,呂諸突然稱君,對于其他中小氏族的沖擊力,實在難以想象。
有國家的人,與沒有國家的人,完全是兩種概念。
在會稽地界之上,這種情況還不明顯??蛇€是出了會稽,進入其他諸侯國,就能察覺到不同。
大國國人欺壓小國國人,小國國人欺凌氏族野人。這些年來,會稽人可是吃盡了苦頭,也因此統一建國的呼聲越來越高。
畢竟,會稽人傳承于古越,曾是一方大國,國君更是被稱為越侯。哪怕已經亡國三萬載,可是古越的一些老底子猶在。
只要會稽有強人實現統一,將大中小氏族擰成一股,絕對有一方諸侯伯主的實力。
姒伯陽慢悠悠道:“他是要占據大義,作為第一個稱君之人,以大義裹挾,迫使我等不戰而降。”
呂諸白馬原稱君,如同在會稽人心頭點上了一把火。呂諸本來就是眾矢之的,也不怕再被其他氏族敵視。
在這個時候,呂諸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以其稱君之勢,大氏族之下的中小氏族,不說望風而降,也必不敢逆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