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帶著系統去宋朝 !
除了李睡蘭需要攆開,遠處還有兩桌客人,也需要回避。
要么把大堂里其余的客人統統攆開,要么自己搬到樓上雅間里去。
這巨勝飯店的建筑結構,是個卍字布局。
這年月房子要想造得更大些,就需要更長更粗的巨型原木,用來做棟梁。這大根大根的原木,一旦大到了某個程度,價格忽然就貴得飛起來。
高人一頭的棟梁之材,只有皇室和豪門才用得起。
巨勝飯店想把大堂弄得更大,以便制造出無數食客濟濟一堂的熱鬧景象來,卻又買不起足夠大氣的梁材……或者說,即便買得起,也沒人肯把這樣的材料賣給庶民。
于是史大郎想到的解決辦法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上,各造四間中等大小的房子。正當中,合圍成一個小廣場。
河南氣候干燥少雨,天氣晴好的時候居多。這中央小廣場里可以曬著太陽吃吃喝喝,感覺十分地自然環保。
然后四面四通八達的四幢房子,朝向中央小廣場的方向都是打通的,這就形成了一個十字星布局的復合式大堂。
在四幢大屋的盡頭處,立起閣樓,提供雅閣包間服務。
所以這巨勝飯店的布局,算得上是一個立體的卍字。
現在是午餐時間。
武大郎此刻已經被捕,正關在孟陽崗監獄的地牢里,走過去七步,走過來也是七步地徘徊著。
關勝放眼打量了一下廣場四通相聯的東西南北四廂大廳里的情況,巨勝飯店今日生意蕭條,除去關勝公孫自己這一席,僅僅只有兩桌客人。
第一伙人坐在最東邊的盡頭處,是一個老人帶著一個姑娘,各吃了一碗面食。然后又要了一碟豌豆,一碟胡豆,兩碗抹茶,在那里慢慢地打發時間。
老人的手邊放著一把胡笳……或許是羌笛……也許是兩者合并加以改良得出的羌胡樂器。
一看就是走江湖賣唱的倆爺孫。
這時候店里沒什么客,賣藝的自然就懶洋洋地等著。興許晚飯的時候客流量會大起來,那時候這爺倆大概就會精神抖擻地出來忙活一陣子。
此刻,喝著不值錢的抹茶,吃著豌豆和胡豆,坐在那里混時間。關勝覺得這爺倆看起來問題不大,這是可以理解的常態。
第二伙客人坐在最北邊的樓梯拐角處,只有一個肩部異常瘦削的年輕人。
雖然是一個,卻仍然也算得上是“一伙”。因為桌面上鋪開了三副碗筷杯盞。顯然這唯一的客人,正在等人。
這也正常的很。
也許沒必要搬到樓上雅閣去。只要嗓門兒不大,不虞被人偷聽。
那兩桌客人,都比較識趣,并沒有坐在靠近小廣場的這一頭。都坐在最遠端,靠近閣樓的樓梯拐角下面。那種犄角旮旯的位置,按例是只有窮人才會去坐。
因為經由樓梯上上下下的客人和店小二,腳步落地時多多少少會在樓梯板上掀起一點點的浮塵飛灰。
所以有點潔癖的客人都不愿意坐在正對樓梯的斜下角。
那個位置,是收費最便宜的。
看上去一切正常,關勝覺得確實沒必要瞎折騰。即便不搬進雅閣里去,也并沒有甚么大礙。
孫勝利的看法就完全相反。
那個正在等人的,以及那爺爺和孫女兒,在孫勝利眼里看來都很可疑。
那爺爺手里的笛子,無疑是胡族的笛子。
和關勝利一樣,孫勝利同樣鬧不清楚這是胡笳還是羌笛。看起來像笛子,但孔數比現代笛子少得多。介乎于胡笳和笛子之間。
只有等他吹起來,才能確定這是個啥。胡笳自然是用手拍著吹的,此所謂胡笳十八拍,漢末蔡文姬曾經玩過的。羌笛則不需要用手拍打音控,這更像是吹簫。低著頭,用按孔的手法來吹奏。
反正這不是簫也不是笛。因為造型是一頭尖一頭圓,帶著明顯的胡族氣息。一看就不是中原文化。
那么……這是西夏藝人?還是契丹、女真流浪藝術家呢?
西夏雖然是大宋一百多年來的宿敵,卻并不妨礙大宋帝都附近出現黨項族的賣藝人。
蓋因為黨項人最初曾經是幫助宋太祖打天下的鐵桿盟軍。
也就是大宋跟大遼在澶淵激烈對掐的時候,黨項族當中的野心家趁機鬧起了夏獨主義,這才自立西夏一國。
黨項族百分之七十都是野心家,所以立國的過程順利無比。但也有百分之三十死忠大宋,認定了只有漢族才能治中國。這百分之三十的好黨項人,當然力量不足以阻止李元昊家族的獨立,卻得以合理合法的加入大宋國籍。
楊老令公的老婆佘老太君,就是這么一個特別愛大宋的黨項族姑娘。
于是孫勝利一見到這奇怪的胡笛,便忍不住地浮想聯翩起來。
單獨一人,獨據一桌的那個少年,就更奇怪了!
孫勝利注意到這“少年”肩膀相當骨干清瘦,臉上卻十分圓潤。這就很像是女扮男裝的樣子。女性皮下脂肪豐富,所以看起來珠圓玉潤。同時女性的骨架子比男性普遍小一號,所以香肩似削。
這小子實在太可疑啦!
這完全就是黃蓉早期登場時的那個節奏嘛!
不對!這絕不可能是黃蓉!
郭靖楊康都是岳飛死了之后才出生的后輩小子。那黃蓉顯然也趕不上這政和年代的趟。只有黃藥師、歐陽鋒兩個有可能趕得上。開玩笑,王重陽都還沒出生呢!所以周伯通、洪七公都不會有。倘若黃老頭,歐老頭歲數能比王重陽大個二十歲的話,恰好可以趕得上。
所以這女扮男裝獨自行走江湖的,其實很可能是……
是誰呢?
阮阿朱和木婉清貌似是最喜歡女扮男裝到處亂跑的。
這射雕講的是南宋。
天龍講的是北宋。因為在邊境戰爭中被我宋干掉的姓蕭的遼國南院大王,只有一個。那家伙死在澶淵大戰中。正是南院蕭大王之死,促成了澶淵之盟。給我宋帶來了一百年和平發展商業繁榮的歷史契機。
不過,這蕭大王已經死掉一百〇五年了。
所以阮阿朱、阮阿紫什么的也活不到現在。
但是……
折家的巾幗少女,是可以出現在政和時代的。
佘賽花不姓佘,姓折。
楊業原本是北漢猛將。早在大宋收服北漢之前,折家軍就已經大名鼎鼎。尤其是折家大姑娘超喜歡帶著一幫娘子軍出征參戰。這也就是楊業楊無敵,非要娶這暴力折女郎為妻的緣故。
楊家軍跟折家軍,是個兩強聯姻的意思。
據說折老太君活到一百歲,還帶著一幫兒媳婦、孫媳婦出門去打西夏叛賊……
那就是說,折老太君其實剛剛才過世不久……
那也就是說,在未來討方臘的戰爭中,跟宋江、姚平仲并肩戰斗過的那個折可存……其實就是……
呃!這折家娘子軍的傳統歷來奔放不羈,折老太君的娘家姑娘,跟花木蘭一樣行走江湖,這實在是太符合時代常態了。朱熹還在吃奶,暫時還管不著北宋的潑辣女強們出門找男人打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