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帶著系統去宋朝 !
張如晦走進院門,首先便看見滿地的血污,蕭離婆、蕭七七、公孫勝站在尸體旁。
接著看見史進側著身子,從門縫里一點一點擠出來。
張如晦對死人不感興趣,不屑一顧。身為有道之士,自是應當超然物外,不為塵俗世界的生死恩怨所羈絆。這態度是不是有點冷漠無情呢?不管這態度對或不對,反正師尊在世時,就是這么教徒弟的。
公孫勝倒是引起了張如晦的片刻留意。
通緝令是神霄宮大老頒發的,張如晦當然是仔細看過不只一次。
不過,這古代的通緝令,畫得來好像寫意山水一般。大種花家目前還不流行西式寫實主義肖像畫。于是,一時不能確定巨勝飯店門口站著這邋遢道人,是不是就是圖形緝拿的那個入云龍。
因為張如晦年輕,又因為這懸紅額度大得令人咋舌,他忍不住多看了公孫勝兩眼。
但最終還是放棄了。
他并不打算進一步深究這個疑似通緝犯的邋遢道人。
張如晦很清楚自己今晚來到這里是干什么來的。
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則。
既然答應了李真伊,那就要把李真伊拜托的事情做到最好。
他不想節外生枝,也不愿意放下手里的“正經事”,分心旁騖去貪圖別的什么懸賞。
作為一個道德高尚的有道之士。諸如分心旁騖,貪多嚼不爛,見獵心喜,見利忘義,如此等等,都可算是倒行逆施。于自身的道行有損。
身為劉真人的弟子,張如晦不屑去做那小人的勾當。
于是,看了公孫勝兩眼之后,也就作罷。
決意不去糾結這人究竟是不是那個通緝犯的問題。
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初衷!今晚此行,我明明就只是來買情報的。
他愿意向巨勝飯店的主人出個好價錢,購得有關武松去向的線報。
掌握武松去向之后,是要親自出手干掉他呢?還是另行買兇殺人呢?
這個問題,到時候另行考慮。目前,暫時,還不用想太多。
沖著史進拱手說道:“貧道張如晦,特來恭喜史大官人!”
“哦?神霄宮也知道俺當了個官?”
史進忍不住覺得有些詫異。
他在晚飯前才從京城趕回來。除了自己之外,所有人都不可能提前知道這個“喜訊”。這年月又沒有電話,信鴿什么的純屬扯卵蛋。
按理說神霄宮應該沒這么快知悉此事。
畢竟這神霄宮距離潘店,還是有那么幾十分鐘的行程。
張如晦很理解史進為什么吃驚。
微笑說道,“在樞密院和趙官家跟前,極力推舉史大官人的,正是我神霄宮范大老。此事我神霄宮事前便心里有數,故此大官人不必驚詫。”
神霄宮高層都知道此事。
范大老最是熱衷于為朝廷舉薦賢良。
這個史進嘛,范大老是推薦給童樞相的,希望童樞相安排他做個巡檢司下轄的鄉寨都監,專門監督潘店地方的團練事務。但橫行轉職的大使臣,是必須由趙官家親自審核。有點好像科舉的殿試。
考慮到趙官家一向垂愛于五官端正、身體長大的漢子,說不定趙官家一見史大郎之后,就把他留在京師,充任三班使臣或者殿前班直什么的。
為了確保這史大郎不至于被意外高舉。破格拔擢為殿前司下轄的班直軍官。范大老特意給這史大郎履歷中添上一筆,略有些不良人意味的,所謂劣跡。
這所謂的劣跡,其實就是:史斌當年改名史進的這個流程,不合體例。
宋時良人改名是不犯法的,但需要有事由、有承擔、有登記備案、有當地縣衙出具的憑留。
史斌改名的過程,略有些荒唐。必須完備的種種手續,都未完備。此事推判起來,或會導致他永遠失去科考的權利。
還好大小使臣的選拔,考量的尺度本來就松于科舉。
大宋的管理模式一向如此。
武人自然是粗暴的好。循規蹈矩的文士,打起架來難免會犯些宋襄公那樣婦人之仁的錯誤。武人要比文人更有力,必須夠粗夠野。太過文質彬彬,反倒不好使。所以武人的選拔,不拘于“仁”的設限。
仁和義,舉子必須雙全。
武人嘛,有義便足夠堪用。反正大宋也不會讓武人掌握到什么太大的權利。無須仁智合格,只要懂得些基礎義理就成。
史進這個人,義這方面沒問題。
李睡蘭其實就是私底下拿著巡檢司暗紅辦事兒的“小番”。
宋時所謂的番子,語意跟明朝不大一樣。
番者,翻也。
譬如七十二番,寓意是翻動書頁七十二次。
其實番就是頁碼編號的意思,語意上無限接近于后世所常說的“番號”。
一個有番號的青樓女子,譬如四二〇號這種番號,無須解釋,很明顯就是……大宋才不會有什么磁力鏈條,這番號,是帶著些秘密特務的性質。
也即是港產警匪片里常見的所謂“線民”。
巨勝飯店是出了名的藏污納垢之地,官府并不來此搜捕,并不等于大宋提刑司和巡檢司的干員們,全都是睜眼瞎。
對史進這個問題人物,官方早有過細致而周密的調查。
李睡蘭就是調查員。
正是因為調查的結論顯示史大郎頗識義理,恰好又沒什么文化,更有點很不寬仁的匪氣,這恰好就是成就一個優秀武官的理想性格。所以神霄宮才把這案子力壓下來,責成提刑司和巡檢司不要擾亂巨勝黑幫的經營。
范大老看過對史進的調查甄別報告之后,便起了愛才之心。
想要收歸己用。
卻遲遲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契機。
范大老的考慮是,一味施恩,并不能使得草莽之人衷心歸順。須得是恩威并濟。
說簡單點,就是要拿捏住史大郎的犯罪證據,然后不予追究,反倒提拔起來,這才能夠讓這漢子死心塌地。
然而史進除了改名事件違例之外,并未明確的罪行,所以此事便一直拖了下來。
史進跟公孫勝有過八拜之交,此事瞞不過六扇門的有心調查。
但這兩人結拜時,公孫勝也并沒有成為河北劇盜,這罪名也就加不到他的頭上去。
一直拖到今日凌晨的早些時候,公孫勝終于在紫石橋街的王記茶樓露了行蹤,這樣一來,一直被蒙在鼓里的史大郎,總算迎來了升官發財的機遇。
神霄宮的辦事效率還真是高。
辰時便把來自神霄宮的公函送到了童貫的府上。童樞相也不含糊,午飯后就讓大內總管李彥的手下,把史大郎弄到宮里去面圣。
這年月的太監,不算文臣,倒算作是掛靠武官系列。是歸樞密院管轄的。大內總管李彥的頂頭上司,不是皇帝,卻是童樞相。童貫自己就是太監,且又居功至偉,進身成了樞密院的大老。童樞相指揮起太監來,完全就是如臂使指,得心應手。于是此事辦得來行云流水般順暢。
也就是下午喝茶的時候,史進有幸當面拜謁了趙官家的天子威儀,光榮地成為了一名承宣郞。
接下來,便心花怒放地回到巨勝飯店。不出三日,錦袍、執照、牌牘、金魚袋什么的就會辦妥,一股腦兒送到潘店來。印信自然是沒有的,他又不是真版文官。
公孫勝拒捕襲警之后一路西竄,大老們早料到他是要去潘店投奔史家黑店。
這樣便最好不過。
抓捕入云龍,將發酵菌相關的民間技術,強勢收歸國有。趁機敲打史大郎,揪住他的小辮子,使其徹底歸心。
這兩件事請,也就在今晚一并予以擺平。
范大老并不是特別瞧得上這兩個小角色,于是并沒有特別隆重地布設什么天羅地網。
雖然不是天羅地網,這番布局,倒也不算弱。也可說得上高手如云,悄然控制住了潘店四方八面的每一條交通要道。不怕這兩個小妖精,翻得出如來佛的手掌心。
這年月吳承恩還沒有來得及撰寫西游記。可是范大老的知識結構十分奇特。他倒是通過無數次針對穿越犯的聆訊,親耳聽說過許許多多,版本各不相同的,西游記花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