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帶著系統去宋朝 !
也不知道為什么,這李真伊對武大郎,似乎天生帶有系統贈送的初始好感度。
兩個人原本不認識。剛一見面,這泡菜姑娘,就好像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老祖宗似的,一五一十,把該說不該說的事情,全都交待了一遍。
這里頭的詳情太多,還沒來得及全部說完。
此行的目的地已經到了。
兩乘步輦轉過最后一道彎,眼前豁然開朗。
疏林和沼澤地形到此截止。
出現在面前的,是一帶高崗。
高崗之上,巍然屹立著層層殿宇。遠遠望去,竟好似一副古老神秘的風景畫卷。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高崗之下,次第坐落著一道又一道高大莊嚴的玉石牌坊。大概這東西宋時不叫牌坊吧?蒯飛是鬧不大清楚。反正后世民國電影里常見的貞節牌坊,就長這個樣子。只是民國那些牌坊,沒這宋時的尺碼那么大。
第一道石頭牌坊上,寫著“朝陽門”三個大字。
門后有亭臺樓閣。
當先一座涼亭里,或坐或臥,或者趴著,有幾個小道僮正在打著瞌睡。夏日午后,蟬噪不休。這里的氣氛十分安寧。
一道白石階梯,筆直通往前方。
一行人沒有理睬那幾個睡午覺的小道僮,一路長驅直入,拾階而上,接著穿過了“翔鳳門”和“櫺星門”。
眼見得所剩時間不多。
蒯飛趕緊發問,“這里主事的老大,是誰?稍后我要怎么跟他說話?”
“敕命純粹真人,提舉太清神霄宮京西北路常平倉司衙門。”
“衙門?這明明是諾大的一片道觀,衙門又在哪里?沒看見呢?”武大郎左顧右盼,半個衙役的影子也不見。
說起常平倉司,這個蒯飛倒是有點常識。只不過沒多少自信,也不曉得這常識是正確的還是歪批的。
所謂常平,其中那個平字,大概是起源于漢武帝時桑弘羊首創的那個中央物價平準倉庫。
官方出錢出倉儲空間,唯恐谷賤傷農,遇到糧食賤價便予以保護性收購。遇到糧價過高時,便拋售國庫存量以平抑物價。
這無疑是個好主意。歷朝歷代都有這么操作。
這操作一方面起到了市場杠桿宏觀調控的和諧效果,另一方面,負責這項工作的單位,成天所做的事情,就是低買高賣……這可是個超級肥缺。拿國家的錢,賺自己的差價。爽得不要不要的。
所以這提舉常平衙門的老干部,必定都是有很大來頭的。
關系不夠硬的人,怎么可能被朝廷分配到這種美差上來呢?
大宋朝官制冗繁。州府衙門、兵馬都監、漕運司、提刑司、常平司、巡檢司、X察司、鹽鐵專榷司、市舶司等等各種衙門,互不統屬,互相監督制衡。其中就數這常平司的日常最爽。提舉常平司,無疑比提舉刑獄司什么的,合算得多。
這常平衙門的任務主要是買進賣出,掌控國家平準倉庫,所以俗稱倉司,這層字面,一點都不晦澀,很容易懂。
至于這提舉常平倉司,怎么又跟這太清神霄宮搞在一起,合為了一體……
這其實也蠻好懂。
雖然國家平準倉庫,跟道家崇拜,胡亂攪和作一堆,有點荒誕的感覺。但官家這么做,其實也蠻科學的。后世之人對于佛教,詬病最多的第一大毛病就是:和尚們從民間騙得來無數善捐,名為供養,卻如貔貅似的只進不出,從來不反饋社會。
細細想來,這道士好歹還要幫民間除祟驅邪捉鬼吧,不管是不是真的有鬼,道士們至少安撫了怕鬼之人的玻璃心。對社會,是有所回饋的。
和尚界做過什么呢?什么都不做!和尚只管化緣,化了你的緣,還說一句什么六根清凈、斬斷俗緣。這意思其實就是,明明拿過了你的錢,還是跟你沒交情。你化了許多香油錢,連個臉熟都買不來。
這大概就是佛門教義上最大的一處硬傷了吧。
大宋最不缺的就是大智慧。
一早看出來和尚有這么一個遭人詬病的死穴,所以道教到了趙佶的手上,道家就開始跟佛門搶人氣了。和尚界在這里犯了如此一個綱領上的大錯,道家當然要抓住這個破綻。
所以大宋朝早期的廣惠局社會福利救濟中心,現如今是納入了道家體系。
反正這廣惠局賑災項目,大宋朝是不可能不做的。這任務交給誰做都一樣。為什么不交給道家來做呢?
國庫倉司的平準職能,廣惠局賑濟難民的工作,連帶著千金方傷寒藥湯這一類的大規模防疫保健項目,一攬子全都交給了神霄宮體系來監督實施。這樣一來,道家的社會聲望,輕而易舉就刷起來了。
還別說,趙佶其實在這方面還是個脈脈溫情的好皇帝,雖然說不上愛民如子,對底層的疾苦,卻是充滿了人文關懷的意思。
官方匯集史上最大規模的國家藥典,在全國范圍內由官方主辦廣惠局、和濟局,這兩件政績工程,站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高度上看,還真是前無古人,很了不起!
要知道大宋朝連金瘡藥這種東西,都是遵循國家藥典,由官方統一配制,再通過遍布全國的國營和濟連鎖藥房,公開發售。
遇到瘟疫爆發,其中增強免疫力,抵抗瘟疫傳染類的藥物,還會大規模免費發放。
這一塊兒,聽起來似乎本該是太醫院的職能范圍。然而事實上太醫院僅僅只能夠扮演中央醫術研究院的角色,太醫院是無法在全國鋪開網絡渠道體系的。于是,神霄宮體系很順利地結果了這項澤被天下萬民的榮譽使命。
和尚們從未懸壺濟世,道士們卻嘗試著和濟眾生。這么一來,必然就道進佛退。
和者,化合也。濟者,劑也,以藥劑之道,治愈蒼生。
道家擅長煉丹和制藥,也就是古代化學博士。
化學跟醫學的關系,向來是不可拆分。
這提舉神霄宮,跟這個提舉常平倉司,也就這么攪和到了一塊兒。
也不知道對還是不對,反正武大郎沒文化,他也就只能這么瞎猜!
好了!蒯飛現在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打聽的那答案。這里的主持人,被稱為“純粹真人”。
一個純粹的真人,一個高尚的真人,一個有道德的真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真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真人。
嘿!還別說,這句老臺詞,還真的好貼切。道家的核心思想,豈不就是道家經?
蒯飛有點懷疑太祖當年隆重表彰的,究竟是大夫白求恩呢?還是道長白求恩。
也難怪這李真伊自我介紹的時候,不說自己是太真的真,只說是純真的真。
純真這個詞,看似未來語,真相其實是道家心訣。
一邊胡思亂想著,來到山門前,落了輦轎,在小道僮的導引下,迤邐來到了正殿前。
這正殿,不用問,匾額上自然是寫著“太清宮”三個大字。
就好像后世絕大多數道觀的中央主建筑,都叫上清宮一樣。
太清宮,無疑是七十二神霄宮當中,排位最靠前的其中一個。
卻不知道這純粹真人,會是宋史或者水滸傳里的哪一個?高俅童貫什么的,應該不致于跑到這里來兼職。難道會是高廉那種?水滸傳里高廉也是會法術的古代化學家兼職魔術師。
他倒是有可能提舉七十二個神霄宮其中之一,不過這開封近郊的太清宮嘛,感覺這高廉的分量不夠重磅啊。
感覺起碼也得是個七長老一級的資深老干部,才有可能接得下如此重任吧。
也不可能是李綱、種師道之類。李綱這年月大概還沒有來得及進士及第,種師道自然是呆在西安,總管著關西五路對西夏的軍事工作。
那又會是誰呢?
武大郎痛感自己在大宋認識的哥們兒,實在太少啦。中央官道上的要緊人物和政治派系,在蒯飛眼里,完全就是個拆散了的拼圖板。蒯飛目前可以自行拼湊出來的部分,不足全貌的十分之一。另外十分之九,都被迷霧所籠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