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帶著系統去宋朝 !
無須外出采買,這神霄宮就有現成的蘿卜。
這里自產的蘿卜,品相有點不大好。
不過沒什么關系!反正這第一階段,只需要驗證蘿卜大法好!并不需要特別注重30%純度與35%純度之間的細微差別。
武博士現在就在這橫山坡周圍,認真考察半山坡菜園子里大小蘿卜的品質、以及年均產量問題。
身邊追隨著十多個范大老精心挑選出來的智慧機敏小道士。這些小道士,日后就是大宋的吳運鐸了,說不定其中還會涌現出一個兩個山東拿破侖,河北納爾遜。
武博士考察蘿卜工作的行程中,這一干隨從小道士們,殷勤有禮,有問必答。
很快就對當前的狀況,有了一個全景認識。
道士們不吃蘿卜。
山坡上所種的這些蘿卜,是專門拿來喂羊的。這里的道士們,很是熱衷于養羊。
還是山坡上放養的那種。
這些道士,喜歡釀酒。
宋時人普遍娘炮,不喝高濃度白酒,只喝低酒度的果酒。神霄宮道士比尋常宋人略MAN一點點,卻也MAN不到哪兒去。他們特別喜歡用羊奶勾兌蒸餾酒。
其實宋時人物已經掌握了蒸餾酒精的工藝,偏偏卻不肯把酒精純度往80%、90%的方向去整。結果,53-56度之間的白酒,跟羊奶這么一勾兌,就變成了30度左右。
這便是道家乳酒。
酒液濃厚稠滑,其色乳白如玉,視覺效果看起來十分神奇。
倘若把這種道家乳酒,拿了出去忽悠沒見識的山野村夫,哄他說:這東西其實就是特侖蘇釀成的精之酒……指不定那些山野村夫們,真的會被唬住。
這是用羊奶和白酒勾兌出來的道家特侖蘇大宋版本。這些道士們,并不至于自己惡心自己。他們才不肯把這些個日日入口之物,跟那個特侖蘇精華液相提并論。
然則,道士們卻干了一件與這差相仿佛的事情……
他們管這種奶酒,叫做“洞天玉髓”。
道家一向堅持陰陽五行學說。總認為天地萬物,都是金木水火土元素,巧妙搭配組成的。
這門學說,擱在先秦兩漢以及魏晉時代,無疑是先進和正確的。這其實就略等于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五種簡略版。大種花家的古代道士,早于世界一千多兩千年,提前窺知了世界構成的真正奧義:世界萬物,皆由元素來組成。萬變不離其宗。
既然是萬變不離其宗。那么道士的丹道,也就是化學實驗。自然而然分做了兩個流派:一派注重于追尋本質,一心想要弄明白世界構成的最基礎元素。用道家自己的話來講,就是注重于萬“變”不離其“宗”的那個“宗”字。另一派注重排列組合的嘗試,也就是注重于萬“變”不離其“宗”的那個“變”字。
尋宗之道,注重于解析和提純。
求變之道,側重于推衍與化合。
所謂洞天玉髓,不過就是奶和酒。但道士們偏偏把這簡單的事情,想得玄奧了。酒乃植物之精水,奶是動物之性命。
倘若植物也能***這射出來的一定就是酒精。酒是植物精!
奶之妙,比植物**更見微妙。只因為這奶,并不是所有動物都能產出。只有雌性才有這個天賦。所以此物必定蘊含著性別相差之陰陽玄機。
這奶,同時又是上一代母體,將其生命活力,甚至包括一部分智慧,巧妙傳承給下一代嬰幼體的重要過繼物。于是這奶,必定是生命之精華,亦是陰陽之關鑰。
綜合起來,這便是所謂的“性與命交關”。
進一步深入研究,又發現這酒、這奶,雖然同為液體,卻并非是單單的一種水元素。
木元素,這里頭肯定是有的。這羊兒吃草的呀!這白酒是糧食,也就是植物種子釀成的呀!所以水中有木。(挨邊摸到了后世營養學科,維他命、植物纖維素什么的邊。)
土元素,顯然也是有的。“接地氣”這個說法最是易懂。植物不接地氣,能長得好?地之不存,草將焉附?地生草,草喂羊,羊擠奶。所以這奶中必有土元素。(這挨邊就等于補鈣補碘什么的……古代人見到鈣片,多半得判定為土屬性,而非金屬性。)
最后最難解的就是金和火。
水土木都有了,怎么會沒有金和火呢?
可是這酒,這奶,真是跟鋼鐵和銅錢,扯不上半毛錢的關系呀。于是古代人機智地發現,酷暑盛夏,蔭涼地上擱置的鐵板上,會自然凝成水珠。
這其實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鐵板,冷凝成液態。但我們道家就忍不住想多了,他們覺得,這便是金生水。此水由金而生,必定不是凡水。實乃陽金之陰柔變化,是為金的陰性態。
于是,露珠、珍珠、螢火(這個其實是氟)、鬼火(磷),都被認作是金元素的陰柔一面。
這最難解釋的,就剩下了火元素。
烈酒入喉,宛若火燒。所以火元素一定也有。只是這火元素最是神秘,捉摸不定。
現在好了,一杯奶酒之中,金木水火土,全都齊活。
于是,最睿智也最有學術挑戰精神的道家高手,便潛心去研究火元素這個最難捕捉的奧義。其余四系,便留給才智平庸一些的師弟和師侄輩們。
神霄宮對于火藥的專注研究,其動因,便在于這里。
這些古代化學家,很悲劇的,走偏了方向。
元素不只五種。原子量的周期分布,在原理上,也迥異于陰陽五行。于是,道家科學院,無論怎么折騰,都注定不會有太大成就。這核心理念一開始就跑偏了,最后當然是越錯越遠。
范純粹想讓穿越人幫助大宋朝神霄宮科學院,啟蒙化學知識。談何容易!
這理想雖然豐滿,現實卻十分骨感。
穿越人只能跟道士們這么宣講:陰陽學說,挨邊算是對的,那不就是正負離子嘛!五行必須是錯的,實際上有好幾十種基礎元素。太極理念,勉強也可算是對的,幾十種元素都是同樣的質子、中子、電子模型,倘若把每一個原子核電子環繞而成的圍觀體系,都視作為一個小太極,倒也說得過去。
然而,道士們聽得進去?
道士不會接受五行之外還有第六第七元素的。
除非!有一個聲望、名譽、實力、本領、手腕、力量,全面碾壓太上老君的超超超神神神級蓋世大強者,提出這樣的新學說,道士們才肯心悅誠服。想碾壓太上老君?那非得是盤古巨神親自出馬不可!
似盤古這等強勢的創世大神,俗世間可能有么?蒯飛仔細想想,從趙匡胤、鐵木真、朱元璋,直到孫逸仙、毛偉人,貌似他們全都不具備如此強大的信服力。他們雖然厲害,距離盤古巨神,這分量還是差太遠。所以……連趙匡胤、鐵木真、朱元璋、孫逸仙、常凱申、毛偉人都別指望的事情,其他人更加不要想。
道家!終將衰落!沒人救得了他們!除非有人能扮演盤古巨神,還必須演得非常像!一點穿幫鏡頭都不可以有!一次NG的機會都不給!這可能嗎?迪士尼夢工廠、華納兄弟電影公司、變形金剛和環太平洋特技制作團隊,通力合作,斥以巨資,那也做不到這個效果呀!
此事注定無解!
一味吹噓大宋的文明多么先進,多么優雅,這是不對的!
道家學說,首先就走進了這樣一條死胡同。甚至可以這么講:一個沒文化的蠻族領地,降臨一個穿越客,反倒容易快速實現全民科普。這些蠻族夠樣夠森破,穿越黨說啥他們信啥。對科學的接受度,最大化。
大宋的道家文明越發達,穿越客的科普理念,傳播起來阻力越大。道士們分分鐘都可能把你這異端干掉。
最可悲的,還是這火藥!
火藥,這是個漢語獨有的兩字詞。不列顛語其實是很簡單很腦殘地,直接稱之為powder,gunpowder。
也就只有火藥的發明者,才稱其為火之藥!
這還真不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我們管這個,稱之為“藥”,這本身就是一個天大的悲劇。直到明朝,官府才將這東西,列入武庫秘要目錄。在大宋朝,這東西,是一種“藥”,它不幸被歸入國家藥典目錄。
我的天!這可是,戰略方向性的,嚴重跑偏啊!
藥這個東西,基本上是拿來吃的,其次也有一部分藥劑用于外敷。你能想象嗎?誰會用小藥丸,跟對手掐架對砸?
這個方向上的偏差,必須得掰正回來!
大宋朝野對于這種“藥”的第一普遍認知:芒硝是清火敗毒的中藥!口服的!
第二普遍認知:芒硝這東西,直接口服的話,只需少許,供給大大超過需求。富余出來的芒硝,用來放鞭炮,發展公益娛樂事業,讓老百姓活得更開心,開心了就不會亂造反,這個政治價值,會更重要。
第三普遍認知:陽火***譬如金風玉露,不相逢則已,金風玉露一相逢,便會有十分精彩的好事兒發生。當火焰屬性的芒硝,遇到冷水,會有神秘玄妙的事情發生。
芒硝遇到水,會快速溶解,溶解反應過程中,會從周邊環境中,汲取大量的熱能。結果是周邊的水溫變得更低,中央反應灶部分,劇烈發熱,并伴有氣化泛泡現象。
大宋道流半吊子化學家,十分機智地,妄圖以陰陽五行學說來理解這個過程。
芒硝火藥,秉持火元素精華,能奪造化之力,從尋常凡水中奪走其中內蘊的火元素雜質,從而得到三味真水。
尋常凡水不純不粹。
以火藥,奪其火魄精華,令其純粹,得到的這個東西,便是水元素的至高境界:玄冰!
大宋探險家也是經常去北地考察的。越是往北,氣溫越低。極北之地,有亙古不化的萬年玄冰。
玄冰之中,蘊含著巨大偉力,是為北方大帝玄武真君的力量。
所以大宋朝道家精煉出來的芒硝,其中品質最優者,又被定義為“北帝玄珠”。這玄珠,帶來了北帝玄武之力,本身性烈如火,卻可以令凡水,升華為玄冰。
所以武大郎之前在燒朱院里,做東坡肘子的時候……
系統娘直接給了一碗冰渣,在場沒有任何人對此表示驚詫。
冰淇淋么?這可不是什么西洋高科技!
這是大宋東京街頭最常見的冷飲!
尼瑪,我宋人民還真是不務正業啊!科技樹明顯點歪!在火炮這條科技路線上,一味的跑偏。偏偏卻可以在如此古老的1110年代,在夏天毫不費力地吃上消暑解渴的神奇冰淇淋!飛哥枉稱八百年后的現代人,小時候,在夏天,農村里根本吃不到冰淇淋好嗎?
金老師看樣子化學課也是全都打了瞌睡。
什么李秋水在西夏皇宮地窖里弄了個大冰窟什么的……那是瞎子點燈白費蠟。根本不需要弄冰窟好不好!
(明清兩代反而是要搞這個冰窟工程的,因為明清兩代,硝石資源優先拿去弄火藥了。后世再不敢拿這如此要緊的火藥原料來,瞎搞制冰這一類可有可無的民生福利。大宋、大遼、西夏、女真時代嘛……那是不需要大興土木去營造皇家冰窟的。)
把一百斤芒硝一股腦兒丟進容水量五十斤的水槽里,頓時就會氣泡翻滾,氣泡差不多散盡的時候,水槽深處,事先封存在密封水罐里的罐裝水,直接就能凝成一罐冰。
大宋的這個智慧,還真是出乎我們飛哥意料哇!
從神霄宮道士口中了解到大宋工業與科技的如此現狀之后……
大宋人民現已經司空見慣的冰淇淋制造工藝,給我們飛哥送上了一項超乎預期的利好福音,同時也伴生了一個始料不及的重大煩惱。
此刻,他乍然面對著一道很難邁過去的門檻。
這個利好,這個福音就是:東京人民不差錢,有錢的大爺小姐們……(小姐指伎女。東京城里這時候該行業從業人員號稱有二十萬之巨,這是一股相當強大的市場購買力)……嬌貴慣了,夏天是一定要大量暢飲冰鎮飲料的。這樣一來,京畿數縣之地,放棄農耕,轉職為專業“硝戶”的,足足有數萬戶之多。
大宋制硝行業發達,低純度硝石產量之大,遠遠超乎飛哥事前的想象。
伴生的重大煩惱就是:這硝石制冰,對芒硝的消耗量,實在也太大了。范老爺子想要大搞火藥工程,對硝石的消耗量,也是個天文數字。這項工程一旦正式上馬,開封市場上分分鐘就會洛陽紙貴,啊,是東京冰貴。
這會直接導致民怨沸騰。
民怨沸騰,我們飛哥不在乎!可是一旦民怨沸騰,提前驚動了時空管理局又該怎么是好呢?
沒辦法!即便驚動了不該驚動的大魔王,那也要拼這一把。不然就太可惜了!其實大宋這科技樹,才剛剛開始歪,歪得還不算太遠。畢竟是,現成培養出了這么多的專業制硝戶啊!
這些制硝戶,面向特么的奢侈消費品冰淇淋去了!得趕緊給他們掰回來,回到火炮這條路上來。
這樣一來,武大郎接下來要努力的方向,就不再是種田,而是,設法顛倒一下朝野上下的既有觀念。
初衷本來是要種田的。先實驗,再生產,從生產到量產,穿越客一般都是這樣子種田發展的。
大宋目前的情況,尼瑪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兒啊!這還需要種個錘子的田!我宋制硝行業都已經快要形成規模化的產業集團了!我們飛哥的歷史使命,頓時就變成了,設法扭轉宋人的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