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孫寶珠跟了章杏之后,章杏就輕省了許多。孫寶珠雖然不能說話,但人勤實肯干,勁兒又大,炒鍋搬柴之類的事情她都一手包了。章杏只在一邊幫忙看看鍋里粥煮的怎樣,偶爾添幾根柴火進灶。
傅舅娘又有另一類活兒干,她們幾個有些年歲的婦人要淘米下鍋,一鍋一鍋的米都是按了份量來的,最早是一滿碗米煮一鍋粥,現在只有小半碗了,所以煮出來的粥清湯寡水。
對于這樣一碗可以照見人影的稀粥,章杏六年前是不清楚的,現在親手操辦,方才知道緣由――米是越來越少,要粥喝的人卻是越來越多,要再先前的來,那就得很大一部分人餓肚子。誰也不知道朝廷什么時候來賑災,要熬到那個時候,漳河鎮幾家大戶們擠出來的糧食就需細水長流的用。
有一口喝得總比沒有的好。
正熱火朝天忙著,劉大戶府上的家仆劉三斤跑進來嚷道:“里正來了。”
干活的婦人們手中都是一頓,有個說道:“真是稀奇了,劉里正今兒怎么過來了?”
劉三斤嚷完了就跑出去看熱鬧,有喜熱鬧的婦人也都門口去看。傅舅娘將米下到鍋里,對灶前的章杏說:“別站在灶口,仔細別熏得一身灰,灶里有火就行了。”
章杏應一聲,幫忙拿了鍋鏟將簸箕的米拔進鍋里。傅舅娘一直想找個時機探探章杏口風,只今日從早忙到眼下也不得閑,現下里棚子里的婦人多到門口看熱鬧,余下幾個都不是管閑事的,又隔得遠。于是傅舅娘裝作隨意樣子說道:“杏兒,你妹子怎樣了?”
章杏一邊忙著,一邊笑著說:“還行。”
傅舅娘也笑了,說:“倒也是,在王府里有什么好愁的?倒是你,跟你娘在魏家莊饑一頓飽一頓,沒個定數。也就是近些日子才好些。”
章杏如何不知傅家人在思量自己,只她素來不將心思擺面上,隨著笑著說道:“我倒覺得自個比桃兒好過,她那邊雖然不缺吃穿,但哪里有我們這般自在。況眼下哥哥越發出息,我是半點也不羨她的。”
傅舅娘臉上的笑越發和煦,“你倒是想得通透……”她話只說得半句,就聽見門口看熱鬧的婦人咋呼了起來,七嘴八舌喊叫:“里正大人好。”
“劉里正,您來了。”
傅舅娘與章杏都轉過頭去,門口婦人讓出道來,劉里正領著幾個人進來的。章杏不由得站起來了身。跟劉里正一同進來的是顧惜朝幾人。
劉里正模樣卑恭,有心在淮陽王世子面前顯出治下的人心,與婦人點頭含笑,又引請顧惜朝進,許是顧惜朝交代過,他囑咐婦人自去忙活,又打眼神與粥棚管事。粥棚管事也是人精,接了眼神,背著身立時往身邊大鍋里倒了一碗米。
顧惜朝哪里是來視察施粥?對劉里正所引之處瞟了一眼,就丟開了,徑直到了章杏身邊來,伸頭往鍋里看了幾眼,問道:“這是今日要分的粥?”
劉翼與穆宇一對眼神,同時挨到劉里正身邊來,找了個由頭半夾半推將劉里正弄了出去。
劉里正出去了,其他人只當劉翼穆宇其中一個是要緊的,多半都跟了出去,只留下一個跟陪在顧惜朝身邊,應和笑著說:“是,是,這就是一會要施下的粥。”
傅舅娘是知道顧惜朝底細的,但她私心不想顧惜朝與章杏多接近,于是喊道:“呀,要抄一抄了,別熬的巴鍋了。”說著就從章杏顧惜朝兩人中間插進去,徑直揮起鍋鏟。
顧惜朝不得不離遠些,瞅著傅舅娘忙活的空隙與她打了聲招呼,又慢慢挪到章杏另一邊,小聲問她:“你這些天都在這邊幫忙嗎?”
章杏心里既覺得好笑,又有些沉重,“是啊,這邊人手不夠。”
有口鍋熬好了,掌勺的招呼人手幫忙抬搬,體壯的婦人都去幫忙,有婦人識得顧惜朝身邊的陪隨,喊道:“胡重八,過來幫個忙。”
喊人這個與胡重八占著親,算是長輩,胡重八猶豫一陣,點頭哈腰對顧惜朝陪笑說:“您慢看,我,我去幫把手。”
灶里的火暗了下來,章杏連忙添了幾根柴進去,翻挑時火光一下亮起,她清麗的眉眼仿似鍍了一層金色。顧惜朝心又跳快了幾下。
粥棚里除了顧惜朝都在忙活,越發顯得他突出,婦人們目光在他身子打轉,也有低聲盤問的。
“這是哪家哥兒?長得可真俊。”
“不知道,跟著劉里正進來的。”
“不知道說親了沒有?”
“怎么?又想牽線做媒了?這哥兒可不是一般人家的,你沒瞧見劉里正方才的樣子嗎……”
顧惜朝一心在章杏身上,對旁邊所有都置若罔聞。
章杏將手中火鉗遞給孫寶珠,對顧惜朝說道:“這邊灰大,咱們出去。”
傅舅娘見章杏領著顧惜朝出去,一時沒來得及喊住,忍不住跺了跺腳,奪下孫寶珠的火鉗,著急說:“你家小姐都走了,你還不跟過去看看?”
孫寶珠忙跑出去,外面全是人,哪里還找的見她家小姐?
其實章杏并沒有走遠,這時候正是到了施粥時,粥棚四周里三層外三層全是人,劉里正不知被劉翼穆宇糊弄到哪里去了,她與顧惜朝正在人群里往外擠。沒人帶著,誰個也不認識淮陽王府的世子爺,一擁而上的人們眼里只有不遠處桶里的粥。
章杏人瘦身弱,差點被推到在地。顧惜朝沖上前去,攔在她身邊。兩人好不容易才擠出去,章杏已是一頭汗了。
“這里天天都是如此嗎?”顧惜朝擦了一把頭上汗水問道。
章杏點頭,“天天如此,有時候比這還要多。”
粥棚管事帶了巡防營人手出來喊話,人群更是紛亂了。身強力壯拉幫結伙一股腦全往前沖,婦孺孱弱敵不過,有哭有喊有乞求的。顧惜朝護著章杏又退遠些,百相前章杏默然。顧惜朝顯然也少見這樣情形,見一個帶著孩子的婦人被推拽在地,那孩子哭得哇哇大叫。他頭腦一熱,握著拳頭就要過去。
章杏連忙拉住了他,“別過去,不頂事。”這時候的一口食就是一條命,便是將眼前推擠的壯漢收拾一頓,也會有下一個繼續不管不顧上前搶食的。這世道,為強者才能長存。
果然,那婦人將孩子一把提起,強擠進了隊伍里。
有了巡防營人手在旁邊,粥棚前很快排起兩條長隊,身強體壯者多是在前,婦孺孱弱一般在后。顧惜朝似看愣了。有領到粥的漢子端著碗可照見人影的稀粥歡天喜地過去。顧惜朝眉頭皺起來了。
章杏說:“你別瞧這粥稀薄成這樣,卻是這里許多人的命,就是這樣的東西,也不是人人都能分到的。其實能進漳河鎮,對于這次受災的人們來說,都算是好運了。”六年前,他們流竄到淮陽,那些日子比這不知要苦多少倍。
“到盂縣去吧。章杏,你跟我們一起到盂縣去吧。”顧惜朝突兀說道。
章杏驚了一下,扭頭看顧惜朝略有些沖動臉,一笑,說:“我去盂縣做什么?我家就在這里啊。”
顧惜朝是一鼓作氣說的話,被章杏這樣一答,他便有些后繼不足了,“你,你娘和你弟弟不是都在盂縣嗎?”
章杏臉上的笑未消,“他們也只是去暫住,過些日子還是要回來的。眼下淮河的水在退,雖然慢,但聽說最多只挨個把月,大水就能退得差不多。水都退了,我還去盂縣干什么?”
顧惜朝忍了一陣,憋紅著臉,又說:“你妹妹不是在淮陽嗎?那你去淮陽吧。”
“我去淮陽干什么?”章杏笑著說,“我妹妹是你們王府里的丫頭,我又不是。她那日子,我可是過不慣的。”
顧惜朝的臉紅一陣白一陣的,章杏變本加厲說道:“這里日子雖然窮些苦些,可是自在。人都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窮窩,我呀,哪兒都不想去,最喜歡還是自己這窮窩,自自在在的,多好啊。”說著,又笑嘻嘻看著顧惜朝,“顧世子,我倒不是說你們王府不好,你們王府自然也是很好的,可是不一定所有人都喜歡。”
顧惜朝的臉有些發白,章杏見目的說到了,又將話題扯到別處,問:“顧世子,姚姑娘還好吧?”石頭的師姐姚明珠在金沙口事情后就進了淮陽王府,石頭走前,曾托她多看顧。
顧惜朝還在失落之中,章杏連問了兩邊,他方茫然說:“姚姑娘,哪個姚姑娘?”
“就是咱們在青蒙山遇到的那位姚明珠,姚姑娘。她不是在你們王府嗎?”
顧惜朝搖頭,“我不知道。”金沙口之后的事情都是他父王與沈懷瑾安排的,他哪里記得什么姚姑娘,青姑娘的。
章杏看他面色不像敷衍,估計是真不知道了,也不再追問了。恰好孫寶珠劉里正劉翼穆宇等人先后從人群里擠了過來。顧惜朝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章杏也不想多添事端了。尋了托辭,帶著孫寶珠回了粥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