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轎進了李莊村,鑼鼓鳴炮更是脆響。兒童的喧鬧,四鄰的恭賀聲此起彼伏。章杏讓自己靜下心來。聽得贊禮的念詞,轎門卸下,她隨著喜娘的牽引,跨火盆馬鞍。三叩六拜之后,進了房里。
李莊村人多數都姓李,石頭家雖是三代單傳,但與村里許多家都是沒有出五服的親戚。章杏也是李莊村的人,與村里許多人也都熟識。他們倆此番結親,村里人都過來幫忙了。披著紅蓋頭的章杏聽到了許多熟悉的聲音。
喜秤揭開了紅蓋頭,章杏抬起頭。一屋子面孔皆是熟悉的,臉上都帶著笑容。穿著大紅喜服的石頭就站在面前,黑黝黝的臉上滿是笑容,看著她。章杏只覺得周圍的聲音都遠去了,心里有股塵埃落定的感覺。心里只剩下了平靜。
“新娘子真好看!”不知是誰起了頭,一時間稱贊聲此起彼伏。
章杏臉上掛著微笑,低下頭去。
李大山媳婦李黃氏端了餃子來。章杏咬了一口。李黃氏問道:“生不生?”
章杏低聲回道:“生。”
滿屋子哄鬧起來,石頭笑呵呵看著章杏。又有人端了酒來,章杏心知此番是要喝合巹酒,遂接過來。石頭也執了一杯,看著章杏,顯然是有些喜昏了頭,端起來,正要一口喝光。
李尤氏笑著拍了他一下,說道:“可別一口喝光了!”合巹酒要新郎新娘各自喝一口后,再混在一起各自飲下,取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意。
石頭這才醒覺,笑呵呵點頭,小飲一口。看著章杏也抿了一口。李尤氏將兩人手中酒杯接過來,混在一起,又分別斟了兩杯,旁邊人都笑鬧起來:“喝合巹了。”
石頭先拿了,看著章杏,心里歡喜爆滿,說道:“杏兒,我日后哪怕只有一口水喝了,也會有你一半的。”
滿屋子婆娘都笑了起來,李尤氏也捧著肚子笑,拍了石頭一下子,道:“哎呀,你渾說什么?從此以后,你的便是杏兒的,杏兒的便是你的,還分什么分?”
石頭只是當時想說便就說了,哪里還知道能說不能說的?一屋子人都是熟識的,他素來臉皮厚,說完了也不臉紅,依舊是一張樂呵的笑臉。
李尤氏笑著說:“好了,喝合巹吧。”又對石頭一本正經交待,“要喝完了。”
石頭應了一聲“哎”,當真一口喝光了。滿屋的人又笑了起來。章杏端起來,送到嘴邊。屋里的人都在笑石頭。她低頭用只有自己能聽見的聲音說:“我也是。”然后,一口喝下。
“撒喜糖啦!撒喜糖啦!”外面鬧了起來,房里的人爭先恐后往外去。
石頭還看著章杏。李尤氏笑著對他說:“你可以出去招待客了。”石頭這才點頭出去。
新房里都出去搶喜糖了,李尤氏低聲問章杏:“杏兒,你餓不?”
章杏搖了搖頭。花轎出門的時候,傅舅娘就塞了幾塊餅給蕭得玉,讓她瞅了時機給章杏用。
“一會還有得等,外面吃酒的也不知什么時候才能散?你好歹先填些。”李尤氏說著,招了女兒李金蓮來,“我讓你留的餅呢?”
“在這兒呢。”李金蓮笑嘻嘻拿出來。
李尤氏塞給章杏。章杏看了蕭得玉一眼。蕭得玉連忙接過來,笑著說:“夫人放心,我一定讓小姐用些。”
李尤氏一個鄉下婆子,幾時被人稱過夫人?當下笑著看了蕭得玉一眼,對章杏說:“你的這個丫頭倒是機靈。”
章杏只笑不語。外面有婆子尋過來,拉了李尤氏說:“金蓮她娘,快來,快來,聽說又來了好些客,廚房里備下的菜怕是還要再添,你趕緊拿個主意。”
李尤氏站起來,說道:“杏兒,那我先去了。”又囑咐李金蓮,“陪你嫂子坐會。”
李金蓮歡快應了一聲。蕭得玉連忙端了幾子過來,讓李金蓮坐下。李莊村的人,章杏大多都認識,與李尤氏一家更是親近。李金蓮拉著章杏的手,將兜里的糖果翻出來,笑著問:“嫂子,你要吃哪個?”
去年大水,李莊村的日子并不好過,糊口尚且都是難事,更別提糖果之類吃食了。所以方才撒喜糖時,大伙都跑了出去。李金蓮也撿了一大把。
章杏笑著搖了搖頭,“我真不餓,你吃罷。”
李金蓮見她不像是在客套,便也由她了,自己剝了一個放嘴里吃著,一邊與章杏說些村里的人事。
天漸黑下來,外面的喧鬧還沒有要停息下來的跡象。李尤氏過來了,說是已經燒好熱水,讓章杏趕緊洗換了,一會兒許是有人要鬧洞房,到時候穿這一身,怕是有閃失。
章杏頂著一頭的鳳冠霞帔,早覺得脖子都酸了。聽罷,趕緊讓蕭得玉跟李尤氏去了。水打來,蕭得玉留門口守著,章杏洗干凈了臉面,換了一身衣。又在李尤氏一再叮囑下了,吃了幾口餅。李尤氏還有事忙,李金蓮還沒有用晚食。她們都出去了。章杏舒了口氣,對蕭得玉說:“我那針線你收哪里了?”
蕭得玉心里吃驚,看著章杏。章杏又說:“拿出來罷,這會沒人來,我閑著也是無事,做幾針。”
蕭得玉將東西找出來,遞給章杏。看著章杏真穿針引線起來,蕭得玉不由得看了孫寶珠一眼。孫寶珠還是一張木呆臉。
“得玉,你去門口站會,若有人來,叫一聲。”章杏頭也不抬,說道。
蕭得玉只得應了一聲,出去時候扯了孫寶珠一下。孫寶珠抬頭看她一眼,眼里盡是莫名其妙的神色。蕭得玉心里不禁罵了一聲:蠢。小姐這分明有些不對,竟是到這會了,她還沒有看出去。
她也只敢在心里罵,當真章杏的面,卻是不敢說什么。
孫寶珠瞟了蕭得玉一眼后,又面無表情轉過頭去。
蕭得玉只好自己出去了。
李家院子里擺得幾桌酒席都散去了,空余了殘桌空碗。這邊主要招待幾位貴客的,多數客人還是分在了左右鄰居家招待。幾個婦人正忙著收撿著。天已經黑下來了,屋檐下院墻上都掛著燈,到處紅通通一片。
蕭得玉滿懷心思站在門口。她自是見過結親的,別人家新嫁娘有哭著上轎,也有笑著上轎的。只她家小姐不一樣,沒有哭,臉上雖是掛著笑,卻看不到眼里。上了花轎,還要尋針線做。似乎一刻也離不得這個。然而她卻是知道,她家小姐其實并不耐做這個。
姑爺與小姐自幼熟識,這門親又是雙方長輩定下來的,雖是突然提起,但小姐從頭到尾沒半句不想嫁的話。可是要說她是喜歡的,看著分明不像。
到底是怎么了?蕭得玉看不懂。
大門口似又有客來,在門口迎客的主筆在說話:“您幾位是哪里的客?”
隔得有些遠,蕭得玉聽不清來人是怎么回話。一會后,主筆匆匆跑進來,逮了一個婦人問道:“石頭呢?外面又有貴客到了!是忠勇侯府的人。”
蕭得玉聽了心里一驚。她知道她家姑爺在西北軍中做小旗,才立過大功。但是區區一個小旗能驚動忠勇侯府,這得多大的臉面?
那婦人也愣了愣,隨即指了屋里說道:“他正在屋里跟幾位客吃酒呢。”
主筆匆匆進屋里去,沒多會,石頭就出來了。蕭得玉看得分明,她家姑爺臉上一貫的傻笑沒有了,神色凝重,還瞟了這邊一眼,隨即大步往門口而去。
蕭得玉覺得有事,返身進房里。章杏還在做針線,聽了蕭得玉進門的響動,頭也沒有抬一個,說道:“外面又有誰來了。”
蕭得玉低聲回道:“聽說是忠勇侯府的客。”
章杏手中的針一下子扎進了肉里,血珠子立時出來了。蕭得玉不禁“哎呀”一聲叫。
章杏叫手指抿進嘴里,看著蕭得玉問道:“忠勇侯府的客?”
蕭得玉被章杏的臉色嚇到了,點了下頭。章杏扭頭看向門外,蕭得玉不知道她在想什么?許是在外面站得久了。她莫名打了寒顫。
“你再去外面看看,來得是誰?”章杏說道。
蕭得玉點頭出去時,看見她家姑爺正陪著幾個人進來,領頭兩個一胖一瘦。胖的那人約莫四十五六歲,生得肥頭大耳,挺著與懷胎四五月的婦人差不多大的肚子,笑得如個彌勒佛。瞧著倒似是個做大買賣商賈。瘦得那人倒不是真瘦,只對比與他一道進來的人,他看起來要瘦多了。年紀也不大,約莫二十三四歲,身形欣長,氣度非凡,笑容和煦。
她家姑爺站在這兩人身后,畢恭畢敬引著:“朱爺,劉爺,這邊請。”
一眾人等過院子進屋,與石頭一道迎客的主筆跑了出來。李尤氏聽到了響動,也來了院子里。主筆抓了她低聲說道:“石頭說了,這桌席面讓仙客樓的主廚整,東西只管用最好的,務必要快。”
李尤氏知道來了貴客,忙不失措點頭。主筆又叫了負責茶酒的,“快去,快去,將前些日買的那五十年陳釀的杜康搬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