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到達江陵時,已是下午。
章記茶行的二掌柜杜晦明早得了信,領了伙計,將鋪子后面的院子收拾了出來。杜晦明的婆娘杜肖氏在章杏身邊伺候了多日,早兩天來到江陵,估摸了馬車到達的時間,將一應到時的吃用都準備妥當了。
章杏石頭等人到達后,洗漱一番,用罷飯,就將杜晦明叫進了小書房里。
魏閔武給章杏置下了三間鋪面,準備讓她做些茶葉玉石之類的買賣,但因時間緊促,如今只有江陵的茶行步入了正軌,其他兩間鋪面還沒有開張營業。
杜晦明仔細報了近來經營情況。因是新近開張,客源什么還沒有穩定下來,眼下鋪子的收支只勉強能維持個平衡。
章杏笑著點了頭,說:“杜掌柜辛苦了。”
杜晦明汗顏說:“咱們東西雖是好,奈何知道的人卻是不多。夫人放心,假以時日,鋪子收益一定會蒸蒸日上的。”他原是做首飾鋪的,被魏閔文買下后,先是放到盂縣章記米行里,還沒等他摸清米糧這行的門道,又被派到江陵這邊來做玉石茶行。
玉石這塊在江淮這里是個偏門,做的商家很少,大多數都是加工成首飾了,再賣出去。而魏閔武給章杏的那些雖是也有成品首飾,但最多的還是沒經過加工的玉石。這塊想要做起來,可不是一日兩日。杜晦明考慮再三,跟章杏魏閔武分說一番,決定先將茶行開起來。一來茶不經放,二來也是茶行比之玉石這塊更容易入手一些。
“杜掌柜做事,我自然放心的。玉器行這塊先放一放,也無妨。茶行做好了,咱們的名聲打出去,與玉器這行也是有利無害。穩打穩扎,步步進,買賣才能長久不衰。杜掌柜說得沒錯。”章杏肯定了杜晦明的做法。
杜晦明放下心來,又將另兩處還沒有開張的鋪子接下來的打算說了一番后退出去。
石頭在旁邊一直沒有說話。杜晦明走后,他湊過來問道:“你這二掌柜以前是不是也做玉石的?”
章杏驚奇盯著他,問:“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石頭得意說道:“這還不好猜?明明眼下只有茶行開張,他卻十句話里有七八句都離不開另兩處鋪面。他若以前不是做這行,怎么會這么關心?”
章杏笑著搖了搖頭,說:“你啊,這回恰好猜錯了。”
“不可能!我看人幾時看走眼過?”石頭叫道。
章杏笑著說:“他以前是做首飾鋪的。他對那兩處鋪面更為用心,一來,是因為做首飾與做玉器多少有些關聯,二來,也是玉器這行獲利遠大于茶行。商人逐利乃是天性,賺錢多的,他自是更用心些。”
石頭哪里知道這些門道?一時聽得懵住了,問道:“既然玉器獲利遠大于茶行,你們怎地不先將這行開起來。”
章杏笑起來,“獲利是一回事,但你總要會做才行。玉器這行,咱們眼下可是個門外漢,別看東西不缺,鋪子也有,要是不會做,照樣陪精光。隔行如隔山呢。”
石頭想了一陣,點了點頭,說:“說得也對,摸清楚門道再下手,才能撈到好東西。”
章杏料他大約是想到別處去了,也沒問,低頭看手中賬薄。還沒有看完,石頭又湊過來了,與她一道看。他以前在李莊村也上過幾日私塾,但也只認得幾個字。還是后來到了青蒙山,姚青山姚明珠父女教了些,方才勉強能寫出些文字來。姚青山一介郎中,管得是治病救人,自是沒功夫交他看賬薄做買賣。
石頭看了一陣,便煩了。將章杏手中的東西一把抽掉,鬧將起來。
章杏如何強得過他?眼見越鬧越過火,連忙氣喘吁吁說道:“你打算怎么去青蒙山?”他們此番來晉州,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上青蒙山,看看張天逸的那些東西。
章杏知道張天逸的東西定不是個少數,但是到底有多少?到底在哪里?她卻還不知道,石頭馬上就要去西北,歸期沒有定數。她打算做米糧,雖然說眼下不缺銀錢,但若是真要往大里做,就她目前手頭的那些,還是不夠。
魏閔文魏閔武自然會幫他,她卻不想他們也一頭栽進來。她和石頭已經跟沈家綁在一起了,但誰知道日后會怎樣?許是在他們的努力下,他們能站起來,好好活下去。但也可能會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
這事誰也說不準。
雖然說她跟石頭真有悲慘的一日了,魏家章家都會難以幸免。但他們總歸是次要,許是會有些一線生機。在事未成定論之前,能離沈家遠一些,他們還是要遠一些的好。哪怕只有一點點希望,她也會讓他們盡力遠離這場災禍。
再說,米糧做起來,沈家肯定會找上門來。雖然他們想得很好,但并表示事情一定會這樣發生。
許這行就是無底洞呢?她不能讓魏閔文魏閔武也跟著鉆進去。
張天逸的東西,她多半是要動的。但如何去動?總得要她明白東西在哪里?到底有多少?才好去計算。
“明日一早就去。”石頭含糊說著,一下抱起章杏,放到了靠窗的矮榻上。
次日,石頭和章杏帶了孫寶珠去了城西另兩處鋪子里,杜晦明要陪。章杏笑著說:“不過幾步的距離,哪里還要杜掌柜跟去?我們也是看看就回來了。”
那兩處鋪子雖是沒有開張,但是東西拖了不少過來,眼下兩處各有個伙計日夜盯著。杜晦明在章杏來之前,就得了他們將要來的消息,將里面的東西已是都收拾齊整了。章杏如此說了,杜晦明只得派了鋪子里一個伙計帶路,引著他們往城南去。
到了城南,陪來的伙計敲了敲門。里面守屋的立時開了門。這幾個伙計都是魏閔武挑的,在來晉州之前,就跟章杏見過面。
當下守屋的兩個伙計見了東家,連忙將人領進來。
章杏邊走邊看。西南那里盛產玉石,這東西又值錢。雖然江淮這邊做這行的少,但是西南那邊卻不知道有多少。所謂物以稀為貴,玉石這行要是貨源有門道,買賣做好了,絕對是個大賺。所以魏閔武給章杏的,這類東西占了大頭。準備開這行的鋪面也比茶行糧行大,且還是兩間連在一起,足比得過一棟兩進院子了。前面更是兩層木樓,位于人流如織的好地段。
目前鋪子還沒有開張,里面只有兩個看屋的伙計和庫房里滿堆的稀貨。大門緊鎖,只留了小側門進出。
章杏喝了一盞茶,問了伙計近來一些事后,就要去后院庫房看看。兩個伙計也是要陪來。章杏推了,只帶著孫寶珠就去了后院。
幾個伙計見東家帶著大包小包,以為又是帶了些好貨來,哪里敢多問?送到后院門口,就不再進了。
到了庫房里,章杏讓孫寶珠在門口守著,將早先備好的衣裳拿出來,與石頭一道換了,又將臉面折騰了一番。石頭瞧著有趣,問道:“你這樣抹一番,不細看,我還真認不出來。”
章杏以前不過見了多少將丑化成美,將鬼化成人的妝扮。只不過這里的東西沒有那么多,她只能略微改變一下臉面,自己戴了個斗笠,也遞給了石頭一頂。
石頭戴好了,更覺得好玩,摸了把章杏的臉,調戲說道:“小娘子,你這魚賣多少錢一斤?”
章杏瞪了他一眼,又拿出一個裝了幾條魚的小魚簍子來,給石頭背上了,一邊說道:“出了這后院就是淮水河,河邊多得是賣魚打魚的,咱們這樣妝扮,才好渾水摸魚,去青蒙山。”
石頭由著她折騰,問道:“杏兒,不會真有人盯著咱們吧?”
章杏說:“這我也說不準,不過小心些總是對的。”
兩個妝扮好了出去,將門口守著的孫寶珠嚇了一跳,要不是她不能開口,一準會尖叫起來。
章杏連忙打了個手勢。孫寶珠這才認出來,臉上還是驚魂色。石頭心里得意的不行,誓要將淮河邊上賣魚的裝到底了,還聳了聳自己肩膀的魚簍子。
章杏打手勢告知孫寶珠,他們要出去一陣,讓孫寶珠務必要瞞住人。
孫寶珠明白后,點了點頭。
章杏將一邊還在揣摩漁夫怎么做的石頭扯過來。兩位在院子里尋了一會。石頭是偷雞摸狗的祖宗,翻院墻那是最拿手了。沒多會就找到了地方,也不知他是怎么弄的,足有一人多高的院墻,眨眼功夫他就上去了,然后在墻頭伸了手,說:“來,杏兒,我拉你上來。”
章杏抬頭看著那么高的距離,咽了咽口水,又仔細看了看墻面,這才發現這邊墻面跟別處確實有些不一樣,有幾處可以借力的地方。她先摸到地方了,然后上了一小截,抓到了石頭的手。
石頭輕而易舉將她拉上來,指了下面說:“杏兒,你看,那邊就是淮水河了。”
坐在墻頭的章杏還有些膽顫,這么高,摔下去,只怕不死也要斷幾根骨頭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