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宮,慈祥宮內(nèi)。
這是太后身居的宮殿,遠(yuǎn)離了朝堂,亦遠(yuǎn)離了皇上的三宮六院。
當(dāng)今的太后,皇帝陛下的生母。
在皇帝執(zhí)政之后,她便深居淺出在慈祥宮。
平日里,若無太后召見,任何人都難入慈祥宮。今日,慈祥宮的大門,卻被徹底打開,看來,是有人來了。
一陣笑聲,從慈祥宮深處傳來。
笑聲慈祥中帶著一種歲月沉淀下來的威嚴(yán),卻收斂低調(diào)了許多。
但,即便如此,在慈祥宮中前來請安的幾人,誰也不敢輕易挑釁這聲音的主人。就連備受皇帝恩寵的姜貴妃,此時也只能掩唇賠笑,小心的注意主位上那位的表情變化。
正殿中,除了宮娥之外,不過四人。
其中一老婦人端坐主位,五官中雖然已呈現(xiàn)老態(tài),卻難掩曾經(jīng)的風(fēng)華。她華衣錦袍,金線繡著象征皇室女眷的凰鳥圖騰,頭上發(fā)髻卻沒有太多裝飾,只是用一些古樸卻價值非凡的玉釵點(diǎn)綴。在她左手虎口之上,還掛著一竄菩提子精心雕刻而成的佛珠。
在她身后,站著一位老嬤嬤,嬤嬤臉上也掛著淡淡笑意,安靜相陪。
這一站,便能看出這老嬤嬤在秦國最尊貴的女人面前,是何等地位了。
太后左手下方,正襟危坐的坐著兩個女子。從她們相貌上的幾分相似,還有年齡上判斷,她們是母女關(guān)系。
只是,與母親眉宇間那種天生的嬌媚相比,那尊貴少女身上更多是一種矜持的高貴,孤冷。
“太后,您老人家就不要取笑瑤兒了。她年紀(jì)還小,我還想多留她幾年陪我呢。”姜貴妃手持絲絹,掩唇輕笑,神態(tài)之中滿是撒嬌之情。
恐怕,當(dāng)著孩子的面,向太后故作撒嬌,也會有這位以媚著稱的姜貴妃做得出了。
對于母親的表現(xiàn),坐在她身邊的長樂公主,秦亦瑤卻沒有露出太多的神情,眉宇間的平靜,好似剛才太后口中之人并不是她一般。
太后手里捻著的佛珠平緩轉(zhuǎn)動,對姜貴妃的話笑罵道:“什么還小?我秦國女子十三歲及笄,瑤兒這一歲,可已經(jīng)十五了,是大姑娘了。要不是為了等慕家那小子弱冠,只怕你就要抱上外孫了。”
姜貴妃嘴角一僵,偷偷看了女兒一眼,卻見她平靜得就像是一尊唯美的雕像一般,絲毫沒有女兒家聽聞自己親事后,該有的嬌羞表情,不由得眸色暗了暗。
好在,太后似乎并未注意這些,而是自顧的道:“算算時間,那慕家小子,怕也要快要行冠禮了吧。”
她這話,似在自言自語,又好似在問別人。
對太后習(xí)慣了如指掌的嬤嬤,忙微微俯身低聲道:“是,慕小爵爺再過一年,便弱冠了。”弱冠,就是成年了,那么當(dāng)年慕府與皇家的這門親事,也就該提上日程了。
太后幾不可查的點(diǎn)了點(diǎn)頭,心中已有了打算。
在她看來,慕家的血脈只剩下慕輕歌最后一個,而慕輕歌又是一個紈绔子弟,他繼承慕家,注定慕家頹敗。如今,皇家把尊貴的公主嫁入慕家,先不說以后慕家血脈會被皇室血脈侵吞,單是名聲都是好的。又何苦再用手段算計,惹來一身腥呢?
心中想罷,太后看向一語不發(fā)的秦亦瑤。那盤兒般的小臉,盡撿了父母的優(yōu)點(diǎn),嬌艷如花,絕美如霞,堪稱人間絕色。更難得的是,她與生俱來的高貴孤傲之氣,使得她比一般女子更加引人注目。
將這樣的人兒許配給慕家那紈绔,也不算虧了他們了。
太后心中嘆了口氣,對秦亦瑤露出慈愛笑意問道:“咱們的瑤兒真是越長越水靈了,慕家那小子真是好福氣。”
“皇祖母過獎了。”被太后點(diǎn)名,秦亦瑤依然神色淡淡,只是遵循宮禮回了話。
這語氣中的敷衍和淡漠,讓姜貴妃心中有些焦急。生怕女兒的態(tài)度惹得太后不快,使得太后在宮中給她小鞋穿。
于是,她嗔怒道:“瑤兒,怎么與太后回話的?教給你的規(guī)矩都忘了嗎?”
“瑤兒不敢忘。”秦亦瑤垂眸,回答的語氣依舊不卑不亢。
“好啦好啦,又不是什么大事。瑤兒這淡漠的性子,哀家又不是今個才知曉。叫你們來這,是因為今日皇帝宣了慕家小子進(jìn)宮。”太后擺了擺手道。
姜貴妃聽后一愣,心中暗道:皇上宣了慕輕歌進(jìn)宮,為何我沒有收到消息?
而一直淡漠得好像局外人般的秦亦瑤,也在此刻,終于有了細(xì)微反應(yīng)。長而翹如蝶般的睫毛,微微顫了顫。
還未等姜貴妃開口,就又聽太后道:“哀家已經(jīng)派人去將慕家小子叫了過來,聽說這小子前段日子受了些苦。你們兩個,一個是人家未來的岳母,一個是未來的妻子,今日也要好好關(guān)心一番。特別是瑤兒,你和輕歌也算是一起長大的,只是男女有別后,便漸漸疏遠(yuǎn)。你早晚是要嫁入慕家的,夫妻二人感情越是深厚,你以后也越幸福。今日,你便陪著輕歌在宮中轉(zhuǎn)轉(zhuǎn),等他出宮時,再陪他一起出宮,之后你再回你的長樂公主府吧。”
沒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太后已經(jīng)說出了她的決定。
秦國律法規(guī)定,皇子和公主成年后,都要搬出皇宮建府,如今能在宮中常住的,恐怕也只有九歲的七皇子了。
“太后,這……瑤兒畢竟還未過門……”姜貴妃對女兒的婚事本就不喜。在她看來,她可以通過這樁婚姻利用慕輕歌,卻不能賠了自己的女兒。她的女兒應(yīng)該有更好的去處。
比如,與他國聯(lián)姻,換來鄰邦對她的支持。又或是,利用自身的美貌與才華,幫她吸納天下賢士。
總之,她的女兒,怎能讓一個扶不起的紈绔占了便宜?
可是,太后卻不理會,拂袖道:“好啦,這天下,誰不知道瑤兒將來的夫婿是誰?兩小無猜的感情,多少人羨慕不來,還會亂嚼什么舌根?”
說罷,她滿是睿智的雙眸直視秦亦瑤,問道:“瑤兒,祖母的話,你可知曉了?”
秦亦瑤抿了抿唇,睫毛輕顫了幾下,才點(diǎn)頭道:“瑤兒知曉了。”
“這才乖,才是祖母的好孫女,秦國的公主。”太后滿意的點(diǎn)了點(diǎn)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