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太實誠,害了自己,虧了家里。
老張終于在公社有線廣播中,聽到公社通知,駐村干部回公社。中午回到公社的老張,才知道,兩個多月的變化太大,公社領(lǐng)導(dǎo)班子都調(diào)整了,馮文書提拔為公社的副主任,李書記調(diào)到縣委辦公室當(dāng)了主任,房主任調(diào)回山東老家。
新來了一個劉書記,林道公社的趙副主任當(dāng)了主任,廣民當(dāng)了文書。廣民告訴老張:“劉書記讓通知:明天上午10點開會。”
老張利用這個空閑時間,走小路,翻山回家。
油燈下,話家常。吃過晚飯,大、媽和小弟小妹老張五個人坐在炕上,拉著兩個多月來的窯里窯外事。大妹二妹三妹和大弟弟都在公社的中學(xué)住宿上學(xué)。五歲的小妹坐在老張的腿上,高興地一遍一遍地數(shù)著老張?zhí)统鰜淼膬蓚€半月的工資,并問媽:“用這個錢能不能也給我做一件蝙蝠衫?”媽說:“鄰家小女穿一件花的確良蝙蝠衫,把小妹羨的不得了,常念叨。”老張給小妹應(yīng)承,林道公社唱戲時,一定回來叫媽和小妹去看戲,并給她買一件更好看的衣服,小妹聽了高興地直拍手。
媽疲倦的臉上也露出了難得的笑容,生話的壓力和艱辛的環(huán)境,老張很少看到媽的笑容,今晚大概是受到小妹的感染,家里笑聲不斷。
老張把從老先生那里聽到和看到的事給大說,大勸老張跟老先先好好學(xué)中醫(yī),技多不壓人,整哪些花里胡哨的東西沒用.....
第二天,老張又急急忙忙的趕到公社參加會。
因公社班子變動,一切都重搭臺子另唱戲。駐村干部另行調(diào)整,老張不變,一個老干事和老張開玩笑說:“你娃走不出林道公社,王原大隊就給你娃買哈(方言,下)了,不信咱走著看,有名的難鬧村,沒人愿去。”
老張覺得對他來說分到哪個村、哪個隊都一樣,都得把公社安排的事辦好,不和任何人比,也和任何人比不起,別人完不成可以,自己從小受苦,依親自辱,仰天茫茫,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流,只有自己靠自己,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在后來的工作中,有個同事提拔到外地當(dāng)領(lǐng)導(dǎo),走時,給老張說:“凡事要小心,我要是有個什么事,有人給我兜,若你有什么不妥,沒人幫你說話。”老張很感謝他對自己的叮囑。
自己做人太實。和別人一諞,人家干部都是到村上把公社的事一安排,給隊干部一說,回家種麥?zhǔn)涨铮ぷ骱蜕a(chǎn)兩不誤。任務(wù)完不成,公社常常集中組織干部突擊掃尾。而自己真的是駐村,難怪社子笑話自己,要扎根。想想自己不是實而是蠢,為什么把工作完成了不敢回家?guī)兔Γ蠌埛此迹尮ぷ骱图依锏霓r(nóng)活兩不誤。
會上公社干部被臨時分成兩組,一組是清理全社夏糧未交清的清舊欠小組;另一組是配合縣上對甸子鎮(zhèn)的"嚴(yán)打"運動。
甸子鎮(zhèn),隸屬林道公社,是三個縣的接壤地,店子鎮(zhèn)大隊二百多口人,鎮(zhèn)子上有供銷社、醫(yī)院、糧站、法庭、中學(xué)等,都是縣直單位,公社無權(quán)管理,鎮(zhèn)子一度非常混亂,人稱“小香港”,是當(dāng)時縣上"嚴(yán)打”的重點。
清欠小組七個人,由馮副主任帶隊,帶著秤,坐公社55托拉機。因趙主任在會上講,清欠不能留尾巴,所以每到一個隊,都一家一家挨著清,收的糧由托拉機直接拉回交到公社糧站。
天天和打游擊一樣,盯人盯門,有的人一聽,清舊欠,大門一鎖,幾天都不見人影。干部只能晚上翻墻,堵人。爭爭吵吵,天天如此。不管站在什么角度,在那種體制下,對最基層的公社干部來說,工作就是實實在在的干,要完成各項任務(wù):收糧、納款、農(nóng)田基建、計劃生育、植樹造林、地膜覆蓋、機具推廣、春種,秋收等等,冗長的官套文件級級下發(fā),具體工作就落實到公社每個干部的身上完成。
過去基層工作確實難,天天挨罵。有人說:專家的口,基層干部的腿和手。
第一站,夏子村,這個村土地矛盾突出,有的戶五口人種幾十畝地,有的戶三口人種三畝地。經(jīng)過了解,原來隊里留有二百多畝二類機動地,當(dāng)初分地時隊里說的清楚,是給以后結(jié)婚生娃,留的補增人口地。可惜,隊干部沒有按當(dāng)時的說法兌現(xiàn)增人增地,卻利用權(quán)力把地以每畝5元的價格悄悄地承包給了自己和本家親戚。
在利益面前,有的人不分利害,不顧大局,只為一小撮人和自己謀利,這是國人在骨子里固有的一種狹隘思想,它潛移默化了幾千年。有的社員也告過狀,就是現(xiàn)在人說的上訪,但官僚主義的踢球推磨工作作風(fēng),歷來都一樣。只要不妨礙我的升官發(fā)財,沒人去主動解決矛盾,當(dāng)一天和尚,只要鐘響就行,哪管吊鐘的繩子有一天斷了,會要你和尚的命。有些官僚是機會主義者,機會主義者所奉行的是狼道,他們千里只為吃肉,哪管吃過后的遍地狼藉。
在一個年輕人的家里,老張去要糧時,家里只有一麻袋麥子。年輕人氣憤地說:“三口人,三畝地,婆姨和娃都沒地,別說補地,想承包隊里地,都不給,畝地不知道該種什么,不種糧沒吃的,不種煙沒花的。”心軟的老張悄悄的退出來,他不能把糧拉走,拉走后,三口人的嘴往哪啃。五元一畝土地承包者是不是應(yīng)該多交一點,因為他們除了交5元的承包費外,再什么費用也沒了。
種幾十畝地的人,要和種三畝地的家戶比,他清我就清,對這種無賴,自己利用不正當(dāng)?shù)氖侄味嗾纪恋兀€擠兌可憐人,太可惡。對這種人,一兩都不能少。
突擊十五天,挨罵受氣,現(xiàn)在想想,都不想寫出來......最后實在清不了的,公社扣了七個干部每人一個月工資。
現(xiàn)實一直都是干的干,看的看,看的還嫌干的慢,看的還給干的提意見,逮住的不放,跑了的不攆,能者是拙者的奴。一樣的工作,一樣的待遇,別人的工作完不成,收尾巴的是你,而在利益面前,不是均沾。
良心和正直使老張在后來的工作中得罪了人。照百村的救濟款,一直是誰當(dāng)隊長誰享受,社員意見很大,但從建社以來一直形成的習(xí)慣就是這樣,從來沒被打破,老張在王原大隊駐村后,打破了這個習(xí)慣,救濟款就是救濟窮人和家里出了事的人,不是救濟村干部的。
照百村在老張的主持下,第一次進行了社員大會公開評議救濟款該救濟誰,最后評給了兩家兩個孤寡老人。
這件事給老張直接筑了一道高高的圍墻,為此,家里賣烤煙被人打了板子,接連兩年家里的烤煙都是在外公社煙站賣的。
照百村隊干部的兒子,王,當(dāng)了老張家公社煙站的驗級員,他的態(tài)度是不管你老張家的煙如何,排隊挨到你,就是不給你驗。老張取消了照百隊長的45元救濟款,但為了平衡,每年還特意為王原大隊的隊干部每人爭取兩袋平價化肥,這在當(dāng)時已經(jīng)是天大的照顧。
盡管一輩子是個跑腿的小干事,但老張認(rèn)為自己是個大格局的人,從不和人錙銖必較。
告誡世人,得罪君子,不惹小人,這是有五千年歷史記載的老先人總結(jié)的,沒錯,錯的是老張。
為了集體的利益,老張和王原大隊茍支書商量,每戶每年出五個義務(wù)工。冬天大雪,掃村道路,夏天大雨,修墊道路等,不出義務(wù)工的每工扣10元,由隊里用這錢雇人勞動。
公社給每個干部配了一輛自行車,老張的腿長了,他把隊里的事安排好,回家就去幫大、媽干農(nóng)活。
人情社會,你要認(rèn)公道,講良心,那你就要光棍一個,無牽無掛的革命,否則你就要隨大流,適應(yīng)社會,見鬼說鬼話,見神就作揖。老張不想作揖,也不想說鬼話,他不愿過那種兩面人生。所以他就在書里轉(zhuǎn)游。《陜北漢子》未完待續(xù)
【作者***】:因身體原因未及時續(xù),對不起大家,繼續(xù)寫(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