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市拋尸本來便是一種昭告天下的公開處刑。
會這樣做的兇手,和正常邏輯下,因為害怕罪行被發現,選擇低調作案的普通殺人犯,顯然不是一類人,不可一概而論。
因此,本來就希望這起殺人案,能夠俾眾周知的兇手,很有可能也會通過給媒體放猛料,來煽風點火,以求博取更多關注。
陳聰頓時被點透了,他倏地站了起來,一邊來回踱步,一邊自言自語:“所以那些不知所云、卻熱度超高的帖子,很有可能也是兇手在背后操控......”
桃木看著陳聰在自己眼前走過來、又走過去,暗自覺得這個長得像暴躁龍的副隊長,挺逗的。
媒體那兒有關指紋的消息,確實很有可能是兇手主動告知的。但惡意編造05年殺人案內幕的發帖人究竟是誰?又到底出于怎樣的目的?一時間,桃木也很難下定論。
那些帖子論調統一,編造的所謂隱情也都是對當年受害者、甚至受害人家屬的惡意中傷。
因05年步行街殺人案,性質惡劣,關注度極高,當年警方在調查結束后,就立刻召開了記者發布會,向公眾公開了案件的細節。
該案有很明確的調查結論:這是一起無差別殺人案。
雖然因為兇手李廣強在伏法前就已經死亡,無法得知其殺人的真正原因。
但警方根據李廣強的長期吸|毒史,及此案“無差別殺人”的特性,推論他是因吸|毒產生幻覺,才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
而無差別殺人,是指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之間沒有仇怨,甚至互不相識。
兇手在沒有預謀的情況下,隨機選擇作案目標,在作案現場見誰殺誰的案件。
據當年在場的群眾描述。
兇案發生時,被害人離持刀的兇手很近,因此第一個遭受了攻擊。
在察覺到兇手隨機殺人的意圖后,身為刑警的被害人,即便已經身中數刀,但出于職業本能,依舊毫不遲疑地挺身而出,與兇手進行了長達十幾分鐘的纏斗。這十幾分鐘,是被害人用生命,為周圍群眾爭取到的寶貴逃生時間。
調查顯示,被害人沈某在案發前不久,曾因公受傷。
案發時,傷還沒好得利落,身手遠不如從前。加之兇手本身也是練家子,從背后突襲,又手持利刃,先發制人,刀刀直擊要害。
最終,被害人身中數十刀,因失血過多而死。
但由于他成功拖住了兇手的步伐,兇手并沒有再傷害其他群眾,而是選擇在警方到場前,駕車逃亡。
諷刺的是,即使身為刑警的被害人,最大程度地拖延了時間。
但由于兇手在兇案現場表現出了見人就殺的偏激,這份窮兇極惡的癲狂,大大刺激了現場群眾們的情緒。
人人都想活命。在你推我攘間,另外一出慘劇又當街上演。——當年,紀江寧并非死在兇手手上。那一場由無差別兇殺案引發的踩踏事故,才是造成她死亡的元兇。
可論壇上那些熱度超高的帖子們,不僅集體無視了被害人的英雄舉措,還扭曲了紀江寧的真正死因。
避重就輕,顛倒黑白。
為了能夠勉強自圓其說,甚至不惜誹謗,將不幸的事故與殺人案結合,編造成一場被精心設計過的雇兇殺人案。
聲情并茂的造謠帖們,造謠口徑也非常統一,一個個都直指當年的案件是因楚振棠得知妻子出軌警察,一怒之下,重金雇兇殺妻殺警,最后還只手遮天地買通警方,將兇手滅了口。
......
且不說,在以往的公開報道中,遠南集團的楚振棠和其發妻紀江寧,是多么的伉儷情深。
當年那個被殺的警察是個怎樣的人,桃木再清楚不過。
那個現在被網友群嘲“勾|引|人|妻、死得活該”的倒霉鬼;那個信仰公平與正義,整日沉迷案件調查的工作狂;那位天天忙得腳不沾地,連兒子讀幾年級,在哪個班級都搞不清楚的父親......怕連紀江寧是高是矮,是圓是扁,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吧。
桃木面色陰沉,這個案件,有太多疑點待解:兇手既然打著李廣強的幌子來殺人,為什么死的是陳峰,他又不是05年步行街兇殺案的經辦刑警!
還有那些在陳峰家里搜出來的僵尸,真的是陳峰的嗎?
那個總是下意識把嘴唇抿成一條直線,不茍言笑的長輩,那個和父親一樣是個較真的死腦筋的老刑警,真的會是藏毒的“黑警”嗎?
而退一萬步來講,哪怕這些口風統一、漏洞百出,卻來勢洶洶,拼命模糊焦點的帖子并不是兇手所發,其幕后的操控者,也十分可疑。
桃木的直覺告訴他,這份借由輿論來傾軋受害人的可疑,值得一查!
在桃木思考這些問題的同時,急性子的陳聰,已經再一次撥通了電話。
他火速通知隊里馬上去查最先放出指紋消息的是哪家媒體,以及那些造謠帖發帖人的IP地址。
此刻,因桃木的分析,而找到偵查新思路的陳聰,內心已完全放下了對這位“作風奢侈、年輕資淺”的隊長的偏見。他開始由衷地認同這位年輕的隊長,是個有真本事的好搭檔。
至于之前“空降的都是狗東西”、“長成這樣一定是來鍍金的”之類的刻板印象,也純屬誤會一場。
通話結束后,桃木問他:“抱歉,光顧關心案情,忘記問您怎么稱呼?”
陳聰知道,雖然自己對桃木知之甚少,但桃木那兒肯定有他詳細的資料。更何況,剛剛對方還檢查過他的證件。此刻問起稱呼,不過是客套寒暄。
陳聰一向慕強,喜歡和有能力的人交朋友。見桃木還客氣地跟他“您”來“您”去,不由爽朗道:“沒事兒!都是自己人!你這個做隊長的,還跟我客氣什么!”高高興興地伸出手:“陳聰,盧安分局刑偵支隊副隊長,也是咱們特別行動小隊的副隊,以后請隊長多關照!”
剛剛還話里有話,句句帶刺的陳聰,此刻卻笑得見牙不見眼。
這是個愛恨分明的搭檔呢。
桃木發自內心地露出一抹笑意,接住了陳聰因認同與欣賞才肯遞出的橄欖枝。
他握住陳聰的手:“沈聽。”
陳聰:......
陳聰覺得自己頓時就石化了。
“你讓隊里的其他幾個隊友,也都來一趟吧,咱們就案情一起開個小會。”沈聽認可了這個副隊,便想見見其他成員。筆趣閣
陳聰從石化的狀態中恢復過來,尷尬地摸了摸鼻子,為自己的失態略感害羞。他借轉身拿公文包的機會,整理了內心因聽到“沈聽”二字而起的巨大波瀾。打開包,又從包里抽出另外一沓資料:“這是隊里成員的名單,文迪、蔣志、潘小竹,都是很有能力、信念堅定的年輕人。”
特別行動小隊另外幾名候選的緝毒警,背景調查尚未結束。因此,連沈聽在內,目前暫時只有五名成員。
沈聽接過資料。這些隊員都很年輕,是宋辭的近齡人。宋辭能跟他們玩在一起,交往頻繁,也挺合理的。
陳聰立刻通知潘小竹,讓她帶著文迪和蔣志,換了便服過來一趟,還特意叮囑了,要他們注意身后,別留尾巴。
潘小竹是個聰明人,她立刻明白了陳聰的意思。
可蔣志和文迪剛出外勤去了,潘小竹看了一下時間,說要一小時后才能趕過去。陳聰說了句“盡快”,便掛了電話。
打完電話,坐回沙發的陳聰對沈聽說:“隊員的口頭介紹,還是等會兒,讓他們自己做吧,我就不越俎代庖了。另外,沈隊,孫局說你現在的身份是個剛回國的二世祖。那咱倆是怎么認識的?最好提前統一口徑,以免穿幫。”
沈聽想了想,問他:“你玩游戲嗎?
“啊?”陳聰覺得他得花點時間,好好適應一下隊長的跳躍性思維,遲了幾秒才反應過來:“你的意思是,咱倆是在游戲里認識的?屬于網友奔現?”
“嗯。”
年輕人有共同愛好就容易玩到一起去。
沈聽和陳聰就“網友奔現”的橋段,設計了兩人認識的種種細節。
為求逼真,陳聰還和沈聽一起玩了一局市面上的人氣手游。
可現實中彈無虛發的沈聽,在射擊類游戲里卻是個把隊友往死里坑、瘋狂給對手送人頭的菜雞。
拜他所賜,勢單力薄的陳聰也被對手血虐了一整局。
陳聰看著屏幕上被對方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的沈聽,憋住笑說:“法律也沒有規定,說技術玩家不能和人民幣玩家做朋友,對吧?”
不擅長任何線上游戲的沈聽,頓時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
而就在刑偵支隊因為沈聽的推理,開始追蹤造謠帖發帖人身份時。
有人已經早他們一步,拿到了關于造謠帖發帖人IP的全部資料。
關紅芬并不精通信息科技方面的技術。因此徹查發帖人,并追究其法律責任的重任,就落到了遠南信息工程部的網絡安全組和法務部肩上。
遠南的網絡安全小組,在使用合法手段進行調查的同時,還迅速報警,申請了網警部門的介入調查。
然而,高效的行動卻沒能得到理想的結果。
常規而言,追溯發帖人的真實地址并不困難。因為所有平臺的服務器都儲存著用戶相關的IP記錄。
而IP地址和地理位置雖然沒有天然的對應關系。但IP地址是按照段來分配的,哪一段IP地址分配給了哪個公司,又由哪一個地區使用,都是有跡可循的。
一些造謠帖所在的平臺,遠南還參與了投資。因此,遠南的IT部門很容易就拿到了授權。正常來說,在有授權的情況下,即便不借助網警部門的技術,遠南的網絡安全小組也完全有能力,自行鎖定發帖人。
他們只需要進入系統后臺,通過追查帖子發帖人的ID,便能順藤摸瓜,查明發帖人的IP地址。
而后只要再反向搜尋IP對應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鎖定對應ISP,就能從其關聯的登入記錄中篩出發帖人的實際地址。
普通網民,雖然看似隱藏在屏幕背后,但其實一切網絡行蹤,都無時無刻不受相關部門的監管。
這也是網絡世界,并非法外之地的原因。
那些自以為暢游在虛擬世界里,肆無忌憚進行造謠活動、人身攻擊的鍵盤俠們,若有一天越過法律的紅線,也終究是難逃法網。
只不過是在自家投資的后臺,找個發帖人而已,這壓根兒沒什么技術難度。
起初,恃才傲物的IT精英們,都不覺得這會是一個挑戰。
可事實證明,他們錯了。
尋找發帖人的難度,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想。
最開始,遠南信息部的技術員,在調出后臺記錄后發現,那些口徑一致的造謠帖,發帖人IP竟然都在華盛頓。
而后接手的網警們順著這個IP查下去,卻又很快發覺這個顯示位于華盛頓的IP地址,是個黑客常用的中繼站。
中繼站類似于中轉點,用戶通過使用中繼站,可以連上境外的電腦。再遠程操控使用海外電腦登錄平臺發帖。
而平臺并不知道這些海外電腦只是個幌子,因此服務器記錄下的,也只會是海外電腦的物理位址。
隨著調查的深入,網警們還發現了更棘手的情況。
這個中繼站并不只是一個普通的中繼站,他屬于TorNetwork!
在國內,TorNetwork可能并不被公眾所熟知。
但在IT界,它赫赫有名!
Tor是Theonionrouter的首字母縮寫,中文名叫做:“洋蔥路由”。
這個世界遠不像普通人所看到的那樣,處處陽光,鳥語花香。
對于絕大部分人而言,瀏覽成|人|網站,可能就是他們在網上做過的最見不得光的事兒了。
這些偷偷摸摸在網上搜索各種“不和諧”關鍵詞的普通網友們,壓根兒不知道、也從沒想過,他們所能直接看到網絡世界,不過是冰山一角,只占全部網絡世界的百分之四。
而剩余的百分之九十六,則是那些不能用互聯網標準搜索引擎索引的網絡內容。業界稱之為——深網。
而深網之下,則又隱藏著另外一個臭名昭著的犯罪的溫床——暗網。
暗網又稱隱藏網,作為深網重要的組成部分,用戶也無法通過常規互聯網手段搜索與訪問它。
換句話說,只有使用了特定軟件、配置或授權的用戶端才能訪問暗網。
暗網之中,有著許多被稱作“黑暗系淘寶”的網站,為各路用戶,提供著各式花樣百出的服務。
交易|毒|品、販賣|槍|支、倒賣人口、兒|童|色|情......
無數常人難以想象的黑暗,時刻都在暗網上肆無忌憚地滋生著......
而有著可愛名字的“洋蔥路由”,則不分善惡地在為這張令人顫栗的“黑|色|網|絡”提供庇護,堪稱是一枚可以打開暗網世界大門的鑰匙。
“洋蔥路由”之所以得名“洋蔥”,是因為只要使用它,犯罪分子便可以在洋蔥皮一般的層層身份掩護下,在網絡上為所欲為。
由于設計之初,就是以不讓任何軟件監測到瀏覽痕跡及IP地址為目的的,因此“洋蔥路由”在密碼學層面上,是無法被破譯的。
查到這兒,本來覺得“殺雞焉用牛刀”的網警們,感到絕望了。
憑現有技術,要找到使用了洋蔥路由的發帖人,其難度不亞于海底撈針。
發帖人有著極專業的網絡安全知識和強大的反偵察能力,是一個細心的犯罪天才。他甚至縝密地修改了瀏覽記錄里的用戶機器特征。
普通用戶在瀏覽網站時,瀏覽器會向網站輸送用戶的瀏覽器版本與使用設備的型號。
抱著“死馬當活馬醫”想法的網警們,在調取出HttpClient中的User-Agent資料后,不由面面相覷。
那個隱藏在黑暗之中的匿名對手,竟然將他的設備信息,人為地改成了Whisper(耳語)。
而這個Whisper究竟是誰,再一次無處可循!
——怎么查都不可能查到!
這便是遠南網絡安全部的精英與網警們,在日夜努力后,共同得出的最終結論。
充分預謀,手段凌厲、辦事利落。
楚淮南的食指在桌面上輕輕地打著節拍,而后指尖一頓,他突然笑了。
隔著屏幕與網線,有一個匿名的黑影,動機不明地煽動著輿論,似乎想靠狗血的推理和惡意的抹黑,來引起遠南集團的注意。
你是誰?
想拉遠南下水嗎?
楚淮南桃花瓣般的天生笑眼,隱約著凜冽的寒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