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早立太子更多是為前朝考量,以立儲固國本,也是打消外界對皇帝子嗣多夭折乃是私德有損的揣度。佟妃入宮后,因皇帝母族出身一躍居于諸多庶妃之上,到底為諸庶妃所不滿。
宮主妃嬪對皇后恭敬,卻不敬佟妃。佟妃年少無法應付諸庶妃刁難,時常召佟家夫人進宮出謀劃策,不久宮中竟然傳出流言,說皇帝子嗣多有夭折與皇后有關。因那生子最多亦夭折子嗣最多的馬佳庶妃似與皇后不睦,這謠言傳的有鼻子有眼睛。
石慧素來不會拿孩子下手,至于原主有打壓宮中嬪妃,倒也不曾謀害過皇子皇女。這流言多少人暗中下手渾水摸魚暫且不知,可主謀的佟家少不得用來殺雞儆猴一回。為著承祜和胤礽兄弟,石慧也不會讓這罪名落在自己身上。
流言傳出不久,石慧便召了納喇氏貴人。次日納喇氏貴人便將四阿哥萬黼送到了坤寧宮撫養(yǎng)。納喇氏只是貴人,原本是不能親自撫養(yǎng)兒子的。只小阿哥體弱隨時都會夭折,有資格撫養(yǎng)別人兒子的不過是皇后、貴妃如今添了佟妃。只誰會傻的去養(yǎng)一個隨時會夭折的小阿哥,惹一身騷。
石慧是瞧過萬黼小阿哥的,不過是胎中弱癥,養(yǎng)得精心一些,問題不大。外面既然傳皇后謀害庶子,她就養(yǎng)個病弱的庶子,顯示一下嫡母的慈愛。馬佳氏的兒子,石慧不會去碰,不說馬佳氏不放心她,便是皇帝也不會愿意。
只納喇氏養(yǎng)著的這小阿哥,皇帝卻不在意。因著都說小阿哥養(yǎng)不大,皇帝平素看都不看一眼,免得他日夭折,徒增傷心。只是皇帝的忽視未嘗也不是小阿哥難養(yǎng)的原因。納喇氏不過是個貴人,不受寵,連生的皇子也不被待見,這宮里人都一雙富貴眼,能用心么?反正這宮里夭折的孩子多了,一個病弱的孩子死了,皇帝都不在意,何況別人。
小阿哥到了坤寧宮,樣樣精細,石慧又時常拿內(nèi)力為他溫養(yǎng)著身體,不過月余,小阿哥便精神多了。石慧雖然將小阿哥抱來坤寧宮養(yǎng)著,卻不禁他們母子相見。納喇貴人每日來請安,便可留坤寧宮偏殿陪著兒子,見兒子一日日好起來,自是感激非常。
不過幾日,這京中的風向便轉了,如今誰不說皇后娘娘仁慈,慈愛庶子,難得也不絕人家母子之情。
康熙十六年八月丙寅晉庶妃納喇氏為惠嬪,郭絡羅氏為宜嬪,馬佳氏為榮嬪,李氏為安嬪,章佳氏為敬嬪,董氏為端嬪。內(nèi)務府總管大臣向二十家內(nèi)管佐領傳諭:宮內(nèi)一應服役行走女人,凡有事進宮,公事畢即應出外,不許久停閑坐,將外間事向內(nèi)傳說,并竊聽宮內(nèi)事往外傳說。
因著皇帝這道諭旨,宮里許多妃嬪晉位的喜悅都沖淡了幾分。如此明旨禁止內(nèi)宮與外臣互通消息的旨意沖著誰而去,大家都清楚。只這宮中嬪妃又有哪個敢說與外面沒點兒聯(lián)系。故此,引得皇帝下了圣旨的佟妃便很不得待見了。
皇帝不許內(nèi)外互通,總不能連宮中嬪妃的茶話會也禁了。宮里的女人能消遣的不多,平素三三兩兩湊在一處,哪怕是拈酸吃醋也好過躲在自己屋子里等著年華老去。
“還是皇后娘娘會養(yǎng)孩子,萬黼小阿哥自從到了坤寧宮,倒是越發(fā)康健了。”貴妃看著地毯上與二格格、三格格一處玩鬧的萬黼小阿哥羨慕道。
自從萬黼在坤寧宮日見康健后,這合宮的妃嬪都愛往坤寧宮跑,低位妃嬪都愿意來奉承皇后。外面都說皇后娘娘福氣好,故此生的兩個阿哥都站住了。如今宮中阿哥格格除了已經(jīng)進學阿哥和榮嬪的大格格、五阿哥,下面的娃娃都被他們的妃母抱著往坤寧宮湊。沒有子嗣的也喜歡往皇后身邊湊,只望著沾些福氣好懷一個。樂文小說網(wǎng)
暗地里的勾心斗角,石慧不愛過問,只她們愿意在她面前奉承不無聊的唇槍舌戰(zhàn),石慧還是樂意有人解悶的。當然最得她心的還是下面的小阿哥和小格格。自二格格、三格格時常來坤寧宮后,連帶她們的母親都得了不少好處。宮中低位的嬪妃日子可不好過,若是家里愿意貼補又是另一回事。
郭絡羅氏抿嘴笑道:“這萬黼小阿哥常住坤寧宮福氣自是不錯了。二格格只時常多來玩耍,身子都康健了,可見娘娘是真自帶福氣了。”
如今宮里三個小格格,大格格和三格格算好,二格格身子有些弱。張庶妃不得寵,這個女兒是掌心寶,珍愛非常。只她例份平平,身邊也沒得用的宮人,哪里知道如何照顧一個先天不足的孩子,只每日拘在屋子里。二格格這些日子白日都呆在坤寧宮,與弟弟跑跑跳跳活動了筋骨,又一處用些溫補的湯藥,可不精神了些。
“這會兒倒是拿人家取笑,日后怕是叫人家取笑你。”石慧輕笑道,抬頭就見大宮女瑞珠進門。
“娘娘,惠嬪帶著二阿哥來了。”
“這會兒二阿哥不在校場練習步射,如何與惠嬪一起過來了。”石慧奇道,“讓她進來吧!”
皇帝之前,皇子進學并沒有固定的規(guī)矩,按著史書記載,三藩之亂評定后,皇帝才會下定制。如今進學的承祜、胤褆尊的是石慧當初為承祜進學定的作息。
承祜素來聰慧,石慧假托尋了個江湖高手傳授承祜武功,不過自己私下教導,如今也算的文武雙全。他自學了武功且隨著年長適應,日漸行走如常,若非親近之人都不知曉承祜阿哥有眼疾。皇帝早年還因著承祜的眼疾待他尋常,如今見長子日漸出彩,也愛重幾分。
長子學的這般好,二阿哥自然照著學便是了,故此倒也沒有另尋些規(guī)矩為難孩子們,依舊是辰時進學,酉時下學。
惠嬪拉著二阿哥進門,也不管還有旁人都在,便拉著二阿哥跪下,納頭便拜:“嬪妾管教無方,讓二阿哥闖了大禍,請娘娘降罪!”
皇子阿哥們身邊都跟著人伺候,二阿哥小小人兒,能有什么罪過?貴妃素來聰慧,有無子嗣,不愛蹚渾水,借機告退。貴妃走了,其余妃嬪便是有心看這熱鬧,也不敢留下,各個都回去了,石慧自不挽留。
“二阿哥小小人兒,能做什么事值得你這個額娘為他請罪?先起來吧!”惠嬪自謝恩起身站在一旁。
石慧目光落在二阿哥身上,胤褆眼里還含著一包眼淚,臉上還帶著一股子倔強氣,顯然這認錯是被惠嬪逼著來的,不由笑道,“胤褆,到皇額娘身邊來,你與皇額娘說說什么事讓你額娘這般陣仗。”
見了石慧笑容,胤褆卻愣了一下,小聲道:“我、我打了太子。”
“太子比你小,又是弟弟,胤褆是哥哥為什么欺負弟弟啊?”
“太子說我們不是一個額娘生的,不是親兄弟,承祜哥哥不是我哥哥是他一個人的哥哥,他也不是我弟弟,不許承祜哥哥教我步射。我、我吵不過他……”
“這么說,你打太子,承祜也在了?”
胤褆點了點頭。
石慧頓時放心了,若太子真被怎么了,只怕早就報到坤寧宮了。如今還不見兄弟兩個,可見只是小孩子之間推搡打鬧罷了。
胤礽雖小,卻滿肚子心眼,自從被皇帝抱去身邊養(yǎng)著,還添了幾分霸道性子。胤褆是個崇尚武力的,性子急,論吵架自不是胤礽的對手。怕是被胤礽說的急了,自己吵不過,便干脆動手了。
“你一生氣于是就打了太子是么,那你如何打他的?”
“我推了他一下,太子便摔倒了,皇阿瑪一來,太子就哭了。皇阿瑪便抱著太子回養(yǎng)心殿了。”
皇帝看重嫡子,首愛太子,然后是承祜,接下來才是胤褆、萬黼、胤祉。大約是沒看上半段,只看到胤褆推了太子,太子摔哭了,可不抱著太子哄了。胤褆一直養(yǎng)在宮外,回宮不久和皇父不親,見此大約是以為自己闖了大禍,跑回去找母妃求救了。
“不過小兒胡鬧,都是自己兄弟推了一下有什么關系,值得你這般大陣仗,嚇著孩子。小孩子打架,大人不插手明日便和好了,只咱們做長輩的一插手倒是成了大事。”
“太子是儲君,胤褆還是哥哥,卻敢對太子動手,委實太過了。臣妾……”
惠嬪行事一向滴水不漏,這是怕皇帝降罪兒子,以退為進。石慧明白她的心思,卻不愛她這般興師動眾:“什么君啊臣的那都是前朝的事,有外人在,太子是儲君,可在這宮里就只有兄弟。丁點兒就上綱上線,這不是壞了他們兄弟情誼么?皇上愛看的是他們兄弟和睦,不是君君臣臣。”
“嬪妾謹記娘娘教訓!”
“你先回宮去,本宮留二阿哥用晚膳,晚些讓承祜送他弟弟回阿哥所。”石慧將胤褆拉到身旁坐下,令惠嬪回去,又遣坤寧宮總管去找承祜和胤礽回來。
“諾,嬪妾告退!”惠嬪看了一眼兒子,見胤褆微微偏開了頭略有些失望,動了動嘴唇什么也沒說就走了。
“這是與你額娘生氣呢!”石慧笑著彈了彈他的腦門,“男子漢可不許這般小氣,這世上最疼你的就屬你額娘了。你額娘令你道歉,并非心里覺得你與太子爭執(zhí)是你一個人的錯,而是怕你皇阿瑪生你的氣。”
“皇額娘不疼胤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