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故事(106)
隨著天氣的轉涼, 京城里的氣氛也慢慢的冷卻了下去。
今兒,林雨桐帶著莫雅琪, 弘時還有弘昭,去自家園子里的荷塘挖蓮藕。
莫雅琪看著挖出蓮藕帶出來的臟泥,嫌棄的道:“人家都說挖出蘿卜帶出泥,這蓮藕白白胖胖的,帶出來的黑淤泥還不如蘿卜上的泥瞧著干凈呢。”人家都是撐著小船采蓮蓬,就嫡額娘的畫風比較清奇,想起了挖蓮藕吃。
實在是……她搖搖頭。盡管也見過阿瑪和弟弟摸泥鰍, 但是這挖蓮藕, 沖擊還是蠻大的。
“你阿瑪最近有點熱癥。吃藥就小題大做了, 這生藕吃了,比藥好。正好給你們用飴糖加了藕片熬湯, 晚上睡前吃一盞,保準不咳嗽。”林雨桐坐在一邊的亭子上, 看著下面的人在挖藕。
這秋風一起, 秋雨一下,這天說涼就涼了。這些孩子慣常愛這個時候犯咳嗽的。
莫雅琪這才了然。
這荷塘里的藕不知道多少年沒人挖過了。哪個主子會想到吃它?都是當觀賞的看花的。
兩人正說話, 就聽見弘昭驚叫一聲,林雨桐趕緊站起來, 往過看去。
原來是挖出來好大的一根藕。
弘時就嚷道:“都別動, 小心的拿上來。別把什么地方給折斷了。”
林雨桐驚訝的問道:“怎么了?”
弘時指了那藕,“嫡額娘,你瞧瞧, 那藕的形狀像個什么字?”
林雨桐抬眼朝被幾個太監抬著的藕看去。這藕大是大,但是絕對不得大廚的喜歡,因為它長得歪七扭八的,一點都不直溜。切起來,不太好塑形。
但弘時問了,必然就是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她再細看,才知道這是不知道幾根藕長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連筆寫的‘壽’字。
還真是越看越像。
大自然鬼斧神工,有時候就是這么神奇。
弘昀下了課,也跑來看熱鬧,遠遠看見這情形,就馬上竄過來,“都小心點拿。”然后才對林雨桐小聲道:“嫡額娘,您還是叫阿瑪來瞧瞧吧。這園子是皇上賞的,以前可是皇上的園子。”
言下之意,如今皇上的園子,被兒孫們挖出了這樣的東西,可是個好兆頭。
林雨桐剛才只是驚奇了一下,完全沒往其他的地方想,如今被弘昀一提醒,才恍然大悟。
原來政|治敏感度這個東西,還真是得看天分的。
林雨桐這么想著,就點點頭,趕緊叫人去叫四爺。
四爺來的很快,腳下跟帶著風一樣卷了過來,想來是聽說了消息。
他的面色嚴肅的叫林雨桐有些發窘。
她上前福了福身,四爺一把拉起她,“你還真是個福星。這園子誰也沒想過挖藕,你突然起了興致。這么大的池塘,你哪里都不指,卻偏偏指了這里。結果一下去就挖了這么個東西出來,不是福星是什么?”
林雨桐嘴角動了動。自己想挖藕那是因為實在是閑得慌。指著這一片地方是因為這里離亭子最近,荷花長得最茂盛。想著下面的藕應該是長得不錯才挖的。
但四爺非要歸咎到什么福氣上,林雨桐只能把這些話都咽下去。
有時候,他覺得四爺執著認真的可愛。
蓮藕被放在亭子里的石桌上,四爺將袖子卷起來,吩咐蘇培盛,“打水來。”這是要親自清洗。看看上面有沒有什么不好的傷痕。
蘇培盛馬上去了。因為這是要先給皇上的,大概這奴才會親自打水端水來吧。
林雨桐雖然覺得這實在是荒謬,但卻不好潑了四爺的冷水。畢竟,他作為兒子,盼著皇上康健的心,是真誠的。
她可以覺得他這樣的做法迷信,但卻無法忽視這做法背后一個兒子對父親的祝福和期盼。
于是,她也將袖子卷起來,吩咐下面的人,“拿兩支新毛筆來。”這蓮藕各個關節的地方,都不好清洗。又不能刮傷了,只能用毛筆這細密柔軟的東西當刷子用。
四爺抬起頭,就對著林雨桐柔和的笑。仿佛十分感謝她的陪伴一般。
兩人用了小半天時間,才將這蓮藕清理干凈了。還真是僥幸,竟是真的光潔如玉,一點劃痕都沒有。
“拿個大托盤盛了,小心的看護好。”四爺吩咐蘇培盛。
這才拉著林雨桐往回走,“換了衣服,爺去見皇上。”
林雨桐欲言又止,最終還是什么都沒說。
四爺倒是笑了,他攥著林雨桐的手,“爺知道你覺得爺將希望寄托在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上,很蠢。其實,爺心里也不信這些。但就是盼著這真是吉兆,真有奇跡呢?”
林雨桐叫四爺說的鼻子酸酸的,“咱們都盼著,自然就有奇跡的。”
四爺失笑道:“萬事都由天命定吧。只要心眼正,不管將來發生什么,就都不害怕了。”
天下起了蒙蒙的細雨,林雨桐目送四爺離開,才轉身回來。
弘暄還是個什么不知道的奶娃娃。除了睡就是吃,還曾經因為他自己放了一個屁,把他自己嚇醒,然后狂哭不止。
一點也不知道愁滋味。
晚上林雨桐用蓮藕燉了排骨湯,跟幾個孩子吃的是排骨湯面。
等打發了幾個孩子,雨下的越來越大了,也不見四爺回來。
卻說,四爺帶著蓮藕進了宮,皇上見了果然賞臉,顯得十分的高興。
“也就是你們,怎么想到去挖池塘的藕呢?”皇上看著這藕,也確實是長得圓潤,“行了,是個好兆頭。晚上叫御膳房做了,給皇子們都賞下去。都沒病沒災才好。”
說著,就看四爺,“老四就留下來陪朕一起用吧。”
四爺笑著應了。邊上的弘暉還跟李德全說,“再單獨做一道糖醋的蓮藕來,要涼拌的。”
因著沒到吃藕的季節,所以,弘暉也很長時間沒吃了。他特別想吃糖醋的蓮藕。
四爺就瞪了他好幾眼。皇上倒是不怎么在意,還點著弘暉笑道:“這就是個饞猴子。也不知道一天從哪想出來那么些個稀奇古怪的吃食。”
“也就是皇阿瑪慣著他,在家里,他可不敢這樣。”四爺扶了皇上坐下,就笑道。
皇上就指了指身邊,叫四爺坐了,“你就是對自己嚴苛過別人。累得慌。”
四爺就不敢接話了。
弘暉端了茶來,仿佛不知道皇上跟四爺說什么似得,接話道:“上次回去,見額娘給弘昭在暖炕上孵鴨蛋。也不知道出來沒有?”
四爺見皇上感興趣,這才順勢轉移的話題。“皇阿瑪,兒子還正想跟您說說這事呢。”他端正了身子,繼續道:“先是弘昭看著園子里來了野鴨子,要逮回來養著。您是知道的,這些野物,不好養。很多都不吃人給喂得吃的。結果養了沒幾天,就折騰死了。那小子哭天搶地的,他額娘心疼他,就說這野鴨子要從小這么養著,才能養熟。就這么著,娘倆在湖邊的草窩子里,撿了野鴨蛋回去。然后又挑了種蛋。本來是找了一只抱窩的鴨子給孵蛋的,誰知道弘昭這熊孩子,非要塞到被窩里,自己孵不可。講什么道理都不聽,非得試試。他額娘沒法子,大熱天的,叫人把暖閣里的炕給燒起了。叫人一邊摸著抱窩的鴨子的體溫,一邊摸著炕上的溫度。一個月的時間,十個種蛋里倒是出了七只鴨子。兒子本來也沒在意,只當是福晉哄著孩子玩呢。這一出鴨子,兒子才覺得這或許還是能推廣的。”
皇上剛開始也只是聽聽。聽著老四這么一個一本正經嚴肅著臉的人說起鴨蛋孵蛋的話題,特別有喜感。本來還以為這就是老四說來叫自己一笑的,沒想到還真就孵出來了。
雞鴨自己就能覓食,百姓家多養幾只其實也沒太大的負擔。但這雞鴨抱窩孵出來的畢竟有限,如果能推廣開來,好處還是不小的。別小看了幾只雞鴨。多養幾只,就代表普通百姓平日里有蛋吃,過年有肉吃。這就是一個進步。
皇上沉吟半晌道:“說說你的想法。”
“兒子想著,叫人先在莊子上試試。一旦實驗成了,再逐級往下推廣。要是真有好處,不用強求,只怕家家戶戶都巴不得學會。”四爺這般籠統的說了一下,然后道:“具體怎么操作的,兒子已經叫福晉詳細的寫出來了。誰拿著都能用。”
也就是說,這功勞也不一定非得是自己的。皇上看著安排人也行。
父子倆就這個話題,說的挺投契的。一直到很晚,四爺才頂著風冒著雨回來。
到底,皇上也沒說將這差事給誰做。
四爺也不問,只想著明天就將林雨桐寫出來的東西謄寫一邊,然后呈上去。
跟四爺心里裝著這事不同,各位皇子府里,這些皇阿哥對著皇上賞下來的一碗蓮藕湯出神。
皇上這是想暗示這些兒子們什么呢?
難道叫他們知道兄弟愛?想告訴他們,兄弟之間就跟這蓮藕似得,即便斷了,絲還連著。
這是想暗示他們哪怕關系僵了,可是還是血脈相連嗎?
呃……不得不說,你們都想多了。
作者有話要說: 稍后四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