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假千金的佛系日常 !
第45章
瑞王近日可實(shí)在是不好過。
他也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那日從望春樓回來之后,太子對他就百般刁難,連他上青樓的事情都告訴了皇后,惹得皇帝皇后各把他叫去訓(xùn)了一通話。實(shí)在倒霉。
他一個人在府中苦思冥想,卻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只能再想方設(shè)法地討好太子。
要說討好太子最好用的辦法,那不就是葉姑娘嗎?
見著了葉明蓁本人,瑞王也就不想著買書了,興致沖沖地跑了過來:“葉先生!”
葉明蓁還是頭一回見到他如此客氣,還有些受寵若驚:“瑞王殿下?”
“葉先生近日可是帶了新的文章過來的?”瑞王大喜:“那正好,也不必交給書肆等他們印了,直接交給本王就好,本王花……花十倍銀子買!”
書肆開的價格不低,十倍銀子,那可當(dāng)真是高價了。
葉明蓁莞爾,余光瞥見書肆掌柜,卻見掌柜一臉驚恐地看著自己,好似也不明白她為何會認(rèn)識瑞王,又是驚恐又是不解,還有幾分緊張。畢竟瑞王平日的名聲可不太好。
可對也明著來說,瑞王這樣直來直去的,哪怕是有壞心思,也比其他人好。
她大大方方地將自己的文章拿了出來:“瑞王殿下若是想要,就直接拿走吧,反正也是沒人要的。”
瑞王愣了一下,接過去時還有些沒反應(yīng)過來,他翻了翻,見里面果真是葉明蓁的文章。瑞王回頭看了一眼書肆掌柜,又看了一眼她,饒是他腦袋不太靈光,也能發(fā)覺有什么不對勁了。
“葉先生的文章不是要拿來換銀子的?”他一臉兇相地轉(zhuǎn)身瞪書肆掌柜:“怎么回事?葉先生的文章你們也不要?是瞧不起葉先生還是瞧不起本王?”
掌柜欲哭無淚:“這……草民也不敢啊!”
“你不敢?你有什么不敢?葉先生的文章寫得這樣好,連本王這個不愛讀書的人看了都想讀書了,這樣好的文章,你都不拿出來賣,不是瞧不起本王是什么?”
瑞王心中思忖著,這事定要去太子面前告告狀。
他手里捏著文章,心中也不慌了,又按照太子先前的吩咐,聲音洪亮道:“非但是葉先生的,本王近日可喜歡讀文章,你給本王多拿幾本書出來。”瑞王一口氣報了好幾個名字,都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南壬?br/>
他也不認(rèn)得這些人是誰,反正是太子說的。
鋪中書生聽見動靜,都朝這邊看了過來,目光之中滿是稀奇。葉明蓁就在旁邊,眾人知道了她就是近來聞名的葉先生,竟也來不及看她,個個先去瞧瑞王。
要瑞王能讀書,那可比母豬上樹都難啊!
掌柜不敢耽擱,連忙按照瑞王的吩咐,將他要的那些書找了出來。匯集各朝大儒,現(xiàn)世才子,其中也不乏女先生的詩集,堆得高高的,瑞王身后的那些打手各抱了一摞,場面很是壯觀。
瑞王大大方方的付了銀子,也沒忘記給葉明蓁,而后帶著身后打手大搖大擺離開。
趁此機(jī)會,葉明蓁也飛快離開,走了與瑞王相反的方向。
留下鋪中諸位書生交頭接耳,而后小聲議論起來,說的全都是瑞王開始讀書了的話。
瑞王的馬車直接進(jìn)了宮。
他片刻也不敢耽擱,一路火急火燎地狂奔進(jìn)東宮:“哥!哥!不好了!”
齊承煊忙著公務(wù),聞聲從桌案后抬起頭來,瞥了他一眼,見他跑得衣冠不整氣喘吁吁的模樣,立刻移開了視線,擺手讓宮人端上茶水,然后又繼續(xù)低頭批閱起來。
“哥,是關(guān)于葉姑娘的事情。”
齊承煊這才來了幾分興致,連忙放下毛筆,興致勃勃地問:“她托你給孤帶話了?”
“沒有。”瑞王搖頭,從懷中摸出手稿遞給他:“我今日是想去書肆問問有沒有葉姑娘的新書,誰知道葉姑娘的文章竟然不在書肆里賣了,葉姑娘還將這幾篇文章給我,說是沒人要了。我一聽就覺得不對,立刻就來找你了。”
齊承煊接過,低頭翻起手稿,口中又問了一句:“她給你的?”
瑞王意識到什么,敏銳地抬起頭來,立刻拍著胸脯保證:“哥,你放心,你說的那些我都記著呢,避嫌,我懂得!我喊她葉先生,連話都沒有多說一句,還把你上回說的那些書給買了,保證不讓人懷疑,也不讓旁人知道我與葉姑娘的關(guān)系!”
齊承煊這才滿意。
而后沒過多久,他又冷哼了一聲,挑剔說:“你能與她有什么關(guān)系?”
瑞王:“……”
太子手中的書稿翻了幾頁,他又厚著臉皮湊了上去:“我本來是想問問葉姑娘本人的,可你說讓我少去找葉姑娘,我就沒把人叫住。哥,這是不是葉姑娘出事了?”
“嗯。”
“是長寧侯府?還是那個顧家的小姐?”
齊承煊沒有回答,他把手稿整理好,沉思片刻后,道:“你去替孤辦件事。”
……
這次葉明蓁回來后沒交銀子,葉母立刻察覺出了問題來,她追根刨底地盤問,才知道書肆不收文章了的事。
葉母啞然,安慰道:“不收就不收了,娘多去接一些活,家中也不是非要你這些銀子。”
葉明蓁避而不答。雖說書肆不收文章了,可她平日里若是即興來了靈感,也依舊提筆寫下,一段時間后,竟然積攢了不少。
葉母看在眼中,心中擔(dān)憂,卻不知該如何是好。
也幸好,清明就要到了,家中事情也變得多了起來,她不敢讓女兒一個人多待,怕她多想,就拉著葉明蓁一塊兒忙活。家中的事情干完了,也還要拉著葉明蓁出去外面走,去看山看水,走親訪友,幾日里,便將村中的人都見了個遍。
葉家村不大,村民們也是沾親帶故的,見著了誰都是自家的親戚。饒是葉明蓁記憶出眾,一番認(rèn)下來也有些記不住。
等清明那日,葉明蓁一早便與葉父葉母一道出門,去山上掃墓。葉家村的祖墳都在一處,上山路上遇到了不少熟悉的村民。葉父帶了鋤頭,一到便開始清理雜草。葉母與葉明蓁在一旁將帶來的東西擺上。
葉明蓁有些悵然。去年這個時候,她也在顧家祠堂祭祀老夫人。她在襁褓時就被老夫人抱走養(yǎng),年幼時由老夫人悉心照料,在侯府老夫人對她最好,可惜老夫人去的早,后來她就每年在老夫人忌日時去寺廟小住幾日,給老夫人祈福。
離開了侯府,連老夫人都不是她的奶奶,連再對老夫人牌位說說話都不行。
葉明蓁有些難受,悄聲問葉母:“娘,過幾日我能否去廟中拜拜?”
葉母正出神,不知在想些什么,聽她說話恍惚了片刻,好久才應(yīng)道:“好,娘與你一起去。”
葉明蓁才放下了心。
三人都祭拜過之后,才慢慢往山下走。走到一半時,葉父葉母卻忽然停了下來。
“蓁兒,你一個人先回去,我和你爹還有其他地方要去。”
葉明蓁停下腳步,有些困惑:“山上還有其他祖先未拜過?我與爹娘一起去就是了。”
葉母猶豫,不知是否該應(yīng)下,才朝葉父看了一眼。
葉父沉聲道:“那就跟上吧。”
葉母嘆了一口氣,才應(yīng)了。
山上植被茂盛,郁郁蔥蔥,有些路平日里被人走得多了,就成了岔路小道,如果不是走熟了的人,十分容易迷路在山上。也不知是不是葉明蓁錯覺,走上這條偏僻的岔路之后,葉母的情緒一下低落下來,連她小聲說話,也應(yīng)得心不在焉了。
這處岔路遠(yuǎn)離了祖墳,往里面走之后,就沒見著什么人了。葉父步子邁得大,走在前面帶路,沒一會兒便把兩人甩得遠(yuǎn)遠(yuǎn)的,等葉明蓁到時,他正在彎腰除草。
這兒竟有一座小墳,沒有墓碑,葉明蓁也不知里面埋得的人是誰。
葉母輕輕松開了她的手,將籃子里剩下的東西拿了出來,擺在墳前,而后便在墳前坐了下來。等葉父將雜草除完了,便與她一道坐下,看著小墳發(fā)呆。
二人沉默不言,唯有情緒懨懨,周身縈繞著傷心的氣息。葉明蓁幾次想張口,都覺會打擾他們,也就將心中困惑吞下,站在一旁不說話。
過了晌久,二人才像是想起了她一般,葉母飛快地抹了一把臉,才扶著葉父站了起來。
“蓁兒,讓你等久了。”葉母眼睛還有點(diǎn)紅:“我們該回去了。”
葉明蓁點(diǎn)了點(diǎn)頭,扶著她慢慢往山下走。她到底是心中好奇,回頭看了那座小墳一眼。顯然葉父葉母經(jīng)常過來,春天剛生的雜草都沒有多少,沒有墓碑,墳前擺了一個陶罐,剛才葉母收拾的時候,還放里面放了新摘的野花。
野花被風(fēng)吹的微微搖晃,幾滴露珠落了下來,融入深褐的泥土之中。墳上新添過土,也被風(fēng)吹下了幾層浮土,洋洋灑灑落在方燃盡的紙錢灰堆里,又隨紙灰一道被吹揚(yáng)起,在空中浮浮沉沉。
若不是十分重要的人,也不能在死后還被這樣精心照料。
“娘,那里面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