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星之夜,死一般的寂靜。</br></br>蘇軍布多戈希東部防線,第十一集第117師陣地后方的49就號炮兵陣地,這里駐扎著原沃爾霍夫方面軍下屬的三個炮營,另外,還有一個剛剛調撥過來不久的喀秋莎火箭炮連隊。</br></br>摩科洛夫站在他所指揮的火箭炮連隊后方,不時地察看著自己的懷表,如今,距離炮火打擊發(fā)起時間還有不到三分鐘,他必須打起全部精神了。</br></br>對于這次炮火打擊的戰(zhàn)果,摩科洛夫信心十足,在他的麾下,掌握著如今蘇德戰(zhàn)場上幾乎全部的蘇軍火箭炮力量,全連34臺喀秋莎BM-13,十六聯(lián)火箭炮,是莫斯科最高統(tǒng)帥部方面專門為這次北線作戰(zhàn)調撥的。在這34臺火箭炮中,有27臺是不久前才剛剛駛離“共產國際”工廠的,在某些性能上,比最初的BM-13有所改進。</br></br>不要小瞧這區(qū)區(qū)的34臺“喀秋莎”,這些名字浪漫的鋼鐵機器,在一次齊射中,就可以在短短的幾秒鐘內,將多達544枚的大威力火箭彈以密集的陣型傾瀉到地方的陣地縱深。這是絕對的地毯式轟擊,處在他們打擊點內的人,將在炮擊中無處藏身,也正因為如此,德軍才對這種威力強大、打擊密度接近飽和的火炮,稱之為“魔鬼火炮”。</br></br>懷表上的秒針在一格格的緩慢跳動著,那每一下的跳動,都牽動著摩科洛夫的心,他將手中的口哨緩緩的放進嘴里,同時,鼓起一口氣,等候著最后吹響號角的時間的到來。</br></br>“嘟!”當懷表上的分針最終指向六點方向的時候,摩科洛夫第一時間吹響了嘴里的口哨,而隨著這一聲哨響,諾大的炮兵陣地上頓時沸騰起來。</br></br>“嗖!”</br></br>“嗖!”</br></br>……</br></br>與前方那些普通火炮所發(fā)出的震耳欲聾的轟響聲不同,喀秋莎火箭炮陣地上,充斥著的是尖銳刺耳的破空聲浪,而在這密集的呼嘯聲中,一枚枚光點就如同是從地面上騰空而起的流星雨,一瞬間便撕碎了黑寂的夜空。</br></br>片刻之后,在蘇軍陣線的對面,也就是德軍第十六集團軍下屬第二十七師的陣地上,一朵朵密集的紅云,帶著滾滾的奔雷聲,突然而至。那一團團突然升起的火光,就如同是來自地獄的火種,帶著一股猙獰的惡笑,毫不留情的吞噬著整條戰(zhàn)線上德軍士兵的生命。</br></br>巴迪拉克上校在炮火覆蓋過來的那一刻,就意識到了自己陣地的危險,從炮火的密集程度上看,他也能猜測到對面的俄國人肯定又動用了那種來自地獄深淵的火炮。月前,在針對杰米揚斯克的攻勢中,他就曾經遭遇到這種該死的火炮打擊,那殘酷的場面至今令他記憶猶新。那時他就在想,邪惡的俄國人似乎只懂得以眾凌寡,在兵力對抗上如此,在武器的開發(fā)設計上,仍舊是如此。</br></br>俄國人這一次顯然動用了更多的這種火炮,那炮火的密集程度,令人肝膽欲裂。一團團接踵而至的火光,就像是牛背上的耕犁一般,一寸寸的在自己部隊的陣地上犁過,在那火光經過的地段上,一道道德軍士兵的身影或被拆得支離破碎,或被從深深的戰(zhàn)壕里掀飛出來,帶著殘缺的肢體跌落在綿軟的焦土塵埃中。</br></br>烈火構成的鋼犁,犁碎了它所踏過的地堡工事;犁飛了它所觸及的機槍壁壘;犁毀了它所趟到的坦克、戰(zhàn)車。</br></br>長達近三十分鐘的不間斷炮火洗禮,巴迪拉克上校估算著,俄國人差不多在自己不到兩公里的陣線上,足足傾瀉了近萬發(fā)的炮彈、火箭彈。在這種近乎飽和的炮火耕犁下,巴迪拉克感覺自己整個陣地都被翻了一個遍。</br></br>部隊的傷亡有多大,陣地損毀情況有多嚴重,這些情況巴迪拉克上校都想知道,但是他也知道,現(xiàn)在根本不是去統(tǒng)計這些數(shù)字的時候。炮火的打擊永遠都不會是戰(zhàn)斗的最終結果,它只能是撕開戰(zhàn)斗序幕的鐮刀,在炮火的襲擊結束之后,緊隨而至的,必然是俄國人更加兇狠、更加猛烈的集群式沖鋒。</br></br>“嗖!”</br></br>……</br></br>在一連串尖銳的破空聲中,一道道或紅、或綠的照明彈劃破夜空,從遠處的俄國人陣地上直升天際,在一瞬間,就把原本黑暗的大地,照射的一片通明。</br></br>這是蘇軍第十一集兩個東線師發(fā)起總攻的信號,按照事先扎波羅熱茨的指示,但照明彈升起的時候,就是代號為“壓路機”突破戰(zhàn)役全面開啟的時候。為了保證突破進攻的順利、快速實施,扎波羅熱茨在布多戈希東線布置了一個裝甲旅,以配合步兵的沖鋒。</br></br>借著這照明彈帶來的光輝,巴迪拉克上校可以隱約看到,在自己部隊正面的軍事緩沖地界上,一輛輛俄國人的坦克,晃動著笨拙的身軀,緩緩朝自己的前沿陣地壓了過來。而在這些緩慢推進的坦克后面,緊緊跟隨著俄國人的步兵,鐮刀榔頭組構出來的大旗,在彌漫著硝煙氣息的夜風中飛舞飄揚。</br></br>“那些混蛋空軍是干什么吃的?!”巴迪拉克上校揮起一拳,狠狠地砸在面前的戰(zhàn)壕坑沿上,同時怒罵道,“不是說這一線上,俄國人沒有布置多少裝甲部隊嗎?那現(xiàn)在我眼前出現(xiàn)的是什么?!是玩具嗎?!”</br></br>巴迪拉克上校的怒罵,只能讓周圍的幾名將校無奈,卻絲毫不能阻擋蘇軍坦克的推進,同時,也不能阻擋坦克后面,蘇軍步兵的沖鋒。他和他的部隊,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炮兵火力以及裝甲部隊的支援,炮兵現(xiàn)在在哪里?裝甲部隊又在哪里?巴迪拉克上校的心里充滿了絕望,他最需要的炮兵和裝甲部隊,已經在兩天前被軍指揮部抽調走了。</br></br>沒有炮兵的支援,也沒有裝甲部隊的對撼,單單依靠自己損失慘重的步兵,去抵御俄國人的具有坦克配合的突進,這場仗勝利的可能性實在太渺茫了。巴迪拉克上校現(xiàn)在感覺,自己唯一能做的,似乎就是盡可能的多堅持一段時間了。</br></br>“一步不許后退,”“不惜一切代價堅守!”這是集群指揮部屈希勒爾將軍給所有北線部隊下達的死命令,巴迪拉克上校也必須遵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