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命[古穿今] !
得手
“五萬。”白茵清清淡淡的聲音再次響起。
頓時, 整個會場里的叫價聲少了七成。
五萬塊買一個還不知道是什么的東西, 怎么也得猶豫一下, 更何況以拍賣行的精明, 他們都束手無策的東西, 這些非專業性的人又怎么會打的開。
“你就不怕賠了?”趙立冬試探著問。
因為白茵的堅持, 趙立冬總覺得里面的東西來歷不凡, 他都有種想要加入其中的打算。
白茵看了他一眼,道:“你要是有本事打開,我馬上讓給你。”
那可是子彈都打不穿的木材……趙立冬想到這里, 立馬歇下了心思。
在白茵叫價叫到六萬的時候,終于沒有人同她競爭了,那個盒子也很順利的被白茵收入囊中。
趙立冬這才咳了一聲, 他心癢難耐的問:“你能打開?打開的時候能不能讓我看看?”
白茵笑了, 看得出她心情變得很好。然而就是這笑容,不只是趙立冬發現了, 就連鄭源愷和黃英也察覺到了不對勁兒的地方。
然而下一秒, 白茵就收斂了笑容, 果斷的拒絕了趙立冬:“不能。”
趙立冬一噎, 他還沒被這么干脆的拒絕過。他摸了摸下巴,然后了然道:“你不是還在記恨我低價買進你的那個桃木符牌的事吧?那可跟我沒關系, 都是老鄭一手壓的價。”
鄭源愷見趙立冬反手就把他給賣了, 把自己給摘干凈, 這下輪到他哽住了,然后鄭源愷皮笑肉不笑的盯著趙立冬, 直把他看的心里發毛。
雖然趙立冬是隨口說出來的,但白茵看的出來,他還真有些怕她心中還是記恨這件事,或許是鄭源愷和黃英兩人的態度讓他有了危機感,他才多此一舉來再肯定一遍。
白茵無奈的說:“生意上的事本來就是這樣各憑本事,我真的沒別的話可說。”
“那……”為什么這么干脆就拒絕了他想要看那個木盒子的打算,一點余地不留?
一般人遇到這種事怎么也是婉拒而已。
白茵看出了趙立冬未盡之意,她戲謔直言道:“我怕你眼紅,然后后悔剛剛沒跟我搶這東西。”
拼著對方風水師的身份也要爭搶一番的,那該是多么名貴的物品?趙立冬心中猜測,但下一秒他就好奇的開口:“你怎么知道這里面是什么?”
白茵聳肩,道:“這種機關做成的盒子里放的,沒有一樣不是價值連城的。”
完全無縫連接的木盒,看起來就像是一塊兒完整的木頭,潑水不進,火燒難侵。有這種手藝的木匠在古代也是屈指可數,怎么可能會花費這么大力氣用來儲存什么廉價的東西,里面指不定就是哪個王侯將相府上的鎮宅之寶。
上輩子,很多人給她供奉寶物的時候,就是用類似這種的盒子裝的,故而白茵完全沒有什么心里負擔就拍下了它。
趙立冬見白茵真的沒有當場打開給他們看一下的意思,他雖然有些被勾起了好奇心,但也沒有再說什么了。
白茵看著眾人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拍賣會上,她失笑搖頭,人就是這個樣子,在沒見到真正的東西的時候,無論語言聽到多么的價值昂貴,都很難產生嫉妒艷羨的情緒。然而一旦見到實物,又會紅了一雙眼睛。
拍賣會壓軸的東西顯得也不是那么的難得,這讓白茵有些不解趙立冬為什么還要堅持留下,并且一副期待已久和勢在必得的模樣。
不只是趙立冬,就連很多拍賣會場上的其他人同樣如此表情。
等最后一件壓臺的古董出場以后,整個拍賣會都驟然變得喧鬧起來,各處都是議論紛紛。
拍賣師站在臺上大聲宣布:“現在是本場最后一件賣品,相信大家已經期待已久了。在拍賣開始之前各位可以上臺來親自鑒定一下,這是本拍賣行今天特許的。”
拍賣師話一出口,下面的人就有些蠢蠢欲動。等拍賣師徹底露出了展品以后,下面就開始有陸陸續續的人往臺上趕。
白茵目力極好,雖然這里離臺上的距離并不算短,足足有十多米,但她還是看到了臺上的東西。
那只是一葉紙張,上面字跡還算清晰。
白茵默念兩句,然后恍然道:“這是《永樂大典》。”
這下子,正準備抬腳的趙立冬扭頭,奇異道:“你怎么知道?”
他記得他并未同白茵說過啊!
白茵白了趙立冬一眼,她也不回答,只是道:“你再不上去就看不成了。”
趙立冬這才驚覺,他看著臺上已經圍繞一圈兒的人,趕快急急忙忙的往上走。
白茵看趙立冬這么慌忙,她轉頭疑惑的問鄭源愷和黃英:“現在《永樂大典》一出現怎么會這么轟動?”
這還只是其中一葉而已,還并非一卷,哪怕放到現在是古董,可也不必這么多人爭搶吧?
黃英本以為白茵懂得東西很多,但白茵又忽然在這種事情上毫不知情,這讓她有些奇怪,但她還是解釋道:“《永樂大典》在明朝覆滅的時候遺失了很多,在清末又因為侵略的關系,現在國家只剩下一百卷左右分布在幾個博物館里了。”
當初兩萬多卷的《永樂大典》竟然只剩下這么多?!
一時間,白茵心緒難明。
但很快,白茵就把這種情緒拋諸腦后了。明朝既然都已經覆滅,那這樣東西還有什么重要的。
時代更替,王朝覆滅。時也,命也。
白茵琢磨了一下,她也同樣起身,準備去看一眼自己曾經的啟蒙書。
說起這個,白茵忽然就想起了當初自己硬是被自己的師父逼著翻看《永樂大典》識字的場景。
黃英見白茵莫名的咧了咧嘴,露出了一副牙酸的表情,她“噗嗤”一下就笑了。
刨除風水師的身份,這小姑娘果然挺有意思的。
——
趙立冬在觀察完那一葉《永樂大典》的時候,他一抬頭就看到了皺著眉頭的白茵,還有白茵身后那些因為一個小姑娘在這里觀看覺得浪費他們時間的人。
趙立冬見狀,趕忙把白茵拉了出來。
因為剛剛白茵的表情太過認真,趙立冬也明白了她恐怕是知道了什么。
于是趙立冬看了看周圍,然后小聲問:“你看出什么來了?”
白茵勾了勾唇,她反問道:“你呢?覺得這東西是真是假?”
趙立冬警惕的看了白茵一眼,然后他又想到以白茵的財力,她現在還不足為慮,他的對手是那些還在臺上的人。
想通這一點,趙立冬爽快的說:“我覺得這東西是真的。”
紙張、字跡都完全沒有問題,不是真的是什么?
白茵看了一眼還在興奮狀態的趙立冬,她搖了搖頭,直言不諱道:“假的。”
趙立冬狐疑的問:“你怎么知道?”
不只是他覺得這東西是真的,臺上大部分人都這么覺得,并且摩拳擦掌,準備實力角逐一番。但趙立冬忽然聽到白茵說是假的,他想弄清楚她是從哪兒判斷出來的,好讓他做個參考,免得打眼。
畢竟拍賣行里的東西,也不見得都是百分之百真品。
白茵動了動嘴角,她總不能說這和她見過的不一樣吧?
若說到底哪一點不同,白茵還真說不上來,畢竟明朝的東西對她來說真的不算是古董,所以她也沒有刻意研究過。至于趙立冬店里那套茶具她能看出來,完全是基于她對宋代瓷器的了解。
趙立冬見白茵卡殼,他笑了,然后自信道:“我在古董這一行兒浸淫這么多年,雖然不至于完全不打眼,但也很少買到假貨了。”
何況因為對于這葉《永樂大典》的志在必得,所以他是特意研究過,因此很難會判斷錯誤。
白茵見趙立冬完全不信她的話,她無所謂的搖了搖頭,她本來就不是什么喜歡羅嗦和發善心的人,所以也懶得費力氣去勸解。
大約半個小時后,拍賣會場給的鑒定時間就結束了,趙立冬同白茵也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這葉《永樂大典》的起拍價為五萬,每次加價不得低于五千。然而拍賣師剛說出“開拍”二字,會場的氣氛就變得緊繃起來。
“七萬!”不遠處有人舉牌。
趙立冬緊跟:“八萬。”
……
就這樣,舉拍價格一路上漲到五十萬才漸漸稀稀落落起來。
畢竟無論《永樂大典》再如何珍貴,這也只是其中一葉而已。
白茵見趙立冬一路跟價,沒有半點猶豫,她的神情閃過疑惑。
不過是個古董,趙立冬好像太過賣力了。
鄭源愷看出了白茵的不解,他趕忙說:“他現在手里一共有三葉《永樂大典》,加上這個是四葉,他準備拍下這個之后捐到省博物館。”
白茵聽罷,瞬間了然。
趙立冬是市里最大的古董商,可放眼省里,也只能排到前三。他既然想要繼續發展,那少不得要同省博物館拉拉關系。到時候他成了省里古董商龍頭,這幾百萬就又不算什么了。
白茵剛剛聽黃英講這東西只有少數幾個省份的博物館中有珍藏,用這個來打動省博物館,不怕對方不動心。
可這個明明就是假的……白茵同情的看了趙立冬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