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出身,昌王雖然是炎帝的兒子,但確實沒有惠王高貴。
    皇帝的兒子也分三六九等的。
    昌王要是出身高貴,那這太子之位,早就是他的了。
    畢竟他是大皇子,按照傳統,就應該是嫡長子當太子,但是這太子之位卻是落在了老十王安的頭上,只能說即便是在皇家,后臺也很重要。
    當然,真要以出身論高貴的話,那惠王又不如王安了。
    你娘是正一品的張賢妃,那又怎樣?我娘還是皇后呢。
    我見了你娘,不用叫母后,但是你見了我娘,得畢恭畢敬的喊母后。
    皇帝的兒子,即便不是皇后所生的,也得叫皇后為母后。
    惠王聽得眼睛逐漸亮了起來。
    昌王厲害嗎?
    厲害!
    但那又如何?
    我娘是賢妃,我外公是六部的人,我娘的娘家在整個京城都可以呼風喚雨!
    而你昌王的親娘,不過是一個走了狗屎運的宮女而已。
    論個人能力,我或許不如你,但論整體實力,你昌王拿什么跟我比?
    眼看惠王總算是有了起色了,張昌繼續道:“依我看,陛下讓王爺和昌王一起主持這件事情,是想要試一試王爺和昌王之間的能力,看看誰的能力更強,這一次,我們必須贏下昌王!只要贏下昌王,我們的勝算,將會大大增加,而太子,遠在千里之外的關外,根本無法插手到這件事情中來,我們可以趁此機會,直接翻盤,將昌王踩在腳下!至于太子,等他回來的時候,已經不知道是猴年馬月了,我們有的是時間準備,然后對付他!”
    惠王被說得一陣熱血沸騰,呼吸都變得重了起來。
    此前,他借酒消愁,自甘墮落,那是因為看不到希望了!
    但是現在,炎帝顯然是給了他希望。
    并且張昌一番話,說得他內心一陣激動,仿佛看到了自己戰勝昌王之后,又腳踩太子,最終登頂帝位的一幕!
    “好!本王接下家,就好好跟昌王斗一斗!”
    惠王拳頭拽緊,咬了咬牙,對著空中猛的揮了一拳,“他們不是都想看本王的笑話嗎,那本王就讓他們好好看看,到底誰才是笑話!”
    眼看惠王總算是重新燃起斗志,不枉費張昌費了這么大一番口舌。
    張昌頓時欣慰的笑了起來,張家眾人,也都大笑了起來,笑聲連綿不絕,不斷在王府之中回蕩。
    前段時間,他們覺得惠王沒有希望了,就像是一塊大石頭壓在他們心頭,別提有多壓抑了。
    雖然動了讓惠王就藩的念頭,但那是無奈之舉。
    但凡有一點希望,他們怎么可能甘心讓惠王就這么去就藩?
    幾十年張家就開始布局,讓張賢妃入宮,為炎帝誕下皇子,為的不就是讓惠王稱帝?
    惠王若是就藩了,等于是幾十年的心血,全部白費了!
    換成是誰,都不會甘心!
    好在,炎帝尚且在壯年的巔峰。
    雖然已經立了太子,但真正認太子為儲君的人,并沒有多少。
    也就是說,雖然有了太子,但是炎帝的十個兒子,誰都有當下一任炎帝的機會!
    而惠王的機會,遠在其他皇子之上,不算太子的話,也就只有昌王能跟他扳手腕。
    幸運的是,昌王的母親娘家不行。
    而他惠王的母親,有張家撐腰。
    擊敗昌王,并非不可能!
    ……
    “真熱啊。”
    大炎南部,一支大部隊正在一片平地上修整。
    王安從馬背上下來,找了個陰涼的地方坐著,打開了水袋,大口大口的喝水。
    彩月立刻拿著一塊香巾給他擦汗,鄭淳則是拿著一把芭蕉扇使勁兒扇風。
    喝完水后,水袋丟在了一邊,還是感覺很熱,王安干脆直接脫掉了靴子,襪子也拔了下來,丟在一邊,攤開兩腿,兩手后撐著身子,總算是感覺涼快了一點。
    一旁,凌墨云正拿出一張地圖在看,時而緊皺眉頭,時而眉頭舒展。
    他這幾天,天天沒事就看地圖,在心里模擬構建了一套又一套的戰術。
    總的來說,這是他第一次跟著太子帶兵打仗,絕不能有半點疏忽,只能贏不許敗,所以這一張地圖,被他翻來覆去的,幾乎看了上萬遍了。
    忽然,凌墨云鼻翼煽動,像是嗅到了什么難聞的氣味,眉頭皺成了川字形,一只手捂住了鼻子,側眸一看,臭味是兩只臭襪子和靴子身上傳來的。
    “咳咳,凌統領,不好意思,最近一直在趕路,沒怎么沐浴,身上有點味道很正常,你多擔待。”
    王安自然注意到了凌墨云的異常,難得的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鄭淳,把本宮的臭襪子和鞋子拿到大太陽底下去曬一曬,好好用高溫殺殺菌!”
    “是!”
    鄭淳立刻放下芭蕉扇,拎起王安的臭靴子和襪子,找了塊石頭,放在上面暴曬。
    他雖然不知道王安說的殺殺菌是什么意思,不過也能懂個大概,以為是讓太陽曬一曬,去去味的意思。
    “無妨。”
    凌墨云沒多說什么。
    腳汗臭味而已,大家都有,他凌墨云也有,甚至比王安的腳臭還要更重不少。
    事實上,整個大部隊,上萬人,聚在一團,全把鞋子脫了,那味道,能活生生把人給熏得睜不開眼睛。
    畢竟是行軍,條件就這樣,遇到有水源的地方,還能洗個澡。
    沒水源的地方,就只能忍著了。
    “凌統領,我們現在到哪兒了?”王安問道。
    凌墨云在地圖上指了指,道:“快到大雁縣了,到了大雁縣,距離鎮南關也就只有六百里的路了,兩日之內即可到達!”
    “還要兩天啊。”
    一想到還得趕兩天的路,他頭都快大了。
    這幾天時間,天天趕路,人都快麻木了。
    有時候,王安不得不佩服古代的將士們,為了打個仗,走路就得走十天半個月的。
    有些甚至是要走足足幾個月。
    相比較之下,他這才走一個禮拜左右,已經不算長了。
    只能說,古代的交通水平實在有限。
    六百里路,也就是三百公里。
    這三百公里,換成上輩子,也就是在高速公路上跑三個小時的樣子。
    但是現在,足足得走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