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還不知道,他的這次宣傳造成了多大的動靜。
    離百花會還有最后一天,他已經忙得天昏地暗。
    徐渭和蘇成那邊,以最快速度,找來了一大批他需要的人。
    這些人,有孤寡老人,有受傷致殘的軍卒,有城外的流民,形形色色。
    倒是符合王安的要求。
    為了明天大會能順利進行,他必須親自和這些人通氣。
    甚至,還要編寫劇本,適當地進行演練。
    這只是其中的一件事。
    為了預防人流太多,出現踩踏事件。
    太子衛率那邊,也要提前和凌墨云一起設計路線。
    警戒,崗哨,維持秩序,這些都要提前規劃好。
    期間,又厚著臉皮,跑去兵部尚書曹威那里,求來小部分軍隊調動的權限。
    僅靠太子衛那兩百人,顯然不夠維持現場。
    出動巡城衛的話,因為出了孟都尉那事,他又不放心。
    左思右想,最后,干脆跑到城外驍騎營,調了一千人。
    負責人他也想好了,就用曾經的驍騎統領,如今貶為中郎將的狄云。
    此人欠王安太多,當場就答應下來。
    并且,保證會全力以赴,不讓王安操心。
    對于狄云,王安還是很放心的,這個人很有能力。
    不然,曹威也不會一上任,就要把他撈出來。
    之后,王安又找上宰相賈希言。
    不為別的,只為讓教坊司也參與進來。
    教坊司作為國企,上級是禮部,而賈希言,剛好是禮部的老領導。
    如今雖然升遷,挪了位置,但在禮部的威望和影響力,卻比往日還要更盛。
    有他的一句話,可比王安這位太子要管用太多。
    搞定了老賈,尚寶監那邊又傳來消息。
    一百枚杰出貢獻獎的勛章,已經做好,急盼王安過去驗收。
    順帶,付個賬。
    好吧,王安這邊剛過去,軍器監那邊,煙花又到了。
    還得王安親自出馬驗收。
    因為,這玩意的原理,除了他和艾迪生,別人都不懂啊。
    馬不停蹄收完煙花,本想喘口氣,永寧縣的商賈們,各個大青樓勾欄的老板,又急求支援。
    原來,按照百花會的習俗,每年大會一開場,都有巡游的環節。
    祭祀百年前那位青樓大神,只是其一。
    更多的,未嘗沒有沿途拉客,把大會搞隆重的目的。
    這次的百花會,自然也不例外。
    只不過,今年為了求新求變,超越以往的輝煌,王安特意在巡游中,增加了一項花車環節。
    只是這個花車,盡管他簡單提了一下,但,眾人畢竟都沒見過。
    所以,在搭建花車的過程中。
    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困難。
    作為總工程師,兼唯一設計者,兼計首席顧問,兼首席策劃……
    反正一到這個時候,頂著一大堆頭銜的王安,肯定是責無旁貸。
    蒼天啊!
    大地啊!
    我特么到底是造了什么孽,才會接手這個百花會的爛攤子。
    王安仰首望天,竟無語凝噎。
    事情不該是這樣的啊。
    自己應該舒服地躺在床榻上,旁邊一眾美女伺候著。
    一邊聽著小曲喝著酒,吃著火鍋唱著歌,一邊聽取下屬的報告。
    然后,運籌帷幄,指點江山。
    這事就順利辦成了。
    然而,現實的無情鐵手,總是最為致命。
    堂堂太子殿下,整個大炎朝最大的地主家的傻兒子!竟然生生混成了一個長工,恨不得有分身術。
    這叫他找誰說理去?
    “人才,我需要人才,大量的人才!”
    從來沒有一刻,王安這么求賢若渴。
    這還只是一個百花會。
    以后,安置那幾萬流民,大搞發展建設,將他們引導進各行各業。
    工作量,更是不知要超過這個多少倍。
    難道,也要他事必躬親?
    那樣的話,結果很可能是超額享受996福報,最后活生生把自己累死。
    那不是王安想要的結果。
    他來這個世界,是來享受的,可不是為了成為一個奮斗逼。
    人死了,錢卻沒花完,最后妻子改嫁。
    別人睡你的老婆,花你的錢,還打你的娃。
    這樣的奮斗,到底有什么意義?
    王安暗下決定,等百花會過后,一定要找炎帝,物色幾個人才。
    一般來說,一個合格的帝王,都應該會提前給太子準備一套班底。
    以往,炎帝之所以沒有這樣做,很可能是覺得王安太不靠譜。
    可如今王安幾次出手,已經加深了炎帝對他的信任。
    王安相信,只要開誠布公地談清楚,消除誤會,自家老爹,應該不會拒絕自己的請求。
    不過眼下,王安依舊忙得飛起。
    盡管如此,依舊沒有多少朝臣看好這次的百花會。
    王安的京城十二釵系列,雖然打響了名頭。
    但,在京城許多正經的高門大戶眼里,利用這種手段攬客,卻是傷風敗俗,齷齪無恥的低級行為。
    也只有王安這個名聲臭大街的第一紈绔,才會使用。
    換作他們家族的后輩,膽敢這樣,非打折腿不可。
    而且,朝中還有人放出話來。
    說王安那天在金鑾殿上,說得大義凜然。
    口口聲聲,要把百花會辦成大家都認同的大會,不讓老百姓有怨言。
    結果,轉過頭就使用這種手段。
    不僅自欺欺人,甚至,還有欺君的嫌疑。
    而且,王安一手,把十二位妓女,捧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簡直就是陰陽亂序,乾坤顛倒,有違倫常,是對世俗規則的公然挑釁。
    但凡他還有一點上下尊卑之念,都不該做出這種荒唐事。
    很快,御史臺彈劾的王安的奏折,雪花般飛到了炎帝的案頭。
    隨之還有,京城十二釵的海報。
    據宮里傳聞,炎帝很生氣,當場大發雷霆。
    甚至,已經派出侍衛,準備找王安過去問罪。
    幸好,大太監李元海及時攔住,并且最終說服了炎帝,這才沒有影響到王安的工作。
    不過,炎帝后來還是派人公開放話:
    讓王安,必須辦好這次百花會。
    若是結果和他說的不符,到時候,一定數罪并罰,絕不包庇。
    對于此,王安無動于衷。
    甚至有點想打瞌睡……
    就這樣,緊鑼密鼓的數天準備后,頂著各種質疑聲,百花會,終于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