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進攻的日軍第13旅團第25聯隊見進攻受挫,聯隊長菊池崇昭只能聯系后方炮兵第7聯隊,請炮兵聯隊給予支援。</br> 菊池崇昭又將各大隊的山炮集中起來,共計6門75毫米山炮,支援前方進攻的第二大隊。</br> 日軍炮彈不斷落在抗日軍陣地上,抗日軍戰壕修的是鋸齒狀,在鋸齒的拐角處是垂直的,正好能抵擋炮彈產生的彈片和沖擊波。</br> 索姆河戰役期間德軍憑借鋸齒狀戰壕,擋住了英軍1400門火炮連續7天的猛轟,英軍向德軍陣地上傾瀉了150萬發炮彈,。</br> 抗日軍修筑的工事能抵擋住日軍的75毫米野炮轟擊,但很難擋住日軍120毫米榴彈炮,抗日軍第一道防線在日軍猛烈炮擊下支離破碎。</br> 抗日軍戰士們頂著日軍炮火反擊,“余新志,去把那個口子堵上”一營長戴振杰指著剛剛被日軍炮火摧毀的一處機槍陣地說道,那里曾是一處M1919型重機槍的陣地,但已被日軍摧毀。</br> 那里也是前沿陣地非常重要的一處支點控制住這里才能阻擋住日軍的進攻。</br> 余新志帶著副射手和兩名彈藥手抱著重機槍和彈藥沖向此處缺口,這里原本修有一處掩體,掩體被日軍一發120毫米榴彈炮直接命中變成了一個直徑約10米的大坑,坑邊還有陣亡的抗日軍戰士的衣物殘片。</br> 余新志4人在進入彈坑時,遭到正面日軍掃射余新志就地一滾滾入大坑內,其余三人有樣學樣生生滾進來,但其中一名彈藥手在滾入彈坑的過程中被日軍子彈擊中,等他滾進彈坑內余新志等人才察覺到這名戰士已經犧牲。</br> 顧不上替犧牲的戰友感到難過,余新志等人馬上投入戰斗中,抗日軍前沿陣地此時大部分重要火力點均遭到不同程度損失。</br> 其中抗日軍最重要的重機槍陣地被日軍炮火摧毀三處,剩余的重機槍正在轉移位置,僅有余新志這一挺剛部署好。</br> 余新志架起機槍對著前方日軍拼命開火,此時的余新志如同天神下凡,短點射打的極其精準短短不到5分鐘有近20名日軍倒在他的槍口之下。</br> 余新志所操縱的重機槍采用250發彈鏈供彈這對日軍來說簡直是噩夢,沖鋒中的日軍原以為余新志很快會將機槍子彈打光,沒想到他的子彈幾乎都沒停過。</br> 日軍就算再頭鐵見此情形也慫了,不得不撲倒在地上尋找掩體,好在前沿陣地有不少彈坑,不然日軍真可謂上天無路下地無門。</br> 日軍攻勢停滯,抗日軍趕緊從后方抽掉部隊增援上去,增援部隊冒著日軍炮火來到前沿陣地,等日軍重新整理好隊伍再發起進攻時,抗日軍援軍已落位,日軍又只能利用炮火壓制抗日軍。</br> 三江口戰役已經完全打成了一場消耗戰,抗日軍將三江口打造成一處血肉磨坊,打算碾碎關東軍的血肉。</br> 而關東軍也將三江口視為一把鈍刀,想給抗日軍慢慢放血。</br> 余新志所處的位置對日軍威脅太大,后方日軍擲彈筒不斷朝余新志所在的位置開火。</br> 彈坑內和余新志一起進入彈坑的另一位彈藥手在日軍炮火下犧牲,副射手也被日軍彈片擊傷,幸運的是余新志并沒有受傷。</br> 余新志手中的M1919型重機槍打得槍管發燙,由于該槍是氣冷式在火力持續性上并不如水冷式重機槍。</br> 余新志在持續射擊半小時后,機槍射速已經降為每分鐘75發,原本可以更換槍管,可此時戰況激烈,他根本來不及更換只能硬著頭皮用冒著青煙的重機槍朝日軍開火。</br> 在連續進攻一個多小時后,日軍仍然未能突破抗日軍前沿陣地,無奈只能選擇后撤休整。</br> 第七師團師團長佐藤子之助站在一處小土坡上望著前方敗退下來的日軍皺著眉頭說道:“這應該是今天第5次進攻吧。”</br> “是的,師團長閣下我第25聯隊今天已組織了5次進攻,皆被抗日軍擊退”第13旅團旅團長青山大作苦澀的說道。</br> “我們小看了對面抗日軍,算上今天我們已連續進攻了整整4天,竟然連對面第一道防線都沒有攻破”佐藤子之助氣惱的說道。</br> 接連4天毫無進展佐藤子之助承受著關東軍司令部極大的壓力,現在關東軍司令部將破局的希望寄托在第7師團身上,畢竟第7師團可是擁有戰車隊的。</br> “師團長閣下,此時已接近黃昏時分,對面抗日軍不會想到皇軍會選在這個時候對他們發起進攻,卑職愿親赴一線指揮作戰,爭取一舉突破抗日軍第一道陣地”第25聯隊聯隊長菊池崇昭上前說道。</br> 佐藤子之助擺了擺手示意他同意,菊池崇昭很快來到日方陣地前,他將已連續作戰兩天的第二大隊換了下來,派上齊裝滿員的第三大隊。</br> 第3大隊大隊長武藤慎一郎看上去斗志昂揚,他們大隊已在后面等了整整4天,此時大隊上下憋著一股勁兒準備一舉拿下抗日軍陣地。</br> 佐藤子之助讓參謀長根本奏希特意給炮兵第7聯隊下令全力配合第25聯隊作戰。</br> 炮兵第七聯隊聯隊長田口凌真一發狠將聯隊所有火炮全部用上,正光著膀子坐在地上休息的日軍炮手們又重新站起來,調整大炮射擊角度,然后抱起炮彈送入炮膛中。</br> 隨著田口凌真一聲令下,日軍各炮兵中隊中隊長一揮小旗,日軍炮兵陣地上近九十余火炮同時射擊。</br> 一時間抗日軍陣地地動山搖,連待在第3道陣地上的張廷言等人耳朵都被震的嗡嗡作響。</br> 黃紹竑望著前方正被日軍炮火覆蓋的抗日軍陣地,不禁感慨中日雙方實力懸殊太大,日軍一個師團所屬的炮兵竟然相當于中央軍的兩個炮兵團。</br> 此時國民政府中央軍一個軍才裝備一個炮兵營,總計九門火炮。</br> 國民政府軍隊所擁有的火炮后來被整合為四個獨立炮兵旅,六個獨立炮兵團和三個獨立炮兵營,總計約有450門火炮。</br> 黃紹竑更佩服抗日軍竟然能在與日軍火炮相差如此大的情況下還能堅守住陣地。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