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洪方所知第12旅自上次錦州戰(zhàn)役以后一直并沒進行補充,旅長張廷舒曾多次來找少帥請求補充,都被少帥搪塞過去。</br> 現(xiàn)在讓編制都不健全的第12旅進攻對岸的日軍第10旅團,簡直讓他們?nèi)ニ退馈?lt;/br> 少帥這么做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第12旅旅長張廷舒是張廷言的二哥。</br> 自張廷言率領抗日軍自立門戶抗日以來,少帥對輔帥和張廷舒逐漸疏遠,若不是之前輔帥對少帥有從龍之功,恐怕早就被趕出東北軍。</br> 輔帥現(xiàn)如今已被少帥以年事已高,應在家安享晚年之由,奪去兵權(quán)賦閑在家,輔帥一系在東北軍中唯一的勢力只剩下張廷舒控制的第12旅。</br> 沈陽戰(zhàn)役期間第12旅不顧東北軍高層嚴令,擅自出擊引起東北軍高層不滿,將第12旅一直留在錦州前線,從未撤往后方休整。</br> 錦州戰(zhàn)役期間第12旅又遭關東軍重創(chuàng),戰(zhàn)后也未補充,現(xiàn)在少帥又令第十二旅渡河作戰(zhàn),只怕此戰(zhàn)過后第12旅就名存實亡。</br> 俗話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可東北軍正面臨關外關東軍虎視眈眈,就鬧出兄弟闔墻之事,少帥之舉令洪方感到心寒,只是現(xiàn)如今他已與東北軍綁在一起,也只能竭盡全力替少帥遮掩。</br> 當張廷舒收到北平方向要求第12旅渡過大凌河進攻日軍第10旅團的電報后,他心中已然明白少帥此舉意欲何為。</br> 如果自己接受命令率第12旅出戰(zhàn),張家在東北軍中唯一一支能掌握的力量就此消耗殆盡,少帥便有理由讓他脫下軍裝離開東北軍,將東北軍中輔帥一系的勢力一掃而空。</br> 如果自己拒絕命令少帥就能以此為借口大做文章,告訴世人張廷言雖愿抗日,可他兄弟卻畏日如虎,中傷張廷言。</br> “旅座,少帥的命令中既沒有讓其他部隊支援我們,又沒有提給我們補充兵源、武器,這是讓我們第12旅白白去送死”參謀長韓昭輝氣憤的說道。</br> “昭輝,我知道自廷言起兵抗日以來,少帥對我們戒心漸重,如果少帥是調(diào)我第12旅南下參加內(nèi)戰(zhàn),我張廷舒說什么也要當面去找少帥說道說道,但讓我去打日本人我張廷舒心甘情愿”張廷舒淡然的說道。</br> “旅座,可是我們,唉”韓昭輝心中的千言萬語都化成一聲嘆息。</br> “昭輝,你不用再勸我了,去告訴我們第12旅剩余的弟兄們有愿意和我張廷舒一起東渡大凌河進攻日軍第10旅團的就留下,不愿意的也不要為難他們,給他們路費,放他們離開”張廷舒拍了拍韓昭輝的肩膀說道。</br> 韓昭輝默默的點了點頭轉(zhuǎn)身出門,只留張廷舒一人在屋內(nèi),張廷舒來到書桌前提筆寫下后世有名的訣別信:</br> “自九一八事變以來,日寇亡我之心昭然若揭,敵既以來犯,我等除為國死,毫無其他辦法,我相信只要我等懷揣為國犧牲之精神,我們國家即中華民族絕不會亡于區(qū)區(qū)三島倭奴之手。”</br> “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絕無半點改變,愿與諸弟共勉之,我死之后雙親由諸弟贍養(yǎng),望雙親體諒時艱,原諒劣兒無法面前盡孝。”</br> 第12旅得知己方將渡過大凌河與日軍作戰(zhàn),己方并無援軍之后,除少數(shù)士兵無法跟隨主力部隊渡河作戰(zhàn)外,大部分人并未退縮都決定跟隨毅然決定跟隨張廷舒渡河進攻日軍第10旅團。</br> 8月4日錦州城外,第12旅近2000名戰(zhàn)士以營連為單位整齊的排列在城外,第12旅旅長張廷舒拿著一個鐵皮大喇叭站在剛搭建好的一處高臺上。</br> “弟兄們,國家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至此國家生死重亡之際,匹夫尚且有責,何況我等軍人,我已決定誓死抗日到底,哪怕付出我張某人的性命也在所不惜”張廷舒舉著鐵皮喇叭朝臺下站著的第12旅的戰(zhàn)士們吼道。</br> “抗戰(zhàn)到底”韓昭輝揮舞著拳頭喊道。</br> “抗戰(zhàn)到底、抗戰(zhàn)到底”臺下的第12旅戰(zhàn)士們紛紛喊道,聲音之大直沖云霄,連城內(nèi)的百姓都聽到了第12旅誓師的聲音。</br> 在誓師完后的當天晚上,張廷舒率部偷偷渡過大凌河朝日軍第10旅團發(fā)起進攻,日軍第12旅團也沒想到東北軍竟然敢渡過大凌河攻擊自己陣地,日軍陣地的布防很松懈,第12旅順利拿下日軍前沿陣地,但日軍也很快反應過來,朝第12旅發(fā)動反擊起想將他們趕回大凌河。</br> 面對日軍反撲兵力和人數(shù)并不占優(yōu)勢的第12旅陷入苦戰(zhàn),在日軍的反撲下傷亡慘重張庭舒咬牙堅持著死戰(zhàn)不退。</br> 關東軍司令部得知東北軍渡過大凌河襲擊己方,這令關東軍高層驚出一身冷汗,就在他們憂心東北軍會不會從其他方向同時發(fā)起進攻時,土肥原賢二帶來的情報令他們放下心來。</br> 土肥原賢二通過收買東北軍內(nèi)部的軍官得知此次東北軍只派了第12旅一支部隊發(fā)起反擊,目的只是想削弱第12旅的實力。</br> 關東軍司令菱刈隆當即下令大凌河前線第10旅團設法圍殲第12旅,給對岸的東北軍來一個殺雞儆猴。</br> 就在關東軍計劃圍殲第12旅時,八面城抗日軍陣地陷入危機,抗日軍雖在八面城構(gòu)筑有堅固的工事,但兵力畢竟只有一個團,面對日軍一個戰(zhàn)車大隊和兩個步兵大隊的圍攻顯得捉襟見肘。</br> 日軍第二戰(zhàn)車大隊大隊長木村民藏將八面城突破的重點放在北面王家窩堡,第四師師長袁生文指揮二營與日軍激戰(zhàn)。</br> 日軍憑借坦克優(yōu)勢接連突破抗日軍兩道防線,二營傷亡過半,袁生文的警衛(wèi)連也傷亡三分之一,僅剩下最后一道陣地還在抗日軍手中。</br> 如果日軍再突破這道陣地,抗日軍就只能撤進八面城鎮(zhèn)內(nèi)與日軍展開巷戰(zhàn)。</br> 日軍為突破抗日軍陣地也付出慘重代價,戰(zhàn)車第二大隊一、二中隊能動的坦克僅剩下12輛,戰(zhàn)車第三大隊能動的坦克僅剩下4輛,能動的裝甲車也只剩下7輛。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