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人的話,不管在任何時代都管用,特別人在無助之時,聽到一句暖心話,比贈送十兩白銀都可貴。
晉王生于皇室,自然明白權位之爭無可避免,即便自己沒有任何野心,只要有皇子的身份,便是該死的理由。
宴會結束后,晉王又重提讓趙玉幫助自己的事,以前他還想退縮,官場太復雜。
這次通過救小玉的事,他明白了一個道理,權力是雙面刃,風險和機會并存,倘若自己沒有宰相老爹,估計一回合都活不過去。
有老趙和晉王雙重加持,皇帝欣賞有加,很快便傳來了圣旨,讓他進入翰林院做侍讀學士,官位不算高,工作很清閑,符合他的心理要求。
他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以自己的能力,頂多做個無關痛癢的閑差,讓自己管理一個小縣城,估計都難以勝任,更別提操心軍國大事。
何為奸臣誤國,一個人能力不足以勝任自己的職位,卻要外行領導內行,瞎指揮,胡亂安排,這就是奸臣。老趙名義是人們口中的奸臣,不過他的能力完全可以勝任宰相職位,如果不是他這些年辛苦輔助,以皇帝的能力,早把趙國丟了。
反派的霉運都跟主角有直接關系,主角的光輝離不開各種反派的功勞。
刺殺事件后,他沒有再遇到過男女主,小日子過的無比愜意。
平時到翰林院逛一圈,看看書,做一些簡單的工作。其余時間便是跟晉王聽聽小曲,喝喝花酒,舒服到他都不想回去。
這一日他跟晉王到翠云樓吃飯,發現樓下人滿為患。
翠云樓生意一直都很火爆不假,不過能來這里吃飯的人,非富即貴,普通人拿那能消費的起。
什么時候燕都城一下增加這么多有錢人,伙計將他們引到二樓雅間后,侯贏已經坐在里面等待,這家伙整天什么事都沒有,變著法蹭晉王的飯。
“你們發現了沒有,今天樓里的生意格外好”
“后面幾日會更好”
侯贏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像是燕都城沒有他不知道的事。
晉王解釋道:“你忘了,再過幾日就該科考了,這些都是外地的學子”
他確實已經快把劇情淡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些日子順風順水,都快忘自己是隨時可能丟了性命的反派。
他們這些官二代,科考跟自己從來沒有一毛錢的關系,升官只要有后臺,不需要經歷十年寒窗苦讀。
對于普通人家的孩子,科考就是人生中重要的一條捷徑。這里面有老趙的功勞。
老趙沒有做宰相前,官府選用人才,主要以推薦為主,所謂推薦說白了全憑家世和銀子。小門小戶的孩子,幾乎不可能有進入官場的機會,所以,這就是命。
老趙出身貧寒,一方面靠自己的勤奮和才華,另一方面是遇到趙夫人,借助岳父家的梯子爬到房頂,所以,他更懂得什么是現實。
手握大權后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就有選用人才的制度,讓貧寒出身學子有了晉升的通道。
他記得從第五十三回劇情開始,便是科舉考試的故事,寒門學子奪魁,引起了士族不滿,趙國文人領袖陶冶抗議奸相作弊,引起一系列斗爭。
老趙使用陰謀手段,以試卷泄露罪名,將陶冶打入天牢,男女主勇斗奸相,救忠臣的橋段。
他只期望老趙不要卷入紛爭,最好不要沾科考這件事,免得把自己又拖進泥潭里。
想到這些,一頓飯吃的沒滋沒味,男女主才是真正的掃把星,只要有他們存在的地方,絕對沒有自己的好日子。
他在翰林院見過陶冶幾面,老頭看起來謙遜平和,每次見面還能熱聊幾句,并沒有因為自己是奸相之子,表現出厭惡態度,怎么會如此激烈反對老趙呢?
“少爺,前面有人鬧事,暫時過不去”
他掀開布簾向外望,不遠處圍著一群人,不知在爭吵什么。
科考期間,燕都的守衛由護衛軍負責,治安管理森嚴,按理說不該有人當街鬧事。
遠遠的,他看到騎在馬的云林,心里一陣發憷,又是這個掃把星。
如果街道足夠寬敞,他就讓老李繞道了,可惜鬧市區,人群擁堵,只能停車等待。
“老李,你下車去前面看看”
他不想跟云林碰面,免得雙方又發生不必要的爭執,早知道還不如坐晉王的馬車回去,路雖然遠一點,可不會有這么多麻煩事。
。com首發最新。